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回的1.5萬名學生,他們會如何認識中國?

曹義漢


其實他們是這件事上最無奈的受害者,年級小小就要要獨自經歷這些。是他們的父母崇洋媚外,在他們沒有判斷力的時候,硬生生的剝奪了他們選擇的權利。打著為他們將來好的口號,送他們離開。

當他們看到飄揚的五星紅旗時,是否還記起在危難時刻不是什麼發達國家多有關愛。不是資本主義的溫暖。而是他們在這一刻還是中國公民。如果這批小學生能回來,我相信他們會重新審視我們偉大的祖國。在危難時刻是誰保護了他們,這才是他們的偉大的國家。如果回不來的話請大聲的對你們的父母說:“在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在哪?可以像那位父親一樣前去陪伴左右一起面對!”

希望他們會有認識到什麼是民族之魂,而不是像他的父母一樣只會唯我主義。


小昕與小慶


十年的英式教育,十年的全英語學習,生活,會話。十年的西方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十年的耳濡目染,十年的深深烙印。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一個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滿口倫敦口音的英語,一副裝腔作勢,貌似英國紳士的英籍華人![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害羞][機智][機智][機智][機智]


垂釣春雨軒


他們將重新認識中國。我相信,通過這次疫情,被接回的這1.5萬名小留學生將重新建立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我的觀點如下:

一、很多人說接回的不是中國的未來,而是英國的未來。我不這麼認為,英國的這1.5萬名留學生平均年齡僅有14歲,最小的才8、9歲,去國外留學並非他們的主觀願望,而是他們父母的意願,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他們可能就真的遵從父母意願長大後留在了英國,但患難見真情,在他們最孤獨無依的時候英國採取的措施是拋棄,而中國則是保護。這一舉措一定會深深印刻在他們心中,甚至改變他們今後的選擇。

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是思想定型,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心理最容易受傷的脆弱時期,這時候如果感受到被拋棄,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比中英兩方的做法,誰值得信賴一目瞭然。

三、對於孩子的家長而言,他們也一定在深深懊悔當初送孩子出國,他們心目中那種西方國家的優越感在這次疫情中早就蕩然無存了,這時候他們才能充分認識到祖國的真正含義,才能認識到社會主義國家比較資本主義國家的優越性,才能真正發現中國的強大遠勝於任何其他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