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大海之南一聲炮響,給樓市送來了現房主義!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在全國60餘城風起雲湧救(樓)市燎原背景下,驚蟄後48小時,海南島逆行放出大招:廢了已經實行26年的期房銷售制,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取消商品住房預售制度的省份。

江湖傳聞,預售制的發明人是賭王霍英東。

上世紀50年代,大量的人背井離鄉來到香港。還是小鮮肉的賭王,從這些源源不斷地外來農民工身上嗅到做房地產的商機。

但聰明的他很快發現,這些來港打拼的人士,儘管年輕有想法,不怕吃苦,有強烈的買房慾望。但是最大痛點是支付能力不足,因為這些人拼不了爹,沒有六個錢包的支撐。收入也低,當時一個工廠力工一月薪水才300元左右。而沒有這些大量普通韭菜入市,樓市只能成為個別有錢人的遊戲。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既要讓外來人口安身立命,又要讓自己發財,賭王冥思苦想之下,俗稱為賣樓花預售制應時而生。

霍賭王的商業模式,其實可以簡單粗暴總結為:用加槓桿,解決樓市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

眼下,支付能力不足,再次成為樓市最大痛點。而繼續加杆槓的方式,恐怕難以持續。


2019年四季度,我國住戶部門槓桿率上升至55.8%。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居民槓桿率,指的是一國和地區居民部門的債務與GDP之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7年10月發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當住戶部門槓桿率低於10%時,該國的債務增加將有利於經濟增長;當住戶部門槓桿率高於30%時,該國中期經濟增長將會受到影響;而當住戶部門槓桿率超過65%時,將會影響到金融穩定。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7–2008年,我國住戶部門槓桿率保持在20%以下的較低水平,2008年末為17.9%。隨著“四萬億”刺激政策的推出,住戶部門槓桿率快速上升,此後至2012年底,上升趨勢減緩。2013年一季度,住戶部門槓桿率達到31%,首次突破30%,此後連續快速上升至今。

為神馬一再強調“房住不炒”,不是擋著不讓發財,而是金融穩定的考慮。

但是房地產確實有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既要發揮壓艙石作用,又要不影響金融穩定,這就是60餘城出臺救樓市政策後,敲打了降低首付加槓桿的駐馬店、浙商銀行等,而大部分緩交土地出讓金,提供公積金額度的城市,卻允許他們一城一策。

在2月25日的文章中,詳見:房價咋還不大降?山哥曾提過:地方政府目前是以下幾種模式: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就鄭州來說,山哥看到了一個可喜的現象:那就是聚精會神發力新基建。

1、熱議幾年的白沙科學谷正式開工落地

總投資高達1500個小目標的科學谷項目,位於鄭東新區白沙組團北部、科學大道兩側區域,具體為京港澳高速輔道、連霍高速公路、新G107(萬三公路)以及豫興大道圍合的區域,總面積約20.25平方公里。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這是河南省重點打造鄭開科創走廊的戰略節點,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的重要承載區,重點發展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2、天眼查中原總部落戶北龍湖金融島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將投資1.2億元,在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設立天眼查®中原總部,立足於鄭州實現輻射黃河流域的企業服務業務,將天眼查®中原總部建設成為“天眼查®生態”的重要節點和國家大數據產業“一帶一路”橋頭堡。

3、北龍湖北岸原商住用地改產業用地

據大河報等官方媒體報道,北龍湖北岸將建全球人才創新創業園·中原科技城。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最新規劃的中原科技城也將分三期推進,定位於打造全球人才聚集高地、科技人才創業高地、創新人才培育高地、高端人才服務高地、上市企業研發中心以及僑胞迴歸高地(河南加拿大中心、英國人才中心)……為了建設這個中原科技城,鄭州市減少了北龍湖北岸的38宗洋房用地。

3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是相對傳統基建的一種說法,其重心不再是工業時代的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等,而是信息化經濟的基礎設施。

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新基建”時指出,主要涉及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

分析人士認為,這七大領域是兼顧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長期增加有效供給的最佳結合點,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國重器。

新基建的利好,伴隨著25萬億天量資金的大水,當然這25萬個小目標,不全是新基建,但一定佔大頭。

而鄭州市近期東強的三個大動作,與新基建的大方向不謀而合。更難能可貴的是,鄭州的主政者來自互聯網重鎮--杭州,並參與助推了阿里巴巴的做大做強。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現有體制下,城市主政者的經歷、思路,決定了城運的發展方向,甚至人民的幸福指數。

出生於上海的老市長陳義初,拍板了拆牆透綠、四橋一路、推出了公園免費開放、60歲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等惠民措施,讓鄭州雅起來。


博士出身的老書記李克,引博從政,為鄭州帶來了百位博士,帶來了政壇新氣象,也為高速發展的鄭州夯實了人才基礎。

而新書記經濟學專業出身,對數字經濟的深刻理解,打造杭州“移動辦事之城”積累的豐富經驗,正好彌補鄭州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的公共服務效率的短板。

現在的鄭州,需求側是月收入6、7K的快遞小哥等普通人,而樓市供給側是主城區均價1萬4的樓盤。目前在主城區買個房,月供6K是常態。


如果繼續加槓桿,降低首付,即使住上了新房,也必然擠佔這些人的日常消費支出、子女的教育支出、醫療支出。

而伴著數字經濟的建設,鄭州的未來,必然是像如今的杭州一樣,遍地都是月薪30K的碼農。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如果需求側遍地是月薪30K的碼農,供給側的房價2萬+,甚至3萬+,也不會引發金融風險,也解決了支付能力不足的樓市痛點。城市房價高與低,是相對於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來說的。重要的是房價收入比,不是房價衝到了幾萬+。

針對普通人支付能力不足的樓市痛點,鄭州市已經有動作,兩個月前,鄭州發佈了一個大利好。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由60萬元提高到了80萬元。

而近日,河南又發佈了一個大利好,用公積金買房,貸款額度將會再提高20%。不過前提是裝配式商品住宅,這意味著,鄭州人如果用公積金購買裝配式住宅,貸款額度提高到96萬,支付能力又提高了。

先有月薪3萬的碼農,後有單價3萬的樓盤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靠提高公積金額度,來提高公積金額度,畢竟額度有限,長期來看,還得靠抓住新基建風口,讓鄭州在風起雲湧的數字經濟建設中,謀取更重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