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大國夢,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有可能實現嗎?

鵬舉張說天下


首先要定義清楚什麼是土耳其所謂的“大國夢”?如果土耳其的大國夢是重現昔日奧斯曼帝國的鼎盛輝煌,那麼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個夢!原因也很簡單,今天的土耳其雖然有著比較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它所面對的是中東地區眾多的軍事強國,土耳其在軍事實力上相比這些國家沒有絕對的優勢可言,這比昔日的奧斯曼帝國統一中東北非和巴爾幹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土耳其的所謂大國夢是指在中東地區發揮地區大國的影響力,那麼今天的土耳其已經做到了。曾經的土耳其一直把雙眼盯著歐洲,最大的國家目標是融入歐洲,加入歐盟,而近年來,在埃爾多安的領導下,土耳其放棄了一心加入歐洲的目標,開始積極介入中東事務,希望成為中東地區有決定性影響力的大國。今天的土耳其越發拋棄自己的世俗國家身份,突出自己的伊斯蘭身份,在中東地區通過介入敘利亞內戰,介入伊拉克衝突、巴以衝突,利用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在中東的地區穩定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下一步土耳其會繼續利用美俄之間的對抗,通過在美俄之間的兩頭搖擺獲取更大的國家利益和地區利益,通過自己爐火純青的合縱連橫戰術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今後我們將看到的是一個深度介入中東地區事務的土耳其。


照理說事


土耳其始終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大國榮光,而且也一直為之努力。儘管目前實現的可能性很低,但不要低估土耳其人的決心。如果美、俄、伊等國彼此的爭鬥在中東影響力削弱露出勢力真空,土耳其完全會抓住時機在中東擴張充分發展自身。



在當今社會,想要成為大國,主要有4點:

  1. 人口

  2. 工業體系

  3. 經濟體制

  4. 科技水平


論人口,土耳其有8000萬人,其中作為主體的土耳其人有5000萬,佔到了總人口的70%。從人口結構來看呈金字塔分佈,0-39歲,這意味著年齡分佈合理,不會存在明顯老齡化與少子化傾向。從人口素質來看,擁有較為完善的技術培訓與高等教育體系,這就意味著擁有足夠支撐工業發展的產業工人以及研發人員,所以由此來看土耳其完全具備成為大國的人口潛力。



論工業體系,土耳其雖然偏門,而且技術與西方有相當差距,但是製造業還是有一定底蘊。目前土耳其農、工、服務三個產業的比例分別為:8.6%、27.1%、64.3%,工業在產業結構的佔比接近30%,而工業製成品主要為家電、運輸設備、軍工和鋼鐵。除了以色列和伊朗,土耳其對於那些只有化工行業的中東土豪們還是具備競爭力的,至少有成為大國的基礎條件。



論經濟體制,這是土耳其的短板。目前土耳其以外向型經濟為主,這就意味著極易受到外部經濟影響,而且另一方面儲蓄率低,這就意味著外匯儲備不足,難以抵擋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這一點還是不足以構成大國基礎,畢竟大國需要經濟產業結構合理、貨幣穩定、內需市場充分、有足夠的對沖與應對手段規避風險。



論科技水平,同樣也是土耳其的短板之一。目前土耳其有大專院校183所,但知名科研型大學僅三所,而知名技術型大學僅七所,雖然能夠提供部分領域專業技術人才,但是由於科技為產業服務,所以科研範圍存在侷限,僅僅覆蓋產業所需要的領域,對於一些未能形成產業的學科投入與研發明顯不足,所以在通信、化工、礦業等領域土耳其還是存在短板的。




由此來看土耳其具備一定的大國競爭基礎。但是之所以未能成為大國,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受制於地緣政治的博弈。


土耳其這個地方可以說可以和敘利亞一樣地處“世界十字路口”,北連黑海和東斯拉夫文明,西接巴爾幹與南斯拉夫和歐洲基督文明,東接伊朗高原與波斯文明,南接阿拉伯地區與伊斯蘭文明,這個地理位置不論是古代還是在現在都從來沒有消停過。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伊斯蘭文明的奧斯曼人始終打不透巴爾幹與黑海這兩個基督與東正的屏障,所以勢力只能向東面的波斯文明和南部的北非與阿拉伯半島發展,才得以成為當時世界性強國。後來奧斯曼帝國解體,土耳其被迫世俗化才得以融入歐洲社會,但代價是同之前控制的阿拉伯北非地區切割,失去了重新成為大國的基礎。


而現在埃爾多安上臺後,又重新拋棄世俗趨於保守,但也因此被歐洲拒之門外。鑑於向西無法繼續擴展,而北面是虎視眈眈的俄羅斯,所以土耳其想要再次成為大國就不得不向中東地區發展。但是現在中東地區早已不是當年奧斯曼帝國的中東地區,西方勢力涉足後產生的巴以衝突、庫爾德問題和遜尼與什葉派衝突三個中東難題就夠喝一壺的,更不用說這些中東國家又嚴重缺乏工業化,非但使不上勁反而容易拖後腿。


再由於中東地區盛產能源資源,所以引來了世界各大國的利益涉足,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拉塔基亞楔了顆釘子,美國的觸角遍佈敘利亞與伊拉克,巴勒斯坦地區又出了個“小霸王”以色列,更不用說英法在阿拉伯半島經營已久,眼下的土耳其是誰都惹不起,所以只能靠遊走於各國之間謀求自身利益。



雖然美俄等大國在中東博弈,但是短期內誰都無法一家獨大,而雙方更不會容許一個試圖成為大國的土耳其插手,這已經註定了土耳其的命運,除非域外勢力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削弱讓土耳其能鑽空子,更不用說在愛琴海還有個老冤家希臘。


馬克觀察


土耳其身處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處,假如把整個亞歐非大陸視為整體,中東便是中原地區。

土耳其在歷史上曾以奧斯曼帝國崛起於世,奧斯曼帝國的形成在於同時繼承了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其以突厥人同時統治阿拉伯世界和南斯拉夫人,橫跨東正教和伊斯蘭教,這在近代也是一大奇蹟!


那麼土耳其還能複製這一輝煌嗎?或者我們可以看一下土耳其要想崛起,需要整合哪些地區,畢竟以它現在的體量是無法成為一個大國的。

1,突厥語世界

除了土耳其,主要的突厥語國家都在中亞,與土耳其之間隔著亞美尼亞和伊朗,而且中亞是中俄的勢力範圍,土耳其沒戲。

2,伊斯蘭世界

中東的伊斯蘭世界有四大民族: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庫爾德人。

阿拉伯人的國家最多,且有阿盟聯合,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都想成為領導者,土耳其怎麼插手?

波斯人是今天的伊朗,本身就是一個擁有大國夢的國家。

庫爾德人分佈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四國中,雖沒有統一的國家,但卻是中東巴以衝突外的第二大問題,土耳其怎麼解決?

3,加入歐盟

這是目前土耳其努力的方向,土耳其本身是北約的成員國,可是即使將來歐盟接納了土耳其,土耳其能成為歐盟的領導者嗎?基本沒有可能性。

因此,地處混亂複雜的中東,目前的土耳其根本沒有崛起的希望。

二戰後,埃及曾長期是阿拉伯國家的領導者,而土耳其和伊朗一樣,都是中東與阿拉伯世界的競爭者,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帝國、波斯帝國分別是三者曾經的輝煌歷史,就看哪一個能笑到最後。


心向青山


土耳其大國夢的第一步是整合整個中東地區,成為足以影響世界的另外一極。畢竟,中東地區位於亞歐非三大洲之要衝,控制這裡等於控制了三大洲的咽喉,各國尤其是大國都會受到掣肘。

不得不說,土耳其人還是很有追求的。

但是,土耳其的大國夢以現在來看還是很難獲得實現的,其中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是土耳其自身實力所限,難以承受土耳其的這個夢想。第一外因是各大世界級強國不會允許土耳其在當地做大,很可能在合適的時機聯合起來幹掉他。第二外因是中東幾大強國同樣有自己的大國夢想,所以必然會和土耳其的大國夢想碰撞。

內因,自己的實力所限

土耳其並不是一個特別強大的國家,2017年,這個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世界第64名,GDP剛剛超過1萬美元,GDP總額剛剛超過9000億美元。

土耳其擁有北約除了美國之外的最大規模軍隊,人數多達50萬,但是主要裝備還需要從海外採購,國內能夠生產的最靠譜的裝備就是輪式裝甲車。

(土耳其產的輪式裝甲車)

土耳其的工業也不行,雖然他這些年被稱為新興工業國家,但是這個國家的工業組成向人們展示了他毫無前途的未來。

土耳其的工業中,大約84%是製造業,這比那些石油富國強的多了,但是要想實現大國夢,卻差得遠。因為,土耳其的製造業大多沒有技術含量。

它的組成是這樣的,食品行業佔到了製造業的16%,基本金屬佔到了11%,汽車、拖車佔到了9%,紡織和服裝佔到了13%,橡膠和塑料製品佔到了5%,化學品佔到了5%,電氣設備佔到了5%,剩下的36%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產業,根本稱不上規模。

(土耳其工業)

這樣的產業結構難以大幅度提高土耳其的競爭力,更不會對他實現大國夢有什麼助力。

還有就是土耳其這幾年人才流失嚴重,2017年有超過20萬人移民海外,比2016年多出了40%多。對於一個人口只有9000萬的國家來說,這個數字是極為驚人的。


除了內因讓土耳其徒有其表之外,外部因素也決定了土耳其難以實現自己的大國夢。


第一外因,世界級大國可不想土耳其崛起

中東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為亞歐非三大洲之咽喉,任何一個世界級強國都試圖控制其中。所以,經常爆發大國之間的博弈。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和英法兩個前世界級強國就曾經因為這裡差一點爆發大戰。甚至蘇聯威脅英法如果不退出將會使用核武器進行攻擊。

冷戰結束之後,中東地區幾乎為美國所控制,但作為蘇聯繼承者的俄羅斯依然對這裡念念不忘,所以前幾年還和土耳其爆發了直接衝突。

如果土耳其想要獨霸中東,實現自己的大國夢,無疑觸犯了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這兩個國家搞不好會聯合起來對付土耳其。美俄兩國依靠在當地半個多世紀的經營和自身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想要遏制住土耳其的擴張還是問題不大的。

第二外因,土耳其在中東的競爭者多,他們會和土耳其掙個你死我活

除了外部世界級強國的插手,土耳其在中東地區還有很多競爭者存在。這些國家的實力不弱於土耳其,他們不會坐視土耳其崛起,而是會想辦法與之搏鬥。

個人認為,現在有能力遏制住土耳其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和伊朗。

這三個國家,沙特能聯合埃及、科威特等國形成聯盟進行對抗,雖然沙特工業還不如土耳其,軍隊更是不行,但他有錢!

以色列作為中東小國,人少但軍事、經濟、科技、教育等都走在了中東各國的前列。這個國家為了避免土耳其整合中東地區拿自己開刀,一定會想盡辦法阻擊土耳其,憑藉猶太人的智慧,我認為能成。

(強悍的以色列軍人)

伊朗體量和土耳其相差無幾,兩國的發展程度也差不多,伊朗雖然有美國進行制裁大大分散了注意力,但是這個曾經建立了強大的波斯帝國的國家,有著不遜色於土耳其的民族理想,在未來很可能會主動西進與土耳其PK。

(伊朗大兵)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沙特、以色列、伊朗三個國家之間也有著層層矛盾,因為這三國都有一統中東的想法。所以,未來很長時間內中東都會比較混亂,就看哪個國家能渾水摸魚了。不過,我很不看好如此高調的土耳其。


歷史風暴


按照現在的國際形勢,土耳其想發展成為大國,不是說沒有可能實現,而是要實現大國夢的困難非常地大。土耳其要成為大國主要面臨的內部困難和挑戰有:一、土耳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工業發展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二、土耳其國內仍然有主張用傳統的伊斯蘭法和伊斯蘭文化管理國家社會的勢力,他們的存在不利於土耳其向現代化方向發展。三、土耳其國內存在著庫爾德人鬧獨立的事情,影響土耳其東南部地區的穩定。從外部形勢看,土耳其與美國在庫爾德人問題上的立場衝突可能引發美國對土耳其實施制裁;在東部,強悍的伊朗的存在使土耳其向東擴展勢力困難重重。在南部,由於土耳其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對抗以色列,以色列與土耳其存在著很現實的矛盾。由於以色列在國民素質、科技實力、經濟發展水平上明顯要強於土耳其,而且還有美國的強力支持,土耳其想戰勝以色列成為中東第一強國困難很大。

雖然現在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看似發展得很好,而且土耳其還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武器系統。但基於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俄羅斯不希望土耳其勢力過於強大,只要土耳其的力量發展到一定程度,很難說俄羅斯不會採取遏制措施阻止土耳其國力繼續增強,畢竟俄羅斯是不希望在自己的南翼出現一個有實力的強國的。另外,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存在矛盾,而俄羅斯與亞美尼亞宗教信仰一致,如果將來土耳其與亞美尼亞關係惡化的話,到時候俄羅斯會不會幫助土耳其呢?這個還真的不好說啊。

土耳其現在仍然是北約成員國,但由於它的伊斯蘭特性,北約內部許多國家對它存有戒心,使土耳其想通過加強與歐洲發達國家溝通交流來增強自己的實力非常困難。而與土耳其同屬北約成員國的希臘與土耳其存在歷史積怨,如果沒有“老大”美國壓陣,土耳其可能早與希臘幹起來了。面臨如此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土耳其想將大國夢變成現實真的不易啊。


廣雅君觀世界


土耳其確實有大國夢。現在看,他的行動還集中在周邊。也可以看到他對周邊之外有關注,比如很早就加入了北約,一直在申請加入歐盟,還在暗中支持東突。不過從目前來看,他受到很多制約,首先就是庫爾德人。庫爾德人的問題是他不敢公開支持東突的原因之一,如果他公開支持分裂中國的勢力,他忌憚他自己會有相似的遭遇。從中長期來看,土耳其的大國野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當政者的個人行為,現任當政者在這方面更激進一些;而他的前任並不是這樣,後任會不會繼續像他這樣也不好說。土耳其想成為大國的主要障礙還在他自己,在於它的經濟,特別是工業的基礎能不能支撐他的戰略企圖。另外,即使有個強大的工業基礎,土耳其並沒有寬大的戰略地域,這個決定了它的資源要絕大部分依靠外部獲得。二次大戰後的國際政治變幻在很大程度上是資源爭奪,日本、德國甚至整個歐洲被美國壓制的很大原因也在資源,一方面是原料資源;另一方面是市場資源。土耳其如果想做大國,就必須面對美國的壓制,而能不能頂住美國的壓制是它成為大國的最大挑戰。不僅土耳其如此,印度、俄羅斯都有這個問題。從現在來看,土耳其和印度都不太可能頂得住美國的壓力。雖然土耳其和印度在購買武器方面還沒有接受美國的要求,但是即使他們都拒絕購買美國武器,又怎麼樣?並沒有對他們自己的自立能力有任何幫助。俄羅斯不懼怕任何人的威脅和壓力,雖然走過一段彎路,俄羅斯現在逐漸恢復了自己大國的形象,但是俄羅斯在經濟上做出了極大的犧牲。他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可以和美國抗衡,但是在經濟上則完全不同了。俄羅斯失去加盟共和國和經互會的抱團取暖後,他的經濟實力已經完全無法和當年相比,基本上被美國完全忽略。現在不像過去了,過去蓋一座炮樓,派一個帶一挺機槍的加強班,就可以佔領一片地。現在不行了,現在要想成為大國,就必須有獨立的經濟體系,能夠扛得住半個世界的經濟封鎖;還要有強大的國防,先不說進攻半個世界,至少要能扛得住半個世界的進攻。看看中興和華為的遭遇就可以管中窺豹看到什麼叫做大公司,一個是在打壓下繳械;另一個是在打壓下頂得住,這就是殘酷的現代競爭。由此來看,土耳其現在不僅不是華為,連中興都還不是,美國對土耳其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像對中興那樣下狠手。土耳其肯定是想重現當年奧斯曼帝國的輝煌,可那隻不過是能夠抗衡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而已,而且一旦一步棋走錯就會土崩瓦解,“土崩瓦解”說的就是土耳其崩塌奧斯曼瓦解。歸根結底,土耳其現在的戰略就是不斷狂吠,但絕不出擊,儘量嚇阻對手,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看北京看中國看世界


土耳其的利益區是從亞得利亞海直到中國長城——土耳其前總理兼總統奧扎爾

從土耳其前總理兼總統這句話可以看出,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希望成為大國,那麼土耳其更是如此!但是想成為大國不等於就一定能成為大國!

土耳其為什麼更迫切希望成為一個大國?

在歷史上,土耳其人的祖先是被我國大唐擊敗的突厥人的一支,他們輾轉來到中東之後,接受了伊斯蘭教,並建立了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是土耳其人最輝煌的歷史,在奧斯曼帝國強盛時期,整個歐洲、波斯、阿拉伯都匍匐在帝國的腳下,他們用劍將伊斯蘭教推廣到了全世界。但隨著帝國的衰落,這個偉大的帝國經歷了和同時期的大清帝國一樣的歷史,不斷被歐洲列強蠶食,隨著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土耳其人喪失了85%以上的土地,被歐洲人稱為“西亞病夫”。

1923年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帶領下,土耳其建國,隨即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去伊斯蘭化,全面西化運動,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嗎,實現民族振興。為了去伊斯蘭化,凱末爾甚至帶頭公開違反伊斯蘭教規,驅逐哈里發,這和我們中國近代歷史幾乎如出一轍。可以說曾經被歐洲列強所蔑視的“東西亞兩個病夫”都不約而同走上了學習西方、通過工業化、現代化實現自強之路。只不過土耳其人更加極端,在凱末爾的領導下,直接割裂了自己的歷史。

成為大國的條件是什麼?土耳其能否實現自己的大國夢?

世界大國的崛起是一個無限複雜的問題。一個國家如果僅僅是實現富強,可以有多種具體參數可以衡量,譬如說教育水平、人均收入、地緣環境等等。但一旦被放大到世界大國,放到更大的歷史格局中去,基礎和文化就成為兩個最重要的核心因素。現代社會隨著人類全面工業化,科技基礎化,能夠改變人類進程的科技成果越來越依賴大型投資,像當年葡萄牙、西班牙、包括英國在內,一個小國通過一系列偶然因素崛起為大國的可能已經越來越小。

基礎因素:至少要擁有不低於1億的人口,這是核心中的核心、基礎中的基礎。雖然這個條件在很多人看來彷彿天方夜譚,因為我們常年在推行計劃生育。但現代國際競爭是工業化的競爭,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人口就意味著沒有足夠的市場、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來發展大工業體系,只能專注於某幾個工業領域。這樣的國家可以成為一個富國、區域強國,但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國。土耳其目前的人口數量為8000多萬,這個條件比較勉強。

文化因素一、全民是否有成為大國的信仰。這非常重要,甚至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是否想成為一個大國。譬如說巴西,雖然擁有足夠的人口,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但因為民眾過於自由散漫的生活態度,巴西從沒有想成為一個大國。但土耳其無疑具備這個條件,從凱末爾開始,不管是普通民眾還是土耳其歷任領導人,都想恢復土耳其人的榮光。國際上的泛突厥主義、大突厥主義,就是土耳其人的大國夢。

文化因素二、民族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大國崛起不僅是對一個民族信仰的考量,更是對一個民族恆心和智慧的考驗。雖然一個國家要崛起受制於無限多的條件,譬如政治穩定、教育水平、國際局勢等等,但不管外部怎麼變最核心的還是在自己。如果一個民族立志崛起,就會想方設法克服一切困難。以中華民族為例,實現自己的民族復興,不僅一代人吃了別國幾代人的苦,而且韜光養晦,埋頭苦幹,這種智慧和堅韌不拔不是每一個民族都具備的。近代美國崛起也是如此,依賴於克服對歐洲事務的誘惑,能夠長期奉行孤立主義政策,從基礎解決自己的問題。在這方面我認為土耳其並不具備,戰略定力不夠,太急功近利,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缺乏長期一貫的堅持。

綜上所述,我認為土耳其雖然有一顆成為大國的雄心,但就現實而言很難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國。首先是基礎不牢,人口不夠多,國土不夠大,只相當於我國一個省的水平;其次是文化的積澱不夠,土耳其並沒有中華民族幾千年源遠流長的積累,屬於一個民族短期暴起,又迅速衰落的典型。沒有形成自己核心、獨有的文化、文明、價值體系,她的伊斯蘭化取自於阿拉伯;她的現代西方化又取自於歐洲,這個民族實用至上的性格不斷對自己文化的割裂,雖然保證了她不被社會所淘汰,但也註定她成為不了一個世界大國

土耳其走到今天,按照凱末爾當初的理想應該說已經取得了成功,她已經成功的成為了一個區域性大國,並且率先在伊斯蘭世界實現了自己的工業化、現代化。但要想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恢復當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榮光已經基本不可能,從“亞得利亞海直到中國長城”的理想也只能成為一個幻想。

致力科學、科幻,專注深度,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無論歐洲、美國、俄羅斯都不可能讓他實現


幸運星1961


來土耳其伊茲蜜爾半年了感覺這邊的人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