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從韓子奇的悲劇命運,探析人性的貪婪與執念


《穆斯林的葬禮》:從韓子奇的悲劇命運,探析人性的貪婪與執念


《穆斯林的葬禮》,作者:霍達,國家一級作家,生於1945年11月26日,回族,北京人。《穆斯林的葬禮》是她在1978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曾獲得矛盾文學獎。

《穆斯林的葬禮》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回族家庭六十餘年的興衰史,通過描寫歷史背景下三代人之間不同的坎坷命運,塑造了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飽滿的人物形象。

這裡面有愛、有恨、有貪婪、有執念,也有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這些真實而豐富的人性,飽滿的靈魂,深深打動著我們,也成為經典作品之所以在大浪淘沙中流傳下來的原因。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將透過男主人公韓子奇的悲劇命運,探討有關人性中的貪婪與執念。

《穆斯林的葬禮》:從韓子奇的悲劇命運,探析人性的貪婪與執念


01.人要有慾望,但不能執著於慾望,一旦心中的慾望超越了界限,就變成了貪婪

韓子奇,故事的主人公,原名易卜拉欣,是一名無父無母的耶梯目(孤兒),民國初期,他隨師父土羅耶定前往麥加朝聖,途經一個回族底層琢玉藝人梁亦清經營的玉器店鋪“奇珍齋”,小小年紀的易卜拉欣被“奇珍齋”琳琅滿目的玉器和主人梁亦清精湛的琢玉手藝所吸引,最後,因摔碎了梁亦清的玉碗而自願留下來當學徒。

易卜拉欣堅定的對著撫養他養大成人、帶著他跨過千山萬水的吐羅耶定,跪下來:“巴巴,原諒我!我不能跟您走了!”

就這樣,吐羅耶定朝著心中的聖地麥加,堅定的去了,而易卜拉欣留在了“奇珍齋”。

人們哪,不可動搖的是心中的信仰,各自為著神聖的信仰而獻身,走向生命的歸宿。

就像吐羅耶定所說的,朝聖的路上,易卜拉欣突然改變了方向,絕不是為了陪一隻玉碗。

除了博大雄渾的千年古都使他迷戀,朱玉璀璨的奇珍齋使他迷戀,也許還有他內心升騰起來的慾望,這種慾望來自個人的價值觀,像是命運的召喚,想要綻放自己,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找到最想要的歸宿。

留下來的易卜拉欣更名為韓子奇,三年學徒生涯,他孜孜不倦,刻苦鑽研,不但繼承了師傅梁亦清如火純青的琢玉手藝,還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漢字文化知識。此時,當年的愣頭小子也已長成了翩翩少年,逐漸顯示出對玉器這一行的天賦和野心,十九歲的韓子奇越發顯得比實際年齡老成、精幹。

在看到商人蒲老闆以低廉的價格從奇珍齋倒貨賺取豐厚的利潤時,韓子奇替師傅付出辛勤的勞作,卻得到微薄的手工費而不值。他認為,奇珍齋完全可以避開中間環節,直接找買家交易,這才是發展之道,師傅梁亦清卻認為手藝人就該安守自己的本分,師徒倆人也因為理念的不同產生了衝突。

放在時至今日,韓子奇的想法並沒有錯,人類的本能就是求生存,而後求發展。

加措活佛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書中說:“慾望本身沒有善惡的屬性,在正常的情況下,那些基本的慾望反而可以促使我們步步向前,這就是佛常說的正欲。

三年後,師傅梁亦清在完成蒲老闆的一件玉器訂單中耗盡心血而亡,奇珍齋因違約賠款破產。

韓子奇離開師妹、師孃,忍辱負重投到新東家蒲老闆的門下,暗自學習經營生意之道。三年學徒期滿,韓子奇找到師妹君璧一起重振奇珍齋。師妹君璧感動之餘,以身相許,從此夫妻二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憑著精明的頭腦,過人的手藝,奇珍齋在韓子奇的打理下生意蒸蒸日上。

此時的奇珍齋店面從一間擴展到五間,韓子奇買下並搬進了豔羨仰慕的的“博雅”宅,事業順利,家庭幸福,人生一片春風得意。

換作一般人,應該滿足,但韓子奇卻想要的更多,包括更多的美玉,也包括名譽、地位。

韓子奇對玉越來越痴迷沉醉,他把奇珍齋交給賬房老侯和徒弟去照看門市生意,自己則把主要的精力用於尋訪天下美玉,觀賞把玩,蒐羅大量的古籍,凡與玉有關的,都不惜重金購買,對照自己的收藏,披閱攻讀,潛心研究,孜孜不倦,如醉如痴,

儼然又一個“玉魔。

他用搜羅的奇珍異寶舉辦玉展,為自己贏得了玉王的稱號,奇珍齋因此名冠京城玉器行。

隨話說,物極必反。

韓子奇對玉的迷戀和痴狂成就了他巔峰的事業,也為他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人可以有慾望,但不能執著於慾望,一旦慾望超越了界線,就變成了貪婪。貪婪是第一大心障,無節制的慾望讓人的內心過度膨脹,讓人生超載。而一旦正欲過了界,就成了貪婪的逆欲,甚至招來災禍,不但自己無法承受,往往還會累及他人

很多年前,我哥初中畢業下學了,父親希望哥哥不要走打工這條路,去學一門技術,後來,哥哥學了摩托車修理,開了一個修理鋪。

但是,哥哥不安於現實,他總是嫌錢賺的太慢,整天想著賺大錢的夢。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地下私彩,一開始小買,有賠有賺。漸漸的,哥哥無心經營修理鋪,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來研究買彩票。有一次,他中了七萬多元,在嚐到這一點甜頭後,他更認定買彩票可以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接下來,他越陷越深,下注越來越大,最後,賠光了手中所有的錢。但是,哥哥並不死心,想著把損失的錢再撈回來,於是,借上了高利貸,最後店鋪關了,還被人到處追債。

在這裡,我想對大家提個警示,莫讓貪婪之心矇蔽了雙眼,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掉下的只會是陷井。想要發財致富,腳踏實地才是最可靠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穆斯林的葬禮》:從韓子奇的悲劇命運,探析人性的貪婪與執念


02.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執念,無論這個執念看起來多麼的荒唐,外人看起來多麼的不值得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些自己的追求、夢想或是期翼。有些人想通過自己的辛苦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也有些人一直努力,似乎總差了那麼一點運氣,所以仍然在成功的路上追尋。那些求之不得卻不肯放棄的、已深深的烙在我們心裡的東西,便形成了執念。

韓子奇愛玉惜玉,他愛玉勝過一切,玉儼然成了他人生當中的執念。

日本侵華戰爭開始,韓子奇為了保護自己的玉,接受了洋人亨特的建議,準備舉家去英國避難。他向家人表明心跡,卻遭到妻子君璧的反對,君璧無法認同韓子奇舍家棄業的行為,她反過來勸說韓子奇,既然擔心玉的安全,倒不如把玉賣掉換成錢,韓子奇埋怨妻子不能理解自己,他說:

這些東西,是我花了十幾年心血,一件一件地買到手的,我怎麼能賣呢?這是我的命!要是沒有這些玉,我活著都覺得沒有趣味了!”

夫妻倆誰也沒能說服誰,猶豫再三,韓子奇決定一個人帶著玉跟亨特去英國避難,在火車上,遇到偷偷跟來的小姨子冰玉,倆人一同離開。

一路上風景再好卻擋不住離鄉別愁,看著同行的人對著東方朝拜,韓子奇想起了穆斯林名族的朝聖地麥加,想起了那個在他年幼時帶著自己走在朝聖路上的師傅吐羅耶定,感慨萬千,他覺得師傅吐羅耶定才是那個最幸福的人,他感嘆著自己沒有跟師傅把朝聖之路走到底,他感嘆著自己十八年來,著了魔,成了玉的奴僕,已經無法擺脫。

而執念若成魔,那便再無退路

或許,韓子奇心中已有悔意,但此時的他更像是離玄的箭,不得不發。

到英國後,韓子奇跟亨特帶著玉器到處舉辦巡迴展,展覽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榮譽,他逐漸在英國站住腳跟,這讓他在異域感到了些許安慰,他中斷的事業又回來了,冰玉也走進了牛津大學求學。忙碌中的韓子奇掛念著妻子和兒子,他寫信回家,準備安頓好一切後接母子過來。然而“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國內戰火紛飛,信沒等送到家門就不翼而飛。

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倫敦頻繁遭到空襲,面對殘酷的戰爭,亨特曾暗示韓子奇:

“價值連城的珠寶,舉世無雙的美玉,今天屬於這個人,明天就可能會屬於另一個人,千百年來就是這樣在人們手裡傳來傳去,每一個收藏者都希望自己是她們最後一個主人為了使自己擁有這個權利而相互爭奪,從而使它們的身價倍增,而實際上,誰也不是它們的永久的主人而只是暫時的守護者。玉壽千年,人生幾何?”

亨特建議把玉賣掉才是最安全的:“如果我是你,就會把那五大箱東西(玉)賣掉它!”

韓子奇再次堅決的表明自己的心意:

“不過,那批東西,我是絕對捨不得賣的,那是我的心血,我的生命,我的一切!總有一天,我會帶著它們回北平去,除非我死在這裡......”

不久,北平淪陷,慘淡經營的奇珍齋在衰敗中關門了。韓子奇再次寫的家信落到了曾經的生意對手蒲老闆的手中,蒲老闆偽造管家手筆回了信,韓子奇因此得知,奇珍齋倒閉了,妻子君璧和兒子離開博雅宅生死未卜,他手裡攥著被淚水打溼的信......

當一個人對一件事情起了執念,哪怕他的堅持是錯誤的,也聽不見別人的苦口婆心。認為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說永遠不會後悔。可往往說後悔的時候,已經是承擔了某種後果,對於現狀再也無能為力。

十年後,韓子奇帶著收藏歸國,一併回來的還有梁冰玉和他倆的女兒新月,面對活著的君璧母子,這一次韓子奇再次為了玉,背棄了和冰玉的愛情。十幾年間,他和君璧維持著貌合神離的婚姻生活,忍受女兒新月受盡君璧的冷落。

事實上,執念對於每個人不同的人有些不同的意義,恰如其分的執念是一種堅守,它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併為之付出努力去爭取,而如果執念太深,就會讓人背道而馳,甚至釀成悲劇,你在執著一件東西的時候,也會丟失錯過更多美好的東西。

在網上看到一個案列。一名男子,今年快40歲了,家庭條件不太好,早年因為輟學打了兩年工,然後回來考大學。大學畢業後,他想繼續考研,家裡人不同意,想讓他儘快工作賺錢,於是他放棄了考研,但一直也沒找到一份正兒八經的工作。他每去一個單位,總認為別人都在歧視他,在排擠他,幹不了多久就辭職了。

後來,家裡親戚幫他分析,這是由於他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太好而造成的自卑心理,並不是別人真正在歧視他。但這名男子不信,反而覺得親戚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能理解他的處境。然後,他那份曾經放棄了的考研念頭,在心裡一直升華。他總是覺得,只要自己考研成功了,有了更高的學歷,他就可以在別人面前揚眉吐氣,別人就不會輕視他。後來便拒絕一切工作機會,把自己關在屋裡學習,準備考研。

這名男子有一個女朋友,是在大學時代認識的,後來分手了。但是這名男子,一直還愛著這個女孩。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和女孩又重新聯繫上了,正好這個女孩跟現在的男朋友分手了,男子覺得女孩是在向他暗示什麼,於是向女孩提出了複合,女孩也答應了。女孩的意思是想盡快結婚,因為倆人的年紀都不小了。但是,男子卻不同意了。他說,自己現在沒有正式的工作,還要考研。至少也等他研究生畢業,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後才能娶這個女孩。

你看,兩個人經歷了那麼多的曲折好不容易在一起,這個女孩也是鼓足了了勇氣。但是這中間又經歷了好幾年的時光,一個人的青春又有多少個幾年呢?男子讓女孩等他研究生畢業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後才能結婚,有幾個女孩在自己青春即將逝去的時候敢做這樣的決定。最後,兩人又只能分手了。

一個人有追求,有進取心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把這份追求變成了枷鎖,不僅鎖住了自己,也困住了別人,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人生的道路千萬條,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變通,可以有選擇的餘地的。誠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些自己的執念,或是對事業,或是對愛情,無論如何都不要讓執念傷害了自己和他人

《穆斯林的葬禮》:從韓子奇的悲劇命運,探析人性的貪婪與執念


03.世事紛雜,時光終是無言,所謂的執念也許只是虛幻,所謂的抵達也不過是終點,如此而已

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即使如流往事,濤聲依舊,放棄執念,便可寂靜安然。

故事的結尾,韓子奇的女兒因病離世,文革中,博雅宅被抄,韓子奇守護了一輩子的寶玉也隨之付諸東流,這對於老弱體殘的韓子奇,無疑是釜底抽薪。他病倒了,彌留之際的他回想著自己的一生,充滿了痛苦和懺悔:

他人生的六十年,從流浪兒變為富翁,又從富翁重新回到一貧如洗,和原來一樣,得到的又失去,等於什麼也沒得到。只可惜自己到現在才明白,早知道,自己就不該這麼苦奔苦掙。

他想起了師傅梁亦清,想起了女兒新月,想起深愛卻至今未歸的冰玉,想起吐羅耶定巴巴早就對他說過的話:

人是世間的匆匆過客,軀體是靈魂臨時的依附之所,活著只是短暫的一瞬,死後才是永生。和永生相比,那短暫的一瞬是微不足道的,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煙雲,金銀財寶只不過是糞土汙泥。

縱觀韓子奇一生的命運,因玉而起,又因玉而落,因為玉他放棄了作為穆斯林的最高信仰,為了玉拋妻別子遠離故鄉,為了玉,他放棄了所愛的人,他一生經受著親情與愛情,理智與情感的折磨。他追求感情但又無法忘卻理智,他渴望愛清,但是割捨不掉親情;他希望生活幸福自由,卻又擺脫不了傳統的枷鎖。他不敢勇敢的做出果斷的選擇,最終還是因為玉,讓自己走上了一條充滿無限悲涼的道路,埋葬了自己的愛情、自己的人生,也造成了兩代人的悲劇。

而他的人生命運也告訴我們一些關於人生的真諦: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每人都是揹著一個空簍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往簍子裡放東西的過程。如果有了,就會想要更多,貪得無厭,慾壑難填。只做加法的人生是很悲哀的,而遠離名利,捨去奢侈和不切實際的慾望,昇華出淡泊名利的心境,才不會被過於膨脹的慾望和野心所拖累。

人生有舍有得,我們要學會給人生做減法,丟掉應該丟掉的,捨棄那些負面的事物,保存應該保存的,去追逐自我的完善,放下那些讓我們遲疑困惑的東西,人生需要更多的平衡。

人生或喜或悲,每個人的宿命都是走向同一終點,倘若明白了這一點,就應早日放下心中的執念,得到的就珍惜,得不到的釋懷。不管是富可敵國也好,還是身無分文也罷,名動天下或者是籍籍無名,對於生活本身而言,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分別。人生無常,世事多變,擁有的身外之物終究會失去,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不是永恆的,起起伏伏才是人生的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