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穆斯林的葬禮》

時過二十年,再次拜讀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依稀記得二十年前初讀這本書時的如飢似渴,手不釋卷。這本書在當時賺足了我們那些剛剛步入青春歲月的年輕人的眼淚。因為梁亦清老人在寶船即將完工時功虧一簣而悵然離世流淚;因為奧利弗•亨特沒有等到梁冰玉的愛情而命喪炮火流淚;因為梁冰玉為了韓子奇不得不把年幼的新月留在博雅齋再次出走而流淚;為新月離世、楚雁潮失去愛人、天星失去妹妹流淚……今天再讀這本書,好像沒有那麼多的淚水,但是讀到《月落》一章,看到韓新月這顆還沒來得及發光發熱的新星就悄然隕落,仍是讓人潸然淚下,不禁指責命運待她不公平!這一切的根源,怕都要歸咎於韓子奇吧!

小說的前半部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雷厲風行、有責任、有擔當的好男人形象。在梁亦清老人去世後,他義務反顧的照顧梁冰玉、梁冰璧兩姐妹和她們的母親;智鬥浦壽昌;一度將博雅齋的玉器生意做到北京首屈一指的位置,自己也獲得玉王的稱號。那時的他,何其風光,何其驕傲!可是就在戰爭爆發後,他的形象就坍塌了。為了保護手中的玉器,拋下妻子梁冰璧、兒子天星,遠走英國。十年之後,帶著心愛的妻子冰玉、女兒新月和他所有的玉器又回到北京,回到了博雅齋。難道他沒想過,如果冰璧和天星沒死,那冰玉、冰璧、自己三人在以後的日子怎麼面對彼此?我覺得他是為了玉留下的。他說過,真正愛的人是梁冰玉。可是他並沒有隨她遠渡重洋!而且,還把新月留在了自己身邊。看起來天星有了爸爸,年幼的新月因不記事也改口叫大姨為媽媽。這個家裡,兒女雙全,看似完整,實際在他踏進家門的那一刻破碎不堪了。一切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看看天星從此之後再沒有的笑臉,看看新月從小受到的委屈,看看韓子奇在梁冰璧面前的委屈求全,看看梁冰璧的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再想想梁冰玉一人在海外的孤苦生活,這不都是韓子奇造成的嗎?

真想讓他當初帶著新月和梁冰玉一塊兒遠走他鄉,最起碼有一個家庭是完整的。他是留下來了,可北京的博雅齋這個家,夫妻之間貌合神離,父子之間生疏,父女雖情深,可絲毫沒有保護女兒的能力,不然新月怕也不會得心臟病吧!每一個人都不快樂,根源就在於韓子奇太愛他的玉啦!最可悲的是,他最後也沒能保視為生命的這些寶貝。人在痴迷某類事情時,是否就會變得自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