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戰鬥機像F-22或者F-35上的航炮還能發揮什麼作用?

警衛飛虎


拿個最直觀的例子就很好理解,當年F-4“鬼怪”剛服役時由於受導彈制勝論影響,直接拋棄用了很多年的機炮。然後在越南戰場被米格-17、米格-21相對技術水平更差的機型打的滿地牙,原因很簡單導彈制勝論不能保證空空導彈百分百命中率,最後空戰還是迴歸到近距狗斗的環節,剩下就比誰機動性更強帶機炮的肯定具有碾壓優勢。

吃過虧的F-4趕緊安裝上機炮或機炮吊艙,這才恢復了原有的彪悍。

回到四代隱形戰鬥機也一樣,雖然4S標準又是隱身、又是超音速巡航,還有強大的信息獲取能力等顯得特別高大上,但是空空導彈還是做不到百分百命中率。再加上隱形戰鬥機內置武器艙的設計註定了攜彈量不可能更多,如果空戰中發射完導彈進入近距戰場,拿什麼自保?因此,我們看到美國F-22、F-35都帶上了機炮或吊艙,目的很簡單在打完導彈後不至於赤手空拳捱打。

四代機雖然面對三代機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但體現在信息感知能力以及遠程截擊能力,如果把雙方放近本來就強調高機動性的三代機反而對四代機有了一戰之力。這個時候如果F-22此類機型不安裝機炮,除非以超音速能力加速逃跑,否則吃虧的概率大增。


河東三叔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就像一個老外的宣傳片一樣,要求年輕男女在外交友,一定要帶安全套。

宣傳片的臺詞是:寧可帶了用不上,也不能要用的時候發現沒有。

現在戰機都已經進入超視距時代,即便進入近距離也是發射短程格鬥導彈。

所以,F-22或者F-35的機炮幾乎是無用的,不可能開炮。

而且,它們既然是隱形戰機,就得想方設法避免使用機炮,因為這同隱形是矛盾的。

F-22或者F-35的機炮只有最基本的自衛能力。

比如F-35B配備嵌入式GAU-22 / A機炮,只能攜帶可容納220發子彈,不到5秒就會射光。

然而機炮還是要配備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當年的F4鬼怪,因為沒有安裝航炮被北越戰機打的滿頭包。

因為這種格鬥中,F4戰機沒有航炮,就根本無法還手,等於單方面被屠殺。

F-22或者F-35雖幾乎不可能出現使用到機炮的狗鬥,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機炮還是有一定作用。

打個比方,一架敵機起飛以後,恰好在目視距離看到了F-22或者F-35,立即咬尾狗鬥。

F-22或者F-35沒有機炮,只能捱打無法還手。

如果安裝航炮,最低程度可以同敵機周旋。

所以航炮還是必須的,就像一個英國飛行員說的那樣:誰管能不能用到航炮,我就是要有它。


薩沙


殲20肯定沒有機炮,因為沒用,裝備反而成了累贅。從三代戰F14機來,就沒有過用機炮擊落的戰例,倒有過自己被自己的機炮擊傷的案例。

人們對二代戰機米格21大量攻擊F4鬼怪情景太深刻了,簡直成了F4的夢魘。其實那是美軍自己的錯,把很好的戰鬥機當做轟炸機使用,加上當時導彈不成熟,所以F4才吃了大虧。所以後來的戰鬥機幾乎都加上了最後的防線機炮,但從此再也沒有使用過。

其實隱身戰鬥機用不著機炮,三代機用不著,四代機也用不著。但美國俄羅斯放不下,中國經過大量的研究,海量的計算得出結論,不加裝機炮,都是科學計算的,不是拍腦袋想的。

如果隱身戰鬥機對非隱身戰鬥機,打完之後退出戰場,如果隱身戰鬥機對隱身戰鬥機呢?人們著重看的就是這一點。其實隱身戰鬥機對隱身戰鬥機,肯定是近距離交戰,而且多數是超機動,但基本都是單獨作戰,雷達隱身,用的是紅外導彈,中國用的是霹靂10,美國用的是響尾蛇,俄羅斯用R73,這樣兩發紅外彈都打不下來,趕緊超音速跑啊!

而航炮呢?但在高機動下,機炮打出的炮彈成了滿天撒,因為機炮的炮彈沒有動力,美國戰鬥機在演習中曾經傷過自己。但其實航炮可以往後裝,打近距追擊者。但戰鬥機這種方法現在應該沒有了,也屬於奇思妙想了。

但殲20有沒有自己的最後殺手鐧呢?肯定有,他也是炮,叫激光炮。因為中國的激光炮已經研究了幾十年,幾乎和美國蘇聯同步,可能還要更先進一些。當然激光炮也有弱點,一是所需能量大,第二是能量損失快,但在近距離、高空難小的多。

當然這是我的猜想,記住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我相信我的國,我愛好和平的祖國肯定能,以戰止戰,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大志遠思想空間


戰鬥機上的航炮作用就像是特種兵身上的刺刀,特種兵在戰鬥中可以用步槍射擊遠處目標,近身格鬥中則可以用刺刀殺傷敵人,戰鬥機的航炮同樣也是為了近距離格鬥準備的!A-10攻擊機裝備的GAU-8航炮,地面裝甲毀滅者

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只有掌握了制空權才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否則再強大的海軍、陸軍也只有招架之功。飛機在出現在戰場上的最初時期,作戰形式也十分有限,一戰時期的飛機空戰主要靠機槍甚至手槍對拼,到了二戰時期才出現了大口徑的機載航炮,空戰的形式也更加激烈殘酷。在上世紀60年開始,隨著空空導彈的出現,空戰的模式發生了質的改變,遠距離、精確制導的空空導彈將空戰帶入了智能化時代。

一戰時期的機載機槍

二戰時期航炮是戰機主要武器

現代空空導彈的射程原則可達數百公里,近則幾公里,在機載雷達和陸基、天基偵察系統的配合下,可以對數百公里外的敵機發動打擊,也可以對付近距離的目標,但是個人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必要裝備航炮。一方面近距離格鬥導彈也有發射限制,距離過於接近也很難達到效果;另一方面,機載空空導彈的數量也有限制,裝備了航炮,即便是導彈打完了總不至於撞擊敵機同歸於盡。F22戰鬥機可以搭載6中2近共8枚導彈

曾經也有個別機型在設計是拋棄了航炮,不過最終都被現實拉了回來,目前“大紅大紫”的F35系列戰機也曾考慮過不裝備航炮,後來甚至專門設計了外掛是航炮吊艙,同樣走回了搭配航炮的傳統路線。目前全球已服役的4款隱身戰鬥機中,包括美國的F22、F35和俄羅斯的Su57都裝備了航炮,其實這也在較大程度上說明了航炮的必要性。

俄羅斯Su57戰鬥機航炮位置F35戰鬥機航炮測試

隱身戰鬥機中還有一個未解之謎,那就是我們的殲20戰鬥機到底有沒有裝航炮。雖然有媒體說沒有裝備航炮,但是未看到官方信息,個人還是希望殲20能夠保留航炮的。當然,航炮也不會是唯一的選擇,隨著激光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戰鬥機航炮更有可能會被機載近程激光武器替代,屆時戰鬥機格鬥的難度將會更大!殲20戰鬥機航炮位置的各種猜測機載激光武器效果圖


威吶解析


哨兵小虎第725條回答。

小虎認為,隨著空空導彈的性能越來越先進,雷達制導的中距彈發射距離越來越遠,紅外製導的近距格鬥彈最小發射距離越來越近,留給航炮的發展餘地將越來越小……

航炮,對於現代先進戰鬥機越來越成為一種“雞肋”,或者說是一種“心裡安慰”吧!




一、F-22上的航炮。

F-22上的航炮是號稱火神的M61A2,他是在M61A1的基礎上進行了輕量化設計,使得A2的重量降到了92公斤。


在供彈上依然採用無鏈供彈方式,最大射速可達6600發/分,然而其裝彈量只有480發。

這與F-14戰機上的最大載彈量可達676發、F/A-18的570發相比,少了100發左右。

(F-22的火神航炮↑↑↑)

F-22是1985年研製,2001年才設計定型的,其航炮多少還有點傳統的味道,但到2010年時的F-35,其航炮的作用已經明顯削弱。


二、F-35上的航炮。

F-35的航炮是4管25㎜的加特林GAU-22航炮,重104.3公斤,最大射速僅3300發,在F-35上的載彈量更是隻有180發。

所以,從美軍最新列裝的F-35的備彈量上來看,小虎認為這航炮可以說就是一個“雞肋”。




三、為什麼現代戰鬥機還要裝航炮呢?

今天,各國新列裝的戰鬥機上,還依然給航炮留了位置,說明航炮還依然有些獨特的作用:

1.應對空飄氣球🎈、打擊小型無人機、應對黑飛,航炮就此導彈管用和省錢。


2.應對軟性目標(雷達難以搜索發現的目標)、低空射擊警告等,只要飛行員能目視,航炮還是比導彈管用!

3.各國在日常飛行巡邏時,遇到入侵、擅闖的飛機,利用航炮射擊警號就是規範的動作,而如果用導彈……恐怕只會擴大事態!


(戰鬥機驅離入侵者↑↑↑)

總之,小虎認為,航炮還會在戰鬥機上存在很長一段時間,當然也僅限於執行日常的任務,如果說之後的某一天要是再用到航炮空戰,那一定會是個大新聞。


哨兵小虎


殲-20高端的座艙彩色大顯示屏,終於在互聯網上流露出來了,非常明顯那個150的數字指標,就是航炮炮彈存量數據。

以前,在多篇關於殲-20的文章中,曾經提到殲-20保有航炮,被人噴得一塌糊塗,不知道那種隱形戰機裝備航炮,就是落後的觀點是怎麼樣來的,事實證明在殲-20未證實安裝有航炮前,總有些軍事愛好者先知先覺地認為殲-20裝備有航炮,現在,殲-20裝備有航炮,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不要以為有了空空導彈、戰鬥機具備隱形性能了,航炮就會被徹底淘汰了,這些觀點都是不靠譜的,參考越戰時F-4H鬼怪戰鬥機,有強大的空空導彈,就將航空機炮拆了。

但空戰時,F-4H鬼怪戰鬥機卻多次被北越空軍存有技術代差的米格17/19貼身咬住了打,被落後的戰機用航炮敲下來掉地上的實戰紀錄,給了西方戰鬥機有了導彈航炮無用論一記響亮的耳光,其實,道理是一個樣的。

所謂隱形戰鬥機,只是雷達反射面積小,並不是說雷達不能發現,導彈不能將其擊落;只是由於隱形性能好,雷達發現的距離被極大地壓縮了,降低了防禦方的反應時間和速度而已,天底下就沒有雷達發現不了打不下來的隱形戰鬥機。

因此,隱形戰鬥機對非隱形戰鬥機,將形成戰鬥能力上的代差,也即非隱形戰機撇開地面雷達和預警機的作用,在和隱形戰鬥機過招時,肯定只有捱打的份,隱形戰鬥機具備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天然優勢。

但當隱形戰鬥機之間過招時,雙方發現距離大致差不多,當代雷達性能已經非常接近,特別出類拔萃獨步天下的雷達基本沒有,因此,在打光機內攜帶的空空導彈時,雙方無限接近的態勢下,機炮是唯一用來進攻和防禦的有力武器。

綜上,F-22和F-35的機內航炮,當然能夠發揮近戰的優勢,甚至具備打地面目標的能力,即便對隱形戰鬥機來說,航空機關炮也是不可或缺的裝備,不安裝機炮,待打光機內的空空導彈時,面對對方追來的隱形戰機,也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了,有機炮雙方尚能拼比技術,在狗鬥狀態或尾追時,用即炮將對方敲下來。

如果不安裝機炮,打光了空空導彈的隱形戰鬥機,只有溜之大吉、趕快掉頭逃命一條路可供選擇,對於高性能的隱形戰鬥機來說,軍方不強調不怕死的精神,不會要求飛行員駕駛空機與敵機同歸於盡。

F-22隱形戰機,裝備1門20毫米 M61A2火神機炮,由6根20毫米的管子所組成,備彈480發,空對空射擊時,有效射程近為600米,配有穿甲彈、高爆彈等彈種,射速高達每分種4000發。

F-35 聯和攻擊機,裝備有1門GAU-22/A 25毫米機炮,由4根25毫米的管子所構成,射速為每分鐘3000發,有效射程不詳,備彈量F-35為180發,F-35A為220發。


國平軍史


關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或者下一代的隱身戰鬥機是否應該安裝航炮的討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尤其是我們的殲20戰鬥機被報道沒有安裝機炮(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殲20戰鬥機裝了機炮),討論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

作為對比,美國的F22和F35都是安裝了機炮,目前全世界的五代機當中,除了前面的F22和F35戰鬥機,還有俄羅斯的蘇57,都是確定安裝了航炮,唯獨殲20目前還不確定,那麼現在的先進戰鬥機安裝機炮還能發揮作用嗎?

答案自然是有作用的!雖然目前空中作戰講究的是超視距作戰,也就是飛行員沒有看到對方的戰鬥機,依靠雷達,就可以看到遠達百公里之外的空中目標了,然後再發射遠程空空導彈攻擊,再到中程空空導彈,最後能使用的空空導彈,就是近程空空導彈了!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五代機或者六代機不會進行近距離的目視作戰,也就是雙方戰鬥機還是和二戰時期那樣,進行近距離的格鬥作戰。這個時候,導彈的作用就非常小了,因為距離非常近,導致戰鬥機移動位移特別大,很難鎖定,所以使用航炮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在某些科幻電影當中,就有很好的表現,比如《絕密飛行》中美國的幾架先進的隱身戰鬥機,在空中就遭遇到了俄羅斯蘇37戰鬥機的攔截,雙方展開了空中作戰,交戰距離由遠及近,由一開始導彈再到航炮,完全的展現了現代戰鬥機空中作戰的場景。

不過電影裡面的空空導彈,已經更先進了,甚至可以使用空空導彈攔截空空導彈了。蘇37戰鬥機發射的空空導彈都被美國的隱身戰鬥機攔截後,雙方就到了近距離的作戰,美國的隱身戰鬥機多次想使用雷達鎖定蘇37戰鬥機然後使用導彈攻擊,但是都失敗了,被迫使用航炮。而蘇37戰鬥機一直嘗試使用航炮攻擊美國隱身戰鬥機,並且成功的命中了一架美國隱身戰鬥機,不過也只是擊傷了,這也證明在近距離格鬥作戰當中,隱身戰鬥機和普通戰鬥機之間也可以進行比較對等的交戰。

不過最後還是因為代差的原因,美國的隱身戰鬥機依靠機動的優勢,使用航炮擊落了兩架蘇37戰鬥機。

所以未來空戰當中,航炮的作用還是有的,能夠在近距離格鬥作戰當中發揮重要作用!那麼為什麼殲20這樣的戰鬥機,沒有安裝航炮呢?實際上這和殲20戰鬥機的定位有關,它不追求近距離作戰,導彈發射完,就主動的退出戰場,剩下的攔截等任務,可以交給蘇30和殲16這樣的戰鬥機完成。

您覺得呢?


資訊所長


F-22戰鬥機的設計是在1981年就開始的,最初代號為ATF(先進戰術戰鬥機)。該項目一開始設計要求必須佩要有機炮。畢竟當時越南戰爭結束才7年,美軍當年在F-4鬼怪戰鬥機上“先進”一把,取消機炮設計,想用空空導彈解決一切。結果被越南猴子們用米格-21、米格-19和殲-6,貼身肉搏戰打的很慘。

之所以機炮更適合貼身肉搏,最主要是空空導彈有最低安全距離限制(通常為400米)。導彈發射後,導引頭需要時間搜索、識別、鎖定目標。並且空空導彈都是採用近炸引信,貼近目標後自動爆炸進行殺傷,而載機如果距離過近,導彈爆炸產生的破片,也很容易對高速接近飛行的載機造成殺傷。

F-4的悲劇還在於,當時空空導彈的可靠性並不好,美軍導彈是在自己家內達華沙漠靶場測試的,一切都很順利,但是精密電子元器件到了越南這個高溫高溼環境中就問題頻發。北越戰機經常利用地形優勢,利用山體隱蔽偷偷接近,發動一擊脫離的掠襲。打的美軍被迫給F-4戰鬥機掛上SUU-23機炮吊艙,來加強肉搏戰能力。F-4鬼怪測試機炮吊艙,之前挨的打還歷歷在目,美軍在設計F-22的時候怎麼敢取消機炮?當時信仰就是隻要空空導彈有最低安全距離限制,都不能放棄機炮設計。但是F-22所使用的M61A2機炮,跟美軍之前戰鬥機上裝備的M61A1機炮有很大不同,這是一種輕量化機炮。

M61A2機炮炮身採用更薄的槍管,犧牲壽命,將重量從112千克減少到92千克。供彈系統從之前的彈鼓轉子機械驅動皮帶供彈,改成長方形彈艙和無鏈供彈系統,並使用輕量化複合材料製作,整體重量和佔用空間大幅度減少。

美軍之前廣泛裝備的M61A1(上)和F-22配備的M61A2(下)

在F-35上情況有所不一樣,F-35一共有三個型號,分別是空軍常規起降型的F-35A、海軍陸戰隊垂直起降型的F-35B、海軍航母艦載機的F-35C。在這三個型號中,只有F-35A在機身內佈置了機炮。F-35B和F-35C並沒有機炮,他們是可以通過加掛保型機炮吊艙的方式加裝機炮。不過採用這種區別設計的主要原因是F-35B和F-35C超重……

開火中的F-35A(上)和腹部中線帶保型機炮吊艙的F-35C(下)

第二個情況就是,F-35使用的機炮,並不是美軍之前戰鬥機普遍裝備的20mm口徑6管加特林的M61火神機炮,使用的是25mm口徑的4管加特林的GAU-22/A機炮。這主要是因為F-35設計上是要替代A-10雷電的,沒錯,就是你想的那個為一門35mm復仇者機炮服務的那個雷電。所以F-35機炮必須要有足夠的對地支援能力,他設計機炮主要目的就是舔地。

F-35的GAU-22/A機炮,這種機炮實際上是A-10的GAU-8復仇者機炮的縮小版,用來發射北約標準25mm炮彈。該炮採用4管加特林設計,炮身重量100公斤,其發射的25 x 137mm的PGU-47/B炮彈彈頭重量223克,比M61A2機炮發射的20 × 102mm的PGU-28A/B炮彈彈頭重量102.4克重了一倍不止,毀傷能力大大增強。

AC-130U上的GAU-12機炮。GAU-22/A機炮是在GAU-12機炮的基礎上研發,其本身就是款對地攻擊為主的機炮,該機炮裝備在AV-8B鷂式攻擊機、AC-130U空中炮艇上。GAU-22/A減少根炮管,並採用無彈鏈供彈系統供彈,從而減少重量,方便戰鬥機攜帶。

F-35A上的快速炮彈填裝口。值得注意的是,F-35A的GAU-22/A機炮彈艙雖然只攜帶180發炮彈(F-35B和C外置吊艙可以攜帶220發),要比F-22的480發備彈量少很多,但這主要是因為PGU-47/B炮彈佔用太多空間和重量。為此F-35A還專門設計了快速彈藥填裝窗口,整體上GAU-22/A佔用的空間和重量要比M61A2高的多。

F-35B測試GAU-22/A機炮對地打擊效果


五嶽掩赤城


當然有其作用!

F22、F35系,一般/絕大多數戰況下,以中遠距空-空導彈為主要武器來協同奪取——區域空中控制權(簡稱“制空權”)。何為“爭奪”?——就是衝上去幹仗啊……使用中遠距空-空導彈遠距攻擊敵機既可冷箭殺敵於無形,又可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的安全。

畢竟戰機導彈艙容量有限,又要兼顧其“隱身”性能而放棄外掛架,這樣一來,空戰的勝負往往就看第一波的導彈命中率。就那麼幾枚導彈,打完了又被敵機遭遇了,怎麼辦?加速遛,機炮是最後的格鬥武器,這和步兵子彈打光了拼刺刀/亮劍、匕首自衛一個道理。

懂了嗎?你不能因為使用幾率低而放棄之。士兵都不用刺刀/匕首了,OK不OK?同理啊……

上世紀60年代,美軍F100“超級佩刀”、F101/102“三角標槍”、“三角劍”,以及F104“戰術星”、F4“鬼怪”等戰機的部分型號,就是注重導彈而放棄航炮,而在實戰中吃了虧,然後要不提前退役要不加裝航炮……這是實戰中檢驗過的經驗及教訓。



陸家梧桐棲小鳳


軍武拌豆腐認為,雖然目前戰機武器以導彈為主,特別是作為5代隱身戰機的必備技能超視距空戰更是起主要作戰手段,航炮攻擊範圍內的近距離“拼刺刀”機會是極少的,但戰爭往往是不可預測的。


近距離航炮開火也不是不可能發生,作為最後的自衛武器,就像步兵的軍刀帶著心裡也許會更踏實。


換個視角來看,可能大家覺得隱形戰鬥機都很金貴“拼刺刀”太可惜了,但是再過20年也許3代機全面淘汰又會是什麼局面,可能那時5代或6代機要帶領大批無人機作戰。無法預料有對方的戰機突破層層防禦,而需要近身接敵。到那時也許航炮或其他更先進的近戰武器還用的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