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成致富“金钥匙”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五号渠乡查汗渠村,初春的朝阳将这里的蔬菜种植大棚映得熠熠生辉。3月23日,村民吕秀锦一家人在自家的大棚地里忙碌着,刚间完苗的菜畦,土壤又松又软又平坦,种植的白菜长势正旺,个个绿油油、水灵灵的。

查汗渠村是焉耆县最具规模及种植历史的蔬菜种植基地。他们村有三大特色,一是家家都种植蔬菜;二是户户都有大棚,都种植反季节蔬菜;三是定植菜苗的务工村民较多,在焉耆盆地颇具名气。

查汗渠村种植的蔬菜是一些速生叶菜,如芹菜、油白菜、油麦菜、菠菜等,这些蔬菜生长周期不长,一年可以种植两三茬。勤快的村民在田间地头把采收的蔬菜整理干净,便拿到市场上出售;地多的村民也都有了固定的菜贩子,定期上门拉菜。

村民吕秀锦是一名老菜农了,通过种植蔬菜,他们家也走上了致富道路,但对现如今村子的种植模式,他又有了新想法。

吕秀锦是个爱琢磨的人,大家都种菠菜、芹菜、油白菜,价格上不去,他决定不走寻常路,将享誉胜名的焉耆白菜种植到大棚里,将经过一个冬季腐熟发酵后的鸡粪、牛粪等绝好的有机肥料施到菜田里,白菜生长的“膘肥体壮”。

“今年尝试着种植感觉不错,这季白菜5月初上市,卖完这一季要带动大家一起发展大棚白菜,让各族群众季季都能吃上我们焉耆大白菜!”吕秀锦开心地说着,算起了今年的收入,1.6亩地大棚白菜投入不到千元,能出个12吨左右,工少、水少、成本低,按目前的价格来看每公斤能卖到1.5元,除去成本可赚1.5万元。

焉耆大白菜个头大、纤维少、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和认可。如今,查汗渠村的大棚白菜不仅丰富了居民菜蓝子,也让菜农偿到甜头,成了致富的“金钥匙”。(通讯员 马青燕 艾孜海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