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禮物?

2020年1月20日,農曆臘月二十六,距離農曆新年還有四天,正處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寒,就在這一天,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專家鍾南山接受的一次採訪種對當前武漢肺炎的看法卻著實給大部分人的心中帶來了一股“大寒之氣”,在採訪中,鍾南山表示:“根據目前的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傳人,在廣東有2個病例,沒去過武漢,但家人去了武漢後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現在可以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一語既出,猶如湖面上掉落的一顆巨石,掀起了陣陣漣漪,農曆新年的氣息頓時被掩蓋的無影無蹤。

疫情?禮物?

至此,疫情大戰正式拉開帷幕,為了響應鐘南山院士“宅在家,不出門”的號召,全中國大部分非醫務工作者正式開啟了“宅家之旅”,而本篇文章也正是寫於疫情期間,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曾說過:”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這一名言解釋了勤于思考對於我們人生的重要性,也就是在這一時刻,我萌生了寫一篇關於疫情的文章,儘管疫情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傷痛,但我們並不能沉浸於傷痛之中,所以,我們似乎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傷痛,疫情是否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份禮物?

答案是肯定的。

一、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宅在家裡,接受信息的渠道大大變窄,基本上大家的信息來源都變成了網絡、電視等媒體,於是,僅有的幾個信息來源渠道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謠言便層出不窮。比如,1月22日左右,正是在疫情爆發之後幾天,網上流傳著“鍾南山院士建議鹽水漱口防病毒”這一說法,而事實上,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官方微博的闢謠,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對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並無作用。再比如,朋友圈、微博熱搜都曾充斥過這樣的消息“多喝酒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而實際上,李蘭娟院士的原話是“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卻被人們曲解成了這種令人苦笑不得的謠言。

疫情?禮物?


往大了說,不管是關於疫情還是別的重大社會熱點問題,我們都應該儘可能地做到聽取多方意見,正如同《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中流傳至今的一個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在自媒體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每個人都是一個傳話筒,只聽取一方的意見是萬萬不可的。網絡上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所謂“努力/選擇/平臺是最重要的品質”種種言論。我卻認為,能夠獨立地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品質。一個人,學會了獨立地思考,才能不為社會上紛繁複雜的觀點所迷惑,才能在複雜的社會中有著自己的見解。

二、提升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會錯誤

礙於疫情的原因,大部分人都由西裝革履的職場白領、滿身朝氣的學生變成了每天睡衣秀的表演者,我們由原先的“996”變成了現在的“9+11”,即早上9點左右起床,晚上11點左右睡覺,毫不誇張地說,疫情期間,包括我在的部分自制力並不是特別強的人都陷入了一個看電視--玩手機--看電視--玩手機的死循環,似乎都忘記了我們本來的身份,而事實上,當這次疫情過後,我們還是要恢復自己本來的身份。相信各位讀者在疫情期間也有了這樣一種感受:疫情初期,每天宅在家享受著看電視玩手機吃美食帶來的樂趣,但是,當這樣的日子過了兩三週之後,大部分朋友都厭煩了這種生活,感到十分無趣,都想去上班、去上學。然而,疫情還未解除,於是,每天宅在家對於我們似乎變成了一種“折磨“,慢慢地,我們被迫宅在家的感受由最初的興奮變成了無聊,再變成煩躁,變成最後的被迫接受,或許,我們應該試著去接受,並且掌控這個意外的”假期“。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提升自己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大部分人都宅在家裡,有大把的時間去做有利於提升自己的事情,無論是自己的專業需要,還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都十分便於我們進行學習,試想一下,疫情過後,當我們帶著更加強大的大腦,亦或是一門新的小技能回到自己上班學習的地方,那種感覺是不是獲得感滿滿呢?

三、相信科學的力量,但也要有辨別能力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們大部分的朋友都還是做到了的,從疫情初期的搶購口罩到中後期的聽從鍾南山院士的建議居家不出門並定時對家裡進行消毒,然而,部分群眾還是對於疫情的現狀過於自信,甚至持有一種有失偏頗的觀點“戴不戴口罩都無所謂,戴了口罩該得病還是跑不了”,事實上,這種觀點是十分荒謬的,口罩對於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萬萬不能將自己的一己之見覆蓋於眾多科學家的結論之上,譬如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的結論都是經過了成百上千次的實驗得出的,或許依然存在著偏差,但是科學性海和嚴謹性是遠在我們想當然的結論之上的,正如韓愈《師說》裡的那句名言: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在這裡,我還想說的一點就是和第一點有一些相似,縱然我們要相信科學的力量,但是同樣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辨別能力,這裡所說的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辨別能力並非指我們要去質疑鍾南山院士的觀點,而是當我們在一些非官方渠道看到一些所謂“鍾南山院士再次發聲”、“迅速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等一些引人眼球、營銷型很強的標題時,我們要對此多一分辨別能力。現在網上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謠言,一段拼湊來的視頻,一段滄桑的語音,成為了眾多微信群轉發的“爆款”,而事實上,這樣的微信視頻完全是“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編”,這樣不僅影響了網絡清朗的交流環境,更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疫情防控的進度,畢竟,這樣的視頻的科學性與真實性還有待考證。因此,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辨別,便顯得尤為重要。

謝謝你閱讀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歡迎轉發給你的家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