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应该怎么种植比较好?

平昌川哥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茼蒿又叫蓬蒿,蒿莱,原产地也是地中海。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春季种植长江流域一般4月底到5月中旬,而秋季种植一般是8月中旬至9月下旬播种。茼蒿比较喜欢冷凉,不喜欢高温天气,它对土地,肥料要求不怎么苛刻。

我们家一般在秋季种植,因为这时节茼蒿生产周期长,产量高,味道正。

茼蒿又分为大叶茼蒿,小叶茼蒿。春季种植生产周期一段一个半月左右收获,而秋季只要一个月则可采摘。

在家菜园种植时,先整地平整菜畦,施农家肥作底肥,耙细。再浇一遍水,保持土地湿润,由于是秋播,不需要浸种子催芽。直椄播种畦上,之后浇水保湿,如果像武汉这种气温天气,还要适当加盖遮阳网,由于生长周期长,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吧。秋播后大约30天可采收,美美地品尝一盘清炒茼蒿,爽快!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小春的生活录


我家的茼蒿才种植下去不久,我们采用的是扦插,直接隔壁邻居家菜地移植过来的小苗栽的,菜地里是提前撒好了肥料的,农村嘛,菜地用的肥料一般都是各种家畜的粪便或者厕所的粪便,我家里养了很多鹅,用的是鹅粪。撒好肥料,土松好之后,菜苗移植过来直接就可以种下去了,现在比较干旱,适当浇一些水就长得很好。我们隔壁家是采用种子种植的方法,也是菜地里提前下好肥料,把土翻好,种子撒下去之后,稍微动一下土,让种子都在土里面,面上再铺一层枯草,再洒一点水,天干的时候每天洒一些水,两三天就发芽了,我们这边菜地每天要浇水现在,今年太干了,不浇水菜地就没得菜了,农民自家没种菜,全靠买的话开销就太大了





远嫁的姑娘露子


茼蒿,别名蓬蒿、菊花菜、春菊、蒿菜、蒿子秆,属于菊科一二年生蔬菜,茼蒿耐寒性强,在过去是一种早令蔬菜,民谚有“三月三,茼蒿下米汤”,现在全国各个都有栽培。


茼蒿的种植方法分享给大家。

1.整地施肥,播种前要深翻,每平米施腐熟的有机肥3700~7500克,一般都做成畦宽100~150厘米。两畦之间挖沟,深20~25厘米。整细耙平之后就可以播种的。

2.播种

先说播种时间,南方各地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但还是以秋播的生长期较长、产量高。一般情况下春播利用小拱棚生产,可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至5月初收获;露地春茬,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至6月上旬收获,建议春播时以白菜和芹菜为前作,而后种瓜类和豆类蔬菜;夏播,可以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秋播8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至翌年2月收获,以9月下旬为适宜的播种期,秋播以豆类作前作最理想,早熟的茄果类和瓜类次之;冬季10至11月播种,12月至翌年4月收获。


播种时可与其他蔬菜间套作。因为茼蒿植株小,生长期短。多采用直播,撒播,条播都可以。(播种前种子用30~35度温水浸泡24小时,用清水淘净后捞出,放在15~20度温度下催芽)

3.田间管理,冬春由于天气气温比较低,出苗后适当控制浇水,以防止猝倒病和霜霉病的发生。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要间苗,根据苗情适时浇水追肥,追肥以腐熟的人畜粪水为主。一般在苗长到10厘米时追一次肥,以后每采摘一次追一次肥,每次每平方施腐熟人畜粪水1500克。

茼蒿生长健壮,一般病虫害较少,回家吃只需要多淘洗两遍就可以了。


黄晓红果果


茼蒿菜,常见蔬菜之一,清爽可口气味芳香,含有丰富营养的绿色蔬菜。在如今种植茼蒿的也越来越多了,种出来的品质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那么要怎么才能种出优质,好吃的茼蒿呢?

1 种植之前要选一个优良的品种,一般在选择时都是选择抗病力强,口感好,长势相对较好,产量高的。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优良的茼蒿品种。

2土地选择,选择土壤松散,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土质,整平,做成宽1.5米的平畦,并且灌溉建设到位,方便后期浇水。

3播种方法,采用条播,行距3㎝X3㎝,为了出苗整齐,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浸泡,待种子发白可播种,播种后覆盖土1.5厘米左右。

4除草,播种后一周左右看到有杂草,应当拔出田间杂草。

5茼蒿喜冷凉,不耐高温,19度左右相对最适宜,低于11度生长缓慢,28度以上生长不良,茼蒿喜弱光,阳光太强了会导致口感不好。

6茼蒿生长期不能缺水,要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防止积水,

7追肥,茼蒿菜长到12㎝的时候可追肥尿素每亩20公斤,追肥一定要和浇水同时进行,避免死苗。

8病虫害,一旦发现蚜虫,应当使用吡虫啉11,1100倍液

9茼蒿长到25㎝可收割。以捆的方式收获






加油冯bin


茼蒿不仅风味宜人,而且容易栽培,生长快、周期短,深受大家喜欢,下面简述一下,茼蒿如何种植,以供大家参考:

1、栽培季节

露地春播,一般在 3—4 月进行。露地夏秋播种,7—9 月份播种,9—10 月份收获。也可以在保护地内进行栽培,上年 10 月—翌年 3 月均可播种。

2、播种

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方式播种。撒播用种量 60~75 kg/hm2,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用种量可加大到 90~105 kg/hm2。条播行距约 10 cm,用种量37.5~45.0 kg/hm2,播深 1 cm,播种后覆土压实、浇水。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种前可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 24 h,捞出稍晾后在 15~20 ℃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时播种。播种后应遮阴防高温、日晒,并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播种后6~7 d 可出齐苗。

3、间苗和除草

当幼苗长出 1~2 片真叶时,应及时间苗。撒播的留苗距离为 4 cm 见方,条播的株距保持 3~4 cm。结合间苗除掉田间杂草。育苗移栽时,当苗龄达 30 d 左右即可定植,密度以 16 cm×10 cm为宜。

4、肥水管理

田间直播的,间苗后幼苗第 2 片叶展开时可浇第 1 次水。育苗移栽的,定植后的 2~3 d内应每天喷 1~2 次小水,以后每天早晨或晚上各浇1 次小水,直至缓苗。茼蒿在生长期中不能缺水,应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但田间不能积水。在早春播种时,幼苗出土后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发生猝倒病。当植株长到 10~12 cm 时开始第 1 次追肥,用尿素 150~300 kg/hm2,追肥后随即灌水。

5、病虫害防治

茼蒿病虫害主要应从农业防治入手,要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忽大忽小,温度管理不要忽高忽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施用,维护生态平衡。

6、采收

一般播后 40 d 左右、苗高约 20 cm 时一次收割完毕,亦可疏间采收或分次割收。疏间采收一般当苗高 15 cm 左右时,选大株分期分批采收;分次割收一般当苗高 20 cm 以上时进行第 1 次割收,割收部位略高,保留 2~3 节,以继续萌发侧枝,侧枝长大后再割收 1 次。割收后 1~2 d 需加强浇水追肥。






农夫小靳


茼蒿的品种依据叶片大小分为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类。茼蒿的茎叶可以同食,茼蒿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尤其胡萝卜素的含量超过一般的蔬菜。茼蒿还可以消食开胃、通便排毒、润肺化痰等功效。

茼蒿怎么样种植产量高又高质量呢?

先要种子处理。先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把种子放在30℃温水中浸泡24小时,淘洗晾干后放在2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一次,三五天就能出芽。

其次是整地播种。茼蒿喜肥,所以最好是有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来种植苗床。还是要深翻暴晒的,整平之后要下足底肥。茼蒿种子细小,位使播种均匀,播种使良处理过的种子掺入少量细潮土或细沙,混合拌匀,再均匀撒播。撒播后要覆盖一层薄土。

第三浇水。防茼蒿苗3厘米左右时开始浇水,只浇小水或喷水。定植后三五天可结合缓苗水追肥一次,以后10天左右可追肥一次,以农家肥为主。





老村好农


题主好!大家好!这个问题我来答。

茼蒿又叫蓬蒿、菊花菜、蒿菜、嵩子秆等,为菊科菊属1~2年生草本植物。欧洲将茼蒿用作花坛花卉。

茼蒿生长期较短,适应性广,耐寒性强,田间管理简单,一般播种后40~50天即可收获,温度低时生长期延长至60~70天。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茼蒿怎么种植比较好,为您提供参考。

【一】:品种选用

冬、春季栽培应选择高产优质、粗细均匀、纤维少、香味浓、生长快、耐寒、成熟早的优良品种,长江流域以小叶高花叶茼蒿、花叶茼蒿为主。夏季栽培则宜选择叶肉厚、香味浓、品质好、产量高、耐热、成熟期略迟的大叶茼蒿品种。

【二】:整地施肥

茼蒿对土质要求不严,但土壤肥沃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的茼蒿,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收获后,田块翻耕12~15厘米深,整平、耙细。结合翻耕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或52%专用配方肥方肥方肥(N:P2O5:K2O=25:9:18)20~25千克作基肥,然后做成宽1..2~1.5米(连沟)的深沟高畦。

【三】:播种

播种前3~5天,将种子进行晾晒和精选,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时可干籽直播,也可催芽后播种。催芽种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

大棚冬、春季生产为了出苗整齐和早出苗,宜在播前选行种催芽。在播种前3~4天,将种子用50~55℃热水浸种15分钟后,用常温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后稍晾,待种皮稍于后拌人相当于种子重量0.1%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3~5天,每天用清水淘洗1遍,大多数种子露白时播种。若是新种子,则要提前置于0~5℃的低温处理,7天左右打破休眠。

播种时须用细沙拌种,使种子撒得开、播得匀。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用1厘米左右厚的细干土盖籽。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秋气温高,播种后应用遮阳网等覆盖物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冬、春季选晴天播种,播种后面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出苗后及时去除面上的薄膜。一般播种后6~7天可出齐苗。

用种量可根据品种和气候而定,小叶品种宜密植,用种量大,一般每亩用种量为1.8~2千克;大叶品种側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一般每面用种量0.8~1千克。播量过少,不但生长缓慢,而且下部叶片多,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和产量。播量过大,幼茎细弱,下部叶片易发黄或烂秧。

【四】:苗期管理

播种至发芽出苗,一般需5~7天。在发芽期间要注意保湿防止土壤干燥。当苗高2~3厘米、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田间拔苗,使株距保持1~2厘米。待幼苗在3~4片真叶期时定苗或定植,定植的外界或棚内温度要稳定通过10℃。育苗苗龄以20~30天为宜,3~4片真叶为定植适期。定苗或定植株距要在(4~6)厘米X(4~6)厘米。

【五】: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茼蒿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5~22℃,最高温度为30℃、最低温度为5℃。采用保护地种植,棚内超过25℃要打开通风口通风。出苗前一般应密闭大棚,不需通风或少通风,以增温、保湿为主,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20~25℃,超过30℃时就要揭开大棚膜通风降温。苗高10厘米、当液晶最低气温低于10℃时,夜间要及时关闭棚膜,以防茼蒿受到冷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寒流侵袭频繁,茼蒿极易发生冻害,如何防止冻害也就成了冬季茼蒿栽培的关键。一般5℃以下的低温就会产生冷害,常见症状为心叶和上部嫩叶叶缘呈水渍状,2~3天后转变为黄色枯死斑,茎杆受冻表皮易剥离,内部渐变红褐色,冻害严重的茼蒿会成片死亡。

预防措施:日常管理中要让苗多通风、多照阳光、,促苗健壮,增强抗性,遇有霜冻天气,要盖严棚膜保温防。冬季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大棚膜可不揭,以蓄热保温防冻。最低温度控制在12℃以上,低于此温度要注意防寒,增加防寒设施,采用多层覆盖,以免受冻害。夏季则应注意防高温,温度超过28℃通风,温度超过30℃对生长不利,光合作用降低或停止,生长受影响,叶片瘦小,纤维增多,品质不好,大棚要加盖遮阳网降温。

2、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出1~2片真时应及时间苗,5片真叶定苗。撒播的定苗留苗距离为4厘米×4厘米,条播的株距保持3~4厘米。结合间苗除掉杂草。育苗移栽时,当苗龄达30天左右即可定植,密度以16厘米×10厘米为宜。

3、移栽。移栽苗比直播苗长得快,植株大,大概在1个月左右就能采收。移栽株行距为(4~6)厘米×(4~6)厘米,然后绕1次透水。移栽后15~20天施1次氮肥。

4、肥水管理。出苗后根据季节、温度,每天噴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视植株长势适当追肥1~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2.5~5千克、水溶肥20-20-20-TE3千克。

希望以上答复能帮到您,同时也欢迎朋友们留言,一起交流学习。

谢谢!!!


赣鄱农事通


以下是茼蒿高产种植技术,想种植茼蒿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选地整地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选用沙壤土,要求有方便的灌溉条件。选好地后进行耕翻,并施入少量粪干作基肥,与表土层混合均匀,做成宽1.4~1.5米的平畦,准备播种。

二、播种

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

三、田间管理

1.温度

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2.间苗除草

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3.浇水施肥

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

采收茼蒿一般生长40~50天,植株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收获。如果想进行多次收获,可用利刀在主茎基部留3厘米左右桩割下,割下的嫩茎叶捆成0.5公斤的小把上市销售。割后留下的老蔸要及时进行追肥和浇水,1个月后可再收一茬。


乡野眼镜哥


大家经常食用的茼蒿,纤维质少,茎叶鲜嫩,口味独特,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既可蒸,炒,凉拌,做茼蒿丸子,做法多种多样,还有药用价值,具有消食健胃,通便利肠,化痰止咳的功效。

茼蒿种植比较简单,播种前施足基肥,整地做畦,每亩用种四公斤左右,均匀撒播,用钉钯浅混土一遍,镇压后浇水即可。出苗后四叶时进行间苗,注意防治病虫害,二十五至三十公分既可釆收。








李永年0


茼蒿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它有着不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平日里深受大家的喜爱。现在种植茼蒿的农户不在少数,但不知道大家的种植效益怎么样呢?今天小编大致的讲一下茼蒿的高产种植过程,用的到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一、选地整理

栽培茼蒿的土地最好是选在沙壤土,因为沙壤土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利于茼蒿的种植。选择好了土地之后要翻地施洒基肥,每一亩地用优质的农家肥800kg到1000kg,再搭配上25kg的磷酸二胺,施洒完肥料之后将土地充分的深耕然后整平做畦。畦的规格为宽度1.2米到1.4米、长度为10米到20米左右,做好畦后准备播种即可。

二、种子的处理

种子在播种之前要先进行催芽,一般在播种的前三到四天进行。将筛选好的优质种子放到50到55度的热水中浸泡,浸泡15分钟等水温降低再继续浸泡12到24个小时,浸泡完成后将吸饱水的种子捞出放到25度左右的环境下催芽,催芽的过程中每天要用清水清洗一遍种子。如果使用的是新种子,那么在浸泡之前要先放到0到5度的低温环境下搁置7天左右的时间,为的是打破新种子的休眠期让后期的种子尽早发芽。

三、播种的选择

春天时选择在保护地栽培的话一般可以选择三倒四月份,选择温床播种育苗。春天在露地移栽的话可以在四月中旬温床播种育苗。春天进行露地直播种植的话可以在五月上旬播种,播种之后要使用小拱棚或者铺地膜的方式给土壤内的种子保温保湿。夏天和秋天种植,可以在冷床育苗或着露地直播的方式,分批分期的栽种,七到十天一个播期。

四、播种的方法

种植茼蒿的方式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移栽,播种时可以采取撒播或是条播的方式,撒播的方法每公顷地要用到60到70kg的种子,条播的方法按照行距10厘米来播种,这样每公顷用种30到37.5kg。早春的时候育苗播种后要用掺药的泥土覆盖,可以防止幼苗发生猝死。育苗的时间一般要在20天以上,等到幼苗长出三四片真叶的时候可以移苗定植。

五、定植和田间的管理

从种子入土到发芽出苗这个过程需要五到七天的时间,在种子发芽的时候要保持土壤的湿润,等长出的幼苗高度在3厘米左右、有一两片真叶的时候要进行间苗,间苗时的株距要在2米左右。间苗的同时还需要中耕,目的是保持土壤的活性促进根系生长。等到幼苗成长到移栽标准时,开始移苗定植。定植时幼苗的生长环境温度要控制在10摄氏度,定植的株距在4到6厘米左右。在第一次间苗后浇一些水,定苗后再浇一次,每一次随着浇水给一些肥料。

六、采收

茼蒿经过40到50天的生长就可以成熟采收了,采收时的标准是植株长到20厘米,同时有12到13片的真叶。要保持商品茼蒿的鲜嫩最好是在早上采摘,采收的不及时或者气温高等原因会造成茼蒿的茎叶老化,影响销售。如果是想要多次采收的话,可以在采收时用刀在根茎以上两厘米的位置收割,采收后及时浇水,隔一个月以后可以再次采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