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和汽車會有大動作嗎?

1、今天外資繼續淨流入36億,比昨天少15億,兩市成交額再次溫和放量至7514億。

市場處於普漲局面,主線仍不明晰,沒有特別明確的領頭羊,典型的反彈行情。

2、除了繼續關注疫情的全球動態外,現在市場的關注焦點已經轉移到宏觀政策上面。

在全球大放水的寬鬆背景下,北京如何行動備受關注。

3、太過淡定的話,容易引起國際“公憤”,同時自己也會很難受,人民幣就要面臨大幅升值的壓力。

相反,如果像美聯儲那樣放水,在流動性本就充裕的情況下,我們的市場和實體也無法承受。

4、要有作為,但又不能太過,這確實太難了。

過去兩個月來,我們冷靜地進行了一些定向施策,包括大幅度降準,並大力推動了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

但隨著全球形勢的快速變化,這些對策越來越有些吃力了,可能需要更多的刺激,甚至需要一個更加高層建瓴的一攬子應對方案,才能有效擴大內需,彌補巨大的經濟缺口。

5、要大規模擴大內需,除了5G新基建等新供給外,房地產和汽車顯然是最大的市場。

但這兩塊市場卻遲遲未動,讓很多人很著急。昨天,來自中金的梁紅建議放開房地產,引發熱議。今天房地產板塊於午後的拉昇,應該和這種期待有關。

6、不管是汽車,還是房地產,其實地方表現得都很積極,放了很多消息出來,但最後又收回去了。多次試探未果,估計快要憋壞了。

7、其實,這兩個領域,不是要不要刺激的問題,而是怎麼刺激的問題。估計決策者還沒想清楚,或者正在加班加點的籌謀之中。

比如汽車,是刺激傳統車,還是新能源車,抑或混搭,就是個問題,都必須考慮清楚。

8、至於房地產,涉及的問題就更復雜了。

首先是“房住不炒”這個邏輯坑怎麼填,估計得廢點腦筋,這可不是一般的小問題。

其次,如果放開,萬一沒刺激起來怎麼辦。而且很多人估計已經等了好多年,就等著這次出手了。

第三,如何處理放開房地產的負面影響也是問題。上次的4萬億,至今仍在爭議之中,決策沒那麼容易下的。

9、總體上判斷,房地產政策會很謹慎,大刺激不可選,但迴歸常態,把限購限貸等不合理政策取消還是有可能的。

有沒有更好的思路呢?

前不久,有重要專家在討論另一種可能,在打造大都市圈的大背景下,通過新市民“二次房改”、安居房等改革措施,擴大內需拉動增長。

本質上,這還是在房地產身上打主意,只是換了種思路發展房地產,但個人覺得還是相對靠譜的,至少打開了掣肘房地產發展的很多現實問題,比直接刺激要好很多,而且棋局更大。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這篇文章看看,很有價值——“劉世錦:新基建不足以挑大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