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礦集團付煤公司:“智慧礦山系統”復工復產保安全

棗莊日報客戶端訊 疫情當前,棗礦集團付煤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復工,確保煤炭產品安全平穩供應。期間,安全管控、設備運行、物料配送、井下生產、皮帶運輸、洗選加工等作業不間斷運行。

如何抓實安全及生產過程的管理、監督、應急預警等一系列工作?據介紹,該公司依託“智慧礦山系統平臺”,各類監視檢測和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讓數據多跑腿,使復工復產人員通過調度系統、“智慧礦山系統平臺”PC端和移動端就能實時掌控全礦井各項運行狀態,在疫情防控保生產中發揮了大作用。

在付煤公司礦井上下,日常忙碌的身影不見了,井下雖然“燈火通明”、機電設備照常運作,可每班僅有兩人進行巡視。自去年建設“智慧礦山”以來,該公司積極研發“智慧礦山系統平臺”,推進礦井安全生產智能化透明管控,實現重大災害超前預警、重大設備故障預診斷、生產系統智能協同控制、全礦井智能調度、災害事故快速響應和智能救援。“智慧”帶來了產量,帶來了底氣,付煤公司復工復產以來,原煤日產穩定在7200噸以上。

“疫情防控,人員不聚集是預防的最好手段。現在,我隨時可以用手機全面瞭解礦井的安全狀況。”安監處處長王士奎拿出手機點開“雙控監管大數據平臺”APP說。如今,該公司建設的“智慧礦山系統平臺”,已成為付煤公司“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少人”全面標準化礦井支撐體系。

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能化的“智慧礦山系統平臺”,不僅讓整個礦井在疫情防控期間更安全,還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生產。2016年至2018年礦井綜採自動化、智能化產量佔比先後達到53%、60%、80%。2019年,該公司先後裝備了智能化工作面和自動化工作面,目前自動化、智能化產能佔比進一步達到100%。工作面單產水平比傳統工作面提高了88%,人工工效提高了4倍,噸煤成本降低了60%,智能化生產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馬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