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董卓败北的原因

董卓之祸乱兴作,乃是汉末历史之一大命题,鉴于本人笔力有限,仅仅从几个角度做一些浅薄的分析。

一. 军功起家,历仕州郡。董卓出身凉州,其境与羌胡接壤,人民“多习夷风”,风气尚武,至于妇女皆能“挟弓而斗”,董卓早年起家的资本,除了靠自身武力出众,还依靠与羌胡之间的良好关系。据《后汉书》载:“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卓膂力过人,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在汉羌近百年战争的背景下,天下精兵强将,皆聚于凉州。

前有凉州三明,后有董卓皇甫嵩,都是凉州人士。董卓的出仕之路和吕布,张辽等人比较类似,都是“以勇武给郡”,有汉一代,庶族出身,能做到郡吏一级已属奢望,而正因为董卓作战勇猛,以及对羌,胡作战有功,被凉州刺史辟为从事,期间对羌人曾有斩获千级之功,因此得到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赏识,向司徒袁隗举荐,将其征辟为司徒府的掾属,说董卓属于袁氏故吏,其根据则来源于此。董卓得以离开凉州至京都洛阳,仕宦期间,没有留下什么笔墨,估计也是郁郁不得志,官职最高也只做到了羽林郎。但很快,董卓又迎来了表现的机会,跟随凉州三明中的张奂张然明讨伐汉阳羌,时任军司马,击败叛羌后因功升为郎中。其后一段时间,又分别在凉州,并州,益州等地担任过官职,官不过校尉,最后在西域的戍己校尉一职上因事免职,又回到凉州,可以说是郁郁多年,沉沦下僚了。后来黄巾之乱又重新被起用为中郎将,因为军败抵罪,一直到张温西征,又重新被启用。

从董卓的仕宦经历来看,几乎每次遭遇挫折都会回到凉州,而一到凉州就会被再度起用,除了运气因素外,也表明董卓在凉州地区有自己的势力作为根基,“晓习羌斗”带给他的丰富战斗经验,以及对羌人境况的熟悉,也使得他在汉末舞台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张温西征时,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已经进至三辅附近,对峙于美阳,正是由于董卓首先发难,正面迎击叛军,并击破之,使得叛军立足未稳,匆忙撤退。而张温却将追击北宫伯玉等人的任务交给了亲信周慎和孙坚等人,让董卓去跟更难缠的境外羌人作战(羌人有归属羌胡与境外羌胡之别,归属羌人是内附,比如湟中义从。境外羌胡则不受汉朝管辖,居于境外,比如先零羌等),期间还遭遇险情,被先零羌包围在河边,差点陷入绝境,董卓假装捕鱼造堤,得以涉水而逃。从这一个例子就能看出董卓多年仕宦不得志之缘由,朝中无人,自然是费力不讨好,征战几十年,因为羌人大举叛乱,才得到一个杂号将军(破虏将军),作为平叛主力,却又受制于人。因此被张温召见时不免心中有气,迟迟不到,孙坚觉得董卓过于跋扈,目无长官,劝张温除掉他,张温说杀董卓则“西行无依”,否决了孙坚的建议。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董卓心态的微妙变化,之前是各地就官,漂泊一生,但是没有什么功绩,往往坐事免官,回到原点。而一到凉州,就如同蛟龙入水,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其根本原因,是董卓根基在此,属下多为凉州本地人士,也因为凉州多务,有更多立功机会,董卓也因为在凉州此次大规模作战,组建起了自己的班底,其私人军队军阀化之萌芽,实有肇于此。虽然此战因为张温的不合理调度虎头蛇尾,没有全歼叛军,但也算平定祸乱,同时使叛军内部因此出现了分裂(韩遂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并其众),董卓也终于得以封侯。此后两年多的时间,董卓率部屯长安三辅之地的扶风,以备羌寇。

叛军休整两年之后,再度卷土重来,十万之众席卷陇西,杀入关中平原,围攻关中门户陈仓。此战皇甫嵩和董卓一同出征。董卓想重演两年前故事,趁叛军立足未稳迅速击败之,皇甫嵩则认为应该等叛军先攻城消磨锐气。叛军久攻不下撤退,董卓认为不应追击,归师勿遏,而皇甫嵩则认为叛军锐气已尽,追击必胜,果然追击大获全胜。两人的观点正好完全相反,而皇甫嵩的策略又得到了实战印证,但我认为董卓的观点也未必错误,因为取胜之道不止一途,董卓在凉州的多年胜绩,也证明了他并不是纸上谈兵,只是取舍各有不同罢了。有记载说董卓“大惭恨”,其言未必为实,董卓掌权后杀张温而活皇甫嵩,也说明他并没有耿耿于怀,只是因为受皇甫嵩节度,难以实现自身方略罢了。而此战之后,也是董卓谋求独立,建立自身势力的开始。

浅谈董卓败北的原因

二. 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分析董卓,则必先分析其势力之构成。在陈志与范书中提到的董卓主要将领如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张绣,樊稠,李蒙,王方,胡轸,杨定,段煨,徐荣。其中只有徐荣是辽东襄平人,而这些将领也多为董卓旧部,而部队构成,包括湟中义从,陇西秦胡,这些势力也是张温对他颇为忌惮而不敢杀的原因。随后,董卓也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平六年(189年),征召董卓为少府,作为九卿之一,如果是早年的董卓,面对加官进爵,当然会欣然就道,随即赴洛,但这次他选择了拒绝。大战之后解兵本来是朝廷的正常操作,以防有拥兵自重之举,两年前没有及时处理董卓问题,无疑在此刻暴露出了严重后果。董卓给出的理由是部下挽留,挽留的原因是“牢直不毕,禀赐断绝”。所谓“牢”,是禀食,是官员俸禄。牢直不毕,指士兵应得的粮饷被拖欠,禀赐断绝,指朝廷对兵士没有赏赐,对百姓也不再赈济(根据《灵帝纪》,朝廷对“贫而不能自存”的百姓是要定期“禀赐”的”)。面对此情境,朝廷有苦不能言,董卓一走,部下是否能够节制,缺粮饷的士兵会不会哗变,是未知之数,因此导致朝廷的夺兵之诏无法实行。而朝廷在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凉州问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东汉末期,为了平定羌乱,前后耗费达数百亿之巨(据统计,仅安帝,顺帝时期二十余年就耗费两百四十亿,永和七八年间,复耗资八十亿),而东汉税轻,只有三十税一,汉和帝年间全国一年赋税收入仅五十亿左右,此后逐年减少,到灵帝时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再加上黄巾之乱的耗费,政府逐年出现大规模赤字与亏空。甚至朝堂上一度有放弃凉州的呼声。灵帝的解决办法与武帝如出一辙,就是卖官鬻爵,征收盐铁,比如崔烈花五百万钱买了三公,被当时人所鄙视。盐铁山泽之利归于少府,仅能应付皇室开支,对于国事属于杯水车薪。豪强尾大不掉,党锢之祸,也有抑制豪强兼并的因素在内。武帝时期皇权独大,可以肆意算缗告缗,公开剥夺富人财产。而灵帝时皇权中衰,并没有施行霹雳手段的能力。征召董卓后不久,灵帝也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又想到董卓问题没有解决,于是再度调任董卓为并州牧,部属归皇甫嵩节制。但董卓并没有单骑赴任,而是带着部属前往,刚走到河东,就传来灵帝驾崩的消息,朝堂之上内斗正酣,调任一事也暂时被搁置。

浅谈董卓败北的原因

三.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董卓不惜抗命也要保存下来的实力,为他之后的朝堂争斗提供了筹码。关于董卓进军之缘由,下文已有阐述,在此略去不表。何进卷入士人与中官斗争之漩涡,属于偶然。其二者之争斗历史由来已久,除了两次党锢之祸,冀州刺史王芬与天下党人领袖陈蕃之孙陈逸就曾经图谋劫持灵帝,诛杀诸位黄门与常侍,因为事情败露而自杀。灵帝生前有废嫡立庶的念头,驾崩后,小黄门蹇硕与骠骑将军董重因此谋划废史侯(何太后子)而立董侯(董太后子),但是中官认为与何进有共存合作的基础,于是赵忠等老中官故意泄露消息,导致蹇硕被诛杀,禁兵的指挥权落到何进手里。之后中官扶持董后干政,希望达成与何后共同执政的局面,但是被何进带兵围骠骑府,诛杀董氏一族。何进经过杜蹇硕之谋,禁董后参政之后,与中官已经事实决裂,坚决的站在了士人这边,之后大召四方之兵,因为何苗与何太后还是倾向于与中官合作,因此何进走出最后一步,兵谏何太后希望达到诛杀中官的目的,并且所召不止董卓一路,还有王匡,丁原,鲍信,桥瑁等人。董卓进京,实属无奈之举,如果兵谏太后成功,事后不免被清算,兵谏失败,则不免被作为乱党当场处理。失败有立至之忧,成功则有将来之虑。但对他来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两次抗命,如果朝廷稳定下来,自己仍然要被追责,可以说是进亦忧,退亦忧。十全必死的局面,董卓却走出了第三条路。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接到何进召兵的密信之后,董卓昼夜兼行,到达洛郊显阳苑附近,望见京师火起,知道变故已经发生,京中各方势力谁胜谁败,此时的董卓一无所知,但他做出了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因为皇统之争,导致何进参与诛宦,天子的去从所在是斗争的核心焦点,因此董卓达到之后,不问斗争胜败,而是寻访天子下落,终于打探到天子被挟持出宫的消息,于是迅速从城西赶到北邙,控制了天子。

浅谈董卓败北的原因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