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270命令有多殘酷?引起了什麼樣的後果?

瘋狗的輕武


1941年8月16日,面對戰爭初期的全面被動態勢,蘇軍最高統帥部簽署發佈了著名的第270號命令《關於貪生怕死和叛國投降的問題以及禁止這種行為所採取的措施》,命令簽署人有斯大林、莫洛托夫、布瓊尼、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和朱可夫。

命令首先指出“在同德國法西斯侵略者進行的解放戰爭中,我們偉大的紅軍,特別是他們的指揮員和政治委員,表現出了不屈不撓、堅忍不拔、頑強勇敢的英雄氣概。就連那些被敵人切斷和包圍的部隊也保持了高昂的士氣和堅定的信念,他們沒有向敵人投降,而是想方設法地給敵人造成更大的破壞,並規避敵人的合圍。眾所周知,我們被孤立的部隊,當發現自己被敵人包圍時,會利用各種方法打擊敵人,擺脫敵人的包圍。”並例舉了一些情況。

隨後,又點名了3例投降案例(注:戰後查明並非事實),指出不能容忍一旦被敵軍包圍就投降。最後,命令指出:

-作戰中逃亡後方或者投降敵人視為逃兵其家庭成員和親屬將被逮捕,高級指揮員和政治委員有權對其就地槍決

-部隊陷入敵軍包圍必須積極抵抗,如果選擇投降,同樣視為逃兵

-師級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有權免除害怕作戰的營團指揮員,可以降為士兵甚至處決。

命令下發到連一級

對於這個命令的作用,在蘇聯時期的著作中認為通過這項命令,蘇軍廣大官兵提高了對德軍作戰的信心,有越來越多的官兵在作戰中英勇頑強,同時在與膽小鬼和驚慌失措的人做鬥爭中起到了先鋒作用。

就我的理解來看,蘇軍這道命令也是不得已的苦衷。由於戰爭初期的全面潰敗,蘇軍時期一蹶不振,比如在朱可夫親自指揮的葉利尼亞反擊戰中,一次戰鬥即出現了500名逃兵。根據蘇聯內務部1941年10月10日的統計,紅軍前線逃兵有667364人被逮捕,此後632486人重新投入戰鬥。

朱可夫自己在回憶錄中也寫道:“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軍隊一旦喪失精良的武器,很快就會失去戰鬥力,簡單地說就會逃跑。。。然而德國法西斯軍隊踏上我國領土,妨礙他們以慣常速度前進的是我軍的集體英雄主義,是他們猛烈的抵抗和頑強不屈。。。”

當然,這道命令本身也有很大的負面效果,一方面許多蘇軍指揮官作戰機械執行上級命令,不去考慮戰場實際情況,不會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一個極端案例就是戈爾多夫1943年底-1944年初指揮第33集團軍參與維捷布斯克與奧爾沙作戰,在半年時間裡傷亡了4位師長、8位副師長、33位團長和副團長、174位營長。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被俘的蘇軍官兵只能走向對方,因為不管被俘官兵願意與否,除了在集中營成為烈士或者與德國人合作之外,別無選擇,這就產生了弗拉索夫指揮的俄羅斯解放軍。

總體而言,應該說正是這道命令,振奮了蘇軍士氣,使得蘇軍逐漸具備不屈不撓奪取勝利的意志,一直越來越堅定,最終徹底擊敗德國!


榮華之武器堂


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蘇聯發佈了270號命令,這個命令發佈後,蘇軍一改被德軍吊打的處境,扭轉了戰爭初期的大潰敗,為蘇聯續命。那麼,蘇軍的270號命令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如此的魔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倆穿越歷史,探究蘇軍270號命令的那些秘密。

蘇軍發佈270號命令的背景是尷尬的,甚至是說艱難處境下的一種無奈之舉。在二戰初期,面對德軍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英法等國採取了綏靖政策,縱容了希特勒的入侵,企圖禍水東引,而蘇聯更是趁火打劫,與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事後,蘇德還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實際上,當時蘇德雙方在簽訂條約的時候,也是各懷鬼胎,並沒有相信一張合約就能保持和平,雙方都在邊境陳兵百萬。只是蘇聯人太天真,錯誤地認為德軍不會太早進攻蘇聯,疏於防範德軍。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按照事前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集結了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面對德軍的閃電實戰,蘇軍措不及防,被德軍吊打,上百萬蘇軍被德軍圍殲,更有幾十萬的蘇軍投降,德軍一下子向前推進了600公里,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岌岌可危。兵敗如山倒,此時的陳蘇軍被德軍吊打,毫無鬥志,希特勒狂言三個月滅亡蘇聯。面對如此困境,斯大林發佈了蘇聯歷史上最嚴酷的270號命令。

當時,蘇聯發佈的270號命令主要有以下三點內容:一是在戰鬥中丟掉、撕掉徽章逃往後方或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作為違背誓言者、叛徒和逃兵的親屬而被逮捕。高一級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有權對軍官中的這類逃兵就地處決。

二是陷入敵人包圍的各單位和部隊應義無反顧地戰鬥到底,用生命保護自己的裝備,從敵人的後方對敵實施打擊,消滅法西斯走狗。如果自己的部隊被敵人包圍,每個軍人,不管職務多大,都有責任聽從上級的指揮,戰鬥到底,突破封鎖。如果軍官或士兵不組織積極的抵抗,反擊敵人,而是選擇投降,那麼可以從空中或地面採取任何手段除掉他們。向敵人投降的紅軍成員的家庭將被剝奪所享受的國家權利和救助。

三是所有師指揮官和政治委員都有權立即免除那些在戰鬥中設法保全自己、害怕在戰場上行使指揮權的營團指揮官的職務,可將他們視為騙子,降為士兵,如果需要,可對他們就地處決,用下級軍官或紅軍戰士中勇敢、堅強的人取代他們。

蘇聯發佈的270號命令看起來比較長,總結起來就很簡單,面對敵人,必須死戰到底。否則,輕則被降級,重則不僅自己被就地槍決,而且他的家人也要受到株連而被捕。蘇聯發佈的270號命令,就是為了減少蘇軍投降,逼著蘇軍士兵玩命。

蘇聯的270號命令,看似殘酷,但也是無奈之舉,結果是好的。在270號命令發佈後,蘇軍與德軍玩命戰鬥,令德軍都大吃一驚,都不認識這還是原來的蘇軍,一舉扭轉了蘇軍在戰爭初期的大潰敗。蘇聯的270號命令可謂是為蘇聯續命的良方,幫助蘇聯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滯緩了德軍的進攻,為蘇聯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冬天來了,沒有準備過冬衣物的德軍就哭了。接下來,蘇軍完成了驚天大逆轉反過頭吊打德軍。希特勒繼拿破崙東征之後,再次折戟蘇聯。不得不感嘆,歷史真是有如此驚人的相似之處。


密探零零發


一、原蘇聯的270號命令的內容

第270號命令是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1年8月16日發佈的命令,全稱叫《關於貪生怕死和叛國投降的問題以及禁止這種行為所採取的措施》。這條命令的主要內容有三條:

第一條:在戰鬥中逃跑或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人員都會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也將以違背誓言者、叛徒和逃兵的親屬的名義被逮捕。軍隊中高一級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有權對這一類的逃兵立即處決;

第二條:陷入敵人包圍之中的所有單位和部隊都必做無條件戰鬥到底,保護自己的裝備,盡最大力量打擊敵人。如果軍官或士兵不積極抵抗而是選擇向敵人投降,可以以任何方式和手段除掉他們。向敵人投降的紅軍成員的家庭將被剝奪所享受的國家權利和救助。

第三條:所有師指揮官和政治委員都有權立即免除那些在戰鬥中設法保全自己、害怕在戰場上行使指揮權的營團指揮官的職務,可將他們視為騙子,降為士兵,如果需要,可對他們就地處決,用下級軍官或紅軍戰士中勇敢、堅強的人取代他們。

簡單的說,那就是,蘇軍中不管是士兵還是軍官,所有投降行為都是被禁止的,會被認為是背叛國家,身邊的人可以立即處決他,他的家人也將被國家逮捕或剝奪一切從國家處享受的權利和救助,後來,甚至發展到這些家人會被立即處死的地步。也就是說,所有上戰場的蘇軍官兵,只有兩條路,要麼取勝,要麼戰死。

(蘇德戰爭畫面)

二、為什麼要發佈這樣的命令?

270號命令看起來是非常殘酷的,其主要內容就是要求陷入敵人包圍,無法取勝的所有官兵去死,這是極不人道的。但為什麼蘇聯最高統帥部要發佈這樣的命令呢?

蘇德戰爭開始後,德軍以機械化部隊,閃電戰形式,很快地佔領了蘇聯大片國土。由於蘇聯剛好經過了大規模的肅反運動,蘇軍中大量的優秀指戰員在運動中被迫害,使得軍隊的戰鬥力低下,腐敗成風。再加上,德國突然發起蘇德戰爭,蘇聯準備不足,使得戰爭初期丟失了大量國土。

按蘇軍統帥部的說法,在戰鬥中,蘇軍的軍事委員會成員、指揮官、政治工作者和內務部隊,在被敵人包圍的時候,表現得非常不可思議:驚慌失措,貪生怕死,動輒投降。甚至於像卡恰洛夫、基裡洛夫這些高級將領都向敵人投降,這給軍隊的軍心帶來了極壞的影響。

所以,需要以這樣殘酷而鐵血的方式,來堅定軍隊戰鬥到底的決心。

(蘇德戰爭時的平民)

三、270號命令的發佈,帶來的後果和意義。

  • 首先,我們看270號命令發佈後的積極意義。

這條命令的簽發,使得所有的蘇聯指戰員沒得了退路,只要戰鬥開始,後退是死,被俘和投降也許能夠活下來,卻要牽連家人,況且還不一定能活下來。

唯一的路就是前進,勇猛殺敵,直到打退敵人才有生機,就算是戰鬥而死,至少還可以成為烈士英雄,讓家人不至於受牽連,還能享受英雄家屬的待遇。

所以,270號命令簽發後,蘇軍的指戰員開始勇猛抗敵,蘇德戰場開始出現了一絲轉機。同時,原來蘇軍中那些作戰本就不太積極的非俄羅斯民族士兵,如哥薩克人、烏克蘭人等種族士兵,也迫於形勢,不得不奮勇戰鬥。

總的來說,自命令頒佈後,蘇軍的戰鬥力得到了增強。雖然,命令將被俘與投降混在一起,顯得很不人道,但確實對後來的蘇聯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1942年的第227號命令中“一步也不許後退”的要求頒佈後,作用更是明顯。

(一個女子面對被戰爭毀壞的房屋)

  • 第二,270號命令發佈的不利影響和消極意義。

這條命令的簽發,也使得所有蘇軍士兵沒有了任何退路。特別是在當時德軍強大,蘇軍屢屢失敗的背景下,只要上了戰場,基本上就意味著死亡。所有士兵都處在一種朝不保夕的恐慌之中,給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畢竟,每個人都是怕死的,如果確實在希望的戰鬥,大多數人還是能做到勇猛衝鋒的,可是,在明知道是死的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能視死如歸呢?

因此,事實上,在270號命令簽發之後,還是有將近130萬蘇軍士兵被俘,這些人,從被俘那一刻起,就知道,祖國回不去了,家裡的親人也應該不在了。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很多的蘇軍士兵選擇了真正的背叛祖國,掉轉槍口,為德軍作戰。

據資料顯示,在蘇聯被俘的570多萬人中,有100萬人背叛祖國,為德軍作戰,應該說,和270事情命令的發佈是分不開的。

當時,任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突擊第二集團軍司令的弗拉索夫中將,在戰略反攻時由於速度太快,導致兄弟部隊未能及時跟進。他的軍隊被德軍包圍,他只得讓第二集團軍分散突圍,但他自己卻因被德軍強大火力壓制而被俘。

被俘後,他本來還是努力不叛變,但270號命令的發佈,讓他看不到一點前途,即使為國盡忠,在國內也早就被視為了叛徒,最終他選擇了投敵背叛國家。後來,他被德國任命為“俄羅斯解放軍”的首領,帶領叛變的蘇軍士兵開向前線,徹底投入了法西斯陣營。

(蘇軍慶祝勝利)

總的來說,這道命令在原蘇聯當時那種情況下,有他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給無數的士兵和他們的家人帶來了永久的傷害。戰爭,這個惡魔總是給世間帶來無盡的傷痛。二戰已經過去,一切是非都已成雲煙,只有祈願人類永遠遠離戰爭,才能避免這些悲劇的出現。

但願,和平永遠都在!

摯守靜篤


《亮劍》中,七十四軍被快速擊潰,士兵四處逃竄,當他們遇到楚雲飛的時候,楚雲飛用槍逼著他們回到前線,可是士兵們依然畏畏縮縮不敢回去。戰場上兵敗如山倒時,出現逃兵不是少見的事情,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西線防禦快速潰敗,士兵們被打蒙後四處逃竄,這讓斯大林甚是憤怒,於是他頒佈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第270命令,這為蘇聯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第270號命令規定:怯戰的軍官,將被槍斃或者降為士兵,允許以勇敢的戰士取代他們;未經允許就撤退的軍官和士兵視為逃兵,上級軍官可以就地槍斃他們,他們的家屬將以叛國罪被逮捕;投降者的家屬也會以叛國罪被逮捕,並剝奪所享受的國家權力和救助。

蘇德戰爭前,斯大林自以為希特勒不會違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英國丘吉爾和美國羅斯福的提醒,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的好意相告、蘇聯間諜佐爾格的情報和德國特務小分隊的口供,這些關於德軍要攻擊蘇聯的信息全部被斯大林擱置在一邊,他允許蘇聯報社發表關於德軍要進攻蘇聯是假消息的聲明,這讓蘇聯大部分軍民都跟著麻痺大意了。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蘇聯士兵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心理,都沒有進入到戰鬥狀態,士兵們被德軍迅猛的機械部隊打蒙了,每天都有逃兵出現,但是這種情況在第270號命令發佈後,完全被扭轉過來。

蘇聯前線的官兵接到第270號命令後,開始頑強抵抗德國的攻擊,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士兵的抵抗讓德軍感覺到恐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元帥保盧斯越打越感覺不對勁,按照他的經驗分析,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的大部分地區,在德軍強大的兵力和機械部隊的威脅下,蘇軍應該投降了,再打下去沒意義,可是蘇聯不僅沒有投降,反擊力度還越來越大。

保盧斯作為指揮官,他們沒有在前線戰鬥,他們無法清楚體會到蘇聯人瘋狂地抵抗力度,但是德軍的前線軍官卻感受很深。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穀倉的時候,蘇軍在德軍快要攻進穀倉的時候點燃了穀倉,然後繼續抵抗德軍的攻擊,雖然德軍攻進了穀倉,但是損失非常巨大。蘇軍士兵子彈打光的時候,直接把鋼槍拿來當紅纓槍刺向德軍,他們直到死去,手裡還是緊緊地握著鋼槍,他們不要命的抵抗讓德軍官兵感到恐懼。德軍坦克14軍指揮官斯特爾斯蓋伊姆向保盧斯報告的時候,明言蘇聯人太恐怖了,他覺得德軍攻不下這個巨人城市,應該立刻撤軍離開。

戰場上,如果士兵的作戰意志不堅定,那麼這場戰鬥必輸無疑。斯大林的第270號命令對蘇聯士兵的戰鬥意志影響很大,它讓蘇軍前線官兵沒有退路,他們只能選擇完全戰鬥,否則他們和家人都要以叛國罪被處決。官兵們與其後退等死,不如在前線拼上一把,結果他們果然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保衛了自己的家園。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小雪歷史微鑑:蘇軍270命令無論有多殘酷,但是,它卻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後來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270號命令的背景

首先說一下蘇聯衛國戰爭的背景,之所以蘇聯在剛開始受到了德國鋼鐵洪流的進攻,主要是因為蘇聯一直以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依然有效,還有一個主要原因,蘇聯在1941年的時候,大清洗運動剛剛結束,蘇聯的革命事業內憂外患,這才給了希特勒德國鑽空子。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依據“巴巴羅薩計劃”集結150萬人以兩路對蘇聯發動進攻,短短兩個月時間,蘇聯600多公里的土地就被德國攻佔,一直打到了莫斯科。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軍隊一直東撤,士氣非常的低落,斯大林知道,如果這樣下去,蘇聯就成了第二個波蘭,他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但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增強部隊士氣,於是,斯大林擬定了270號計劃。

270號命令

著名的270號命令的要點,不外乎一句話:任何在對德戰爭中的士兵,但凡做了俘虜,就成了蘇聯的叛徒,戰場上如果出現逃兵,和叛徒一樣,會受到軍事法庭的懲罰,直接處死。

仔細說說,這個270號計劃,其實是一個強勢的將戰士擰成一股繩的計劃而已。

第一、戰鬥中丟掉、撕毀徽章,向後方逃跑或者向敵人投降的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將被視為逃兵,他們的家庭成員將被視為叛徒而逮捕。第二、陷入敵人包圍後的各單位和部隊應該義無反顧的戰鬥到底,如果投降,便被視為背叛國家,那麼,他的家庭成員將會被剝奪所有國家福利和救助。第三、在戰爭中,所有師指揮官、政治委員都有權立即免除那些在戰場上設法保全自己、表現怯懦的營團指揮官,如果有需要,可以就地處決。

從上面270號命令的要點可以看出,斯大林不惜讓戰士們失去自己的退路,讓他們退無可退,然後才可以有效打擊入侵中的德軍。

而這個辦法有沒有效果呢?當然有,在頒佈270號命令以後,蘇聯士兵變得比以前更加勇敢了,因為他們不再是為自己打仗,而是為自己家人的安危打仗,但話說回來,這樣做其實也無可厚非。

有國才有家!雖然斯大林被逼才發了這個命令,但是也是出於針對當時蘇聯軍中的逃跑主義而凝聚士氣的有效決策而已。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蘇聯之所以強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他們好鬥的特性以及鐵一般的紀律。據說二戰期間,蘇聯的領導人為了挽回軍隊士氣,從而施布了一道十分殘酷的270軍令,迫使士兵們不要投降跟退縮。由於蘇聯軍方發佈的270命令,太過殘酷,從而使得士兵出現了極端行為。

那麼該命令殘酷到什麼程度呢?其又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當年,蘇聯總統斯大林認為德國的希特勒不敢違背簽訂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從而掉以輕心,美國總統羅斯福跟英國首相丘吉爾都給斯大林送來友情提醒,但斯大林依舊不信,後來,蘇聯駐紮在德國的外交使者也發回了準備開戰提醒,蘇聯間諜人員還從德國的特務人員口供中得到了此消息,把電報拍回莫斯科後,頑固的斯大林還是不信希特勒會違反條約。甚至斯大林還讓蘇聯報紙發表一些德國要進攻蘇聯的一些假消息的文章,這些行為都顯露出蘇軍的麻痺大意。直到德國坦克兵臨城下,蘇聯軍隊才悔之莫及,受到了慘重傷亡。

德蘇戰爭爆發的太過突然,打得蘇聯軍隊一點防備都沒有。士兵被突如其來的戰爭弄得緊張,基本沒時間進入作戰狀態,因此急促奔赴一線的蘇軍大都被兇猛的德軍擊潰,有些蘇聯士兵因為事前沒準備,從而亂了方寸,導致逃兵現象頻繁發生。此時蘇軍為了緊急挽回戰局,就發佈了第270號命令,想強行把敗勢扭轉,而第270號命令是要求一線軍官跟士兵無論如何都要以死阻止德軍的推進,後退者當以軍法處置。

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後,本來一帆風順的德軍終於感受到蘇軍的頑強,德國將軍保盧斯本以為德軍目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大部分地域,勝局已定,蘇軍估計得舉白旗投降了,畢竟自方機械坦克部隊優勢明顯,蘇軍越是抵抗死傷更多。然而這一切,在270命令發佈後,蘇軍卻變得越戰越勇,並且前仆後繼不顧死活地衝鋒陷陣,這完全出乎了保盧斯的意料之外。

蘇聯緊急發佈的第270號命令原文規定:凡是臨陣退縮的軍官或士兵,將被槍決或降級為士兵,並且英勇的士兵能替代他們,在戰役中如有不經同意就私自撤退的官兵,無論軍銜高低一律判為逃兵,上一級的士官可以立馬就斃了他們,而逃兵的家屬親戚將被以叛國罪抓捕起來受罰,投降的士兵,其家屬也一律按叛國罪論處,並且終身剝奪全部權力跟福利。

命令施行後,一度迫得蘇軍士兵走向兩個極端,首先強令士兵把心態調整過來,充分表現得很勇敢,就算被德軍俘虜也不願意投降,往往選擇拼死一搏。在這種現象之下,就算殘餘蘇軍被德軍重重包圍,也很難在短時間全部消滅他們,從而給後方爭取得更多的作戰時間。另外還能把德軍的兵力充分分散牽制,使得他們不能高效完成上級的限時任務。

而另一種極端行為則是,某些蘇聯士兵戰敗被德軍抓住的話,那麼就毫不猶豫的選擇投降,並且願意服從德軍,轉而為德國效命,因此一些被抓的蘇軍在經過洗腦和肯定後,都會重獲自由,轉到被派遣到戰場後方執行各種“漢奸任務”。據說,因第270號命令的頒佈,使得這種投敵現象尤為嚴重,整場德蘇戰爭中,約有100萬蘇聯士兵投敵,但是從一個角度來看,斯大林的做法被後人稱讚,戰場瞬息萬變,能夠在第一時間想到這種辦法,堪比神一樣的存在,事實證明,這道命令的頒佈為蘇聯後方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貓眼觀史


蘇軍的270命令是關於投降和逃兵的處理。也就是戰前的洗腦,讓士兵們向前衝。

命令裡面對於文職工作的軍職作出了比較殘酷的聲明,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考量的。文職工作就是動筆乾的工作,難道沉迷於文字工作也是懦弱的表現麼?從中反應出斯大林似乎要動用所有能戰爭的人力全面和德軍戰鬥。


在命令中斯大林說第13步兵軍軍長基裡洛夫少將向德軍投降導致第13步隊大部分成為戰俘,斯大林指出那些沒有阻止少將投降的士兵都是懦弱的表現,也一同視為叛國。


斯大林在命令中表現了殘酷、鐵血的一面。那麼這麼殘酷的命令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


被錯誤的認為叛國的人不計其數,因此死於斯大林叛國罪論處而死去的人數不下於在和德國戰爭中死去的人。當然其中被德軍俘虜的人即使脫逃回來也是死罪,對於這一條,儘管身為斯大林親生兒子的雅科夫·朱加什維利被德軍俘虜後也是沒能倖免。專門研究蘇德戰爭的權威約翰·埃裡克森教授和俄羅斯的一些研究員們得出結論,雅可夫是在與英國軍官發生口角後,一時絕望而自殺的。但是埃裡克森在《蘇聯軍事日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發現了新的證據證明:卡廷大屠殺才是造成雅可夫自殺的真正原因。卡廷大屠殺是蘇聯佔領被德軍侵佔的波蘭後對波蘭的戰俘的大屠殺,他們認為波蘭是他們追殺德軍的阻礙必須清洗掉。



雅科夫

成為俘虜的雅科夫


希特勒表示願意釋放朱加什維利以交換保盧斯。斯大林通過瑞典紅十字會回答說:"我不會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他覺得戰俘就是叛徒,我覺得就算雅可夫沒死回到蘇聯也是死路一條。他的妻子也在他稱為戰俘後被斯大林關押,這不正是以叛國罪論處了麼?斯大林的幾個子女都對他們的父親失望透頂,在斯大林的世界裡只有國家沒有家庭。他在臨死前才真正的關心了他的兒女。


值得注意的是雅科夫死於德軍的監獄,二兒子瓦西里因為一次空中飛行表演出現事故被斯大林撤職,斯大林死後他被關入監獄8年,斯大林在的時候瓦西里沒沾什麼福氣,斯大林死了他還要因為他受罪,並且當時他已經改掉了父親為自己起得名字,40歲後死於酒精中毒。而斯大林唯一的女兒斯維特蘭娜一直居住在國外直至死在了美國也不想回來。可見斯大林作為父親是非常失敗的。


英國首相丘吉爾這樣評價斯大林:"斯大林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使其臣服於他。斯大林的確是一個世界上無人可與之相比的最大的獨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個犁耕手種的、落後的俄國,而留下的卻是裝備有原子武器的蘇聯"。顯然對於蘇聯他是偉大的人。


尼采廣寒宮中坐


戰場上兵敗如山倒,出現逃兵是常見的事情,但這些逃兵最可怕的就是會帶偏自家的防禦,帶著其他士兵一起逃竄,於是斯大林頒佈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第270命令,這也是蘇德戰爭最重要的命令。

在蘇德戰爭初期,僅僅是雙方交戰的第一天,數量龐大的蘇軍就損失了七十萬的軍隊和1500架飛機。

隨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蘇軍又接連損失了數千架飛機以及上萬輛坦克,被德軍俘虜的人數更是高達了三百多萬。

這時候的蘇聯已經要到了崩潰的邊緣,斯大林緊急的頒佈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第270命令。也就是170命令,從這個命令一出來,投降以及逃兵的現象就大為好轉。

在這個命令中規定,畏懼戰爭的軍官將會被槍斃或者是降級為士兵,並且允許勇敢的士兵來取代他們,沒有經過許可擅自撤退的所有軍人會被視作逃兵上級軍官可以就地槍斃。

而這些逃兵的家屬會以叛國罪逮捕,投降者的家屬也會被以叛國罪逮捕,並且剝奪這些人所有的權利和救助。

這個命令出來的時候正好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的節點,蘇聯前線的士兵在接到270命令之後也開始了拼死抵抗。

德國元帥保盧斯在推進到斯大林格勒之後,憑藉著德軍士兵強大的軍事能力和機械部隊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的大部分地區,這位元帥就開始向之前一樣,等著蘇軍投降。

可是接到了270命令之後的蘇軍就像是一群沒有退路的西伯利亞狼一樣,拼死咬著德軍在斯大林格勒膠著。

在戰場上,即使蘇軍的子彈打光,也會使用各種方法繼續殺傷德軍,德軍坦克14軍指揮官斯特爾斯蓋伊姆向元帥報告的時候也直言蘇聯人太恐怖了。

270命令對於蘇軍來說就像是切斷了一切退路一樣,就像是我國曆史上的項羽破釜沉舟主動斷掉了自己的一切退路。

而270命令對於蘇軍來說就是破釜沉舟,如果不選擇繼續戰鬥投降,那麼家人們都會被以叛國罪論處,與其這樣不如拼上一把。

最終在蘇軍的拼死抵抗之下,德軍的頹勢也逐漸隨著時間推移展現了出來,最終蘇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瘋狂青史


電影《兵臨城下》、《登陸之日》以及遊戲《英雄連2》中有一個場景,蘇聯的紅軍督戰隊手持馬克沁機關機,一邊大喊著“蘇聯母親不會收留叛徒”,一邊向著敗退中的紅軍士兵們瘋狂掃射。

而這一場景,就是來自蘇軍270號命令中斯大林的批示:“沒有俄國戰俘,只有叛徒”。斯大林為了推行270號命令,對於在斯摩稜斯克城保衛戰中被德軍俘虜的長子雅可夫·朱加什維裡,置之不理,最終導致雅可夫撲向電網自殺未果後,又被哈韋開機打死。同時,斯大林還逮捕了大兒媳尤利婭,並送入勞改營。

由此一斑,可見270號命令有多麼的殘酷。

那麼,270號命令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1年6月22日拂曉,德國違背與蘇聯簽訂的《蘇德友好條約》,突然出動190個師、3500輛坦克以及5000多架飛機,對蘇聯實施“閃電戰”。 蘇聯措手不及下,連戰連敗,甚至第二道防線都來不及組織。

為此,作戰不力的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等4名高級將領,也被莫斯科軍事法庭判處死刑,但依然未能阻止蘇軍的投降和潰敗。到了9月份,蘇軍傷亡已高達280餘萬,戰機損失7237架、坦克與自行火炮損失15601輛、各種火炮70574門、輕武器損失417.28萬件等。期間,被德軍俘虜的蘇聯紅軍更是高達380萬,竟佔德軍戰俘的四分之三。

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面對大量蘇軍不戰被俘的問題,簽署併發布了《國防人民委員270號命令》:戰場被俘者,家人全部流放!即使被俘者被放回,也要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任何不抵抗者必須處決,其家人將被剝奪國家財政補貼與救濟等福利;對於作戰不利的指揮員給予降職或就地槍決。

同時,斯大林還在270號命令上批示:“沒有俄國戰俘,只有叛徒。”

可是,270號命令一經發布,究竟出現了兩個極端。即:前期,令斯大林心驚肉跳;後期,令斯大林精神振奮。

前期,令斯大林心驚肉跳

由於發佈的270命令,並沒有將之前被德軍俘虜的380多萬蘇軍排除在外,因此使380萬被俘的蘇軍官兵人人自危,紛紛倒戈相向。其中:尤以車臣人、哥薩克人、烏克蘭人、波羅的海人投降的積極性較高。

為此,於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正式任命被俘的俄國弗拉索夫中將為進攻俄國武裝力量總司令,並授權他從集中營裡招募士兵,組建“俄羅斯解放軍”,地位等同法西斯盟國軍隊。而弗拉索夫等100多萬蘇軍官兵之所以投降德國,就是因為270號命令。結果,他們的家人遭到連累,被陸續逮捕流放,還有許多人不幸死於流放的路途。因此,斯大林也多遭人詬病。

所以,當斯大林看到百萬蘇軍俘虜調轉槍頭,反過來攻打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時,豈能不心驚肉跳,可能心中已經後悔發佈了270號命令。

可是,正當他為270號命令頭痛的時候,卻又傳來了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後期,令斯大林精神振奮

正當斯大林因簽署270號命令而飽受人們詬病之時,原本兵敗如山倒的蘇軍,卻有效遏制了德軍前進的步伐。或許,這正應了“慈不掌兵”的道理吧。

戰鬥中,官兵們深知,後退是死,被俘也是死,投降更是死,還會連累家人。反之,如果死戰,可能還有一線生機,就算戰死,家人也會受到國家的優撫。因此,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官兵向德軍發起瘋狂阻擊與反攻,從而扭轉了蘇軍連續潰敗的不利頹勢。至此,蘇軍戰略徹底由被動防守,轉向了主動進攻,並一舉將德國法西斯趕出了蘇聯,最終實現了反法西斯的革命勝利。

雖說270號命令是蘇軍的一把雙刃劍,也曾刺傷自身,但終歸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可謂是一個先悲後喜而又值得肯定的好命令。


祥子談歷史


1939年9月1日,蓄謀已久的希特勒以閃擊戰突襲波蘭,拉開了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德軍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橫掃歐洲戰場。為了專心解決歐洲戰事,希特勒於1939年開戰前幾日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迷惑蘇聯,此時蘇聯正處於肅反大清洗中,國情軍備每況愈下,軍事人才損失殆盡,蘇德之間因此心照不宣。但就在1941年6月22日這天,強大的德軍以北、中、南三個集團軍群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實施“巴巴羅薩”計劃,蘇軍還沒有在大清洗的災難中恢復元氣,戰爭初期損失慘重。中央集團軍群在馮·克魯格元帥的指揮下,渡過布格河,長驅直入明斯克、斯摩稜斯克,佔領烏克蘭、白俄羅斯,直逼莫斯科。蘇軍在1941年前被俘人數創下470萬的記錄,僅基輔戰役中蘇軍被俘60多萬之眾,成為史上最大的圍殲戰。為了儘快穩定危局,1941年8月16日,蘇軍統帥部由斯大林簽署了冷酷270號命令,其大意是蘇軍自命令起,對畏戰、逃跑、投降者視為叛國,一律格殺勿論,並實行連坐制度,其家屬也被視為叛國罪論處,蘇聯沒有戰俘,只有叛徒,實行政委督戰。在270號命令的強壓下,不是死於陣前,就是死於軍法,倒在自己人槍口下的蘇軍不計其數。由於蘇聯歷史上的侵略擴張,激化了深刻的民族矛盾,如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外高加索,哥薩克人、烏拉爾人等仇視俄羅斯,270號命令無疑將這些人推向了德國。斯大林相當器重的蘇軍20集團軍司令弗拉索夫中將就是典型,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被俘,懾於270號命令,弗拉索夫很快變節投降,並積極配合德軍,在烏克蘭等國戰俘中招募志願軍,組成了臭名昭著的俄羅斯解放軍,戰後被蘇軍處決。270號命令,褒貶不一,凡事有其利弊兩面性,鑑於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在當時極端的環境中,270號裡面實屬無情無奈之舉,其一沒有高壓政策,難以激發蘇軍抱著必死之心保衛莫斯科的鬥志;其二,蘇聯與美、英、法等國的意識形態不同造成戰對待俘的政策千差萬別。在整個蘇德戰爭中,蘇軍戰俘高達570多萬,其中戰後超過100萬沒有回國,對這些戰俘來說也算是幸運者,因為歸國者絕大多數意味著嚴懲甚至槍決。反思270號命令,其積極作用在於蘇軍在極端惡劣環境下,殊死抗爭,以慘痛的代價最終贏得了勝利。其負面性是命令過於冷酷無情,必將蘇聯的反對者全力推向對手德國,以至於出現烏克蘭人簞食壺漿迎接他們的解放者德國的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儘管現代人評論斯大林殘暴政策,但他憑著鋼鐵般的意志,不畏強權,力挽危局,濃墨重彩的書寫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壯烈篇章。(本文屬小編個人見解,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蘇軍戰俘
叛國者弗拉索夫中將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