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如果在鴻門宴中殺了劉邦,那項羽會當皇帝嗎?能建立什麼朝代?

小易談歷史


歷史上劉邦在“鴻門宴”死裡逃生一直被項羽的粉絲以及不喜歡劉邦的人引為恨事,他們認為,如果不是豬隊友吃裡扒外的項伯幾次三番阻撓,再加上項羽自己優柔寡斷,那麼歷史必將改寫,項羽將會建立屬於自己的大一統王朝。

的確,如果項羽在鴻門宴的時候殺了劉邦,那麼就不會有後來的劉邦建立西漢。

但是,項羽可未必能如部分人所願統一天下,即便劉邦死了,但當時他的基礎團隊已經成型,也有了一定的根基和聲望,劉邦死了之後,張良蕭何這些人完全可以擁立劉邦的兒子,或者乾脆呂后輔政,劉邦的勢力依舊還在,而且因為劉邦的死還會激起眾怒,讓劉邦團隊的凝聚力更強。

反觀項羽,他當時雖然是諸侯聯軍統帥,但這夥人都是貌合心不合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們的軍隊都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裡,直屬項羽的只有以江東弟子為核心的楚軍最多十萬人,而當時的劉邦也有十萬之眾,或許正面打不過項羽,但也不會輸的太難看,一定是兩敗俱傷。

殺了劉邦之後,你們覺得那些圍觀的諸侯還會聽項羽的嗎?

到時必定諸侯離心,就更加不可能幫項羽打劉邦了,躲開還來不及呢,趕緊回自己的地盤組織防禦以備項羽才是正事。

所以,即便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死了劉邦,並在後續打敗甚至消滅了原來劉邦的勢力,但是他自身的損失也一定非常慘重,還有各路諸侯在一旁窺視,更大的可能是維持長時間的諸侯割據,最後也許會有一方勝出,但未必是項羽。

項羽只可為軍事統帥,但絕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首領,他致死都看不清大局,死前還認為是“天要亡我,非戰之罪”,“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姬虞姬奈若何”!


歷史痴


項羽已經建立“朝代”了,國號“西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漢王朝建立之後,漢高祖劉邦徹底抹去了“西楚”政權的正統地位,給後人造成了秦王朝之後就是漢王朝的錯覺。實際上,“西楚”政權是事實存在的,而且長達四年之久。其間,劉邦名義上也是“西楚”政權的臣,是“西楚”政權的漢中王!

項羽為何不稱帝

不是項羽不能當皇帝,而是他不願意當皇帝。秦滅六國一直是項羽心中抹不去的痛,曾經貴為楚國貴族的項氏一門在秦滅楚之後,輝煌不再!項羽家族這一支也徹底淪為了平民。秦始皇和他皇帝的身份在項羽心目中是“滅國”的象徵,項羽從內心裡對皇帝這個尊號多少是有些反感的。

再者,項羽起兵之初就一直奉後來的義帝熊心為“正統”,而他自己也是義帝所封的魯公。雖說“天下已定”、但並不太平,地方實力派們都在蠢蠢欲動,這其中就包括劉邦。後來項羽派人殺了義帝熊心,尚且被劉邦拿來大做文章,如果這個時候項羽稱帝,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可想而知。因此,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後,項羽雖然站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大封諸侯,但卻始終沒有稱帝,只給了自己一個西楚霸王的名號,大概其就是諸侯中的霸主之意。說白了,項羽是在緩和內部矛盾,一個皇帝名分,虛名而已、根本無須急於一時。西楚霸王已然凌駕於所有諸侯王之上了,與皇帝何異?無非一個虛名罷了……

項羽這個人是典型的六國舊貴族之後,他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分封天下的夢,他內心並不完全贊同秦國乃至秦王朝實行的郡縣制。換言之,項羽並不那麼想當皇帝,他更想當“周天子”!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後,項羽大封異姓諸侯王實際上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項羽的這一想法。

如果殺了劉邦,項羽會當皇帝嗎

即便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也並不意味著他就真的可以取代後來劉邦的地位。前面已經說到了,不是項羽不能當皇帝,而是他不太願意當皇帝。當然,在未來政治形勢需要的情況下,他會不會當皇帝,這個也很難說。但短期內他應該不會稱帝,因為新“周天子”的身份對於項羽而言還是相當“志得意滿”的。

再者,彼時天下諸侯遠不止劉邦一家,至少韓信就夠項羽好好喝一壺的!雖然韓信的齊王不是項羽所封,但“楚漢之爭”期間韓信作為諸侯之一的實際地位已然形成了。韓信之所以一直沒有反漢自立,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他缺乏自己的班底。說白了,韓信帶出去滅齊、包括當上齊王之後麾下的軍隊,實際上都是劉邦的舊部,至少直接統兵的將領大多都是。韓信擁兵自重,這些人或許還能夠容忍,畢竟他名義上還姓漢。可一旦韓信反漢自立,他還能調得動曹參這些劉邦的舊班底嗎?不言而喻。

可是,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呢?劉邦那些舊部會不會推出韓信呢?這個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與其作鳥獸散,倒不如推出能力較強的韓信,作最後一搏,不是嗎?如此一來,劉邦雖然死了,但項羽還是要面對第二個“劉邦”。韓信雖然在政治上比劉邦差得太遠,但軍事上卻是“當世無人能敵”!再加上張良等人的輔佐,真要是幹起來,項羽恐怕還真未必是韓信的對手。雖說韓信將來未必真的就能成就一番帝業,但把項羽拉下馬或許還是可以做到的……

即便當上皇帝,項羽恐怕也坐不久

不可否認,在漢王朝建立之後,關於項羽的很多文字記錄被人為“修飾”過了。現而今我們在《史記·項羽本紀》裡看到的那個西楚霸王未必就是真實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項羽。但是,項羽這個人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恐怕也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從某種意義上講,項羽其實很像秦始皇,他們身上都帶走濃重的戰國舊貴族氣息!試想,即便項羽真的當上了皇帝,難道他就不會成為第二個秦始皇嗎?恐怕真的很難說。

可秦始皇好歹建立了真正大一統、實行郡縣制的王朝,項羽建立的“西楚”政權是什麼?類似於周天子時期的“鬆散邦聯”!春秋戰國時期的數百年戰爭和漢王朝初期的異姓諸侯王之亂已經用事實證明了這種政治體制的不合理性。即便項羽當上了皇帝,如果不改變這種分封制,到頭來他建立的“西楚”政權同樣無法拜託周天子當年的窘境!就算項羽活著時可以依靠自身的強勢維繫帝國的存在,在他百年之後,“西楚”政權恐怕依然無法拜託分崩離析的命運……

綜上所述,即便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了劉邦,鹿死誰手恐怕依然是和未知之數。項羽當皇帝容易,其實在自封西楚霸王時他就有當皇帝的實力了。可問題是,項羽從戰略佈局的根子上就犯下了致命性的錯誤,他根本就不應該恢復早已被時代拋棄的分封制!加之項羽本身性格上的諸多問題,即便他當上了皇帝,恐怕“西楚王朝”也很難拜託秦王朝三代而亡的“魔咒”……


農民工歪說歷史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相信項羽一定會後悔自己放過了劉邦,那麼如果鴻門宴的結果是項羽殺了劉邦。那麼如果項羽獲得楚漢之爭的勝利之後會建立怎麼樣的一個朝代呢?

朝代特點一:設立分封制度。項羽是貴族之後,那麼為了延續家族的榮耀,他應該會設立以周朝的分封制為標準的制度。若封項羽為西楚霸王,那麼他的氏族家族中將會有其他的十八位諸侯王出現一起來鞏固勢力。

朝代特點二:被劉邦割據一定的勢力範圍。與項羽過於高傲的性格不同,劉邦的座右銘大概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我們可以從劉邦在鴻門宴中的表現,真切地看出劉邦在逃跑這一方面做得駕輕就熟,項羽很大可能是殺不死劉邦的。那麼活下來的劉邦,一定會像一隻蚊子一樣嗡嗡嗡地騷擾著項羽,屬於項羽的勢力範圍也會被劉邦割走一部分。

朝代特點三:疏於內政管理。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發現,項羽的人才資料庫裡精於內政管理的人才比較稀缺,相反則是以舞刀弄槍的將士為主,這就導致如果建立了大楚王朝,那麼在內政的管理方面是比較困難的。

朝代特點四:遍地為諸侯。依據項羽非常重情義的性格特點來看,在打敗劉邦之後,他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賞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們,那麼就可能會演變成遍地是諸侯的景象,而這並不利於王朝的統治。





速看歷史劇


歷史無法假設,但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於項羽的功敗垂成,特別是英武帥氣幾乎滿足了女孩一切美好想象的一代西楚霸王,竟然會敗給一個年過不惑的地痞流氓,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項羽並非想象的那樣美好,劉邦也並非認為的那樣不堪。在大局意識之上,劉邦確實能甩項羽好幾條街。

鴻門宴後,為了避項羽的鋒芒,劉邦退出關中,讓出了已經收入囊中的咸陽。此舉雖然示弱,但是卻獲取了項羽的信任,平添了項羽的目空一切的傲氣。而後,項羽率領諸侯大軍入城,縱容自己的部下燒殺搶掠,咸陽城頓時哀鴻遍野。這還不能讓其盡興,搶掠一番後的項羽,著人火燒咸陽城,大火連續少了三千三夜才熄滅。

從這裡其實就能看出,如果項羽自己準備成就帝王之位,這些歸順的百姓理所當然成為自己的子民。活著的百姓自然能比死了的百姓產生更大的效用。然而,項羽卻不這麼認為。狹隘的仇恨迷濛了他的眼睛,凡是秦朝的一切,他都要摧毀。用強勢去令天下臣服,這其實和暴秦並無二致。

如果說這僅僅是他對咸陽城百姓如此,那就大錯特錯了。在起兵階段,幾乎每攻下一城,類似的一幕都要上演。這也就是為何人們總是認為他不過是一介莽夫,眼中僅僅盯著金銀財寶這些身外之物,而對成就一世霸業,黃袍加身成為一國之主的前景,並未多上心。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則是在咸陽燒殺搶掠之後,他竟然令大軍帶著搶奪來的財物浩浩湯湯的回到彭城。

彭城是其發跡的地方,但是卻並非鑄就都城的最好地點。而項羽回彭城同樣不僅僅是為了建都於此。

在《史記·項羽本紀傳》裡記載:“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楚霸王項羽攻佔咸陽後,有人勸他定都,可因為思念家鄉,項羽急於東歸,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明白了吧,項羽急吼吼的回鄉不過是為了在自己的鄉親父老面前炫耀一番。如此格局,又怎麼能夠成就大業?

如果說這只是他的人品存在障礙,格局不夠寬廣,那麼接下來他的做法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定都彭城之後,他便分封諸侯,並稱自己為西楚霸王。

論道理而言,當時天下幾乎項羽一家獨大,那麼不該是稱帝才對嗎?千古一帝的位置雖然沒有了,但是開闢一個王朝應該沒有問題吧?項羽竟然僅僅想做一個霸王。這還不算什麼,竟然開了歷史倒車,分封諸侯。和實行了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的情始皇簡直背道而馳。

開了歷史倒車的項羽果然沒坐穩幾天位置,一年後,十八路諸侯為了利益又開始了火併。天下再次陷入混亂之中。

所以,對於項羽而言,其衝鋒陷陣是一把好手,但是讓其成就帝業,卻著實難為他了。


Crazy歷史


人生有命,富貴在天!項羽蠻橫、狂妄自大、剛愎自用!註定滅亡、沒有皇帝命,而劉邦廣攬人才、知人善任!放手讓部下隨時應變、大膽決策,由弱變強終獲全勝,天下歸漢實屬必然!



泰安方圓


謝謝你的問題!

查閱《史記》等相關歷史文獻,通過分析秦末時期的相關記載,我覺得即使項羽在鴻門宴殺了劉邦,項羽也不會當皇帝。原因如下:

一、項羽沒有當皇帝的心思

實際上把秦王朝推翻以後,項羽團隊已經是實力最強的軍隊,當時就有資格稱帝,劉邦還不敢和他叫板。但是項羽卻選擇了分封天下諸侯,要衣錦還鄉當楚霸王,沒有聽韓生“

居關中而阻四塞”的建議。有人可能會認為當時還有個被尊為“義帝”的原楚懷王羋心在,項羽還好不好意思稱帝。可沒過多久,項羽就把“義帝”殺了,他還是沒稱帝。

由此可見,項羽的心思沒有放在當皇帝這件正事上。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史記•項羽本紀》

第二、殺了劉邦,漢軍不會亡,甚至可能會更強

去參加鴻門宴的人是:劉邦、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以及其他隨從。鴻門宴上如果真的動起刀槍,這些人肯定都會玩完。雖然張良死的很遺憾,但是蕭何還在。要麼蕭何自立率領漢軍,要麼讓幼小的劉盈當漢王,自己攝政,總之,基本上蕭何說了算。劉邦在當皇帝后論功勞,把蕭何擺在了第一位,認為他是指揮牧羊犬的獵人。可見蕭何的能力非常強,而且韓信也是因蕭何的賞識而有用武之地。

另外,鴻門宴之後劉邦和項羽打的第一仗是彭城之戰。由於劉邦的驕傲自滿,又恢復到入關前的“婦女有所興,財物有所取”的放蕩狀態,導致五十六萬被項羽三萬人打敗,漢軍死了幾十萬人,屍體把河水都堵了

這一仗打的損失慘重啊,後面還是蕭何重新招兵買馬才振作起來的。所以說劉邦在鴻門宴之後拖了漢軍的後腿啊。由此可見,沒了劉邦,在蕭何韓信的帶領下,漢軍可能會更強。

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聞之,乃引兵去齊,從魯出胡陵,至蕭,與漢大戰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史記•高祖本紀》

三、項羽殘暴不公,眾人不服

他覺得礙眼,把“義帝”羋心給殺了,引起了眾怒。另外我覺得這也許是和范增鬧分歧的開始,畢竟是范增提出的建議立羋心為王的。後來項羽又殺了韓王,這讓諸侯們由之前的怒轉變成了恐慌、害怕,漸漸的,大家就想叛變了。於是,由齊王田榮公開造反引發的亂局一發不可收拾。

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為天下宰,不平。《史記•項羽本紀》

以上是對外,對內也同樣不公平,讓親戚朋友分得好地方,而打仗厲害的鐘離昧等人卻沒分到啥好處,最後連范增也跟他鬧掰了。

這些殘暴和不公平,都是項羽自發的天性,和劉邦沒啥關係。

四、總結

從以上分析來看,項羽自身事業理想不在當皇帝上;劉邦鴻門宴之後拖了漢軍一次大後腿;項羽對外處事不公,對內分贓不均。所以,如果鴻門宴項羽真的殺了劉邦,項羽的結局也不會變。

別人的好歹,不會影響你的成敗!想要成功,必須自身變強!

{吉橙加鹽 味道更甜}

創作不易,記得添加關注哦(´-ω-`)


吉橙加鹽


除了鴻門宴,項羽還有很多機會殺劉邦,但他沒有。

所以鴻門宴不殺劉邦和他能不能稱帝沒關係。

他楚懷王都敢殺,秦王都敢殺的人,只是封自己做西楚霸王的人,胸無大志吧,心中沒有天下,只有楚國。怎麼能做皇帝,建立自己王朝呢。


國民往事兒


說到項羽,用幾個詞大概可以概括:勇武輕狂、胸懷大志、剛愎自用、任性多疑……項籍出身楚國沒落的舊貴族,戰場上的項羽驍勇善戰,豪氣蓋世,叱吒風雲。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楚漢之爭中,項羽破田榮、救彭城、救滎陽、奪成皋,一生大戰數十次,百戰百勝…在這些耀眼光芒的背後,卻又隱藏著他的諸多缺陷,項羽缺乏遠見,自持功高輕視諸侯,導致他缺少同盟,他又嫉賢妒能,不善於任用賢才,他還缺少戰略家的眼光,不納良言,屢次三番失去大好的機會!如果項羽在鴻門殺掉劉邦,他依然不會做皇帝,在後人的眼裡劉邦是個可以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梟雄,可在當時的項羽眼中,劉季不過是和其它諸侯一樣,對他絲毫構不成威脅的土雞瓦狗而已。當時劉邦的存在,並不能影響項羽對是否稱帝做出決策。項羽是一個悲情式的人物,又是一個矛盾體,在世人眼裡,他生性殘暴,憤怒時狂暴如虎,坑殺數十萬秦軍,憎恨時大肆屠殺敵方軍民,流放並殺死了主上懷王熊心。但另一面的項羽,他寬厚對待同伴,禮遇長者,他鐵骨錚錚,即使四面楚歌也打不到他,面對愛姬又柔情刻骨。項羽身上刻著很深的舊封建貴族的烙印,有時表現出近乎紳士君子的丰度,所以說即使沒有什麼力量去阻擋,他自己去稱帝的可能性也很小,他的內心裡,只想去做那個虎視天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他寧可在漳水河畔,一身征塵,踩著萬千屍骨,讓諸侯將相顫抖著膝行來見,也不願在王宮內庭,銷金帳中耗盡一生!如果說非要我們的英雄稱帝,那麼我猜想霸王所建立的朝代,也會近似東西周的社會制度,以分封制為基礎,圍繞著楚國在恢復舊有六國的同時,新增一些為獎勵功臣親信,而建立的小國。因為項羽從小開始,就被叔叔項梁寄予厚望,培養薰陶,立志恢復舊貴族的思想和統治,他不會將比較進步,以集權制為核心的封建帝制發展下去,而更可能令國家退回到僵化守舊的分封制。如果那樣的話,我想我們的霸王項羽,或者說皇帝項羽,只會因為逆勢而為,很快被各種崛起的新生力量推翻,淹沒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中…………



近似無限透明的藍1314


朋友們都挺喜歡項羽這個人,我也是喜歡他是個真爺們,喜歡歸喜歡但對於他能成就霸業,開疆拓土當黃帝這一點我感覺有點不可能,因為從各個歷史資料看,他都是一個自以為是獨立獨行,和誰都一副水火不相融點現象,有大智大謀,

如果讓他衝鋒陷陣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如若是安家定國確實缺少一些耐性,他和劉邦的格局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兩個人都是起義劉邦的隊伍越創越勇,人才越來越多而項羽在起義後每次戰爭中都爛殺無辜百姓,甚至屠城,燒殺搶奪給人民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失去很多人的愛戴擁護,從以上種種情況分析,他不可能當上黃帝,更不用說稱號了。




亮亮1116800485020


對於劉邦來說,鴻門宴是改變了他一生的一次宴會。通過在鴻門宴上的一系列運作,劉邦得以活命,並放鬆了項羽對他的戒心,從而為他的統一之路做好了鋪墊。

但是對於項羽來說,鴻門宴卻只是其中一個不怎麼要緊的宴會。就算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死了劉邦,也還會有別的人來當這個皇帝。總而言之,項羽他註定只能做霸王,而不是皇帝。

項羽的格局太小

劉邦在拜韓信為大將軍之時,韓信曾經對項羽進行過點評。其中有一句話令我尤其印象深刻:“項羽待人和藹可親,十分溫和,但是一旦等到項羽封官的時候,他卻寧願將官印稜角都磨光滑了也捨不得給人家,此乃婦人之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項羽連本錢都不願意出,卻指望別人為其賣命,豈不是太過於滑稽。付出和收穫應該是成正比的,在項羽手下付出卻得不到回報,自然也不會有人替他賣命。

楚漢戰爭打響之時,劉邦手底下的能人,例如韓信、彭越之類的人,劉邦眼睛都不眨就封他們為王。而在項羽帳下做事,不僅待遇差,還要時刻看著劉邦那邊的人加官晉爵,是個人也知道如何選擇。因此,項羽不能怪英布臨時倒戈,而是要怪自己太過小氣。

項羽格局小的地方還不止於此。

起義軍滅秦朝以後,項羽已經成長為諸侯之中勢力最強的,因此,接下來的分封也是由他指揮的。然而,他卻憑藉自己的一時之氣,不僅將整個咸陽城燒燬,還將能夠稱王稱霸的關中之地拱手讓出,還提出了所謂“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之類的蠢話。

要知道,項羽可是出身名將世家,他不可能不知道關中之地的地理優越性。因此,我只能將他的這些行為歸結為他的格局太小。

項羽太過自負

項羽小時候和大家一樣,也不喜歡讀書。但是大家是因為學習太枯燥而不願意讀書,而項羽則是因為看不起書中的知識才不願意讀書。

《史記》中記載,項梁在項羽小時候,教他念書,他不念,教他劍法,他也不學,教他兵法特倒是有興趣,可是他只學了個大概就不肯深究了。

原因就是項羽認為自己天賦無雙,比這些古人更厲害。

實話實說,項羽的天賦確實十分之高。這不僅僅體現在武力上,還體現在其兵法上。力能扛鼎就不說了,是形容項羽武力高超的。咱們來說一說其兵法上的造詣。

雖說項羽小時候不愛讀書,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在兵法上的造詣。鉅鹿之戰前夕,眾多諸侯都害怕強大的秦軍只敢左臂上觀,只有項羽及時地看透了形勢,認為此時是擊潰秦軍的最好機會。於是,他斬殺宋義,親自帶兵前往鉅鹿,並採取破釜沉舟之計在鉅鹿之中大敗秦軍,成為了壓垮秦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所謂的成也天賦,敗也天賦,說的大概就是項羽。正因為項羽天賦異稟,所以他認為沒什麼事情是自己無法解決的。

於是,他在鴻門宴上放跑了劉邦(劉邦敢反,再打便是),在分封諸侯之時將關中之地大大方方地拱手讓人。這一切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他對自己的自信上面的。

正如項羽在垓下之戰說的那樣:“今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結束語

因此,項羽性格上的缺陷,註定了他當不了皇帝,只能當一個霸王。就算他子啊鴻門宴上殺死了劉邦,也會有劉邦的後繼者來統一天下,至於他項羽,註定只能是陪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