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你創業不順,不妨讀一讀段永平這100句話

從2015年9月成立到成功在美上市,拼多多隻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企業從成立到上市的最短時間紀錄。

上市後,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過京東,在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中排名第四。因此,其“80後”CEO黃崢也被人們戲稱為“杭州80後新首富”、“拋棄你的同齡人。

黃崢說,“對自己商業教育影響最大的人,是段永平”。

有些人早就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都有他的傳說。段永平的傳奇是從16歲開始的,那一年,總設計師要求恢復高考,大學重新開始招生,段永平便考上了浙江大學。

30歲,段永平創立小霸王,將這家原本年虧損200萬的小廠做到年產值10億。

34歲,他用20天就創辦了步步高這家企業,曾以8000萬價格拿下新聞聯播5秒播放時間,連續兩年成為央視《天氣預報》前的“標王”。

OPPO和VIVO是中國非常知名的兩家手機公司,段永平是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和背後大佬。

2002年,網易遭遇互聯網泡沫,跌到每股0.8美元,納斯達克宣佈暫停網易股票交易。段永平買下152萬股網易股票,可謂是救了網易一命。後來,網易起死回生,股價大漲,段永平在兩年時間內實現了近100倍多回報。

2006年,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中標巴菲特午餐,成為與巴菲特共享午餐的第一位中國人。和巴菲特會面那天,段永平帶上了年僅26歲的黃崢。

2011年,段永平重倉蘋果公司股票,2014年,段永平重倉茅臺股票,且都堅持長期持有。如今,兩個公司的市值都比段永平入場時翻了三四倍。

退居幕後的段永平為人低調,但仍願意和中國創業者、投資者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以下100條內容就摘自他的博客和公開分享。

賺錢不是我們的目的,只是一個過程。但賺錢是做企業的責任,一個不賺錢的企業是不能長久的。

做事情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能急躁,事物都有一個發展的規律,企業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出現一點挫折或取得進步都是正常的,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

還是那句話,當你需要問別人這家公司能不能買的時候,你還是不買的好。

我們最早開始做遊戲機時,曾經用過臺灣人的一個牌子,叫“創造者”。由於我們質量好,這個牌子一開始就還不錯,但當時的臺商(以及代理的港商)比較短視,居然開始將同一牌子的產品的包裝盒偷偷滴賣給其他人(僅僅是個包裝盒啊,當時一塊多人民幣一個,大概是1990年?)。我當時想,長此以往怎麼可以?於是就有了“小霸王”。

狼性文化最終會輸給人性文化。

我能力圈小,能看懂的東西太少了,這些年確實沒發現什麼能讓我用蘋果或茅臺去換的公司。享受公司成長遠好過心隨股動。

在我心目中,經營企業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就好象一個農民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該幹啥就幹啥,去炒作、 去搞一些花邊的東西我認為是沒有意思的。

我們企業最重要的思想是“本分”,很多決策都是根據“本分”來作的,避免去搞一些投機取巧的事。這樣,我們可 能會失去一些眼前的利益,但是對企業長遠的發展有好處,事實上,我搞企業十多年,證明這個原則是對的。

我特別推崇“平常心”,這不僅在經營企業,在做任何事情時都特別重要。比如,在企業中,經常有各種各樣 的誘惑圍繞著你,面對這些誘惑就需要平常心。如果有人推薦一個項目,說投入2000萬,短時間就可以掙兩億,我們肯定 沒興趣。我們所做的,就是播種、耕種,然後才收穫。

問:請您談談在中央電視臺標王投標的感想和中標後的規劃。答:投標我沒有什麼感想,就好象每天去排隊賣飯買菜一樣,買廣告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為了標王的稱呼。我 們連續三年得標王,從未主動宣傳。另外,廣告的效果是以產品的品質為基礎的。

如果企業出了問題,責任只是企業家的;如果企業成功了,功勞是大家的。

問:您在20天就組建了步步高集團,請介紹一下融資過程。答:其實很多工作早就在做,不是20天這麼簡單。至於融資,主要是我以前工作所建立的信譽,別人知道我的公平 為人,所以放心把錢交給我。

問:您如何保持組織內部的凝聚力?答: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公平。另外,建立相互信任的方法是同大家敞開地交流。企業大了以後,層級多了,交流的確少了。拿破崙說到他在滑鐵盧失敗的原因,是“很久沒有同戰士們 喝過湯了”。我們正在學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誰更專注,誰就更有機會。

凡事分兩個方面: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讀書也一樣。就投資而言,書上說的基本上都是投資技巧,就是把事情做對的方式,這些東西很難靠讀書學會,不過有空讀點也許是會有啟發的。

堅持做對的事情往往是會有好結果的,對你自己而言什麼是對的事情你必須要自己搞明白,別人幫不了忙的。

明知事情是錯的還要堅持做下去,其結果自然敗得更慘。在我們公司對一件事情對錯的判斷標準就是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如本分、誠信、品質、消費者導向等。對的事情我們就要堅持,不對的事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不做,都要叫停。

中國人的文化是“利益”文化,人們往往以利益為重,為了獲取利益,可能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對的,但偏偏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不對的事情做的很好,結果會怎麼樣呢?短期裡可能會取得成功,但長期來說,他們必定會失敗。

我們為什麼不提創新,因為創新可能會使人產生誤解,為創新而創新,結果弄出來的東西市場不接受,消費者不接受,只能把自己做死。

打工比做老闆要容易得多。

不追求利潤不等於不要利潤,企業不賺錢就是罪惡啊。

只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才能激發自己最大的潛力,所以每個人首先要花很大精力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整個博客講的都是"道"的東西,可人們總是覺得"術"的東西才值得學。其實我不太懂"術",所以才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做CEO。不過,只要在"道"上,"術"的東西早晚會學會的,快速與否往往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重要,投資亦然。

我今天也買了些拼多多,雖然我已經有不少了,而且價格便宜很多多,但我還是想再多買些。我已經好些年沒有買公司的慾望了,但我覺得有機會的話,我會多買些拼多多。我相信企業文化的力量!拼多多股票10年內是我是不會考慮賣的,但有機會我會繼續買。

絕對不夠成投資建議。我認為某一天跌破發行價是很有可能的,10年後大家覺得今天這個價錢真便宜也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我在等破發了再說,哈哈。

我母親九十多歲了,能聽能看能說能吃能睡能走,思維非常清晰。每天看電視但不運動,鏘鏘三人行必看,可以作為養生秘訣分享不?

我現在花在投資上的時間一週可能不到70分鐘,因為這是件對我完全不重要的事情。我媽媽這個是個案,沒有統計意義。我當然希望我有我媽媽的基因,但我還是會努力做些我覺得該做的事情的。

我是無神論者,但我有信仰。我說的信仰就是你骨子裡真的相信的東西,是不會被某些事情動搖的。比如長期利潤及淨現金流好的公司股價早晚會跟上來等等。

智能手機確實是過去沒見過的產品,目前也沒看到未來能替代的東西。當然我看不到不等於不會有。

(投資一家公司,大公司和小公司選擇哪一種相對更容易?)如果時間使用上沒區別的話,公司大小就沒啥區別。大公司往往相對容易瞭解些。

(為什麼大公司會比小公司更容易瞭解些?)一般而言,大公司公開資料多,歷史長。'大公司'就一定業務複雜嗎?喬布斯笑了哈!蘋果非常簡單,茅臺也是。

已經多年不接受採訪了,本來警惕性很高的,沒想到還是掉坑裡了。以後絕不再接受採訪了,不管什麼情況!巴菲特很久以前就有規矩,只接受電視採訪,非常有道理啊。

(老白乾算不算一個不錯的小公司呢?)我曾經關注過一下老白乾,但總覺得在當時的價錢下用茅臺換老白乾不太合適。這是個典型的“大公司”容易瞭解而“小公司”相對難的例子。

(IMAX影廳怎麼樣?)坡長不長不太知道了,雪似乎也不太厚的樣子。

追求“性價比”的公司大多是在為自己的低價找藉口。長壽公司大概是不太強調“性價比”這個概念的,老百姓心裡有桿秤。好貨不便宜啊。“性價比“其實就是為性能不夠好找藉口,我也是花了很多年才突然想明白的。

(步步高當年退出小家電市場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退出小家電一是因為我們不擅長,而是需要集中精力做手機。

我也是蘋果股東,我要覺得我們能幹倒蘋果,我怎麼會買蘋果股票呢?我肯定不會說這話的!再說,我們公司不會把追求幹倒試過作為目標,也不會把市場份額、銷售數量及排名作為我們的追求目標的。我們追求的就是改善用戶體驗,做出最好的產品,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您覺得GE的投資和蘋果的投資有什麼不同嗎?)如果放到今天來看,我大概不會買GE,而是應該那個時候就買蘋果。因為回過頭來想,我對GE的理解並不是很透,但蘋果卻是我能真的理解的公司。不過,當時我認為GE的文化很好,公司應該可以轉危為安的。

(投資的感覺懂了和做實業的感覺懂了這兩者之間差異大嗎?)看老虎打球的視頻和自己上場打是有很大差別的。知道要做對的事情很重要,要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對也非常不容易。

(怎麼看騰訊與蘋果就微信公眾號打賞的衝突問題?)有點不明白蘋果為什麼這樣做,也不明白騰訊的回應措施。似乎都不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的。好公司有時候也會出爛招的。

我們有同道中人和同行人的說法。“同行人”的大致意思——不完全懂但我覺得跟著走是對的。

(芒格說“我覺得中國的股市是比美國更廉價的。”)芒格為什麼這麼說我不懂,但沒見他買任何A股。我覺得哪裡都有便宜的股票,我只是不知道是哪隻而已。

我們說本分時說的是“求責於己”,而不是把“本分”作為照妖鏡用的。

時間花在想花的地方叫做財富自由。

在公司裡顯得最重要的那個部門往往是做得不夠好的部門。

不可信的公司不要投。

(傳統燃油車會被電動汽車替代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完全替代大概需要一萬年吧。

(對自動駕駛這個趨勢怎麼看?)路上跑的基本都是自動駕駛的車的那天一定會出現的,也許五到十年就可以實現了。

未來開車和現在開飛機可能差不多,人應該還是需要在那裡的。目前載人飛機都是有駕駛員的,將來載人的車估計很長的時間裡可能都還是要求人坐在那裡。

最近流行炒價值股,因為最近價值股漲得比較厲害,比如茅臺。會認同價值投資的人的比例大概是不太會變的,這麼多年都沒怎麼變過。

老巴在回答什麼時候賣出偉大公司的時候說“never”!這個never(永不)不容易懂,老巴自己花了幾十年才大致明白了。

價格會被炒高的內在原因是真實的需求,作為股東沒啥好擔心的,就算價格掉下來也是會再回去的。萬一這一幕重演那一天真來了,請翻到這一頁,想想內在原因,然後再多買點股票以及53度飛天,就像上次那樣。

你用10年的眼光看就不會有那些個擔心的。

(當企業帳上有大量閒置現金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呢?)如果是閒置資金就應該還給股東。不過對閒置資金的界定不容易。蘋果買國債的那部分錢不是閒置資金而是後備部隊。

同樣的東西分成多個品牌賣顯然屬於生意導向,而不是用戶導向。

如果是同樣的東西,一個牌子都做不好的話,多個牌子就更做不好了。如果一個牌子能做好的話,為什麼還要多個牌子?OPPO和vivo的情況不一樣,他們是兩個完全相互獨立的公司,希望不要誤導大家。

不過,好的紅酒實在太貴(單位酒精量的單價),遠不如茅臺來的實惠。茅臺的質量文化不錯,這也是茅臺能走到今天的原因,季克良功不可沒。

紅酒是個特別個性化的產品,世界上大概有10萬個紅酒品牌(如果不是更多的話)。紅酒受原材料的影響是無法保持產品的高度一致性的,所以無法大量生產。能大量生產的酒也許就不該叫紅酒。

所謂的“顧問”只能在如何把事情做對的地方教你一些技巧的東西。這些東西雖然也很重要,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知道什麼是不對的事情,不然他們是可能把你引到死衚衕裡去的。

問:小資金的投資者,對生意模式的挑選是不是可以不那麼嚴苛?答:你的想法其實也是維持小資金的比較有效的辦法。

最好的捷徑就是不走彎路。

花了很長時間,守著一個生意模式很爛的公司,機會成本很高,心情也不好吧?花掉的時間也是機會成本。我也有過兩個小時賺20多倍的記錄,但不知道如何才能重複(用200塊賺5000塊)。

不要借錢給朋友!當然,也不要借錢給不是朋友的人。

投資就是買未來的現金流,投資只有這一類型,其他如果是投資的話,都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不然就應該屬於別的類型。

可樂厲害的地方確實在售點多,但隨著關注健康度的提高,人們喝可樂的概率是會下降的。

問:如何看待天賦與努力的關係?答: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很重要。我覺得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應該是一種成功,至於別人怎麼看其實沒那麼重要。

學習差的怎麼努力都不如學習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需要努力,或者說他們不喜歡他們乾的事情。學習好的人往往是那些喜歡學習的人。

問:到底生不生二胎?答:自己想不想要孩子應該是你自己考慮的事情吧?當然,如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絕對不好。

問:6塊錢買了價值10塊錢的股票,第二年股價漲到了12元,此時賣還是不賣?該怎麼思考這個問題?答:10年後,你會怎麼想?如果你現在賣掉後,錢有沒有更好的去處?不要因為虧賺來決定買賣。

問:人們以後喝白酒的概率也會下降嗎?答:一年喝一瓶茅臺不是啥壞事。茅臺的生意模式好,別的呢自己慢慢看吧。

問:日本製造還有什麼優勢呢?答:整體上日本其實依然非常強,差距依然非常大。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日本。

問:現在方便評價茅臺嗎?答:茅臺還是茅臺,生意模式剛剛的,10年後人們還是會說10年前那個價格真不貴。

對賭雙方一般都比較短視。作為投資方,對賭總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對接受投資的人而言,參與對賭是匪夷所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