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固定,但每次要生活费的时候,我妈都会说两句让我听着不舒服的话,我该反驳吗?

袁思怡


我觉得要分情况来看,第一如果家里很困难,甚至有长期要看病吃药的亲人,要供养一个大学生确实很困难,不是父母不给你而是确实不能准时,如果你是这样的家庭要想些办法去减轻父母的压力而不是一味的索取,父母在两面的压力下说两句也应该理解,第二家里条件可以供养一个大学生还会发生这种事,我认为可以去沟通但不是反驳,因为越反驳矛盾越深,甚至可能影响学业,如果知道父母为什么这么做的根源后再去沟通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三如果是无理由就是要说你,最好的办法不外乎两个,忍气吞声或尽早自力更生。


一直这么renwei


我儿子大二,每个月二千二的生活费,每月七号我准时打钱给他,逢年过节,我会给他发个红包。每次我都会问他钱收到了吗,够不够用?而他总是回答够了,谢谢妈妈。

我很喜欢那句话:钱是用来享受生活的,不是用来存在银行的。所以我的存折里几乎没有钱,我都是把钱用来买房,买车,买茶叶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上。每次孩子从大学回来我们都会去环境好的饭店吃几顿美食,去高级会所放松一下身心,平时我们都是很随意的小生活,而不管我怎么安排生活儿子都很开心,如果他不喜欢的事他会直接说,我们遇到事情都会勾通退让包容,所以生活得很轻松愉快,母子间很少有生气和不凉解的事情。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高兴了我就快乐。我越是对儿子信任大方,儿子越是尊重我爱戴我,从来不乱花钱,要买什么东西也会跟我说说,而我很少发表意见,只是善意的提醒一下他买的东西要实用要喜欢。因为我知道父母和孩子在思想上在欣赏上都存在代沟,所以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情不是很好吗?

我不知道你妈妈为什么要说那些话,可能平时她就是个爱说话的人,而你很少跟她勾通,所以她在你需要她的时候多说几句话,刷一下存在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你如果不爱听就委婉的跟她说出来,也许她说那些话她觉得是为你好,你不要怪她怨她,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空多打打电话给她,即使是每天一声问候,她也会很开心很幸福的。

祝福你新年快乐,也祝福你妈妈新年快乐。


刘铃言


我大学(2018届)的时候每个月生活费只有600,而且每次妈妈都会拖几天才给我打钱,平均下来每个月约500块钱。她总是觉得我花钱很多,因为我有个无敌省钱的远房表姐,她每个月生活费300-400,所以妈妈觉得我600真的是很过分,可是实际上……

我每次要钱她都说风凉话,直到大二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是没法过了,贵的菜不敢点,聚会从来不去,我决定反抗,反抗的方式是直接不要钱了,哈哈!

我尝试写稿子挣稿费,同时努力学习赚奖学金,偶尔去辅导班教课,这样下来,我一个月能有1000+,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所以,办法总是有的呀!

现在我读研,补助+奖学金+自己收入,我不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还经常给家里买东西。

乐观一点咯嘿嘿


孙芳圆


我不知道你妈妈在给生活费的时候会说什么让你不舒服的话语,我分享我自己的真实经历给你看看。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女儿六岁那年老公去世,我一个人把她拉扯大,小学,初中,高中,大专,能给她的爱我都会加倍的给,但是不宠溺她,女儿大二两年,每年每个月的生活费没有变过,1100/月,大部分时间我都不会再啰嗦她,因为给的钱也不是很宽松,偶尔会开玩笑说,等我以后老了找她要钱的时候能够像我这样秒给,我就很幸福了,偶尔也会唠叨几回不要乱花钱,该花的还是得花。但是每年过生日和过年另外给点钱,她每年过春节收红包2000左右都是自己收起来的可以贴补零花钱。每年的暑假都会去做暑假工锻炼自己,你现在是大学生了,应该也成年了,多体谅父母的辛苦,大学生很多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去做兼职提升自己,锻炼自己还可以挣点零花钱!所以不要反驳父母,妈妈唠叨的时候适当的撒下娇就过去了,祝你学业有成!


湘邵老蒋


我读大一,第一个月,我妈每个月给我打600,有时候交考计算机英语等级这些费用也包括里面的,当时我一个月不买其他的,完全够用的,刚开始几个月都这样的。过几个月后,我妈会问我钱用完没有,我说用完了,她就会说,你节约点啊,用这么多,我说好的,就听着就好了,毕竟他们不容易,但是我确实很节俭了,一天吃饭10元最右。我们班的贫困生一个月都1000生活费,总觉得我们评助学金,根本就不公平,但是只有认了。我妈经常跟我打电话,但是最常说的一句就是,有时间做兼职挣钱啊,跟我诉苦家里穷,自己头疼之类,我也很心疼,我也开始去做兼职了的,我妈跟我说的次数多了,我就干脆跟我她,以后学费生活费我都自己解决,你不需要给钱。 我刚开始做着发传单,10元一个小时,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10元,出去挣的都是下顿饭钱,后面我熟练了兼职,自己一个人做5份兼职,家教,学校超市帮忙,网上帮人p图,宣传教师资格证,培训学校老师,可以说,上学时间就是休息时间,每天晚上忙到12点左右睡觉,跟同学基本0交流,压力很大,还每天听我妈诉苦,我还得心态很好地安慰她,那段时间,不是我男朋友一直疏导我,我估计都要抑郁症。当然上课学习也不耽误,依旧奖学金,毕竟那也是收入。最狼狈的是,冬天,那天平安夜,去稍远地方有兼职,在超市外面摆摊摊,吹着冷风,特别冷,后面还下雨了,淋着雨赶着回校上课,湿衣服都没来得及换,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没怪。虽然苦点累点,但很充实,每学期奖学金也不落下,自己挣的钱用着很开心,虽然不多。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自己开了个网店,收入比以前高些,也没那么辛苦了。

写在后面的话:爸妈养家也不容易,你这么大了,他们也不年轻了,节约习惯了的,她说我们两句,我们要多理解,如果你实在受不了,不如自己挣,既能分担,又不用听她碎碎念。

2020,你要加油,不逼迫自己,也发现不了这么强大的自己。



懒熊听风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是母亲孩子双重身份回答一下。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从小到大,只要买东西要钱,必定难为你,难听的话就得受着,为啥,拿人手短。!

但是,这样拿了人家就感激你,认识你的不容易了吗?要我说,你不说,十分恩情,说了,一分。

提个问题,你上班每个月按时发工资,你觉得这个公司还挺好的。

但是,每次发工资,老板娘都在旁边说,懒鬼干啥啥不行,又穷又馋,发工资跑挺快。

相信没几次,你有机会,肯定跳槽。为啥,我明明凭自己本身工作,你说的和你施舍一样。人格侮辱。

那你说,孩子不是员工。

是的呢,孩子是亲人,不是员工,亲人就能侮辱?

当然,说几句酸话不算侮辱,但令人厌恶。

你又说,孩子不给我创造价值啊,光花钱!我在问你,不创造价值,你生孩子干啥。

你问问自己,你究竟想要孩子怎样的报答?每次你寄钱都隔空给你磕个响头?

早知道,你的孩子已经大学了,很多道理都懂,你给他钱的时候,他是心虚的,你这时候说,你想干什么,要挟吗?你想想你的老板发工资给你,不是说,下个月继续努力,而且说,你知道公司这个月业绩不行,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肯定拿了钱就上招聘网站,绝对不会去想,我老板这么难还给我发工资。就是你老板把这话说了,你心里也是呵呵。

其实,简单来说,这种说酸话的行为,就是情商低。往往自己付出的最多,最后一分不得,人家都不待见,第一个被抛弃。我妈在我表弟小时候经常给他买衣服啥的,每次都让我表弟说,以后对姑姑最好,孝敬姑姑,现在我表弟30的人了,结婚都不通知我妈(在一个城市)

最后子女,你自己要想清楚这个底层逻辑后,就对酸话不敏感了。她说就让她说去。很多人改不掉甚至没有这样的认知。你无力更改。

最后一句,作为过来人,尽量经济自由,我上大学假期都在打工,你会发现,你会挣钱了后,父母对你的态度会好很多。即便是离开,你也有底气。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相互牵绊但是不干涉。相切不相交。[微笑]





一棠猫


我家就是这样

从小家庭条件不好,上学都连学费都拿不起。每次开口要钱,我妈都会把钱扔地上,连带着一串骂人的话。我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都想过自杀,想过跳井跳水库跳悬崖。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每次交学费的时候,我都是最后个。老师要把我撵回家好几次才拿到钱,学校离我家有个十几里地,中间有几个水库,有几口水井。当我从学校回家要不到钱的时候,我都想过跳水库跳井。个中滋味,直到成年,我还忘不了。

我的父亲长年有病,母亲性格强势。每回要学费都会抱怨我,谁家的孩子有本事申请了贫困生免了学杂费,为什么我申请不了,搞得我每年都会给老师写几份贫困证明,但是从来没有通过。因为穷,所以很自卑,有什么事情也从来不求人。也导致了现在对钱很看重,不乱花的绝对不花一分,都攒着,买个东西不实用不买,要货比几家再下单。但是对孩子,想要什么尽量满足,从来不会在钱上为难孩子。


希希家呀


重要的是沟通,不是反驳!可能,你妈妈说话的方式让你反感,但是你要懂得,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已经上了大学,已经是成年人了,要懂得和父母沟通,毕竟血总是浓于水的,只要你方法得当,你妈妈一定能改变她对你的方式!这是我一个家有大二学生的妈妈给你中肯的建议

我女儿大二,我家云南一个小县城里 ,女儿在浙江的宁波大学读书,我每个月30号固定给她打2千元,没什么特殊情况她不会再跟我要钱,过节的话我就给她发几百元不等的红包,她真的从来没有跟我多要过钱,我也会随时问她的情况,和她谈心,问她需要什么,她都会愉快的跟我说她的事情,有需要直接说,而且永远会挂在嘴边一句话“谢谢妈妈”!每次收到钱也给我发信息,一定会加一句“谢谢爸爸妈妈”!这个是相处的艺术,父母也是凡人,也爱听甜言蜜语,你不需要付出什么,只要嘴甜一点,父母就高兴得跟二猴子似的,你相信我。当然,对父母,心一定要是真的,不要光有甜言蜜语


时光深深


我没有上过大学,我不知道大学要生活费是什么样的,我只记得我上初中的事。

我上初中的时候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还是02 年的时候。一个星期10块钱,每次要生活费的时候都要低声下气跟我妈要,我妈每次都要念叨半天才给,给的时候还嫌多都会扣一两块。学校离我家挺远的来回坐车都要两块,所以只有走路去,每星期都在家带点咸菜辣酱才能凑活过一星期(导致我现在看见咸菜辣酱心里就反酸水)。我是个女孩子,后来大点来了生理期,要买需要的生活用品也不会单独给,只有在生活费里挤点出来买。

我最怕的就是开学要学费,要学费得提前几天就开始要,要学费得那几天天天都得挨骂最后一天基本都要骂哭了才给。

后来长大了心里总是有一点自卑感,工作后哪怕自己做的比别人好,自己心里也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


笑起来真不好看


我妈也是这样的,我读高中的时候,除了买资料或文具基本不会找家里拿钱,但是每次找我妈拿钱买资料时,她就会说,你看看你读书花了我们多少钱,你要是成绩不好都对不起我们的钱。虽然她说的有道理,但是听多了也很烦。所以我上大学之后没有伸手向家里要一分钱。我高三的暑假打了一个多月暑假工,那时候2014年,小县城工资低,一天上12小时班,流水线工作,人就像机器一样,只为了拿那2000块钱。当时我无比庆幸自己考上了大学,我在这里只待一个月,如果我没上大学,那可能就是一辈子。学费是提前存卡里的,开学,我就揣着自己赚的2000块去外地上大学了。大学课业不重,经过半个月熟悉环境,我开始找兼职。一开始在学生街的餐馆里当服务员,10块钱一小时,老板人不错,干的还蛮开心的。一个月也能赚个四五百,自己省着花一个月600就够了,就这样一个学期我没问家里拿一分钱,带去的2000块还剩了一千。第二个学期,老板女儿要高考,数学很差,我刚好高中数学比较拿手,就帮老板女儿补数学,50元两个小时,我干的也蛮开心的,毕竟比我干服务员更轻松,工资还更高。到后来我才知道别人做家教都是100两小时。到了大二,通过一些兼职群开始接家教,一开始还要出中介费,到后面做的久了,就有家长相互介绍,每个月可以挣个1000多,多的时候也有两千多,这时候花钱也不像之前一样只买必需品,开始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我在买东西时首先还是会考虑价格,有些东西价格是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内,但如果比较贵,再喜欢也不会买。后来大四实习的时候,有一批企业跟我们学校合作,学校就把这些企业列出来让我们自己挑一个,当时我直接挑了一个管吃管住还能给钱的公司,而不是去考虑我从这个岗位能学到什么。可能因为从小穷怕了,我发现我干什么事情都会对钱这个因素考虑较多,以至于我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一心想着是钱多就好,不去想这个行业是不是我喜欢的,也没有想这个岗位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贫穷真的限制了我的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