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道教聖地龍虎山懸棺之迷!

江西省不僅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的廬山;“江西小黃山”之稱的三清山;鮮為人知的小眾秘境武功山。還有“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龍虎山等名山。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方向20公里處。東漢年間,正一道的創始人張道陵曾經在龍虎山煉製丹藥。傳說中丹藥成、龍虎現,這座山也因此而得名。


揭秘道教聖地龍虎山懸棺之迷!

龍虎山

據史料記載,26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居住在龍虎山附近的古越人曾有懸葬祖先的習俗。懸棺遺址便位於仙水巖一帶。龍虎山仙水巖,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絕壁之上,玉棺懸空 ,神秘莫測,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墓葬距今2600餘年,為春秋戰國時期古代越人所為,數量之多,位置之險,造型之奇特舉世罕見。百米懸崖絕壁之上的洞穴中棺木是用什麼辦法放置進去的?古越族人為何要將先人安放洞穴之中?什麼人才能享受此種殊榮?成為千古之謎,至今未能破解。

臨水懸崖絕壁上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巖洞,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巖墓懸棺,其葬位高度為20-50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羅棋佈,從瀘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隱約望見洞口或釘木樁,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處可見。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直到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籃和雲梯進洞,才將這個謎解開。考石工作者入洞後,對懸棺葬進行了科學清理,出土了大批遺物。其葬制盛行崖洞合葬和群葬。在水巖、仙岩、仙女巖、穀子巖等處,每處都有十幾座到數十座不等的崖洞墓。這崖洞墓中,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和聯洞群葬等幾種類型。其中如79十二號墓,洞寬50餘米,墓室規模巨大,內置十副棺木,顯然是大家族幾代人的聚葬之所。懸棺棺具形制有扁圓形、圓筒形、長方形、頂蓋式和屋脊形等幾種,多用巨木刳割挖空而成。木料多為楠木。隨葬品多用仿銅禮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忌用金屬器皿。貴溪懸棺是武夷山地區懸棺葬的代表,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幹越人的古老葬俗,且是流行於中國長江以南許多省區以及臺灣和一些太平洋島嶼的懸葬的起源。這裡懸棺數量多,隨葬品豐富,其科學研究價值之巨大,素為海內外學者矚目。

龍虎山崖墓數以百計,全部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整個崖墓群如一幅巨大畫卷緊密相連在一起,極具神話色彩。龍虎山崖墓群是中國最早的崖墓群,是中國崖墓的發源地。除最集中的仙水巖有上百座外,馬祖巖、金龍峰以及周圍地區均有零星崖墓。它們的位置幾乎都在懸崖峭壁之上,高低不等,遠遠看去大小不一,隨著洞穴的變化而變化,形成奇特的景觀。

特點一是數量龐大。懸棺洞中一共有八具棺木,是中國曆次懸棺研究中單個洞穴棺木最多的一個。根據墓中棺木的大小、數量和放置方位,專家初步斷定這是一個家族墓葬。這就說明懸棺不是一次性放上去的,說明古人有一種可以循環利用的方法和工具,不斷的將死去的人葬于山腰。直到後來因為某些事情導致這一傳承不能延續下去而放棄。

  特點二:懸棺的棺木幾乎都是由一根木頭製成的。把一根大木掏空來,象獨木舟一樣,沒有任何的棺釘或者其他金屬加固。都是手工榫卯結構切合,繩子加固的。這個特點是不是可以說明棺木並不是先將死者放入棺中再放置在山腰,而是先將棺木的零件在山腰組合好後,再將死者與陪葬品逐一放置呢?。

  特點三:依山臨水,鳥獸罕至。這樣既解決了死者受到鳥獸侵害的困擾,也對陪葬品的安全有了極大的寶藏。

  這三個特點加起來形成的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風水。風水學中說,高穴要有微窩,猶如在壁間預留掛燈處,但莫令茵褥傾油。凡是高穴必有微窩,以示陽中要有少陰,否則就是純陽而會沾溼了。如是純陰就要有少陽,純陰就會傾油了。其次,山下便是水。水過山不過便是妙穴。所謂水過,指兩水交過合襟。所謂山不過,指脈為水界止而不行。這就是穴情的妙處了。

  龍虎山懸棺的傳說

  是有關懸棺的傳說,臨水而居的先民,生時在獨木舟上漁獵、結婚、生子,死後被安放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裡,並安置在絕壁懸崖,他們的靈魂在這方熟識的山水遊蕩,永遠庇護子孫後代。

現代考古揭秘

1978年,考古部門請來了身懷攀巖絕技的當地藥農,憑藉幾根繩子蕩入洞中,取出一些文物,經專家科學鑑定,確定屬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存。1979年,考古隊採用層層搭架的方法第二次發掘清理,共取下棺木39具,人骨架16副,收集到珍貴文物290多件。

1979年,江西省博物館考古隊和貴溪縣文物陳列室對仙水巖崖墓群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聯合發掘工作。在這次發掘中,共清理了18處鷹巖墓,發掘了棺木37具,較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了陶器、原始的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具、樂器等220件。這些都是春秋 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有一副保存至今仍完整無損的乾屍。毛髮皮肉和連接骨骼的盤腱均已消失,脫了節的骨頭像大小珍珠似的鑲嵌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人的完整骨架。龍虎山崖墓群的"懸棺"棺木大都用整大段楠木刳制而成,大小不一,形式迥異。有較大的可容葬十餘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一筒獨木的"獨舟棺";也有現今常見的"方棺";還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從考古發掘的陪葬品來看,這些棺木裡的主人均為古越族人,他們"習以水戰,以舟代車,斷髮紋身",居於山國水澤。

揭秘道教聖地龍虎山懸棺之迷!

2004年7月,龍虎山再次懸賞40萬元,求解千古懸棺之謎。懸賞解懸棺之謎的消息一經發出,海內外解謎者紛至沓來。僅一年時間,就收到海內外猜謎者寄來的信函和文稿近千件,來函對懸賞的三個主要問題見解不一,歸納起來有三:一、關於棺木進洞方法,有“懸吊法”、“竹木搭架法”、“雲梯架巖法”、“架天梯法”、“網繩搭架法”、“棧道法”、“後山挖隧法”、“樓船安放法”等。二、關於為何採用崖葬,有“昇天成仙說”、“尊神事祖說”、“敬先至孝說”、“迴歸洞穴說”、“保存祖屍說”、“防盜防害說”、“修煉坐化說”等。三、關於何人享受此葬待遇,認為上至諸侯將相、文臣武將,下至部落首領、家庭成員或修道隱士者都有。

現在懸棺表演由來

上海同濟大學古代機械研究專家陸敬嚴教授,研製出仿古吊裝法,把重達200公斤的棺木提升至洞口,由吊裝人拉進洞中安放。陸敬嚴教授的這種仿古吊裝法升置棺木的過程,如今已經在龍虎山展現,併成為龍虎山一個固定表演節目,這個節目就設置在仙水巖懸棺比較集中的飛雲閣。

表演者自峰頂輕輕騰空跳起,沿著垂直懸掛到江面的繩子而下,當他們下滑到接近峭壁中間的巖洞時,只見他們劇烈地搖晃繩索,藉著慣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躥入洞中。然後是地面上的楠木懸棺緩緩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時,巖洞裡的人用短索牽引,地面的人則大幅度地搖晃繩索,藉著懸棺在半空中晃盪的慣性,找準時機,上下合力把懸棺送入洞中


揭秘道教聖地龍虎山懸棺之迷!

現代懸棺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