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有网友讨论:林冲在老婆被调戏后不打高衙内究竟是因为懦弱还是以大局为重,考虑自己的前途?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些感想。我认为林冲是水浒108将中遭遇最可怜、内心最苦闷的一个人,是封建制度与小人陷害把他从一个庸人逼成了所谓的英雄。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林冲妻子张氏被人调戏,林冲得知后前去喝止,正欲挥拳教训时,却发现调戏者乃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高太尉的养子高衙内,林冲不敢下手,任其走脱,还劝阻前来打抱不平的鲁智深。林冲是希望息事宁人,以保住自己“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职务,日后好求升迁,凭战功“博个封妻荫子”,享受荣华富贵。这是他面对强权欺压时忍耐的出发点,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性格根源。只能说是平庸、懦弱,不能说是以大局为重,以大局为重的典型是蔺相如面对廉颇辱骂时的宽宏大度,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然而“花花太岁”高衙内却不希望息事宁人,仗恃高太尉的权势与一干小人的帮闲,以林冲好友陆谦为走狗出面欺骗,设奸计再次对林娘子施暴。当林冲情知中计赶去救林娘子时,却不敢破门而入,而是先放声让高衙内逃走,不敢打高衙内和陆谦。虽然也打砸了一点东西,其实也只是做做样子,希望以最少的抵抗成本博取息事宁人。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正当林冲自以为事情过去之时,却低估了人性的阴暗。高衙内淫心不死,而陆谦从下决心帮其陷害林冲之时,就已经把林冲置于与自己“你死我活”的对立面。于是这一帮小人又撺掇高太尉以看刀为名诱林冲误入白虎堂,趁机将林冲擒拿下狱。高太尉一干人本来想置林冲于死地,却不料开封府尹只判了林冲刺配沧州。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死里逃生的林冲想以一纸休书抛弃林娘子,以撇清自己,并为高太尉开脱责任,希望求得怜悯,避免再遭陷害,这完全是懦夫、奴才所为。而问题是林冲“想做奴才而不得”了,高太尉与陆谦一干人必欲拔了他这根“眼中钉”,于是就有了刺配途中押送公差的欺凌与谋杀、沧州牢城草料场陆谦等人的放火暗算。林冲步步忍让,小人步步紧逼,这才使林冲对官场仅存的迷梦化为泡影,不得已杀人报仇后投奔梁山。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林冲身处封建社会的体制内,只想求得安稳日子,当遭遇强权欺凌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抵抗,而是哀叹命运的不济,希望以忍让与妥协求取生存。可以说林冲代表了封建时代平凡人的大多数,在统治者眼中略等于牛马,看起来人多势众,其实“拉开一匹,实只能‘哞哞’地叫(鲁迅语)” 。只要强权者不杀,他们就会认为是“仁政”,若还能为强权者利用,就要感激“皇恩浩荡”了。在这种专制社会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统治者只需要奴才,不需要英雄。并且专制就必然伴随着小人,所以古代常会出现君王自毁长城、奸佞陷害忠良的现象。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回到开头,我为什么说林冲是最可怜的一个庸人,而非英雄。因为英雄一定是遇到邪恶横行时敢于挺身而出保护弱小的那个人。按书中的描述,高衙内一向欺男霸女,开封城内无人敢言,林冲就是其中之一。即使欺压到自己头上了,也不敢反抗。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林冲连勇气都没有,怎能算是英雄呢?至于后来被逼上梁山,就另当别论了。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水浒传》电视剧里的歌唱得好:“该出手时就出手”。 林冲“把得牢”,遇事犹豫畏缩,以致抱憾终身,结局凄凉。而勇于担当、粗中有细的鲁智深最终成佛。这就是两种性格、两种命运的鲜明对比。

从被逼戴绿帽到被逼入绿林:论林冲在压迫与迷梦中的奴性和无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