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或致睪丸損傷?首個臨床證據出現:性激素水平


性激素水平為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男性性腺提供了首個臨床證據。研究人員再次提醒應關注育齡男性患者的生殖功能。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刺突糖蛋白(S蛋白)與宿主細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從而入侵細胞引起組織損傷。除了肺以外,人體很多其他器官也表達ACE2,如睪丸、小腸、腎臟、心臟和甲狀腺等。其中,睪丸表達大量的ACE2主要集中在睪丸精原細胞、支持細胞和間質細胞,這幾種細胞均與男性生殖功能密切相關。


據專家指出,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高度相似,其感染入侵細胞受體相同,即ACE2。儘管沒有在睪丸中檢測出SARS病毒,但SARS感染仍可導致睪丸出現嚴重的免疫性損傷,引起睪丸炎,並造成生殖相關細胞廣泛破壞。

新冠病毒或致睪丸損傷?首個臨床證據出現:性激素水平


81例患者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團隊對81名男性新冠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了回顧性研究。他們於3月5日在3月18日期間入住武漢雷神山醫院,年齡從20至54不等(中位數38歲)。


81人中,2例是胸片無陽性改變的"輕型"患者,70例被診斷為"普通型",即有發熱、咳嗽等常見呼吸道感染症狀,胸片陽性改變;7例為"嚴重性",即具有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難等症狀;餘下2例"非常嚴重型"則出現呼吸衰竭、休克或多發性器官功能失調。


共有31例出現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和/或血清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升高,表明肝功能受損。


對照組則是隨機抽取的100名年紀相仿、生殖功能正常的健康男性。


被檢測的激素包括睪酮(T)、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等。

新冠病毒或致睪丸損傷?首個臨床證據出現:性激素水平


性激素水平改變


與對照組相比,新冠患者的黃體生成素和催乳素水平顯著升高,睪酮和卵泡刺激素相對黃體生成素的比值則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認為,雖然睪酮水平並無明顯變化,但睪酮和LH存在一種微妙的負反饋機制。在性腺功能減退的早期,睪酮產生受損可能刺激LH釋放,使得睪酮水平得到暫時的維持。因此,性激素之間的比例,如睪酮/LH,能更好地反應男性的生殖腺功能。

催乳素水平的提高則可能導致垂體抑制和促性腺激素減少,而由支持細胞產生的激素抑制的FSH水平也無明顯改變,這暗示著新冠病毒對支持細胞的影響可能小於間質細胞。因此,專家認為LH升高和睪酮/LH比值降低可能由睪丸功能障礙引起,如間質細胞損傷。

新冠病毒或致睪丸損傷?首個臨床證據出現:性激素水平


綜上,研究人員推測新冠感染可能會使細胞與生殖相關的功能被抑制,從而生精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