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助漢文帝稱帝,為什麼文帝如此猜忌戒備他呢?

周勃是平定諸呂之亂,迎立漢文帝劉恆的最主要的功臣之一。當劉恆做皇帝以後,立刻把周勃從太尉提拔為宰相,而且是右丞相,排在百官之首。但正因為如此,漢文帝劉恆在感激他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對他非常猜疑和忌憚,因而對他頗施打壓,又是問政刁難,又是免相貶斥,甚至誣其謀反將其刑囚,一路敲打的周勃沒脾氣,最終只能夾著尾巴求饒,才被可憐兮兮放過。漢文帝為什麼如此戒備周勃?我認為有下面三種原因:

周勃助漢文帝稱帝,為什麼文帝如此猜忌戒備他呢?


一是周勃功勞巨大,大有功高震主之嫌。誅殺諸呂、匡復劉氏,使周勃成了威震天下的英雄,尤其是劉氏宗族,必然是對他頂禮膜拜的。對於文帝來說,周勃親奉玉璽,扶他登基,是決定他天子之命的人。而如今這位英雄功臣身居相位,權勢熏天,有誰保證這位英雄功臣有朝一日不把他趕下天子寶座呢?既然他功大勢大,可以扶你上馬,當然也可以把你拉下馬。更何況天下獨尊的君主如何處理好一位於己有恩於國有功的德高望重的大臣的關係,畢竟是有些棘手的。讓這樣的元老重臣留在自己的身邊始終是危險的,即使讓他獨處外地也並不一定安全。

周勃助漢文帝稱帝,為什麼文帝如此猜忌戒備他呢?

二是周勃在誅滅諸呂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智慧和謀略加深了文帝對他的疑心和戒心。對呂后王諸呂的虛與委施與深藏不露,處置重大事變時的隨機應變,騙取呂祿兵權的兵不厭詐,探測擁劉擁呂時的左袒右袒之策,誅殺呂產之前的細緻謹慎,都足以說明身邊這位元老重並非無謀無策的魯莾軍漢,而是一位才智雙全而又勇猛善戰的將才。這樣的人一旦懷有貳心,江山易主可謂易如反掌。

周勃助漢文帝稱帝,為什麼文帝如此猜忌戒備他呢?

三是周勃不愛錢財結交薄昭,引發了文帝的疑心。《漢書》本傳說:“初,勃之益封,盡以予薄昭。”薄昭是文帝的舅舅,周勃把文帝獎賞給他的錢財都給了薄昭,其目的無非是想攀著薄昭這棵大樹以自固。大臣喜愛錢財,說明他志不高遠,君主因此放心,當年丞相蕭何就是因為將賞賜廣買田地專心經營產業而消除了劉邦對他的猜忌。如今周勃卻將錢財送人而結納權貴,且又是文帝的長輩至親,這自然易引起文帝的猜疑,究竟周勃用意何在?難道想結黨營私。封建君主最忌諱的就是大臣互相接納,尤其是重臣之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