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醫療物資企業開足馬力保抗疫物資供應

北海醫療物資企業開足馬力保抗疫物資供應

企業在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嫻 攝

北海医疗物资企业开足马力保抗疫物资供应

扶貧車間生產的大批防護服即將投入市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嫻 攝

廣西新聞網北海3月26日訊(通訊員 黃嫻)廣西三諾智慧產業園首條額溫槍生產線開始試產;廣西小衛士醫藥用品製造有限公司首條口罩生產線試投產;北海黑珍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啟動銀離子抗菌洗手液、凝膠和珍珠複合抗菌噴霧等產品的生產……隨著一批落戶北海的醫療物資企業復工復產和試產,不僅滿足當地疫情防控物資的需求,還為各地該類物資供應提供了支持。

北海企業給力的背後有給力的團隊。自疫情發生以來,面對防疫物資空前緊缺的嚴峻形勢,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採取籌備與生產“兩手抓”戰略,火速啟動保障防疫物資供應工作。即在積極向外籌備防疫物資的同時,立足本地加大防疫緊缺物資生產,並積極引進和扶持醫療物資生產企業開工建設。

今年2月,惠科集團積極響應北海市委、市政府號召,快速籌建醫療健康防護及消殺用品產業園。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建設項目包括年產2億隻防護口罩生產項目、年產1000噸熔噴布生產項目、免洗次氯酸消毒液生產項目、熱感成像體溫監測儀生產項目、紅外體溫槍生產項目、醫用防護用品等生產項目。

惠科集團副總裁助理王成兵介紹,目前,已有3條口罩生產線投產,次氯酸消毒液生產項目、年產1000噸熔噴布生產項目的設備採購已經完成,其中,次氯酸消毒液生產項目設備已經到位,正在辦理有關證照手續。

在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努力協調推動下,惠科醫療健康防護及消殺用品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北海衛健產業新格局逐漸形成。北海醫療物資相關製造企業由原來的9家迅速發展到24家,其中有15家已實現投產或部分投產。產品種類包括口罩、防護服、醫用隔離眼罩、醫用隔離面罩、額溫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消殺用品及設備等等。隨著一大批“北海牌”防疫物資投放市場,北海及周邊地區防疫物資緊缺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疫情發生前,北海市可生產酒精的企業僅有中糧和國發兩家。疫情發生後,北海市工信局等部門第一時間採取幫助企業申請金融扶持、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方式,優先保障這兩家企業開足馬力加班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使全市酒精日產能迅速從200噸提升到400噸,有效緩解供需矛盾,既保障了市民及企業復工復產需求,也有力支援了湖北武漢以及區內其他地市。

“今年1月至今,我們累計生產酒精約3.35萬噸,同比增長8%;售出2.9萬噸,其中有一半銷往湖北武漢和廣東深圳等地。”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虎介紹,“在北海市各級政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今年我們公司辦成了兩件事,一是辦好了消毒產品生產許可證;二是進一步拓寬了市場,廣西銷售商從原先的16家增加到27家,區外銷售商從原先的42家增加到65家。”

廣西默士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嬰保產品生產企業。疫情發生後,該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於2月上旬搭建起兩條瓶裝酒精及免洗手消毒凝膠生產線,開始生產消殺用品。目前日產消毒酒精能力已達到20噸,產品全部投向北海本地市場。

其他正在積極籌備生產的防疫物資生產企業也令人期待。比如,廣西新宇瑞霖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醫用製氧機、家用小型製氧和淨化消毒機以及應急醫療產品,預計投產後年產值達1億元。北海市興龍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研發的4款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產品,可彌補核酸檢測“假陰性”的不足,成為新冠確診的補充檢測手段,只需10分鐘、無需設備、不依賴實驗室條件、操作簡單,適用各級救治醫院,以及復工企業現場團檢。目前該公司正在建設廠房,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建成投產。

當地的扶貧車間也加入戰“疫”隊伍。合浦縣石康鎮豹狸村就業扶貧車間與深圳市一家公司簽訂防護服生產加工合同,於2月19日啟動防護服生產。截至目前已生產非醫用防護服25000件。石康鎮黨委書記周水祥介紹,豹狸村扶貧車間有40名工人,其中貧困戶6名,車間轉產防護服,既是對抗擊疫情的支持,也確保了貧困村集體和貧困戶在疫情期間有穩定的收入。現在車間已恢復生產工作服主業,同時繼續接收防護服訂單。

“疫情是一場危機。北海在抗擊疫情中自力更生,化危為機,大力發展衛健新產業,贏得了主動權。”北海市工信局局長楊楨表示,衛健新產業符合國家和自治區鼓勵發展大健康產業的規劃,對於提高北海城市防疫能力和城市生活安全質量、增強北海城市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衛健新產業的興起發展,將使北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進一步提升,是推動北海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生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