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領導開會總喜歡端個水杯,這是什麼心態?

生活點滴匯


估計是"我開會就喜歡端個茶杯,那些研究我這麼做是啥心態的人是什麼心態?"的心態。

一、領導:你們別管我,我就是口渴想喝水不行嗎

其實這個理由才是最簡單粗暴也最普遍可信的理由,水杯,顧名思義,就是盛水的容器,我開會帶個水杯,自然就是開會給我開渴了,我想喝個水解解渴,這還需要什麼心態?你們這群羊羔犢子,整天搞些有的沒的淨瞎分析。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開會一時半會結束不了,一般也得兩三小時,加上領導很有可能要發言,甚至可能作為會場主講,還上了年紀,這麼長時間,總會口乾舌燥,所以,帶個水杯,渴了可以喝喝水,這不是很正常合理的行為嗎?

二、領導:今天不養生,明天養一生

有的領導,是很注重保健養生的,泡的不是茶,而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種茶葉藥材搭配,綜合考慮各種功效,滋補養顏、潤喉提神、消食利尿、清油解膩等等。以前坐我隔壁位置的女主管,專門買了個養生茶壺,天天煮茶,研究各種養生茶配方,我經常能瞅見上面漂浮的枸杞,胎菊,玫瑰花,西洋參,大棗······人家去開會照樣用水杯盛著去。"今天不養生,明天養一生",就是她的口頭禪。

而且有些領導對茶葉的質量是很講究的,各種名貴茶葉,個性茶葉,會議室一般沒有,有的又吃不慣,只好自己帶。

三、領導:我不知道說點啥,所以趁喝水的空當想一下

我發現我身邊很多自帶水杯去開會的領導,年紀都比較大, 發言講話的時候,語速都比較慢,還會習慣性地用"啊"作為中間接不起話時的短暫停頓。所以,往往開會講話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會卡殼:我剛剛想說啥來著, 突然間不記得了,算了,重新組織吧,這需要點時間,於是我掀開了眼前的杯蓋,啜一口,想好了,慢慢放下,再開始接著說。

所以,自己帶個水杯去開會,還是很有作用的,至少在腦袋卡殼的時候,先容許我慢慢地啜口茶,想一想,再繼續說。也許望著茶水上,那一星半點泡沫,就突然計從心來,也不可知。再不濟,無聊漫長的會議,我帶個水杯,好歹也可以偶爾把玩一下,喝個水,發個呆,磨一下時間吧。

現在公司開會,領導自帶水杯,泡點養生茶,提神醒腦,潤喉清嗓,再不濟至少能解解渴,多好。當然,其他網友提到的響應綠色環保,節能低碳的理念,或者走近群眾,以身作則,也是有道理所在的。

其實,我覺得吧,這都不是事,領導愛拿著水杯去哪去哪,咱們也不必過分解讀,平常心看待即可,不要但凡領導說幾句話,做一丁點兒動作,都要庖丁解牛,像學生時代做討厭的閱讀理解一樣,剖析它的中心思想和深沉寓意,累不累。

感謝閱讀,公司資深HR,不妨添加對我的關注,有什麼職場問題方便隨時交流!


心念HR


以前在一家企業上班(規模一萬餘人,年銷售額超50億),公司會議室都是有後勤部門統一管理,只要公司召開稍微規範點(副總以上級別參加)的會議,都由後勤部門為與會人員準備瓶裝礦泉水。

記得有一次老闆組織召開了一次大型會議,大概有2、3百人參加,後勤部門同樣為與會人員準備了礦泉水。一般情況開完會議後,都是老闆先行離開,其他人才會陸續離開,剛好那天開完會後,老闆並沒有走,而在會議室前排臨時跟幾個老總討論一個問題,其他人等了幾分鐘看老闆沒有走的意思,都陸續的離開了會議室。大概過了十來分鐘,老闆才在幾個老總的陪同下往出走,這時候其他參會人員已經都走完了,因為老闆幾個人邊走邊說,走的也不快,剛走到會議室大門口,老闆剛好看見門口幾個回收大家丟棄礦泉水瓶的捅,突然停住不說話也不走了,幾個老總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頓時情況極為尷尬,然後老闆開口對那幾個老總說,你們去看下那幾桶丟棄的礦泉水瓶,幾個老總莫名奇妙,但是老闆的話不敢違,只能硬著頭皮上去看其他人丟棄的礦泉水瓶,等幾個老總都去把那幾個桶看了一遍以後,老闆問:“你們看見了什麼?”幾個老總面面相覷,不知道什麼意思。老闆就說,你們看見丟棄的礦泉水有幾個是喝完的。然後轉身就走了。

從此以後,公司不管大大小小的會議,都不再發放瓶裝礦泉水(除了接待外部客戶或政府人員),但是所有會議室全部由後勤部門配備了飲水機,還給大家準備了茶葉和咖啡等飲品,只要是開會或培訓,所有人都是自帶水杯,包括老闆也是以身作則帶水杯。

事後,老闆說,開會或者培訓不是說不讓大家喝水,公司也不是買不起幾箱礦泉水,買咖啡喝都可以,但是這種浪費卻讓人觸目驚心。從這件事之後,公司內部也掀起了一股減少浪費的熱潮,總共整改浪費項目過百個。

從以上小編在企業的真實案例可以看出,作為一個企業,不管大與小,企業老闆都希望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最不想看見的就是浪費現象的發生。

對於領導開會喜歡端個水杯這種情況,小編覺得有以下可能:

1、減少浪費

就如以上的真實案例所述,領導自帶水杯,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在開會的時候,如果領導都不需要發礦泉水,其他人估計也不好要,這樣就會形成大家都自帶水杯的風氣,一方面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是一種綠色環保的體現。

2、個人習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習慣,比如有人喜歡喝茶,有人喜歡喝咖啡,作為領導,也可能有自己的習慣,不喜歡和冰冷的礦泉水或者會議準備的茶葉自己喝不慣,就跟抽菸的人一樣,有的幾十年都是抽一個牌子的香菸,領導的水杯中泡的茶葉可能是自己經常喝的那種。

綜上所述,對於領導開會喜歡端個水杯,這沒有什麼見怪不怪的,也沒必要過分解讀,端水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渴,也可能是為了減少浪費起好帶頭作用或者個人口味習慣,領導開會可以端一個,那麼你也可以端一個,端兩個估計都可以。


職步青雲


放在十五年前,領導開會端水杯,還真的有點“擺譜”心態。現在的職場,一個水杯,算不上什麼?記得多年前,剛流行那種200多元一個的雙層玻璃水杯時,領導坐一排排,水杯也是一排排。那時候,用那種高檔水杯都是領導。穿T恤和抽菸,都有等級之分的。某級抽中華穿夢特嬌,某級抽雲煙穿大尾巴(鱷魚),等等。多年前,就是一種“等級宣示”心態。現在變了。

現在,主要有三種心態:

第一是方便。

水杯雖然有貴賤之分,但貴的也就兩千多一個,便宜的十幾塊錢一個。領導犯不著用一個水杯來宣示“身份”。用起來方便,走到哪裡帶到哪裡,普通員工也這樣。

第二是裝藥裝茶裝養生滋補品。

正規公司的會議室備有茶葉,但是領導嫌棄不好喝呀。領導有身份,有品位,喝茶是很講究的,要麼是高檔茶葉,要麼是個性茶葉(如普洱、紅茶、鐵觀音),會議室裡沒有。何況領導都注意保健養生,水杯裡泡著西洋參配枸杞,走到哪裡補到哪裡。

第三是也有點擺譜心態。

一是領導開會自帶水杯,普通職員則沒有這個習慣,說明什麼?說明這種文化,承認帶水杯是一種“特殊禮遇”,彰顯身份。尤其是那種,帶秘書的領導,領導揹著手在前面走,秘書端著水杯跟著。那種樣子,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為什麼說,現在開會帶水杯,依然有一種身份暗示呢?這是因為,帶水杯文化,是自上而下的。比如,上級可以帶,下級不能帶。上司到下屬辦公室談事,可以拿水杯來,下屬到上司辦公室,好意思端著茶杯去嗎?


職場火鍋


說到這個話題,讓我想起自已的親身經歷,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下:

我曾經應聘到一家企業,曾經絕對的知名企業,我入職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現在已經沒落了!不過我只做了幾天,實在不適應,為什麼?四個字,官僚之極!

總經理從上班開始,下車,要司機下車開門,助理幫其拎包領著到了電梯,早有安保人員將電梯設置成專用電梯,大堂裡眾多上班族看著他一個人上電梯,到公司樓層,所有門要提前開好,讓其直接到辦公室。每個人見著他必須問好。不問好,雖然不當面說你,但交流工作的時候一定把你狠狠說一通,不講禮貌云云。

重點環節,開會也罷,會見客戶也罷,人走到哪,茶杯到哪!關鍵是從來不自已拿,都是一個男生助理點頭哈腰地跟在其旁,只負責端茶送水,並且是從辦公室出來,到會議室全程端著水跟在旁邊,而不是他落坐後助理去倒。而其時,他極少喝水。

晚上下班,幾乎是在公司的管理人員是個個到位,簇擁著到電梯。

官僚主義本位者表現領導

這就複雜了,做什麼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也是習慣了別人伺候的主。你想啊,總拿著水杯的,開會的時候,有幾個領導會自已主動去倒水的?有,但沒幾個!這個時候使喚下屬成了無法拒絕的理由。

哪怕是會議招待用水,這類領導都會自已帶著水,美其名曰,習慣用自已的杯子喝水,其實是習慣被侍候,習慣享受!

這就是官僚主義的尾巴!

因身體原因需要隨時補充水份的領導

有一部分領導,確實是身體有恙,怕自已吃不消,會習慣性帶著水杯。

但這類領導一般都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和藹可親,一般會比較主動自已倒水。當然,這類領導也有個特點,就是,別人都願意主動幫他倒水。

【總結】

喝水,是每個人的身理需求,也僅僅是生理需求,把水喝出高度的,要麼是官僚,要麼是身體有恙。


稚始梔終


擺款!又臭,又長,不切實際的會,最好不開!聽著催眠,看著心煩!開會,儀式太多!客套太多!應馬上切入主題!開會學習,解決問題!凡無關主題的屁話,不要放!既節約時間,又有更多時間,討論處理問題!儘快落實解決!這是最好的會議!不會令人厭煩!嘴咒!大家說是不是?


江水綠更藍


並不是所有的領導開會帶水杯都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口渴問題,沒準有些領導是為了開會期間怕說錯話給自己防身呢?開個玩笑,咱們言歸正傳。

先說一個我之前同事的習慣,他職位不高也就是個經理,但是每次給下面的幾個員工開會,總是喜歡帶個筆和本兒,不管這次會議需不需要記東西,他都帶著。除了自己開會以外,參加其他大領導的會議,那也是每次都是筆不離手。有一次實在太好奇了,我就問了他一下,這才知道,原來筆就是他的道具。啥道具呢?防止自己開會發現緊張的道具,每次手機擺弄筆都能緩解一定的焦慮。

從此以後,每次看到筆,我都會想起我的那位同事,原來筆還有這麼一層不為人知的功效。

說這個是為了啥呢?其實有些領導端水杯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把水杯當成了一個道具,當然它不僅僅有幫助人克服緊張的小作用,有些人手裡人總喜歡拿點兒東西,老領導也不能拿個筆轉來轉去吧?那顯得多輕浮啊。還是水杯好,高端大氣上檔次。

還有些時候人是需要一些道具來加持,才顯得與眾不同的,氣勢也能跟著拔高几層,就像佛祖不也需要金光環繞才更加顯得威嚴莊重嗎?當然,領導不是佛,但這水杯、茶杯不也是大多數老領導的標配嘛,習慣就好。


夜泊痕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9O年代,我參加黨校見習廠長訓練班學習,開學時,上級領導到會講話,黨校校長為領導講臺上放置了硬中華香菸,茶杯裡放置了一級綠茶,領導上臺後,將香菸推開,掏出軟中華,叫秘書將杯中茶葉倒了,換上高級茶葉,並將此作為廠長訓練班開場白,幾年後,這位領導成了腐敗分孑,判了刑。我舉此例,說明現在各級領導開會自帶茶杯是一種進步,既節約了會議經費,又方便大家喝水,不是兩全齊美嗎?


列兵人


領導端水杯沒啥,關鍵是專人端水杯。企業開個會,主任給董事長端水杯,副主任給副董事長端水杯,總經理一看自己端失身份,也臨時找人端。

時間長了,大家都看出些門道。每逢開會,有的人爭先恐後在總經理辦公室門口溜達。見到總經理從辦公室出來,忙不迭地三步並二步,接過水杯,跟在總經理身後,把水杯送進會議室。

領導喜歡端水杯開會,就是想開長會,漫無目的地東拉西扯,聽的人昏昏欲睡。說句真心話,企業官太多,誰都想刷刷存在感,練練口才,宣洩感情。時間長了,會就開成扯淡會,不解決實際問題會。越是沒水平的領導,越喜歡開會,仔細觀察,絕不是謬論。


繁華正在遠去


我在體制內時,最怕領導端水杯開會了。開會端水杯,一定是長會。

為啥?他講話講多了口渴,方便隨時拿起水杯喝水。

拿水杯的第一層意思,也是最基本含義——喝水。

除此之外,拿水杯還有其他多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身份。

因為一般人只配用紙杯,只有少數領導可以用自己的水杯。不到一定級別,都不好意思帶自己的水杯。拿著水杯到會場的人,一定身份特殊,多為單位常委。如果他忘了拿,別人還要專門到他辦公室幫他拿。有一次,剛參加工作的我,帶了一個卡通水杯到會議室,結果科長硬生生用眼光逼得我把卡通水杯收到桌子下面去了。

第三層意思——炫耀。

好的水杯還是能夠一眼看出來,外表金屬質地,或者玻璃外面雕樑畫棟。別人一看,就會誇領導有眼光,有品味。有時,領導會炫耀茶葉。有位領導的水杯泡上茶葉衝上開水後,茶葉像針一樣豎立。他得意地告訴他人,這是上等毛峰。

第四層意思——環保。

有時領導會很正色地說,別浪費紙杯,人人都用水杯,世界上就要減少多少汙染和浪費,地球上就少砍多少棵大樹。這些話嘛,你聽聽就行,他高興就好。

第五層意思——暖手。

領導年齡都不小了,稍微天氣一冷身體就有些扛不住。雖然空調暖和,但是水杯近在咫尺,拿起來暖手又暖心。

第六層意思——健康。

官場上混都知道一個道理——年齡是個寶,健康最重要。身體不好,一切百搭。常喝茶,有利於身體健康,這是一個眾人皆知的道理。越當官越想升,更加註意健康。

第七層意思——衛生

領導帶了水杯,當然就不用喝別人的水杯和紙杯了。從衛生的角度上來說,個人用自己的,最為衛生。另外,有些人對水杯裡的水溫也有要求,太燙和太冷都不行。別人泡茶不放心,乾脆自己泡好帶到會場。

最有趣的是第八層意思——控制會場節奏。

領導講話前,先喝一口水,清一清嗓子,這樣就可以字正腔圓地發表看法。講話講得好,形象樹得正,給人印象深。

另外,如果考慮什麼事情,或者別人問他,一時答不上。為了緩解尷尬,他先低頭喝一口水,別人也不好說什麼。他調節一下心理和情緒,放鬆一下,控制會場節奏,心理舒服多了,放下水杯就滔滔不絕:“這個問題嘛,是這樣的……”

必有一款屬於你的領導,你說呢?


樸素文明


個人觀點,勿噴。其實領導開會端水杯,裡面因素太多,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有些人本來一直養成的習慣,喜歡喝水,所以開會的時候帶杯子。二、開會時間比較長,需要喝水。其實以上原因都是偽藉口,好多領導帶杯子是顯示官威。我認識的好多人,不是領導的時候,哇哇的說話,也沒見喝水,當上領導了就帶杯子。眾目睽睽下,服務人員或者秘書給倒水,那也是一種高人一等的享受。我家小區我開車進去,保安給我敬禮,我都飄飄然,感覺自己很牛了,實際我們是個普通的小區。我前幾年創業,早早起床忙都中午,也不喝水,一下午還忙,也不喝水。開會領導帶杯子,下面的人帶的很少,難道員工不口渴??[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