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六)隱藏仙蹤:封印江津道藏群


連載:重塑精神地標 打造母城文化——尋找江津母城源點,延續群體精神信仰

老君見李鐵柺機緣深厚,得遇道根,已達宗師級別,暗自點贊。

一日老君查看仙譜,發現呂洞賓、鍾離漢等七位仙人慧根極佳,已至地仙,但卻有許多魔坎阻攔,便命李鐵柺召集他們來江津修煉。

石筍山和幾江成為八仙修習道場,從仙池到仙峰到仙女山,以幾江為原點,方園幾百裡,留下許多神奇傳說,在此不一一細說。

百年清修,八仙均證道果,李鐵柺位列八仙之首。

道家弟子修煉完成後,要施展借屍還魂大法,讓世人以為斯人已逝。

玉樹臨風的李玄因弟子盡孝,時間差錯,只借得跛子還陽。

弄得文始真人看不下去,將太上老君所賜蟠桃枝做成柺杖,送給李玄,於是李玄被世人稱為鐵柺李。

正如帝王死後要佈置疑墓,修煉之地也要隱藏仙氣,洗去仙蹟,將仙家勝地封印,不使地脈罡氣外洩,以防被魔道所用。

無法完全封印的地方,就直接物理毀掉。

八仙以先天八極咒,將石筍山陰陽仙脈封存地心。

封印後天下會出現很多叫石筍山的地方,引導人們產生誤知。

然後種下通心咒,通過當地生民意識,將石筍山變成愛情故事,覆蓋仙家記憶,將山川光道徹底格式化,讓後世再無也法產生心道感應。

當然,石筍山陰陽二山的靈氣,還是會讓這個地方後世的知識精英感受部分。

如江淵的《石筍凌雲》

岹嶤玉筍插雲煙,萬丈丹梯未可緣。

屹立數峰高拔地,孤撐一柱上擎天。

盤根迥出鴻朦外,落籜原從造化先。

擬駕飆輪凌絕頂,徐看海水變桑田。

此詩雖用“丹梯”意象,已經感受到尋仙訪道之意,卻又說沒有緣分(“未可緣”)。

因此仙意就此截斷,後面幾句就只是文化人的普通想象而已:這石筍山形,原來是自然造化之功,全沒有了仙家陰陽元氣的和樂內涵。

但陰陽大合樂風水是道家天地之根與玄牝之母的合體,無法全部封印,只有毀損:將半島前端沉入江底,改流水道,移山填島,拉直江水,天地陰陽交合的頂級道場,從此人間蒸發。

李鐵柺施展盤古劈天大法,催動三千虎賁天兵天將。

七仙助力,口唸女媧補天神咒,開山驅石。

一時間千里地動,百花自落,風雲變色。

長江邊上的兩條龍脈罡風陣陣,如虎嘯龍吟,鬚髯飄飄。

幾江河床上36塊蓮花石突然翻湧,花石上水柱如拳粗,激射長空,猶如飛龍遨天,撒落時卻血紅如淚,水聲哀切。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實景圖。36塊蓮花石,38段題刻,組成水下蓮陣。


原來這是上古封印。

在仙家眼裡,附有符籙神力,蓮花石肉眼看起來彷彿是從河床上生長出來一般,其實是神力所致。

如果上古封印全部損壞,河道盡毀,必遭反噬,這是上古巫文化時代大巫師封印時的特殊心法,萬神莫解。

李鐵柺暗用通心術,與上古巫師共語。原來此處風水在幾千、幾萬年後,仍揹負天命,不能損棄。

八仙心意相通,立即改變主意,將毀符撤回,一切復歸原狀。

李鐵柺在36塊蓮花石上加封清虛神咒印,與巫師封印共同運行神力。

陰陽大合樂風水裡面有一個風水小陣:東北角的蓮花山、西北角的蓮花石、東南角的蓮花池,佔據江、山、島三大靈物,是此處道脈的蓮式胎記,所以江津最初的乳名,叫蓮城。

要封印此處胎記,需施法九九八十一天。

八仙盡展神通,歷經多次曲折,才將陰陽合樂道脈全部封印。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江津風水蓮陣圖:蓮花山+蓮花石+蓮花池,佔據山、島、江三大空間高度遞減靈物。


東南角蓮池成為江津士林階層的第一雅樂處,擴池建亭,歷代邑人留下的詩中,多有仙家靈息被捕捉入。如,江津縣令楊元吉《蓮池水心亭》詩:

清淺芳塘曲徑通,

水心亭倚芰荷叢。

欲從溟渤觀吾道,

試向靈臺醒主翁。

風月珊珊塵世遠,

鳶魚潑潑海天空。

百年知己真是誰?

好把行藏寄此中。

楊縣令這詩很有道家仙氣,塵俗了無,既然命名“水心亭”,“心”在何處?第二聯回答得很明白:要知道我的追求,首先要叫醒你那顆在人間裝睡的心。

小小蓮池,竟然是縣令眼中的“溟海和渤海”,那自然是生命之海。

借亭抒發對遠離塵世,翱翔天地的神仙生活的嚮往。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乾隆《江津縣誌》載楊元吉詩《蓮池水心亭》


江津文人階層詩歌中深厚的仙佛思想,是道脈靈氣進入精神的自然呈現。

他的另一首《聚仙亭》,更直接:“萬壑凌空擁玉臺,百年誰復此登來。煙霞滿座神仙居,花鳥迎人笑口開。”

工部尚書江淵的《蓮塘夜月》,終於也接收到這種先天信息:“安得坡仙同載酒,細聽一曲洞蕭聲。”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乾隆《江津縣誌》載蓮花石,又名跳蹬石,在縣江北水中,不常見。


西北角的蓮花石,受江水沖刷和屏蔽,仙家信息容易丟失。

相反,八仙種下的覆蓋靈力,卻容易被植入。

如後世蓮花石的刻詩顯示,蓮花石已被文人想象成天地開闢後種下的蓮芽,已無封印痕跡:“鴻蒙闢後水上芽,天地無心色相差。萬古長江流不盡,雲濤飛湧妙蓮花”。

明代妓女謝秋芳來江津殉情前,在蓮花石寫下絕筆詩,對蓮花石封印靈力進行血覆。

其詩傳閱甚廣,和詩也多。

詩境悽清,孤苦愁寂,引人淚下。

買舟重到幾江濱,煙水空濛夜月新。

回首琵琶歌舞處,翠鈿冷落不成春。

幽懷脈脈少人知,身似楊花萎地時。

不耐閒情春夢冷,石蓮臺畔寫愁詩。

江淵《江心砥石》,與仙蹟甚遠。

他將蓮花石想象成是海底接近兩千米高的玉,形狀象山峰上的百丈蓮,被神功鑿斷疏通後,留下的痕跡。

江心砥石激奔湍,砥柱中流障百川。

每視低昂覘水候,還將出沒驗豐年。

根同海底千尋玉,形比峰頭百丈蓮。

一自神功疏鑿後,獨留萬古鎮風煙。

江津籍進士、寧州刺史曹邦化《題幾江蓮花石》,就離得更遠了,他將蓮花石變成了華山上的蓮華移栽於此。

原是華山十丈花,何年移植幾江涯。

浮沉世態知多少,引得遊人日泛槎。

曹邦化兒子貴州按察司副使曹進可,直接將蓮花石想象成天上的星星,世間的君子。

爾應天上之星,

爾肖君子之名,

爾不常出,

出則世清。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乾隆《江津縣誌》載曹邦化、曹進可父子兩人詩《題幾水蓮花石》


東北角的蓮花山,天地鍾靈,很難洗去仙蹤,即便如江淵這樣經歷仕海薰染的官員,也輕鬆感悟:“何須扼險誇天塹,已荷生賢表地靈。”

不必藉助長江之險來誇耀你,一朵生長出地表的荷花,已經洩露了你地下的靈力。

當然,更有江津縣令白啟,免談詩歌,詩太俗。簡單粗暴的方法,是直接修道成仙。

《大明一統志 重慶府》記載,宋朝時期,江津縣令白啟,到城北面四十里白君山學道成仙,現在山上還留有白君塚。

據說,這位仙家喜酒,每日必飲,飲則必醉。

為了保證酒源,便教江津人釀酒,所釀之酒當然跟著他姓白,名酒,世稱白酒。

中國酒類,從此有了烈性耿直的高純度白酒:老白乾。

這三個字有講究:老,指歷史悠久,有長壽功效;白,指顏色為白色,純潔;幹,指燃燒後不留下水漬,濃度高。


(七)雪藏江津:解印秘笈留石門

每3000年靈寶天尊要巡查一次天下,考核各路道仙經營洞天福地和仙蹟封印等情況,所以八仙必須考慮未來此地的風物變化,才能讓封印經得起檢查。

李鐵柺念下神咒,將鼎山向西南移動,頂住江水沖刷。

又播下仙法,使江津生民2000年後打穿鼎山,用橋樑連接長江兩端,佈下疑陣,橋影斷流,擾亂氣場,深藏道脈。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橋樑連接隧道與半島,橋影斷流,深藏道脈。


施法結束,李鐵柺解鎖龍門,直接攜八仙從龍門暗道入海,將仙蹤和傳說引向山東蓬萊仙島,留下八仙過海的傳奇故事,以此雪藏江津三大道藏風水群。

離開時,李鐵柺遵老君之命,將解鎖石筍山、雌雄二龍、陰陽合樂的封印秘咒,埋入李家大院前的長江河床裡,以石門封閉,鎮以道藏靈術。

千年之後,誰來開啟,誰將是道家選中的興道天尊。

唐宋以後,石門、龍門成為人間叫法,昭示著一段仙家秘史。民間漁樵有詩為證:

萬里感孕山成人,

龍門原有通天情。

蓮花山根陰陽樂,

證道仙法在石門。


據說宋代一高僧乘船經此,夜宿石門,見秘咒神力夜衝七星斗柄,擔心靈秘外洩,為邪所用,於是在江邊石壁上造大佛寺一座,以腳踏蓮華造型,踩住法門。

這是一尊水月觀音,懶坐蓮花之上,左腳微抬,輕踏荷葉,左手置左膝,右手下垂,胸飾瓔珞,腹掛法輪,神態安詳。

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73年),石門大佛重建完成。寺廟典雅清幽,方正莊嚴。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石門大佛外在造型,猶如方方正正的玉璽,印在長江岸邊。


這是國內最大的腳踏蓮花佛,號稱萬里長江第一佛。

但很多人不知道懶坐觀音造像為什麼是腳踏蓮石,其實蓮花石下面有一口“聖水”,千年不增不減,下通石門秘咒。

漫不經心間,踩住的是正是這千年靈秘。

從此石門波平浪靜,雲淡風輕,天安地謐,入定似地等待興道天尊的到來。

成化元年(1473年)重新修葺石門大佛,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萬里長江腳踏蓮花佛,踩住的正是解印的靈秘。


明代工部主事,江津人曹英有詩寫石門,可以看出仙家靈秘被詩人捕獲後的蹤跡。

石 門

曹瑛

鬼斧工成石門奇,

亭亭對峙兩江涯,

乾坤萬古存真跡,

開闔寧教俗眼窺。

曹詩悟得很深刻:這是天地神仙世界的真跡,哪能隨便讓你俗人肉眼猜出?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乾隆《江津縣誌》載史部主事曹英詩《石門》


(八)神話啟示:重構文化新秩序

從風水講,鼎山居右,地勢會呈現右高左低,即白虎壓青龍,城有大凶。方家有兩個破解之法,一是在左邊修塔壓白虎,二是鑿通鼎山,穿心一劍,削平鼎高,秦始皇當年廢天下龍脈即是此法。

鼎山一旦隧道打通,則白虎位將以隧道來計算高度,必然形成青龍遠高白虎,凶兆從此消失。


(城市文脈04)神話傳說: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樂仙家風水(下)

圖注:穿心一劍削白虎,從此青龍高萬仞。解厄消災幾水平,蓮荷再放必有靈。


仙家用道法封印之後,通常還要採用汙藏法加持,即名稱上醜化,或將靈水靈物汙化。

這種方法也為人間風水師常用。比如秦始皇毀損東南龍脈,除了鑿斷山脈外,還將“金陵”改為“秣陵”,秣是喂牲口的草料,意思就是這地方只能養個牲口放個馬。

封印後的江津城,自然難免。

蓮花山出水處,汙為“美女曬羞”;中渡街溪流,汙稱“耗兒溝”。

半島老城內的太極河被江津後人變成地下排水溝,直接抹去城市記憶,汙化靈水;荷花池被填土壓縮,蓮花池流到長江的大通河變成地下排水溝,蓮水靈氣被各種生活汙水弄髒。

這些河流,原本像半島上的血脈,管道張揚,彰顯著半島的生氣和靈力。

當然靈氣也不會因為封印完全消失。

江津的先天地脈和八仙修煉留下的道跡,雖只釋放百分之一,仍然讓生民受惠不已。

江津作為全國長壽之鄉,是仙家底蘊的必然結果。

李鐵柺封印江津陰陽合樂和石筍山的同時,也對雌雄二龍進行了催眠,即便如此,以此地風水,仍然奇才輩出。

江津佛道廟觀數量居重慶市各區縣第一,也是底蘊使然。

現在江津人渴望解除封印,以當下道家的人才斷層來看,解除是痴人說夢,但可以針對汙藏法和覆蓋法,釋放一二,這足夠人間享用了。

餘秋雨說,當我們的後人面對廢墟無法進行對話的時候,就意味著文明已經中斷。

其實,當我們面對一座城市的的四圍和它體內的城牆、古巷、牌坊、大門、老房、道路、花窗、小橋、細流,乃至遺落的傳說、野史、人物、故事等,無法進行對話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的靈魂已經無法獲得城市的簽證,我們只是這座城市的遊魂,臨時安放我們的肉體而已。

作為重塑一種新的城市文化秩序,需要我們尊重城脈,尊重歷代知識精英對江津人居環境學的思考與貢獻,讓一個群體隨時可以跟遠古的智慧進行對話,構建地域群體的人居自信與文化自信,並對群體性格進行探究和改進,實現對地域文化基因的解讀與重寫。

這才是城市化的意義:我們要把自己這個群體由原來的狀態提升到怎樣的新高度?其生活方式、認知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體現怎樣的文明素質?

畢竟,我們是城裡人啊!

比如,旅遊局不要再把石筍山寫成蹩腳的愛情故事進行宣傳,什麼財主女兒愛上放牛娃之類的窮人思維,那既是最低俗的香豔慾望,又是國人佔便宜的醜陋心態,很對不起江津這片靈山聖水。

一旦迴歸道家修煉勝地,就變成了哲學思考與生命實踐的道場。

我們的追求應該是:綜合江津長壽之鄉、宜居之地、大江要津、佛道底蘊、地脈天姿、歷史人文等元素,設計怎樣的文化體系,讓世界來感受、體驗、朝拜,最終迴歸它遠古以來就具有的聖性或道性特徵,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精神道場。

比如江津老城的改造,還有很大的空間,新城重建,該怎樣遵守江津的旺城法則?

內城篇將根據老城歷史人文,呈現它原有的人居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