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的吐司麵糰死都揉不出手套膜,有大神幫忙分析下嗎?


烘焙的樂趣就在於零零散散食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失敗的不挫有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所以很多飲食男女趨之若鶩。

吐司🍞的魅力就在於當你有手撕開時候的絲絲扣扣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捂臉]還有入口時候的綿軟又不失韌勁。這個韌勁就是吐司的靈魂。沒它吐司就是超大饅頭[捂臉]。然而這個韌勁就來自於俗話說的手套膜。要想出膜🉐️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麵粉。專業麵包粉是首選。這樣新手做起來事半功倍。其次是高筋粉。最後才是質量優質的普通麵粉。沒有筋自然沒有膜。

2,液體和麵粉的配比。通常和麵麵粉和液體比例是2:1,但據我經驗做吐司的面要和的更加溼潤一點。比方說250克麵粉要加110克水和50克全蛋液這樣加起來液體就是160克左右。面溼潤了易出膜。

3,所有食材的投放順序。先固體再液體最後黃油。特別是黃油一定要在面和好了以後才可以慢慢的揉進麵糰。

4,揉麵的手法和時間。手工揉吐司面是有技巧的。蠻勁是無用功。要順一個方向揉,搓。由上而下或者由左到右依此類推。重複搓揉20分鐘左右。切不可東南西北的亂揉搓,這樣用再大的勁也白搭。[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這就是做出拉絲吐司的一點小經驗但願能幫到你。








小雪磬揚


如今這個時代,烤箱已經進入了廣大群眾家中,人們更願意在家享受自己做美食的樂趣,然後在經歷了各種挫折和痛苦之後,最終發現,外面麵包店的麵包,真香!!

而手套膜就是其中一道難倒了很多人的坎,而我就曾經是這部分人中的一個。

要知道怎麼做出完美的手套膜,其實我們最先要了解的應該是手套膜形成的原理,在瞭解原理之後更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所謂的手套膜形成,其實是麵粉形成麵筋的一個過程,是麵粉中兩種蛋白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吸水之後發揮作用的過程。在我們揉麵過程中,隨著我們不斷的對面進行揉搓,麵糰彈性會減少,而延展性會增加,當面團彈性和延展性達到一個最佳階段時麵筋就達到最佳狀態了,這個時候就能拉出很薄的膜。

在瞭解手套膜形成的原理之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影響手套膜形成的因素:

1.麵粉的選擇:一定要選擇高筋麵粉。

2.麵糰溫度較高:由於不斷揉搓,時間過長,麵糰溫度升高,導致面已經發起來了,發起來的面是做不出手套膜的。

3.揉麵力度:揉麵的力度越大,手套膜形成越快,因此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吧!

4.麵糰軟硬程度:較軟的麵糰更易形成手套膜。

總結一下:高筋,面軟,大力出奇跡。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手套膜。

喜歡我的回答麻煩點個贊👍再走,謝過謝過!




Jujube的全能老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想大家都知道麵包想要揉出膜,需要的是高筋麵粉,世面上最常見的是中筋麵粉,也就是大家常用的那種,用來蒸饅頭,包餃子,做麵條的,在有一種是叫弱筋麵粉,也就是我們說的低筋麵粉,用來做蛋糕,餅乾的,那麼,為什麼你的麵包死活揉不出膜,可能是麵粉沒選對,高筋麵粉,蛋白質和麵筋的含量高,溼麵包值在35%左右,還有就是做麵包的所需材料,材料推薦:

1高筋麵包粉(蛋白質含量必須23%以上,適合做吐司,各種小麵包)大眾品牌:優嘉麥,金像,白燕。

2.中筋粉(超市賣的普通麵粉,適合做饅頭,包子,花捲,烙餅,餃子,麵條,蛋黃酥的油皮等),一般品牌有:伍得利,金沙河

3.低筋麵粉(也叫蛋糕粉,適合做蛋糕,餅乾,蛋黃酥的油酥,也可以做饅頭包子花捲烙餅):低筋一般不挑粉,差不多得品牌有美玫,維良,優嘉麥

4無鹽黃油:總統,安佳,威士寶

5.動物性淡奶油:藍風車,安佳,鐵塔。

6.做麵包時,如果是加液態油,必須是無色無味的,量是黃油的三分之二量,比如玉米油,揉麵時是和主材料一起加入。黃油就是揉麵20分時加。30克黃油可以用20克玉米油代替。

7.酵母:耐高糖酵母(安琪金裝或者燕子金裝)適合一切發酵類中式或者西式麵點,我想大概你的材料麵粉都選對了,麵包應該就能揉出膜了。



木目木卯0123


不知為什麼,特別喜歡烤吐司,雖然我以前烤吐司經常失敗,但仍擋不住我要繼續烤的熱情,直到成功!所以對於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導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說,最常見的是怎麼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實很簡單,麵糰的水量要適中,可以讓麵糰底部始終粘在攪拌棒上,這樣可以使麵糰的上半身不停地捶打在缸壁,使麵糰間形成抻扯,這樣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沒出膜,說明攪拌麵團時間或力度不夠,這個時間可能會有10-20分鐘左右。

另外,可以輔助出膜的重要問題,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高粉來感受,自己覺得哪種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吸水性越強。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較吃水,揉出來的麵糰軟而不粘,很好操作,這個配方因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麵包的風味更棒,葡萄乾的點綴,讓口感更好,我個人覺得製作出來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主料:日式吐司粉270g 蛋液50g 牛奶100g 淡奶油50g 糖35g 鹽3g 葡萄乾35g 黃油35g

1.準備好所用到的食材。葡萄乾用酒浸泡一晚上。

2.將蛋液、牛奶、淡奶油、糖、鹽、金山日式吐司粉倒入廚師機內膽中。

3.最上面放乾酵母,啟動3檔揉成團。

4.加入黃油後,等麵糰吸收掉黃油,轉為4檔揉麵。

5.直到麵糰可拉出手套膜。

6.葡萄乾用廚房紙吸去水分,揉入麵糰中。

7.室溫發酵40分鐘,手指按下不回縮。

8.將麵糰分割成三份,排氣後滾圓,靜置10分鐘。

9.將麵糰擀成牛舌狀,翻面後,由上至下捲起,鬆弛15分鐘。

10.再一次將佈置擀成細長的牛舌狀,翻面後,由上至下捲起。

11.放入吐司盒中,進發酵箱設定溫度為33,溼度80,時間為50分鐘,進行二發。

12.發酵至八分滿,表面刷一層蛋液。烤箱200度預熱,放入吐司盒後,轉為180度35分鐘,烘烤10分鐘後要加蓋錫紙。

注意:

1.葡萄乾一定要事先浸泡,不能直接烘烤,不然烤出來是硬的。

2.麵糰裡的蛋液可以不要一下子全倒入,留下幾克刷表面。

3.烘烤6分鐘後就要注意表面上色了,顏色烤到滿意了要加蓋錫紙,不然表面會烤糊。

4.我做吐司都是選用100%進口優質小麥的金山日式吐司粉,粉質細膩,吸水量高,蛋白質含量高,拉絲好,彈性佳,易出膜,吐司口感更溼潤柔軟。所用模具為學廚450克波紋不粘吐司盒。


馬浩宇寶寶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吐司麵糰揉不出膜的問題,是大多數愛好烘焙朋友最頭疼的問題。

記得我剛入麵包坑的時候蠻崩潰的,自己閉門造車,一個麵糊,糊稀巴爛的,揉了好幾個小時,還是那樣子,想全部扔進垃圾桶,新手又不想買廚師機,怎麼辦呢,難過。後來偶然間得到一朋友指點,我每次揉手套膜全程13到15分鐘。你可以試試我的方子。

此方子可做450克吐司一個。

高筋麵粉250克,全蛋液75克,牛奶100克,酵母5克,白砂糖30克,黃油25克,鹽3克。

除酵母和鹽之外的所有材料全部混合至不見乾粉,放在容器裡蓋好保鮮膜,最少最少靜置30分鐘,只長不短哦,冰箱隔夜最好,目的為了控制面溫不會高,面溫度越高,麵糰越稀巴爛。

第二天取出麵糰,此時麵糰已經生成薄薄的一層膜了,但不足稱為手套膜,再將酵母加8克水,攪拌成膏狀,均勻的塗抹在過夜的麵糰上。

用掌跟部位,把麵糰推出去,在用刮板收回來,揉到看不見酵母。

再加鹽,繼續揉,揉到看不見鹽後加黃油,再繼續揉,揉到看不見黃油後,不要揉了,全程靠摔,摔到5分鐘時,麵糰就不會粘了,14分鐘後就出手套膜了。


豆包媽媽美食


考慮以下幾點

1,原料 特別是麵粉要用麵包粉

2.配方 比如糖的含量太高 或水的含量過低等等

3.和麵的方法 先揉成團 然後用摔打的方法很快出膜

4.好的麵包不一定要手套膜 主要是控制好面溫和發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