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表活着,曹操攻取荆州,他是选择抵抗还是投降?

一德格天1


如果刘表没死,则荆州尚稳,在刘表是肯定不会投降曹操!具体什么原因有老刘娓娓道来!

说回正题,刘表不死,曹操南攻荆州,演义里面已说过且纵观整个三国及日后走向,荆州是当时全国地理位置中心,是三国共有边界,这是非常好的战略要点。

曹操和孙权都想占下它,且荆州民富粮广,诸葛亮一直指示刘备要占住他,可见刘表为荆州牧虽然他没多大志向,但占尽地利成一方诸侯。问题来了,倘曹军侵荆州,刘表能用的将没多少,有点名气的是蔡张剻还有他大儿子刘琦,这时他必会抽掉新野皇叔一伙过来帮手,皇叔因与表同属宗亲及与操有旧仇加以他的仁德必定帮忙,这时如果曹操不联合东吴的话,刘表还是能对抗一段时间,以守为主,发信到西凉马腾韩逐侵操后方许昌,操军粮不继,必回师驱马腾,荆州逐可守;

但最坏一种情况,魏吴联合,曹操与孙权当时人才济济必然实力最强,只要曹操答应杀刘表后与孙权同分荆州则东吴一定答应的,因东吴与刘表有仇,这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难守甚至不可守,如果硬要起死回生的话,可由皇叔方面派说客与东吴交涉,但成效不大。

1. 当时没收到诸葛亮,这问题不是重点

2.

3. .刘备与东吴没有什么瓜葛,除了虎牢关时有一脸之缘但真的没任何交情可言,人情牌打不动

4. 刘表部下黄祖杀了孙坚,东吴与刘表有世仇,非说客能解决

5. 最后只有利益换朋友,但刘表也不傻,不可能用荆州地盘给东吴换来对抗曹操的资本,这样代价太大,搞不好东吴就先灭刘表了,驱虎吞狼之计走不通,因此剩下少得可怜的胜算只能看老天爷发动地震海啸搞乱曹孙联合吧,但其位置不太可能。

综上所述 按刘表性格,他的部下会劝说他投降,皇叔会主战,刘表这种高级诸侯应该不降不战,和公孙瓒一样自溢而亡


老刘侃三国


自从刘焉向汉灵帝建议以州牧代替刺史管理地方之后,东汉末年的地方势力俨然开始了割据,经朝廷内乱火拼,董卓作乱之后,东汉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于是原本郡县制之下的地方官开始了割据与世袭,把原本属于国家的地方权力据为己有,比如刘焉身为益州牧,去世之后就把益州牧这个朝廷命官世袭给自己的儿子刘璋。

东汉末年的地方势力其实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像袁绍、袁术、曹操那样心存统一天下之志的势力,这一批势力要么有地盘、要么有资源、要么有能力,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统一天下,自己当皇帝,比如袁绍袁术,或者控制天下的权力,当个太上皇,比如曹操。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

第二种是像公孙瓒、孙权、马超那样想称霸一方,无统一天下之志的势力,他们只想着称霸一方,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获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公孙瓒想占河北,孙权想得荆州,因此不停地对外发动战争,以求扩大实力。

第三种是像刘表、刘璋这样只想守住自己的地盘,保住一亩三分田,在动乱的年代做个富家翁而已,既不图对外称霸,也不图统一天下,只想着偏安一隅,比如刘璋占着益州这一块千府之国,默默地当着他的山大王,不想被其他势力吞并,也不想改变现状,只想着维持现状。

三国人物

但刘表其实是与刘璋有很多区别的,刘璋是官二代,刘表可不是,他是官一代和创业者,刘表当年好歹也是“单骑入襄阳,一人定荆州”的孤胆英雄,依靠荆州地方豪强实行“以荆治荆”的政治目的,典型的空手套白狼操作,刘表是玩得相当熟练。

荆州处于天下之中,四通八达之地,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刘表非常清楚这一点,为了保住他的一亩三分地,刘表作了很多努力和措施,比如刘表联盟张绣,给张绣出钱出粮出地出人,让张绣成为抵御曹操势力南侵的一面屏障,这一面屏障到了后期就由刘备来代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抵御曹操南下的作用,守护了荆州的北境安全。

刘表

刘表在东、西两个方向的战略是阻止孙氏西进和打击刘璋东进,依靠山川、河流等天险,孙权攻打荆州江夏郡,愣是打了七八年,才拿下三分之一的江夏郡,即使孙权杀了刘表任命的江夏太守黄祖,也没能再继续前进一步,保住了东吴的势力无法逾越江夏郡。对于西边的刘璋,刘表也是采取积极打击、阻止的行动,甚至还直接派人策反了刘璋手下的沈弥、娄发、甘宁等人背叛刘璋,主动引发刘璋内乱,刘璋乱了,当然也没有能力和实力威胁刘表,从而保住西部边境的安全。

刘表在南方则采取了前进战略,积极向南边的交州拓展势力,与交州牧张津朝廷了四年的战争,还派出了官吏抢占了交州的职务,刘表积极进取的努力无非就是为了维护南境的安全,因为荆州的南边一直不太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曾经长年反对刘表,如果这部分势力与交州联合起来,刘表的荆州将不复存在,或者只有长江以北的地盘了,那样的话,刘表也不可能安稳占据荆州了。

荆州七郡

郭嘉说刘表是坐谈客,只知道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行动的那一种人,实际上这个评价还是不太准确的,郭嘉之所以这么说,应该是为了解除曹操有后顾之忧的担心而已,至少刘表在控制荆州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保住一亩三分田,谁来就跟谁拼命,所以把刘表评价为“守财奴“应该更准确

如果曹操攻打荆州,刘表当然也会一意抵抗,况且这事已经发生过了,比如发生在公元202年的叶县之战,是刘表主动挑起针对曹操势力的军事行动,由刘备率军攻打叶县的夏侯惇、于禁、李典,还打败了夏侯惇,但是没能占据城池。

公元208年,当曹操解决了整个北方的后顾之忧后,真的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荆州时,刘表却病死了,如果刘表没有病死,他选择抵抗还是投降?他会你自己的儿子刘琮那样投降曹操吗?

刘表与刘琮

刘表是荆州第一任创业者,他所占据的荆州凝聚了自己终生的心血,从刘表本的意志来说,他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但刘表占据荆州依靠的势力是荆州当地的士族豪强,比如蒯越、蒯良、蔡瑁等人,刘表进入荆州只有他一个人和一张朝廷的任命书,他管理荆州也只能与这些士族豪强共享,也只能依靠这些人来管理,所以就难免受制于人。

曹操大军来袭,即使是刘表,在选择是抵抗还是投降的政策时,也难免会受到当初支持他成功夺取荆州的士族豪强的胁迫,刘表不像孙权,孙家是用自己的势力打下江东的,有自己的权力基础和话语权,刘表完全是依靠他人,没有自己的权力基础和话语权。

东汉末年的很多地方官,其实是被当地豪强势力左右和控制的,只不过刘表是台面上的那个人,他在做决定时不能损害当地士族豪强的势力,否则的话那些拥有势力的豪强就会抛弃刘表,转而投靠曹操,事实上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刘表病重

因为蔡瑁、蒯越等人本就与曹操相识,尤其是蔡瑁与曹操私交很好,曹操夺取荆州后亲自到蔡瑁家里拜访,而蒯越更是在曹操占据荆州后封为九卿之一的光䘵卿,如果刘表执意抵抗曹操,让这些豪强士族去拼命,去消耗粮食、钱财、人口,豪强们肯定不会同意,如果投降能免除战争,同时获得利益,个人觉得蔡瑁、蒯越肯定会抛弃刘表,转而胁迫刘表投降曹操,毕竟刘表在荆州就是个孤家寡人而已。

所以,答案是:如果曹操南下攻荆州,刘表即使想抵抗曹操,但也会在蔡瑁、蒯越等人的胁迫下投靠曹操,如果刘表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被蔡瑁、蒯越所杀,然后再献出荆州投降曹操,毕竟对于士族豪强们来说,家族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表作为标准的汉室宗亲,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属于坚定的王朝拥护者,曹操属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北方稳定后开始南下,首战荆襄之地,但即使刘表活着,他也不会去抵抗曹操了,但让刘表去做投降的事情,刘表也是不会的,我们可以从刘表占据荆州到最终去世具体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一、出身党人阶层,占据荆州全靠士族

刘表是汉景帝之子刘余的后人,又是三国名士王畅的学生,东汉末年属于很有社会知名度的党人阶层,因为黄巾之乱的影响,朝廷改刺史为州牧,各地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但是初期的地方长官,还是要皇帝自家人,所以刘表去了荆州,刘焉去了益州。

但是刘表这个人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去荆州的时候只有一纸诏书,没什么兵马,地方让在刘表到任的时候刚刚被孙坚这家伙搞的一团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刘表的任命得不到地方豪强,士族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一般人看到这样的烂摊子很可能就甩手走人了。

但是刘表有个好朋友叫蒯越,蒯姓氏荆州的大族,蒯越建议刘表盛世重仁义,乱世重权谋,蒯越有不少朋友,可以帮忙刘表现平定荆襄之地的匪首,这样老百姓就会信服刘表,再加上士族的支持,刘表就可以在荆州立足了。

刘表采纳了蒯越的建议,属于完全依靠士族的力量,这才在荆襄之地站稳了脚跟。

二、错失良机,缺少魄力

随着汉末的地方割据越来越厉害,刘表慢慢也成为了手握重兵的一方军阀,但是刘表好像没什么野心,做事情总有些患得患失,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写信请求刘表帮助自己,袭击曹操的后方,但是刘表表面答应,却一直没什么动作,如果刘表当时动了,官渡之战的结果真不好说,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曹操大胜。

官渡之战之后,刘备投靠刘表,因为曹操要远征乌桓,战略眼光独到的刘备就建议刘表在曹操大军远征之时,去袭击曹操,结果刘表本身就对刘备怀有戒备,加之蒯越,蔡瑁等人的劝说,最后还是放弃了袭击曹操的计划。

战场瞬息万变,这个定律不论在什么时候都适用,错过了两次绝佳攻击曹操的机会,刘表等到的却是曹操的大军南下。

三、年事已高,忧愁成病,郁郁而终

当听说曹操率大军而来要打上门的时候,刘表开始睡不着了,这个时候的刘表已经67岁了,距离他来到荆州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荆州依靠长江天险很少用兵动武,反倒因为刘表的文人作风,刘表把政务和经济干的不错,所以荆州成了很多士族的避难之地,而荆州的士族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对和平年代的安逸生活。

可是曹操不一样,曹操的这20年基本就是在打仗中渡过的,身经百战的曹操和20多年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的刘表遇到一块,别人不清楚,刘表心里是很清楚的,和平虽然美好,但是乱世和平太久是要害人的。

刘表想明白的有点晚了,但以刘表的社会地位,投降肯定太没面子,打一仗又实在抖不起来精神,也就是在这种煎熬中,刘表忧郁成疾,最后病死了。

总结:通过刘表一生占据荆州的性格特点来看,刘表这个人有一定的能力和很好的社会声望,但是不善于领兵打仗,追求安逸,关键时候缺少魄力,放在和平年代属于实干家,又因为皇室宗亲的身份肯定是忠于汉朝统治的,所以尽管荆州的士族安于现状,但是刘表要活着,绝不会立刻投降,况且刘表手下的10万多士兵精通水战,因此刘表要是活着很可能的结局是硬着头皮和曹操打一仗,以局部的利益损失换取一场拉锯战,最后曹操也可能占领一部分地盘就走了。


梦九霄


刘备是皇叔,刘表也是皇叔。据《后汉书》记载,刘表出身汉室宗亲,是汉鲁恭王之后。

一、这个皇叔不简单,并非虚有其表。

首先,长相不简单。他“身长八尺余,姿貌甚伟”,可谓一表人才。



其次,学识不简单。他“少知名,号八俊”,师承经学名家王畅,受儒家文化熏陶,是当时备受世人推崇的清流人士。

再次,从政手腕不简单。他单马入宜城,说服荆州大族蒯氏和蔡氏取得他们的支持,一年之内平定荆州。

此后,从建安三年(198)起至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独占荆州的事业达到巅峰时刻。

其间,刘表也并非如人所说的只是“坐谈客耳”。面对如狼似虎的群雄,刘表或攻,或守,夹缝里寻求生存。



一、东边,刘表多次主动出击孙权控制下的豫章郡的艾县、西安县,迫使孙权调太史慈到前线才得以抵御。

二、南边,刘表染指交州,任命赖恭为交州刺史、吴巨为苍梧太守,意图控制交州。但因曹操、孙权插手,刘表失利。

三、西边,刘表告发刘璋僭越,策反益州甘宁、沈弥反动叛乱,惹得刘璋派兵进驻朐忍,荆益边界一度紧张。

四、北边,刘表与张绣结成联盟,曾一起击败曹操。后来,刘表支持刘备,于建安七年(202)博望坡伏击曹魏夏侯惇。

但是,刘表的军事才能确实一般,在时人眼里,“不见事变,多疑无决,”缺乏变通,不能多谋善断,这在乱世之争中,是大忌。

曹操远征柳城的时候,刘备曾建议刘表乘虚而入袭击许都。刘表没有听从,后来深深后悔错失良机。



刘表的对外策略是与远在河北的袁绍结成攻守盟约,互相声援。但是在曹操跟袁绍作战的时候,刘表又不肯救袁绍,充当了骑墙看客。

此外,刘表在统治上所依赖的荆襄豪族,大多限荆州自保,抵抗曹操,他们时绝对不会支持的。

据《三国志》记载,从事中郎韩嵩、撤驾刘先顺表曰:“夫以操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贵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尤其是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修筑玄武湖训练水军,做出南下荆州的姿态,对刘表的震慑力非常大。袁绍父子坐拥四州之地都难免北吞并,更何况,荆州一隅弹丸之地。

正如后来东曹掾傅巽对刘琮所说的那样:“人臣能打得过人主吗?荆州能打得过整个国家吗?刘备能打得过曹操吗?这三点都是短板,咱还要去抗拒王师,不是自找死路吗?”

所以,面对曹操的大举进攻荆州,刘表此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无论视野、精力、能力,都限制了他的抗争。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请多关注,谢谢。


闲将西话


刘表为何托孤刘备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的许多故事,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三个结义,还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这些诸多的情节,更是让人们回味不止。但是其中有一些故事,也让人们感到很迷惑。就比如荆州刘表为什么要托孤给刘备呢?并且在此之前,刘表也曾经考察过曹操的实力,但是他和张绣等人的矛盾状态,给曹操造成了可乘之机。

曹军从兖州出兵,在途中势力不断的扩大,最后逐渐都扩张到了南阳等郡,结果张绣他就毫无悬念的降了曹操。而此时的曹魏,在实力和势力上都如日中天,可谁能想到,他说他管不住他那里,起了色心,竟然把张绣的老婆搞了一腿,并且不巧的是在一天晚上被捉奸了。看到自己的媳妇跟别的男人在床上,这怎么能行呢?于是张绣他又反了曹操,他杀死了一群重要的人物,此时周边的几个县城也顺势都归附了他。

  而此时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贾诩出现了,投奔了张绣,之后他们在许多纷争都取得了很好的战绩。贾诩曾经劝过张绣与刘表结盟,联合起来共同攻击曹操,而孟德兄他自然有反应,派出了军队抗击,结果被打败了。之后联军的队伍更是不辞辛苦,好几次都攻击到了曹操的辖区。

在建安二年11月的时候,曹操向南征讨,一路攻到了宛城县,而刘表手下的将领邓济驻守在它附近的湖阳县,但是由于实力过于弱,没有抵抗得了曹操的进攻,自己也被俘虏了。

在次年3月,他又率领大军,围攻了张绣等人,刘表听说此事后立马派兵支援,并且用计谋切断了曹操的后路,曹军无奈只能撤退。而张绣他又率领人马乘胜追击,来到了安众县。而这个地方正是刘表的地盘,他们依据这个地理上具有天然优势的地方,据险而守,使得曹军进退不得。

  但是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军事上。他竟然派兵偷偷的凿地道,然后通过地下将辎重车这些东西撤了出去,之后又在此处设立了伏兵,这一切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搞的张绣和刘表他们一点也不知道。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后,联军发现被夹击的曹军竟然不见了,在这慌乱之间,他们全部都追了出去。而谋士贾诩出现了,他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此他企图阻止追击,但是太迟了,联军队伍大败而归。而此时的张绣想要撤兵,贾诩又跟他建议道,这个时候才是追击曹军的最佳时机,而他也听从了。毫无意外,这次追击大获全胜,曹操带着部队,夹着尾巴回到了许昌。

而接下来的一件事儿,又让人大跌眼镜,同是这一年的冬天11月份,曹操把吕布灭了。又过了一年,张绣听取了贾诩的意见,又一次归降了曹操。可以说,曹军和联军这几次战斗,因为贾诩的一些谋略,张绣他们的战绩可圈可点。而刘表在南阳郡地界里面的表现,却让人无话可说,首屈一指的大将邓济竟然被人活活捉了去,接着就是地下通道这件事,那么有优势的长江天险,竟然还失败了。在史籍中可以找到,当时刘表的军队在夜里连个像样的岗哨都没有,在追击曹军时,更是只有张绣的西凉骑兵去。

经过这几次的大战,刘表他发现了自己的荆州军队和曹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就给他们也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荆州官员一听说曹军要来,就立马都要投降。但是相比之下,刘备的表现却也挺强势的,曾经在博望县打败夏侯敦,就让刘表挖目相看。

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代枭雄,刘表识人的本领也是挺厉害的,他隐约的感受到了刘备身上有一种特质,尤其是那一份忠义,深得人心,曾在他三顾茅庐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欲信大义于天下。这样德才兼备的人品,在那个乱世是很难找的,所以刘表才对他格外的重视。这也许就是他在病重的时候,把荆州托付给他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