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疫情後,外國人為什麼搶購廁紙?

春江浪人


3 分鐘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目前除南極洲外六大洲均有確診病例。截至北京時間3月5日,全球除中國外共65個國度和地域報告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4942例。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月28日宣佈,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為“十分高”。

在疫情迸發初期,口罩供給短缺在國內外都曾惹起過搶購。不過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態勢逐步好轉以及國內產能大量釋放,中國國內市場的口罩已不再是一貨難求,而在韓國、意大利等新增確診病例大量呈現的國度,口罩仍是緊缺商品。

不過當疫情在更多國度蔓延的同時,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開端呈現——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度,市民湧入超市,大量置辦和囤積日常生活物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之一竟然是衛生紙。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受民眾搶購潮影響,熊本市在衛生紙和紙巾等日用品方面呈現缺貨,有的商店在衛生紙區還貼出告示:“每人最多隻能買一個”。

虛假消息引發的衛生紙搶貨潮

紙,超市、藥妝店等地的廁紙均被“搶購一空”。

據上觀新聞報道,在日本社交媒體上搜索“廁紙”,會彈出“無法從中國進口原材料”“日本難以消費廁紙”等虛假信息,大量不知情的日本民眾因此湧入超市“猖獗囤貨”。

在這波搶購大戰中,有人順利搶到,喜不自禁地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戰利品”;還有人沒能如願,只能遺憾空中對“空蕩蕩的貨架”。

日本人猖獗搶囤衛生紙的行為致使驚擾了首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29日在舉行記者會時,就日本政府在防疫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對日本國民中止瞭解釋說明。

安倍表示,3月份要完成一個月消費6億隻口罩,確保供給。他同時強調,像廁紙這樣的商品,日本國內消費量完好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庫存很足,不存在貨源短缺的問題,所以請大家冷靜置辦。

美國人均衛生紙消耗量居全球第一

正在美國讀研的留學生李慧(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與中國人相比,美國人清潔衛生的習氣存在一定的差異。

“我們在清算廚房或者衛生間的時分,喜歡用抹布,但美國人不太喜歡循環用抹布,更喜歡用衛生紙或者一次性的紙抹布來清潔衛生。”

根據環保組織地球和自然資源維護委員會(NRDC)的報告,美國消費者每週運用大約3卷衛生紙,佔世界衛生紙消費量的五分之一。

這一報告表示,美國運用的衛生紙等一次性紙巾都是由木漿製成的,這些木漿大多來自加拿大北部的原始森林,而加拿大的伐木公司每年砍伐的森林面積超越100萬英畝(合40.5萬公頃)。

日前,由美國和加拿大兩大環保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現,美國人均每年要消耗141卷廁紙,用量排在世界第一;日本則排在第四位,人均每年消耗91卷廁紙。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迸發後,固然給人們採購生活物資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多數消費者還是可以經過購物網站輕鬆買到自己需求的商品。但關於其他國度的消費者而言,可能並不那麼輕鬆。

趙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固然日本超市的商品很豐厚,但電商市場滲透率與中國相比差距很大——日本網上批發額佔社會消費品批發總額的比重不到10%。電商滲透率低、商品配送鏈條不完善,有可能是消費者搶囤衛生紙等生活用品的誘因。

“而且日本對網購商品的配送費用很高,配送時間也比較長,關於衛生紙、大米這種體積大、單價低的商品,配送費用以致可能超越商品本身價錢,所以多數日本人都喜歡在超市購物。”趙萍說。

中國信息通訊研討院發佈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展開態勢暨景氣指數報告(2019)》顯現,2018年,我國網上批發額佔社會消費品批發總額的比重抵達18.4%,已成為全球電商滲透率最高的市場,比第二名的韓國高出6.4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