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朱棣沒有建都北京,明朝是否不會滅亡?

Ocean_Song



放眼中國乃至世界,那有不滅的王朝?

享國276年的明朝滅亡跟建國初期時的遷都有關係,還真是讓人匪夷所思,肯定是沒這個關係的。

就算有關係,那麼準確來說。朱棣遷都北京以後,反而是延續了明朝的國祚,避免了明朝成為短命王朝。

為何這樣說呢,且聽宋安之一一道來。

中國自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中國以後,建立起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以後,進入了封建社會,到了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滅亡以後,封建社會有兩千餘年。

大一統王朝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不過三百年的魔咒,也就是將近三百年的國祚,像兩漢四百餘年兩宋三百餘年都是兩個朝代加起來的。一個是二世而亡的大關,像秦朝隋朝就是毀在二世而亡的關口之上。

當然大一統王朝中元朝是一個例外,渡過了二世而亡的大關,卻享國不足百年。

明朝的開國某些方面也是打破了兩個魔咒。一是打破了北伐統一不了中國的魔咒。二是將渡過二而亡大關卻還沒有享國近三百年的元朝硬生生給滅了。

開國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於南京,是為應天府。

老實說南京雖是六朝古都,但多是偏安一隅的王朝都城,甚至多是短命王朝。因此很多人征戰天下的雄主眼中,南京是一塊不祥之地,因此都不願意以此為中心圖謀天下。朱元璋身為開國皇帝,自然是聰明至極,奪取了南京以後,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所以取為應天府,以示順應天意來統一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以後是孫子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以後急迫的削藩,最後使得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朱允炆被趕下皇位不知所蹤,燕王朱棣成為新皇帝,是為明成祖。

朱棣繼位以後遷都於北京,對於父親朱元璋的取名之道也是學的有模有樣,北京被取名為順天府。

朱棣遷都北京二百多年以後,明亡於李自成之手。明亡前夕崇禎曾想遷都南京,結果沒有成行,最終成了亡國之君。

今天很多人討論這段歷史時,認為明朝不遷都北京,就不會那樣滅亡的,甚至會存在更久。

其實宋安之認為,明朝若是不遷都北京,只有三個結果。一是形成明朝版的藩鎮之患,最終亡於藩鎮。二是形成藩王不斷造反的局面,愈演愈烈不亞於漢之七王之亂,甚至是西晉八王之亂以後的天下大亂不久亡國的情況。三是繼續南京之前的短命王朝命運,被北方遊牧民族一波南下突襲亡國。


其實遷都北京才是最好的選擇。

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這三種可能。

1368年隨著明朝實現了第一次北伐開國,元朝的全國性政權統治結束。但元朝的並沒有徹底滅亡,元順宗逃回漠北老家遷都灤京,仍以“大元”為國號,因地處塞北,是為“北元”割據政權。

明初北元勢力強大,不時攻擊明朝,試圖南下回復全國性統治,成為了明庭最大的心腹之患。

面對北元的巨大威脅,朱元璋採取藩王分封制。分封的二十五個兒子基本上駐紮在全國各大戰略要點上,其中北方邊疆的九個藩王權力最大,可以最大程度上調動當地資源,像開國大將如宋國公馮勝和潁國公傅友德就皆受燕晉二王節制,這些藩王被稱之為明初九大塞王。

朱元璋採取的藩王分封制,其實是一舉兩得。既可以使這些皇帝親子代父守邊疆,最大程度上調動當地資源抵禦北元南侵。又可以避免唐宋主弱臣強的局面,使藩王可以拱衛皇室。

但這種藩王分封制的弊端無疑是明顯的,朱元璋死後不久,孫子朱允炆的皇位就被叔叔燕王朱棣奪取了。

燕王朱棣篡位以後,面對藩王威脅,其實也糾結了一段時間。(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畢竟他就是藩王造反出身的,如果他繼續維持現狀的話,只有三條路可選了。首先是他身為藩王造反成為皇帝以後,自己肯定不怕藩王造反,但是難保後世沒有人效仿自己呢,自己的後代子孫能抵得住嗎,到時候皇族內亂無窮,釀成了西晉的八王之亂那種亡國之禍怎麼辦呢。

如果解除藩王的兵權,那麼北方誰來守呢,派心腹大將守一時可以,如果形成了傳統。那麼時間一長,邊疆大將與當地勢力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又擁兵自重滋生了野心,像唐朝的安史之亂時一般率領大軍向南方席捲而來,那麼又該怎麼辦呢,就算可以鎮壓叛亂,再現唐朝的藩鎮割據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既解除了藩王兵權,又不派心腹大將鎮守。參考宋朝的兵制,採取大將輪流駐防式的話,形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那麼邊軍戰鬥力低下,強大的蒙古騎兵採取斬首行動的話可能一波突襲就攻入南京,形成北宋版的靖康之恥。

而且南京雖是六朝古都,又是明朝龍興之地。但定都南京的基本上多是短明王朝,這個歷史規律,也是讓人心裡發毛。

面對這三種不利的情況,朱棣最後選擇一招極其高明的方式。那就是遷都北京,以天子守邊來代替塞王守邊,避免了皇族內亂和藩鎮割據。同時天子守邊的巨大壓力下,統治者也不可能不思進取的,像朱棣在東北設奴兒干都司還有五徵蒙古,就是為了給北京留下戰略緩衝之地和以攻代守。

所以說朱棣遷都北京並非昏招,反正是一步高招。如果不遷都北京反而是壞事,甚至有可能成為短命王朝。


宋安之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世稱永樂皇帝,出生於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洪武三年(1379)封為燕王。

洪武二十年(1390年),太祖朱元璋命朱棣和晉王朱棡出征舊元丞相咬住及太尉乃兒不花,大獲全勝,咬住等兵敗投降。此後又率領諸將出塞御帝,均獲勝利,從此威名大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朱元璋去世後,因太子早死,皇太孫朱允炆嗣位,改元建文。即位後的建文帝大量啟用文人,對外藩的侵擾卻束手無策,時人稱為“秀才朝廷”,又採納了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學士等人的建議推行“削藩”政策。

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允炆密令北平都指揮使張信、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等人擁兵於北平城內,圍攻燕王府,張信密保朱棣,朱棣設計殺了張昺和謝歸,奪京城九門,於是憤然起兵,進攻南京,稱其師為“靖難”,經過三年多的征戰,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兵入都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這便是歷史上的“靖難之役”。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靖難之役”後朱棣大肆清除異己,封賞“靖難”功臣。明初的京都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在即位時也曾考慮過定都北平,明攻克大都後,朱元璋就曾詢問過廷臣:“北平建都,可以控制胡虜,比南京何如?”修撰鮑頻答說:“胡主起自沙漠,立國在燕,及是百年,地氣已盡。南京興王之地,不必改圖。”便沒有建都北平。

其實,南京經過洪武、建文三十餘年的經營已經較為完善,朱棣後來遷都北京,有其特殊的原因在。早在永樂四年,朱棣就有了遷都的打算,永樂五年(1470)年徐皇后去世後一直未葬,永樂七年三月到北京後,五月初朱棣即令禮部尚書趙羾在北京擇地建陵,也是其很早就有了遷都想法的佐證。永樂遷都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維護北方邊疆的穩定,防禦故元勢力,蒙古韃靼和瓦剌部的侵襲。朱棣一生五次北征,都是為了消滅北方勢力的侵擾,甚至最後死於榆木川(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也是在親征的歸途中。

除了維護北方穩定這一主要原因外,朱棣遷都還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如北京是燕王的發跡之地,功成之後,難免有戀鄉之情。另外,“靖難之役”雖然“師出有名”,但其即位後大量殺戮建文帝的臣子和家屬,也難免落人話柄,遭世人所詬病。因此不管是基於政治,軍事還是個人因素,最終導致永樂帝遷都北京。

朱棣遷都北京動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甚至開海運運輸糧食到北京,發流罪以下之人墾北京田,又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的富民實北京,種種舉措,雖然勞民傷財,大費周章,然後遷都北京後確實有效穩定了北方勢力的侵襲,使國家有了穩定發展的時期。

歷代帝王遷都建都,要麼是王朝沒落,偏安一隅,要麼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及享受,卻是不同於明成祖朱棣遷都的意義和動機。

至於說如果朱棣沒有遷都北京,明朝是否會明滅,假設的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何況遷都之後,離明朝滅亡的時間,相去甚遠,從大的方向來看,遷都北京的意義遠大於定都南京。


煮酒君


坦白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今天你這麼一說。略微一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不過,歷史不能假設。因為最先滅明的並不是滿族人。是李自成。所以說,大明並不是清朝滅掉的。因為明朝跟清朝之間還有一個存在於八個月的大順。大順的皇帝便是李自成。李自成滅明後,並沒有妥善處理滅明後的遺留問題。導致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被迫投降清朝。否則,清朝是不可能打進來的。有一個成語叫“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這件事。由於李自成的部下看中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私自霸佔了她。給吳三桂的頭上弄得綠油油的一片。吳三桂氣得說了一句名言。不能流芳千古,那就遺臭萬年。所以說,明朝就算不遷都北京,也會滅亡的。


風雨中的梅雲


會。明朝滅亡不是京城選址問題。而是制度,氣候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

明朝前期處於對皇帝個人權利的最大化,建立一套只屬於皇帝指揮的錦衣衛,東廠等系統。弄的朝中大臣只能結黨才能對抗。演化到後期,這幫大臣只會黨同伐異,不再把國家的事好好處理。成天想怎麼黨爭。任何政策一到朝中商量,有一派支持,馬上就有人反對。不為這政策好不好,只為反對而反對。弄的到後期,國家都不能正常運轉了。

到了崇禎時期,天下已經糜爛到那種程度。大家應該想辦法度過危機才是正確的。這幫人根本不理這些,接著黨爭。結果讓國家錯過一次次機會。比如,皇太極已經想和談,多要點錢。李自成也想和談,封個藩王。崇禎想遷都南京。這些人就反對。直到把國家拖進無底深淵,然後自己投靠新主子。李自成來了投靠李自成,滿人進來投靠滿人。

還有就是明朝後期進入小冰河期,全球糧食都開始大規模減產。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知識付費筆記


不要把後來人的無能歸結為前人做了或沒做什麼;這話就好比一個敗家的人說:假如當初他爸爸沒有給他留下家產,他就不會敗家到鋃鐺入獄。

明朝是兩個都城:北京和南京;明朝有兩套班底:北京一套,南京一套備用;但是崇禎在北京破城之際,自己不去南京,也不讓太子去南京。這怪自己不怪祖先。

假設的事情只在事前有一定幫助,在事後都是推卸責任。


嘟嘟讀讀


可能滅亡的更快,理由有二:

1、北邊的遊牧民族會更快向南侵入,最終與宋的結局一樣

2、領導階層更快陷入腐化的泥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