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一、板栗大小年結果現象

板栗大小年結果現象並不是板栗樹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它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連年產量不均衡現象,最主要的因素是樹體營養失調,形成了頭一年產量高、次一年產量低,這樣交替發生的現象。大年份因為結果比較多,果實生長消耗了大量的營養,致使當年秋季結果母枝發育數量較少以及次年春季花芽分化營養缺乏,沒有足夠的營養形成較多的雌花,所以次年結果量減少就成了小年;而在小年,由於結果量少,樹體內積累的營養增加,有利於來年花芽分化,形成的雌花變多,所以來年結果量增多就成了大年,如此反覆交替發生。

放任生長或管理粗放的板栗樹,大小年結果現象特別明顯,科學管理、生長旺盛的板栗樹,大小年結果現象不明顯。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在相同的氣候環境條件下,防止板栗大小年結果或減小大小年產量差異的關鍵技術措施,就是要調整均衡好樹體的營養狀況,解決生長與結果的矛盾。板栗大小年結果不僅造成產量忽高忽低、收入不穩,而且導致板栗樹樹勢逐漸衰弱,只要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板栗大小年結果現象就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二、防止技術措施

2.1耕翻樹盤

春末夏初和冬季至翌年初春各進行一次。以樹幹為中心,從內到外,由淺到深,耕翻樹盤內的土壤,達到擴穴鬆土、熟化土壤、消滅雜草、減少病蟲害、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作用。20°以下的緩坡板栗林,採取刨樹盤的方法,在樹冠投影內耕翻樹盤土壤,深10〜20cm,但不傷及直徑1cm以上的大根;20°〜35°的陡坡板栗林採取壘包樹盤的方法進行,壘挖成半月型反坡小平臺,外高內低;36°以上的急陡坡板栗林主要是割雜去蔓,刨松樹盤土壤。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2.2科學施肥

2.2.1施基肥:基肥以腐熟人畜糞、土雜肥、沼肥、腐熟餅肥等有機肥料為主,每株50〜150kg,並加入適量複合肥。一般在11月至來年2月施基肥。採取溝施和穴施。溝施即在樹冠下沿樹枝方向挖深40〜60cm、寬30〜50cm的溝進行施肥。穴施即在樹冠投影內均勻挖3〜6個、大小50cm見方的穴進行施肥。施肥時,先將基肥與表土摻和均勻,填在溝或穴的中下部,然後再蓋上底土。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2.2.2施追肥追

肥的方法有撒施和葉面噴施兩種。追肥以速效性化肥尿素、碳胺、磷肥、氯化鉀、硝酸鉀、硼肥為主,一般春季用氮肥,夏季用磷、鉀肥。撒施時,一般樹齡10年以下的0.5kg氮肥+20g硼肥/株、10〜20年的0.8kg氮肥+40g硼肥/株、在20年以上的1kg氮肥+60g硼肥/株,並配以適量磷鉀肥,配比為氮:磷:鉀=3:1:1,施肥後應及時中耕鬆土、蓋草保墒。葉面噴肥在花期進行,採用0.4%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氫鉀+0.1%〜0.2%的硼肥和鉀肥溶液進行葉面噴霧,10d噴1次,共噴2〜3次。

2.3確保水分可:採取樹盤內除草鬆土、樹下堆雪、樹盤覆草等措施,確保樹盤的土壤水分供應。要因地制宜修建小“水窖”,雨雪季節存貯部分水分以備乾旱季節供應,滿足板栗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早春土壤乾旱時要澆水一次,有利於雌花的形成。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2.4花果管理花

期適時疏去過多的雄花序,可減少水分和養料的消耗,節約樹體貯藏的營養,有助於雌花分化和發育,是提高產量的有效措施。一般5月上旬混合花出現時是疏雄的最佳時期,堅持壯樹少疏,弱樹多疏,短枝少疏,長枝多疏,樹冠中、下部多疏,樹冠上部和外圍少疏,保證混合花序不疏,疏除量以90%左右為宜,樹冠頂部或邊緣部位保留10%的雄花序,保留全部混合花序。小年時要採取保花保果措施。花期人工授粉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一般在開花三日內進行效果最佳,噴施“板栗調花豐產素”也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在雄花序長到3cm左右時進行。大年時可根據實際結果量,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疏果,保證合理負載。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2.5合理修剪

大年修剪要適度加重促進營養生長,但要多留預備枝,冠內細弱枝、過密枝等要疏除掉,以減少樹體營養消耗,增加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和雌花形成,為小年增產奠定基礎。小年修剪以輕剪為主,後期加強保花保果措施,使小年產量提高,保證產量連續平衡。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2.6防治病蟲害

早春全園噴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劑,以降低越冬病蟲的基數。生長季節及時開展板栗剪枝象甲的防治。冬季修剪時,徹底清除板栗林內的病蟲枝、枯枝、落葉、落果、病蟲果、爛果和雜草等,並集中處理,以消滅越冬苦蟲、病囷;刮除老樹主幹、主枝的粗皮、翹皮並帶出林地外集中燒燬,刮皮後要用塗白劑塗白,以防害蟲或病菌侵染。

板栗栽培,科學管理,以及病蟲害注意事項

結語: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