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文||軍號先生

說起孩子的學習,是每個家長最頭痛的事,也是孩子最煩心的事。其實,我們都錯誤的理解了學習。今天,我準備跟孩子聊聊學習,幫助她重新理解學習的內涵。這是我用文字跟孩子溝通的第十二篇。


正文


寶貝,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學習。不過呢,這個學習跟你原來理解的學習,是不一樣的。


1


學習是一種本能。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學習這個活動。


從你出生開始,學習就開始了,通過視覺刺激學會分辨爸爸媽媽,通過聲音刺激學會區分音頻音調,通過觸摸感覺發現軟硬冷暖等。


這個時候,沒有人告訴你:"你一定要學習,要不然不認識爸爸媽媽"。這一切都是自動完成的,也就是說,學習這種行為,是植入到人類的基因裡,每個人一出生就會學習。


學習的動作發生在哪裡呢?學習是發生在大腦裡的。


學習是通過外界對大腦的刺激,建立某種神經迴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聯接),並把它們記憶下來。神經迴路的數量以億萬計,這也是人類可以記住那麼多的知識的原因。


這些神經迴路就像地圖一樣,在我們思考的時候,會把大腦記憶的各種知識和技能聯繫起來,並指揮和調動身體其它器官,來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目標和任務。


所以,學習的本質就是訓練大腦的過程,是形成腦神經迴路的過程。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既然學習發生在大腦裡面,那大腦在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不學習呢?


剛才,我提到一個詞叫:刺激。當外界信息對我們產生刺激的時候,學習就會自動運行。從這個意義講,學習就好像是條件反射一樣,只要有刺激反應到大腦中,大腦就開始學習。


這也告訴我們:學習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除非我們睡著了。


同一時間,你的大腦不學習有用的東西,就會學習有害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儘量的把時間用在接受正能量的刺激上,少用在接受負能量或低級趣味的事情上。


為什麼人們剛出生的時候,相差無幾,但年齡越大,差別就越大呢?因為,我們每個人現在的狀態,都是過去學習的結果。並且在未來還會因為學習,變得更加的不同。


學習在支配著每一個人,是學習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差別,是學習改變著人們的命運和財富,這種支配會持續每個人的一生。


寶貝,我們這樣來理解學習,你會發現,人類智慧的底層密碼就是學習,而且是自動的、永不停止的。對於成長來講,如何管理你的學習,才是每個人最需要做的事。


2


學習的流程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既然學習是一種大腦的塑造過程,就應該是有步驟有流程的,下面,我們就研究一下學習的步驟和流程。


按照認知科學和腦科學的原理,學習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一是接受信息;二是理解信息;三是運用信息。


接受信息:


當我們通過感官系統,接受到一種信息時,這種信息會以一種感官感覺進入到我們大腦。


比如眼睛看到的文字,會以光波的形式刺激我們的視神經,視神經會把這種刺激傳輸給大腦的中樞進行理解。再比如,耳朵聽到的聲音,會以聲波的方式刺激聽覺神經,聽覺神經再把這些信息傳輸給大腦進行理解。


這個過程對你來說,就是你參與的聽老師講課、讀書、看電視以及生活實踐,這些都能給你帶來信息的刺激和輸入。


理解信息:


人類的大腦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的器官。更新的方式就是使用原來的知識,理解新接受的信息,並把新的信息與舊信息重新組織,形成一個新的記錄。這個過程在大腦中不斷重複,從而實現了自我更新。


在學習中使用聯想記憶、用舊知識理解新知識,這些方法就是來自於上面這個原理。


運用信息:


當你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的對這個問題進行分類,判斷它是屬於那類知識,並調用這類知識的記憶,在調用過程中,不斷的發現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


以上過程在你的學習中,就是練習、考試、測驗這些活動。科學家發現,這麼做可以更好的完成知識的再記憶、再理解。而且,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美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就是用這種原理,發明了一種學習方法叫做:費曼學習法。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它的基本思想就是用教別人的方法來學習,要求使用自己的語言把複雜的觀點表述出來。爸爸曾經也讓你嘗試過,就是把你做錯的題,給爸爸講一遍。這樣的話,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記憶會更加深刻。


以上,就是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指你在學校的學習,還包括你在生活中的學習、情緒上的學習等各個方面。


3


學習的內容


聊完學習的流程,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學習的內容。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學習的內容學校都給我們安排好了,不用你說。爸爸要說的是,學校只安排了學科知識,那只是你需要學習的一部分。


人們學習的目標是為了生存和發展,所以,要學習的絕不僅僅只是學科知識,還有其它內容。爸爸今天給你做一個宏觀的介紹。這對你學習學科知識也是會有幫助的。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在爸爸看來,人的一生需要掌握三種能力,然後根據能力需要再去學習相應的知識。


一是認識自己的能力。


一個人首先要認識的是自己,包括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成長規律等等。你們在學校的生物課,還有政治課上會有一些內容,但實際上,那些知識是遠遠不夠你理解自己的。


認識自己包括很多的內容,比如你的天賦有哪些?你的需求有哪些?你如何開發自己的智力?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等等。


還有人生的三大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些知識,需要你通過讀書,與他人交流,參與社會活動,去體驗,去思考,去領悟。這是一個持續一生的認知過程。不要以為這個不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它決定了你的學習狀況和事業的高度。


二是認識世界的能力。


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你一定要能正確的認識世界,而不是錯誤的認識。


比如,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之後,人類才正確的認識了運動和機械規律,在此之前的認識都是錯誤的和荒謬的。


舉一個例子,在牛頓之前,人們說物體之所以會下落,是因為物體具有土元素,而土元素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向下運動。現在看,是不是很可笑,但是在當時,全社會都這麼認為。


所以,要想擁有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就要把你們現在的科學知識掌握牢固。


三是處理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能力。


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是與外界交互的能力,一個不會跟外界溝通、交流、合作的人,是無法生存的,也無法實現個人的夢想和目標。


所以,我們每個人必須要搞清自己與外界的關係。這個外界包括兩個,一個是物理世界,一個社會與組織。


對物理世界的認識程度,其實是我們人類的邊界。比如,如果沒有牛頓定律,我們就發現不了運動的規律,那麼,我們就發明不了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可能還停留在馬車時代。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人類活動在科學發現的框架之內,框架的邊界就是我們認識物理世界的廣度和深度。所以,如果,你想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就必須學會更多的科學知識,這是人們拓寬視野的基本方法。


每個人必須要依靠一個社會或者組織,才能生存。人們出生之後,就會在一個既定的組織之內,這個組織就是家庭、民族、國家。


組織有大有小,不管大小,每個組織都一定的行為規則,有些規則是明文規定的,有些規定是傳承下來,存在於人們心中的。


因為,每個人都要依靠組織生存,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守所在組織的規則。你是中國人,就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就必須懂得中國的道德文化,否則,必然會受到國人的唾棄和規則的懲罰。這一點,你一定要切記。


人與世界的關係,決定了一個人事業的高度,也決定了一個人獲得社會價值的大小。所有這些,會形成一個外部環境,影響著你人生的質量和幸福。


4


學習的目標和屬性


爸爸跟你聊學習這個話題,目的是讓你真正理解學習的內涵,而不是停留在"學習就是上學,學習就是考試"這種錯誤言論上。


考試不過是學習的一種手段而已,人們錯把手段當作了目標。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實際上,學習是為了生存,學習是了發現更大的世界,學習是了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這才是學習的正確認識。


關於學習,爸爸還有其它幾點看法:


一是學習必須是終身的。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過去,我們總說"一招仙,吃遍天""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實際上這種說法已經過時,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知識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說知識爆炸一點都不為過。


19世紀,人類的知識量大約50年翻一番,20世紀初則縮短為30年,20世紀中葉為20年,到80年代只需3到5年。據美國詹姆斯馬丁的測算,2020年將達到每73天翻一番的空前速度。


如果不堅持終身學習,你會發現,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


二是學習必須要付出努力。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雖然說學習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但是,當我們想把一件事情想明白,搞清楚,還是需要進行大量的思考活動。而人類還有一個特性,能少用腦就少用腦。所以,我們總是傾向不學習、不思考。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才需要自律,才需要努力,才需要養成習慣。用習慣的力量對付大腦的懶惰,是很簡單的事情。


努力是學習的第一道門檻。有句話說的好"你連努力都沒試過,有什麼資格談天分"。


三是學習是有方法的。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凡事背後必有道理,學習也不例外。


學習分兩種,一種是無目的的學習,一種是有目的的學習。


無目的的學習只是重複的做一件事,至於為什麼做,怎麼做好,以及做到什麼程度都沒有思考。這種學習往往是沒有效率的,也很容易讓我們失去學習的興趣。


有目的的學習,就要知道為什麼學習,使用哪些方法學習,如何監督學習效果,學什麼程度等等。有目的的學習,會讓我們學習起來效率更高,也更有樂趣。


因為,這種學習有目標、有方法、有反饋、有結果,人們在目的的學習情況下,會更容易喜歡上學習,因為不斷的結果反饋,讓我們獲得了心理上的快樂。


總結


相信通過今天的討論,你對學習這件事,一定會有一個新的認識。簡單回顧一下,今天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學習是一種本能;

2、學習的程序包括接受信息、理解信息、運用信息;

3、學習的內容包括認識自我、認識世界、掌握我與世界的關係;

4、學習的目標是為了生存、為了發現更大的世界、為了實現幸福的生活,學習需要努力,學習是有方法的,需要堅持終身學習!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不愛上學!學習≠上學

作者:軍號先生,一個畢業於三教九流各種學府的碩士退役軍官,崇尚科學,專注教育和個人成長,發現教育背後的方法論,賦能中國千萬家庭。


往期回顧(家長必看):

家教第一課:

家教第二課:

家教第三課:

家教第四課:

家教第五課:

家教第六課:

家教第七課:

家教第八課:

家教第九課:

家教第十課:

家教第十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