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濤:海外急跌結束,市場將對衰退二次定價

上週在美聯儲一系列緊急操作之後(降息+QE,下調貼現利率、互換利率,重啟PDCF、CPFF、MMLF等工具),美元流動性急劇收縮的問題得到緩解,但信用市場和非銀機構(特別是對沖基金和資管機構)的流動性依然緊張。本週美聯儲又推出了開放式QE,PMCCF(一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工具)和SMCCF(二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工具),後兩者經由特殊目的實體(SPV)在美聯儲的表外直接購買投資級債券的新發債和二級ETF,

有針對性的緩解了信用市場流動性緊張的燃眉之急,並暗示聯儲對兜底私人資產的態度發生了轉變

至此,系統性流動性危機基本解除,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下降。美股受恐慌情緒和流動性危機導致的急跌階段基本結束,接下來是基本面實質性惡化的階段,海外市場將大幅震盪,對衰退進行二次定價,部分基本面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公司會觸底反彈,但更多公司將消化未來數月甚至兩個季度的經濟衰退帶來的業績影響。

目前來看,各方對於美國經濟衰退的結論沒有分歧,但對衰退的持續時間和深度的看法不一。極度悲觀的看法認為衰退的持續時間和深度將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可以類比1929年大蕭條。這種看法可能過度悲觀了,既高估了短期危機爆發的概率,也低估了人類與病毒的共存能力。這次更類似於1987和2000的結合,既有基本面的債務槓桿問題(主要是中小企業和部分行業,類似2000),也有金融市場的估值泡沫和算法交易的放大機制問題(類似1987),再疊加一次自然災難式的外生性衝擊。

疫情的持續時間是經濟衰退的核心變量。站在中國的角度來看歐美疫情,至少目前可以得出幾個結論:第一,中國證明了在儘早隔離疑似、減少接觸的強控狀態下,疫情基本可控,歐美在強控之後遲早會出現新增人數的拐點;第二,東亞三國(中日韓)都控制住了疫情,保證了全球主要產業鏈不會出現短供;第三,我們也經歷過社交媒體信息過載帶來的恐懼期,歐美正在經歷這個過程,但恐懼會過去,情緒拐點會早於疫情拐點。

恐懼是人類的本能,也是進化而來的天然群體免疫力。當美國政府和民眾開始全力應對疫情,採用加快檢測、隔離疑似、減少接觸等強控措施之後,病毒的基礎傳染數(R0)會出現下降。此時民眾從本能恐懼逐漸變為理性接受,疫情會出現情緒上的拐點;隨著強控狀態持續一個潛伏期之後,疫情也將出現數字上的拐點。全美上週開始免費檢測後確診數字大幅上升,預計疫情拐點(新增確診下降)將在4月中上旬出現,5月底基本穩定,初步恢復經濟要到6-7月。

海外市場的急跌階段結束,意味著國內市場受外圍情緒和流動性影響的分母大幅波動也將結束,接下來國內市場的核心是分子的內外需分化。在美聯儲的“開放式QE”和財政部的“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的相互作用下,黃金、美元、美債將進入震盪狀態,直到疫情出現了拐點,或者超越了模型的預測範圍。

本文來源:宋雪濤(ID:xuetao_macro),華爾街見聞專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