现在的农村,乡亲们还像以往一样“面向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吗?

故乡的云777


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来说,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的辛苦程度虽然有所降低,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地、丘陵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受意识影响、受条件限制,“面向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一时还难以消除。

第一,由于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以及土地“碎片化”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高,农业机械无法耕作的地方,还得靠人力、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由于山地、丘陵所占的比例很大,平原地区较少,加之研发生产能在山区、丘陵地带耕作的农业机械进展不大且成本较高,坡度较大的土地实现机械耕作一时还难以实现。

笔者所在地既有山区,也有丘陵地区,老百姓想购买实用价格又合适的农机还比较困难,虽然财政有补贴,但最关键的是农村的技术距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一类地区真正管用的农机太少。

并且,一家农户田地有很多块且不连连片这一“碎片化”的问题,也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于是就时常发生张三户要请机械,但田地交叉在一起的李四不同意,张三也只得人力劳作。

第二,由于受传统自给自足小农生产的影响,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短腿”的限制,自己愿意人力耕种和迫使人力耕种交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象还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

自己种地自己吃,自己本身就找不到钱干嘛花钱请机器,这是一部分人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百姓的真实想法。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吃那点定还要花钱请机器种,划不着”“我自己种也是在找钱,况且还可当锻炼身体”。

由于长期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路系、水系缺口较大,一些地方群众也想让机器来耕种,但机器无法到达田间地头,只得“面朝黄土背朝天”人力劳作。笔者所在地的几个村,一些实施了规模较大的土地整治等涉农基础设施建设,加之田地也相对较平缓,群众种田机械化程度就较高。但另外一些村,道路太少,收割机等机械根本去不到,要耕种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

群众的小农意识和基础设施不配套这两问题,在经济欠发展的地区尤其严重。所以,在发展较好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大多群众另有找钱的门路也不愿意从事强度大、效益低的农业生产劳动。

第三代,80后及新生代农民工,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农业生产的将越来越少。

这既是农业生产的危机,也是农业发展的机遇。80后及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对农业的认同感,都在发生极剧变化,总体而言,他们不愿、不会从事农业生产劳作。

所以,预计再过二三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摔八瓣”的农业生产体力劳动者将很少看到,绝大部分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现在的农村,乡亲们已经没有人,像以往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亲勤劳作了。

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了。过去,由于生产力低下,农民干活全靠出苦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

种一季庄稼,拉架子车往地里送粪;用粪叉把粪肥均匀的撒在田间;赶着牲口犁地耙地;拉着耧把种子播种在田园;浇地、除草、收割、运输、脱粒等等,都由人亲手完成,说是辛勤劳作,一点都不夸张。

现在,生产力发展迅速,各种农活都有可操作的机械,双排犁、悬耕耙、播种撒肥铺膜一体机、玉米收割脱粒机、小麦收割脱粒机、秸秆还田机、打药甚至用上了无人机。说句客观的话,过去的农民是耕作的主体,而现在的农民成了耕作的指挥者。所以,现在的乡亲们己不需要,像以往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了。

当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种粮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如果单纯的靠农业收入,农民的钱是非常难挣的,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一般都是依靠打工,现在的农民,仍然是勤劳的,辛苦的,伟大的。


心累力乏


由于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不那么苦了。可粮价太低,实际收入少了。还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