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陽光國學談《列子· 說符》23.

請點右上關注,每天有最新的國學經典校譯.

2018年4月22日,三月初七,週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即環境保護宣傳日。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世界法律日,即讓人們認識到:法治,是世界和平的最終保證。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列子·說符》23.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

鄰人曰:"多歧路。"

既反,問:"獲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

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

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

心都子他日與孟孫陽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弟三人,遊齊魯之間,同師而學,進仁義之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後名。'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叔曰:'仁義使我身名並全。'彼三術相反,而同出於儒。孰是孰非邪?"

楊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於水,勇於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糧就學者成徒,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學溺,而利害如此。若以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孫陽讓之曰:"何吾子問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楊朱的鄰居丟了一隻羊,鄰居領著一大家子人出去尋找,又請楊朱的童僕幫忙追尋。

楊子說:“唉!走失一隻羊,為何要那麼多人去追呢?”

鄰居說:“因為岔路太多。”

鄰居回來以後,楊朱問:“找到羊了嗎?”

鄰居答道:“跑掉了。”

楊朱問:“怎麼會找不到呢?”

鄰居答道:“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羊跑到哪兒去了,所以只好回來了。”

楊子聽後,臉色變得憂傷起來,好久不說話,一整天也沒有笑容。

弟子們覺得奇怪,上前請教道:“羊,不是貴重的牲畜;又不是先生所有,可您卻不說不笑,為什麼呢?”

楊子沒有回答,弟子們沒有得到老師的指教。弟子孟孫陽出來後把此事告訴了心都子。

心都子過了幾天後與孟孫陽一道去面見楊子,問道:“從前有兄弟三人,在齊、魯兩國遊歷,拜同一位老師求學,將仁義之道修習完畢後而回家。

他們的父親問道:‘什麼是仁義之道?’

長子答道:‘仁義可讓我首先愛惜生命而把名譽放在次要位置。’

次子答道:‘仁義可讓我不惜犧牲生命去獲取名譽。’

三子答道:‘仁義可讓我同時保全生命與名譽。’

他們三人對仁義之道的理解相反,但都同出自於儒學。誰對誰錯呢?”

楊子說:“有個住在河邊的人,熟習水性,善於泅渡,他依靠擺渡收錢,收入可以供養百人。揹著糧食前來向他學習的人成群結隊,可其中在學習中淹死的人幾乎佔到一半。本來是學習游水的,而不是來學習溺水的,而利害竟然如此。你認為誰對誰錯呢?”

心都子默不作聲地走了出來。

孟孫陽責備他說:“為何您問得那麼拐彎抹角,先生又回答得那麼稀奇古怪?我愈發糊塗了。”

心都子說:“大的道路因為岔道太多而走失了羊,學習的人因為目標太多而荒廢了年華。各類學說並非根源不同,並非根源不一致,而結論卻差異如此之大。只有迴歸到相同的、返回到一致的本源,才不會荒廢年華。您是先生的大弟子,學習先生的學說,卻不明白先生的譬喻,痛惜啊!”

一米陽光國學·李先生,校譯於魯東大學新華書店.

《說符》原文,來自《列子》,僅代表列子觀點,諸之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說符》譯文,一家之言,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周易·繫辭》:“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一米陽光@國學&財富·學堂.

一米陽光國學談《列子· 說符》23.


本文來自大風號,僅代表大風號自媒體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