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汽車品牌造的電動汽車,相比新勢力造的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在哪裡?

偷魚乾的貓二哈


首先車輛是一個整體協同工作的,好不好開主要體現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的配合與協同,傳統品牌汽車有多年的三大件調教經驗,這是傳統汽車品牌在硬件方面的優勢,但是新電動汽車由於缺少傳統內燃機,由電動機及電池組替換了傳統的內燃機,這除了三大件的配合以外,還應有一套高效穩定的電池跟電動機管理系統,這是軟件方面可以說是傳統汽車品牌的劣勢,不能單純的說哪方面就強,只能說是各有利弊


老六哥哥723


“嚴謹的製造流程。”

就先說設計吧,造型設計相較以前進步了太多,很多大膽的線條與創意都得以實現。但零部件級別的就不那麼簡單了,而且現在對車載電子電器與車身結構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大,新出現的設計也並非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限制因素有很多,首當其衝的就是空間。

家用轎車的空間本就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條件下想要擁有更多的功能與配置,就需要設計者做精心的調整了,而不像傳統汽油車需要空間來佈置發動機,新能源洗車則需要更多的空間擺放動力電池,單就這個點就註定了新能源汽車的設計方式要與傳統汽油車不同,畢竟在產品的結構上出現了變動,這使得車身強度需要與電池包進行配合,在原有的保護乘員結構基礎上,加入了保護電池包的功能。

雖然看起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成為了“累贅”,但他帶來的新的思路。傳統汽油車的電池容量有限,即便現在為了節約發動機艙的空間,很多電池已經被安放在後備箱下面,但是容量也不會大到哪裡去,反而新能源汽車的超大容量電池包就能完成一些以前不能完成的功能實現,比如人人都想要的“哨兵模式”,攝像頭、雷達、實時的信號發射,燃油車孱弱的蓄電池容量真的無法Hold住這麼大的耗電量。

而在設計上新勢力造車與傳統車企相比,似乎會更加激進一些,但接下來要說的試驗驗證部分,傳統車企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新零件必須接受嚴酷的零部件級別的測試,諸如:ISO、VW、GMW還有我們最熟悉的國標GB/T都是為了確保設計出來的零件經得起使用的考驗。在設計認證沒問題後,還需要在產品量產後再經歷一輪試驗,已驗證量產產品的可靠性。

這點,傳統車企的設計準則往往比新勢力造車來的更穩妥,有意思的是,有些新勢力造車的實驗標準就是複製GMW這樣的標準,而且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產生歧義,這時候稍微一點偏差都有可能會對實驗結果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最後就是整車驗證環節,我瞭解下來,一些新勢力造車為了削減成本,在極寒、極熱、和實車耐久都會使用同樣的車型,而我們在北美GM看到的整車試驗則非常的“燒錢”,極寒一批車極熱一批車,極寒極熱都跑的也有一批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全面的做出比較,以便在整車驗證環節可以最大限度的找出問題。

當然還有循環的耐久與腐蝕性試驗,十萬公里的里程,要經歷高速-擁堵-腐蝕鹽霧-坑窪路面等等一系列的測試,最後拆解成一個個零件,以便通過模擬實車使用環境,達到驗證整車可靠性的目的。

有人會說“真要這麼做的話,那不是會浪費很多時間?還怎麼早點進入市場賺錢?”,的確啊,新勢力造車什麼東西似乎都在匆忙中上馬,無論是一年建廠還是幾個月下產線,他們抓緊時間想得到的就是市場的彙報以及更多的融資,而諸如通用汽車這樣的老牌車企,更多的時間還是留給安全驗證的好,如果能保證新能源汽車有著現代傳統燃油汽車的可靠性的話,那麼消費者就少了一個擔憂而多了一種選擇不是麼?


閃光的李狗蛋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除了動力系統大家基本差不多外,IT系統各有千秋,其他都是傳統汽車品牌具有優勢,尤其是在製造工藝、製造質量等製造領域和服務保障領域可以說是絕對優勢


愛足球老男人


品牌貨的研發和售後都是正向的,質量能信的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