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豐田和日產,外有福特,被圍追堵截的本田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內有豐田和日產,外有福特,被圍追堵截的本田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本田宗一郎

無論是多麼強大的對手,其本身都有相應的軟弱部位,交戰中只要找準這一軟弱部位,迅速出擊,攻擊不備,便可以以弱勝強,克敵制勝。

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一定要重視補位,對手的弱點往往就是市場上的真空地帶和急需開發的“死角”。在對手集中精力攻大城時,你就積聚力量取“小邑”,以少積多逐步滲透市場。經營者如果能夠看清對手的軟弱部位並運用自己的優勢旁敲側擊,在其最薄弱的領域中拓展新市場,那麼對手的強項便不會對你構成威脅,從而是你得以瓜分部分市場,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馬雲在《馬雲談創業》中說“以後你們碰上巨大的競爭不要慌,大象很難踩死螞蟻的,你只要躲得好,然後有良好的策略,一定能活下去”。

1948年,本田榮一郎獨自成立公司,研發本田摩托車。

1960年,本田摩托車成為世界一流品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內有豐田和日產,外有福特,被圍追堵截的本田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本田摩托車

本田榮一郎在摩托車取得巨大成功後,便開始進軍汽車領域。宗一郎於1963年開始暗中起步,但汽車行業早已形成列強爭霸的格局,使其步履維艱。其中,日本本土兩大汽車鉅子“豐田”、“日產”嚴格制約了本田的銷售渠道。勤于思考的宗一郎應用創造性思維的應對規律,心想:你們研究“矛”,我就研究“盾”,你有所長,我就攻你所短。他針對豐田憑叫車和普通車為優勢,福特靠大型車稱雄,便把廉價、省油、低公害的輕型轎車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

1970年美國修訂《淨化空氣法案》,規定1975年開始將實行嚴格的汽車排廢規定。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降臨,本田的小汽車立刻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快速的佔領了豐田、日產的叫車市場,在日本汽車製造業排名第三。

內有豐田和日產,外有福特,被圍追堵截的本田是如何突出重圍的?

本田輕型轎車

福特為了控制本田在美國的銷售,要求政府限制進口。宗一郎這次直接使用攻其軟肋的方式,在俄亥俄州建立汽車裝配廠,使本田車源源不斷的流入美國,並輻射歐洲。美國機械工程學會認為宗一郎對汽車行業貢獻非常大,從而頒發給他“亨利獎章”。宗一郎成為世界汽車工程師戴此獎章的第二人。因此美國人稱他為“日本的福特”。

在與對手競爭的過程中,本田宗一郎在摸清對手虛弱而要害部位後,在其軟弱部位痛下殺手。使對手沒有太多還手的機會,這樣戰勝對手就容易的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