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小小醫學生


隱身。殲20是鴨式翼佈局,鴨翼會破壞隱身。FC31是常規佈局,沒有鴨翼。FC31的隱身可以比殲20做得更好。至少在迎頭方向的雷達隱身,不應該比殲20差,而且應該優於殲20。

雷達航電。FC31的研發時間比殲20晚,雷達航電的技術水平不應該比殲20差。由於FC31的雷達口徑比殲20小,探測能力不如殲20,但是兩者的技術水平應該大致相當。

飛行性能。F35體型短粗,空氣阻力大。相比F35,FC31體型修長,空氣阻力更小。如果裝備渦扇19,FC31的飛行性能應該可以明顯超過F35。渦扇19的性能和研製進度對於FC31能否成功,起到關鍵作用。

隱身性能超過殲20,雷達航電水平與殲20、F35相當,飛行性能超過F35。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FC31的性能和戰鬥力不會差,至少空戰能力超過F35。

以上也許是一廂情願,盲目樂觀,但是FC31還沒有最終定型,所以有機會做得更好。無論在國內與殲20競爭,還是未來在戰場上與F35正面較量,都需要FC31具備比較強的戰鬥力。否則,FC31既打動不了中國軍方,也打動不了外國客戶!


海不揚波C


殲-31是什麼鬼?目前我軍戰鬥機的型號只到“殲-20”,並沒有什麼“殲-31”,所謂的殲-31應該是指沈飛的FC-31項目吧。以我國慣例,戰機冠以“殲”字頭的就是在軍隊服役的型號;“FC”則是外貿型號,網友戲稱“發財”機,如成飛的FC-1梟龍戰鬥機。



沈飛的發財31還是比較厲害的,它的厲害之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設計、工藝、理念。我們先從設計方面開始瞭解。由於沈飛師承蘇霍伊飛機設計局,在行事風格上自然跟老毛子如出一轍,蘇-27中央升力體這塊牛皮一嚼就是20年,在與成飛競爭四代機項目時拿出的方案居然是不隱身的中央升力體三面翼“雪鵠”。下圖為“雪鵠”



痛定思痛的沈飛終於解放思想,要自籌資金搞隱身戰機,可能是習慣了山寨,突然自己搞創新就玩不轉了,所以發財31第一架與第二架驗證機的氣動外形區別非常大。這就厲害,眾觀世界上各型號戰機研發歷程也很難找到像沈飛這樣對已經造出來的驗證機進行“大刀闊斧”式氣動外形更改的,比如F-22、F-35、J-20這些已經服役的四代機在驗證機階段主要是各種試飛,外形修改得非常少。下圖為第一架FC-31驗證機,其氣動外形與第二架相比有太大改變。



沈飛之所以如此“大刀闊斧”,說明發財31在設計尚未成熟之時就倉促花了冤枉錢去造驗證機,這是發財31的最厲害之處。下圖為第二架FC-31驗證機,仔細看機翼與垂尾。



另一個厲害之處是製造工藝,沈飛在與毛子大師傅學習的過程中把毛子的粗獷工藝毫無保留地繼承了過來。第一架發財31驗證機剛剛橫空出世時我們就“驚喜”地發現像殲-11那樣蒙皮凹凸不平的現象再一次出現在這架“四代機”身上。這個可就更厲害了,這架“四代機”試飛或外出參展根本用不著掛載龍勃透鏡,因為隱身外形設計都是糊弄自己玩來著。下圖為蒙皮凹凸不平的FC-31,在“四代機”中出現這種水平的工藝是在令人匪夷所思。



最後厲害之處表現在理念上,由於沈飛在四代機的競爭上輸掉了,這也意味著把空軍那24架殲-16和海軍的那60架殲-15造完以後,未來將不再獲得軍隊的任何訂單,所以沈飛想學成飛搞外貿機型。然而沈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不懂何為市場經濟,在未經市場調查的情況下就自籌資金魯莽上馬發財31項目,由於各種奇葩表現,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國家看上這款“中型四代機”,搞得沈飛騎虎難下,很是尷尬。



這就是發財31在理念是的厲害之處,在軍隊看不上,不給立項注資的情況下自籌了十多個億搞“自行研發”,結果搞出一款窮人買不起富人看不上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四不像”。如今發財31已經銷聲匿跡近一年之久了,估計是因為繼續研究沒有任何意義,而將其下馬又怕中航工業問責,畢竟是花了十多個億的項目,就這樣下馬的話是要有人去頂這個雷的,那怎麼辦?唯一的選擇就是——拖!以“繼續地面研究”為藉口無限期拖延下去,萬一拖著拖著中航就不問責了呢?下圖為F-35與FC-31相比較,FC-31顯得不華而且不實。



厲害吧。


兵器知識譜


實話不好聽,殲31戰鬥機的性能不如F35!但畢竟為隱身戰鬥機,對上三代以及三代半戰鬥機來說,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看來,殲31的第二架原型機已經在試飛過程中了,對比兩架原型機可以的出的結論是。為了更有利於隱身性能,殲31第二架原型機的垂尾,主翼,平尾進行了切尖處理,明顯是借鑑了殲20的成果。此外,殲31戰鬥機的主翼後掠角相比F35來說,比較大;相比殲20來說,比較小。這就可以看得出來,殲31不像殲20那樣追求超音速性能,又不像F35那樣放棄超音速性能。

殲31是追求亞音速和超音速性能之間的平衡,由於殲31安裝的兩臺RD-93發動機的軍用推力為98.8千牛,加力推力為162.8千牛。還不如F35的單臺F135發動機的18噸大。由於殲31的競爭對手是F35,無論是在國際軍貿中,還是空戰中。所以說,為了有實力與F35競爭,殲31的性能不能與F35有太大的差距。



F35作為F22的低端搭配機型,空戰並不是其注重的,而聯合打擊則是F35研發的初衷。如此一來,F35的氣動佈局就必須向著多用途方向發展。可以知道的是F35的亞音速機動性十分優秀,而超音速機動性則差勁的很。畢竟對美空軍來說,制空有F22,F35乾點對地攻擊的活就行了。所以說,F35對超音速機動性要求不高。但是也不要輕視F35,其機載EODAS配合著AIM-9X導彈的威力還是挺大的。


F35的航電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航電之一,能夠與其匹敵的就只有殲20的航電系統了。殲31完全可以移植殲20的航電系統,稍作改進,使之更適合。最起碼在航電系統上,殲31和F35還拉不開距離。不過,觀察殲31的二號原型機。其機身上並沒有見到類似殲20EODAS系統的窗口,也沒有看到EOTS的窗口。這麼來說的話,殲31的探測方法還是比F35少點。

所以說,殲31的超音速機動性或許會比F35好一點,但由於發動機推力的差距,這點優勢也不算什麼。(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眾所周知,FC-31是由沈飛研製的中國第二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根據航空工業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顧誦芬文集》(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中的部分內容可以得知,中國第四代戰機大致立項於2006-2007年。在此之後,沈飛和成飛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方案展開競爭。隨著2011年1月,成飛研製的殲-20首飛,沈飛在中國第四代戰機項目競爭中落敗成為了事實。

然而,就在殲-20逐漸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而沈飛四代機方案快被人遺忘的時候,2012年10月,被稱之為FC-31的沈飛第四代戰機首飛成功。但自此之後FC-31進度一直很慢。直到去年底,第二架FC-31才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按照以往中國軍工企業的傳統,作為裝備方案競爭中的失敗一方,都會被冠以出口型的代號,進行重新包裝並推向國際市場。FC-31也不例外,從他被給予“發財-31”而非“殲-31”這個中國軍方標準代號中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款專用出口的機型。

或許有網友會說,FC-31如果未來服役會和殲-20形成高低搭配。但在這裡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對於中國空軍是不需要高低搭配的。在此之前的歷史上,唯一成功的高低搭配只有美軍的F-15和F-16組合,但這只是因為對手實在太不給力,美軍發現即便弄一款“相對低端”的F-16也足以秒殺全世界其他國家空軍,這樣的成功組合顯然建立在美國領先的技術實力上,所以F-15和F-16的高低搭配能夠成功就不足為奇了。而處在技術追趕位置上的中國,顯然需要將全部資源投入到最先進的殲-20項目研製裝備中,力爭未來能夠對抗美軍以F-22為首的第四代隱身戰機群。在最先進的殲-20都未能建立明顯優勢的時候,分散資源去研製裝備一款低端的FC-31,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另外,作為一款第四代隱身戰機,在作戰狀態下,各種武器彈藥必須裝載在機身內置彈倉中,再加上機身內要集成大量先進的傳感器,這就要求飛機尺寸不能太小。即便以美國領先全球的航空技術實力造出的相對“低端”的F-35最大起飛重量都超過30噸,這樣的數據連F-15都超過了,已屬於不折不扣的重型戰鬥機。根據中航工業公開的數據,FC-31最大起飛重量也達到了28噸,所以說,性能要求決定了第四代隱身戰機註定無法是一款輕型戰機,軍迷們意淫的F-31和殲-20的輕重搭配顯然無法實現了。

中國不是美國,不可能像財大氣粗的美軍那樣同時裝備F—22和F—35雙款重型隱身戰機,因此中國海空軍中已經沒有FC—31的位置,中航工業所有的資金、人力、技術都投在了殲—20項目上。其實在去年的珠海航展新聞發佈會上,中航工業的負責人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殲—20和FC—31,一種用於國內,一種用於國際市場推銷。這明確表示了,FC—31未來只是作為向國際市場推廣的機型,而殲—20才是中國空軍和海軍最終的選擇。


每日點兵



殲-31(中國編號:J-31,代號:鶻鷹,英譯:Gyrfalcon,英文:Shenyang J-31)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第四代(俄國標準第五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

殲-31飛機,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該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式佈局,兩側佈置大S彎進氣道,配置內埋武器艙。

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高性價比。

殲-31戰鬥機從總體上來講,在氣動、隱身設計等方面,具備了四代機的所有特徵,在空戰方面對任何第三代戰鬥機,無論是F-15\\SU-27還是所謂的三代半戰鬥機颱風\\陣風都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其面對第四代戰鬥機的效果則難以確定。


阿爾法軍事


目前一個事實就是FC-31(殲-31)戰鬥機性能並不那麼強,所以才沒有獲得軍方的認可,否則殲31真的有那麼強,不會落到現在的地步,靠研究所自己提供經費苦苦支撐著,殲31戰鬥機未來可能永遠不會再出現在世人面前。

殲31戰鬥機的首飛時間僅僅比殲20晚了一年,但是兩款戰鬥機的命運是不一樣了,殲20戰鬥機已於2017年服役,正式成為我國空軍現役戰鬥機。由於我國有了殲20戰鬥機,並且已經獲得了軍方的認可和立項,晚了一年的殲31戰鬥機地位就非常尷尬了,只能轉為出口,但是這樣一個不被國內認可的戰鬥機,想要在國際獲得認可是非常難!

當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殲31戰鬥機有望成為我國新一代的航母艦載機,所長覺得這個很有戲,簡單分析一下就覺得很有可能!我國目前的艦載機,只有殲15戰鬥機,它仿製於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但這還是一款第三代艦載機!目前周邊國家,已經開始進口四代機F35B型垂直短距戰鬥機,用於準備本國航母,比如日本的出雲級,導致殲15戰鬥機已經應對四代隱身戰鬥機的威脅。

所以我國航母艦載機必定要進行更新換代,而航母艦載機,可以由陸基戰鬥機改進而來,但是殲20戰鬥機屬於重型戰鬥機,而且還是側重空中作戰的四代機,不屬於多用途戰鬥機,作為下一代航母艦載機不太現實。而殲31戰鬥機外形和重量適中,它非常適合改為航母艦載機使用,所以有可能在未來,殲31會以航母艦載機的形式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關於殲31戰鬥機未來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訊所長


目前我國的殲20隱身戰機已經列裝部隊,前一段時間更是被官方證實已經列裝一個作戰旅,隨著該旅的曝光,說明了我國已經正式誇入隱身戰機時代。其實我國還有一款隱身戰機,就是我們所期待的FC-31“鶻鷹”(很多人稱為“殲-31”)戰機。但是,FC-31“鶻鷹”命運多舛,僅比殲20晚首飛了一年,到現在還沒有轉正,只有兩款驗證機。

FC-31“鶻鷹”戰機是由沈飛研製的,該機屬於中型戰鬥機,據說FC-31“鶻鷹”戰機的定位與美國的F35戰機相似,也就是說FC-31“鶻鷹”戰機將會成為我國的下一代隱身艦載機。FC-31“鶻鷹”戰機與F35戰機相比,顯得更加的纖薄,翼展更大,機身更長,飛行性能與機動性能上將會更加的有優勢。

FC-31採用常規氣動佈局,配備了DSI進氣道、梯形主翼、傾斜雙垂尾及內置彈倉,具有典型的隱形戰機特徵,可被探測性低,因此生存能力較高。除此之外,該機還擁有優異的電子對抗能力、全面的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

FC-31“鶻鷹”戰機採用雙發單座設計,目前FC-31“鶻鷹”戰機使用的是兩臺渦扇-13發動機,該發動機是俄製RD-93發動機的升級版,單臺推力才只有8噸左右,兩臺加起來才有16噸,與美國的F35戰機所使用的單臺發動機推力18噸相比,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並且美國還準備將F35戰機的發動機推力升級到22噸左右。

目前我國的FC-31“鶻鷹”戰機由於還沒使用新型的發動機,根據官方給出的FC-31“鶻鷹”戰機的數據來看,FC-31“鶻鷹”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8噸,載彈量可以達到8噸(內2噸+外6噸),作戰半徑1250公里。相信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之後,FC-31“鶻鷹”戰機將會有所提升。前一段時間,FC-31“鶻鷹”戰機更是出現在了巴黎航展上,機身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說明了我國的FC-31“鶻鷹”戰機將會換裝新的發動機,在載彈量上也將有所增加。

現在,有很多消息表明,我國的FC-31“鶻鷹”戰機已經獲得了海軍的青睞,並且成飛也將加入與沈飛共同聯合。隨著FC-31“鶻鷹”戰機的出爐,必將成為我國海軍空中力量的一大助手,可以沉重有效的打擊敵人,為中國的空中力量提供了一個有效的保護層。除此之外,FC-31“鶻鷹”戰機未來將與美國的F-35戰鬥機角逐國際軍火市場。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我國的FC-31已經有第二架成功進行試飛了,包括垂直尾翼、座艙蓋等眾多技術上的改進,令FC-31的綜合作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雖然FC-31有了新的進展,讓許多軍事迷們振奮了一把,但是他很難趕上四代機的時代,有可能像歐洲三雄或者殲10那樣,還沒出世就過時了。

首先FC-31的研製進展十分緩慢,而且產量會很低。2011年,殲-20試飛成功。第二年,第一架FC-31首飛,第二年才有了第二架。同樣是四代機,殲-20如今已開始量產,未來還會大量配備空軍部隊,而FC-31還保持著“慢性子”。這麼一來,FC-31就得不到空軍部隊的青睞了,因為遲遲不見量產啊。

回望當年,沈飛與成飛一起競爭中國第四代戰機項目。由於成飛的殲-20比沈飛的FC-31更早出現,併成為焦點,所以這場競賽是成飛獲勝。根據我國軍工企業的傳統,裝備方案競爭的失敗方,FC-31被重新包裝並冠以中國軍方出口型的代號“FC”,也就是發財的意思(一家之見)。既然要出口,那就更不受中國空軍歡迎了。

雖然FC-31的航電技術比較先進,但是相比殲-20,它的各項配備都要低上一籌。而且FC-31的發動機是採用俄羅斯製造的RD-93,沒有實現發動機國產化是它的一大限制。綜上所述,FC-31並沒有那麼突出,更沒有被冠以“殲-31”這個中國軍方標準代號。此前中航工業的負責人已經明確表示,FC-31未來只會是一款向國際市場推廣的機型。

儘管網友們對FC-31的第二架戰機試飛十分關注,但是FC-31不會出現在未來我國的空軍和海軍中。


蝸牛防務


要想更好的瞭解殲31(準確說法是FC-31)到底多厲害,需要從其誕生、發展,以及中航對其的性能描述與規劃來看。

2007年,我國4代機競標結束,成飛獲得下一代戰機(殲20)的研製資格。根據沈飛李天院士的說法,沈飛601所為了讓研究所具備對4代機的研發能力,為了培養人才,決定自籌資金,研發一款以外銷為主的4代機。這個方案得到了中航的資金支持,於是,FC-31誕生了。在誕生之初,FC-31主打的是性價比,也就是利用成熟技術研製出的一款價格低廉(約7000萬美元/架),性能跨入了4代機門檻的外銷機型。

我們知道,殲20是集全國之力,利用各種高精尖技術打造的“國之重器”,而FC-31要求卻不同。FC-31主要利用現有成熟技術,或者吸收殲20項目已經成熟的成果,其對航電系統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如果要進行一個類比的話,FC-31最初的定位,有些類似於FC-1“梟龍”戰機。

2012年,FC-31的第一架驗證機31001首飛了。

31001雖然研發、製造速度非常快,但卻顯得有些粗糙。比如,其機身後部與機翼處過渡比較僵硬,稜角比較明顯,這樣不利於隱身;其機身蒙皮之間的結合處也缺少類似殲20那樣的鋸齒狀的隱身設計。由於其體型相對殲20較小,所以沒有格鬥彈倉,腹部彈倉寬度也有些小。在性能數據方面,中航給出了相應的說明:

從數據看,其尺寸明顯大於F-35,接近米格29;最大飛行速度接近F-16,比F-35稍快;內油作戰半徑比F-35A多100公里;最大掛載能力接近F-35;機身壽命方面也接近F-35。由於F-35的定位為“聯合攻擊機”,所以其設計更偏重於對地、對海攻擊能力;FC-31更強調空優能力,兼顧多用途能力。所以,F-35機身偏胖,內彈倉掛載能力強,而FC-31機身偏薄,空重比F-35要輕0.5-1噸。在動力方面,F-35的F135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為19.5噸;FC-31開始使用兩臺RD-93/WS-13發動機,每臺最大加力推力8.3噸,雙發推力16.6噸。很明顯,儘管FC-31因強調空優而減輕了機身重量,但由於發動機太不給力,其空戰推比要明顯低於F-35A。然後,就是02架驗證機的誕生了。

圖片鳴謝“罪/惡大天使”

02架的變化是很明顯的,其機翼進行了修型處理,腹部彈倉加寬,機身與機翼結合度過渡已經很平順;機翼蒙皮結合處,不少地方也出現了鋸齒型隱身設計。而其發動機,也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S-13E,最大加力推力8.8-9噸。不過,因為機身“變胖”了,所以其空重也有所增加,變成了13.3-13.5噸。這樣來說的話,02架的空戰推比依然略小於F-35A。02架上面依然還未出現類似殲20原型機上面的EODAS(光電分佈式探測系統),不過卻留有相關的接口,所以判斷應該還是處於驗證機階段。中航依然給出了02架的具體數據,不得不說,以外銷為主的型號,在性能公開方面就是大方。

從數據看,02機身加長到17.3米,這下在長、寬、高方面“徹底、全面”的跟米格29差不多了(不過在航程、掛載、最大起飛重量等方面大多了)。其最大起飛重量增加到28噸,內油作戰半徑小幅增加到1250公里。02架的最大起飛重量依然小於F-35A的31.8噸,從數據看,主要是內油方面的差距。F-35內油達到了8.3噸,FC-31的根據數據推算,在7噸左右。FC-31以小不少的內油,實現了大不少的作戰半徑,這是一個令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這一方面得益於其更大的升阻比,另一方面的原因就很難說了。由於F-35的作戰半徑是按照內彈倉接近滿掛載,也就是掛載2噸炸彈和2枚AIM-120C空空導彈的結果,所以,不排除FC-31是按照3代機的作戰半徑標準,也就是在只掛了2枚導彈的情況下換算的結果。

然而02架並不是結束,FC-31還將繼續改進。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發動機了,我國新一代中推進度不錯,其最大加力推力將提高到10噸左右(有說可能會達到11噸),FC-31的空戰推比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雖然FC-31開始主打的是外銷,但是看中航,特別是沈飛的意思,“外銷”以幌子居多,主要還是想爭取國內軍方的訂單,特別是海軍新一代艦載機的訂單。總師孫聰稱,FC-31就是以F-35為作戰目標的;中航林/左鳴稱,“FC-31一上天,就能把F-35幹掉”,這應該是為未來完善型號的期許。央視多位專家是經常給FC-31爭取訂單的,甚至喊出了“要裝備1000架”的話語;網絡上各種“已經獲得立項”的私人消息也是頻傳。不過,FC-31真要獲得了軍方訂單,其航電系統將會明顯升級,比如加裝EODAS系統等,其隱身設計也會更加細化,甚至不排除機體進一步放大的可能。

FC-31未來會如何發展,主要還是看軍方的需求,特別是海軍方面的需求。以未來戰場作戰需求為引導,來進行戰機設計,這是目前的大趨勢。


晨曦談兵


殲31?FC-31吧!

FC-31戰鬥機是中國第二款第五代戰鬥機,但是遲遲沒有轉正,從FC-31戰鬥機曝光到如今已經快遞6個年頭了。FC-31戰鬥機代號還是FC-31,並且沒有得到殲-31戰鬥機這個名頭。6年的時候過去後,大家對殲-31戰鬥機這個性已經沒有了過高的要求,只求趕快量產出現。FC-31戰鬥機在外形上採用了隱身的設計,當時出來的時候號稱隱身性能接近F-22、甚至可以幹過F-35戰鬥機。電子設備也是號稱比美國空軍一流水平也是差距並不大。並且FC-31戰鬥機一直強調空戰性能,所以飛機設計的時候整體採用了苗條。

但是FC-31戰鬥機最為敗筆的地方就是發動機問題,主要是因為採用了兩臺RD-93發動機,造成了FC-31戰機一啟動就滾滾濃煙噴出。這也導致了FC-31戰鬥機在機動性能上難以相當的樂觀。雖然米格-29戰鬥機使用RD-33相當的不錯,可以可是一款四代隱身戰鬥機就不行了。

FC-31戰鬥機為減重通過採用了更為先進的機體結構,更好的材料實際上減輕了一些重量。並且為了隱身而設計的彈倉令戰鬥機整體變得更大更重。FC-31戰鬥機根本達不到超音速巡航能力。就這樣的發動機能力,是在看不出來哪裡比F-35強,機動性能可以超越F-119矢量發動機的F-22隱身戰鬥機。並且隨著殲-20隱身戰鬥機大規模服役量產,FC-31漸漸將淡出我們的視野。現在就看FC-31戰鬥機能否拿下艦載機訂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