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美國作為現如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戰鬥力最強的航空母艦。然而當我們縱觀美國整個航母史就會發現,美國航母的起步並不早。當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服役時,當時作為海上強國,英國的"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已經擁有3年的艦齡。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美國的航母發展迅速,其第一艘航母"蘭利號"作為美國航母發展開始的標誌,更有著其獨特的意義。

美國航母開端

當英國海軍逐漸認識航母的巨大戰爭潛力,並大力發展時,美國對於這一新式的裝備卻並不在意,但是面對英國的壓力,美國不得不進行軍備競爭上的防禦政策,1918年也開始建造大型航母,直到一戰結束後其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但出於對新式裝備的不信任,美國國會拒絕了繼續向航母的設計工作撥款,僅僅同意將1912年設計建造的老式海軍運煤船"木星號"改造為實驗航母。1922年經過重新設計改裝的"木星號"運煤船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

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木星"號運煤船正在改裝

"蘭利號"航母的改裝

由於是由老式的運煤船改裝而來,"蘭利號"航母在當時絕對稱不上先進,甚至還有一些簡陋。“蘭利號”航母在作為運煤船時,擁有6個貨艙,都被加以改裝。其中最大的一個被改裝為航空燃料的油庫,一個貨艙的上半部分被改裝為一個簡易升降裝置,後來被改裝成升降平臺,旁邊安裝了兩部三噸重的可移動吊車,並且每部吊車都有迴轉裝置,當升降機處於最低處時,可以使吊臂與升降平臺保持垂直,這樣可以吊起不在艦體中部艙內的艦載機。艦載機想要起飛時可移動的起重機將艦載機的部件從存放艦載機的艙中吊出來,放於工作甲板,隨後準備組裝和試飛的工作。而這個貨艙的下半部分則被改裝為彈藥庫。在升降機艙的前後各有兩個艙,則全部被改裝成用於存放艦載機的地方。貨艙後面的上層建築得以保留,成為了船員住宿的地方。為了排放廢氣,還特意在原來煙囪的旁邊加裝了一個新的短煙筒,不過在飛機起降艦載機的同時,這個新煙筒需要向後放平,然而這種複雜繁瑣的設計效果並不理想,因此後來這種設計又改裝為用兩根鉸鏈銜接,伸向舷外的煙筒。

"蘭利號"航母的4個貨艙雖然被改裝用於存放艦載機,但是並沒有所謂的"機庫"原因在於"蘭利號"航母甲板兩側艦舷是敞開的,整個甲板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蓋子蓋在上面,遠遠看去就像一個巨大的敞篷馬車。"蘭利號"航母的動力由蒸汽輪機—電動機提供,最大航速15節,可以逆轉電動機的轉向,實現全速倒車。在飛行甲板的中部並列裝有兩部彈射器,每部彈射器長94英尺,可以使重達6000磅的飛機加速到55節,到了1925年這兩部彈射器被AIII型壓縮空氣型彈射器替代。

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美國"蘭利號"航空母艦,注意看航母甲板兩側艦舷是敞開的,類似於一個"敞篷馬車"

"蘭利號"航母艦載機的起降

僅僅是將老式運煤船進行改裝的航母有著其自身固有的限制,飛行甲板下非同尋常的艙室設置明顯的影響了它進行艦載機作業的方式。當飛機吊上甲板之前,由於"蘭利號"特殊的敞篷馬車造型,在存放艦載的艙室中便可以進行發動機的試車,檢修以及預熱,這樣以來就為起飛時的艦載機留出了寶貴的甲板空間。但當升降機位於最低位置時,仍比工作甲板高6英尺,因此只能用頂上的吊車將艦載機放於升降平臺上。然而將艦載機吊上或者吊離升降機大約12分鐘,在這段時間中,一般會有另外的兩架艦載機等待被放上升降機,在工作平臺和飛行甲板升降。一旦艦載機升到飛行甲板上,在航母上迎風轉向的同時,它們被排列在艦尾。在起落架的前後放上楔子,以防飛機被風吹進海中。

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蘭利號"航母上的艦載機

在降落時,艦載機需要在"蘭利號"航母的上空進行盤旋,直到航母的左舷水平桅杆上打出"同意降落"的信號時,這時飛行員才可以駕駛艦載機返回航母。降落時需要靠左側降落的航線進行飛行,並且需要很長的一段飛行距離來確保艦載機的下滑角接近水平,航跡線需要略微高於飛行甲板。艦載機一經降落停穩,機務人員需要立即將其推上升降機,摺疊機翼,並將其挪到儲備艦載機的艙室,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利用吊車進行調防,顯然這會耽誤更多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在航母上盤旋的其他艦載機需要減少作戰半徑,從而預留更多的燃油,來進行盤旋等待降落,在加上當時"蘭利號"航母最多也僅僅能夠攜帶8架艦載機,因此當時的"蘭利號'航母的戰力並不強。

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存放于飛行甲板下兩側船舷敞開的"蘭利號"航母上的艦載機

美國航母作戰的初期發展

對於航母這種新式裝備,當時的美國對於其未來究竟該如何作戰幾乎是一片空白,因此美國亟需探索未來航母的作戰形勢。20世紀20年代,美國航空軍,美國戰爭學院以及執行作戰任務的艦隊一起在模擬作戰中進行合作,以此希望評估出未來戰爭中航母的最佳使用方法。儘管此時美國還沒有足夠的航母,但是通過模擬海戰,還是為未來的航母作戰提供了一定的經驗。1925年是美國航母和艦載機發展的關鍵一年,因為這一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柯立芝,組建了總統航空器委員會,這意味著將給美國未來航母和艦載機的發展帶來機遇,同時這一年一位極大促進美國航母發展的人物從幕後走到的歷史舞臺的中央,他就是當時已經53歲的裡維斯。

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蘭利號"航母上的艦載機

1925年裡維斯在接受空中觀察員訓練時儘管已經53歲,但是當時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還是挑選他為第一位戰列艦隊航空中隊的指揮官。原因在於裡維斯在任海軍戰爭學院戰術系主任期間就曾對航空兵運用的新觀念進行過思考。1925年裡維斯成為"蘭利號"航母的指揮官,此時有人提出關於航空兵對於海軍的重要性的理念,亟需一個人來實踐證明,裡維斯作為行動派無疑是驗證相關理念最為合適的人選。裡維斯認為航母艦載機必須集中起來才可以奪取制空權,因此他對於"蘭利號"航母從未搭載超過8架飛機感到驚訝,為了證明航母在未來作戰中擁有的潛力,裡維斯向航母的軍官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他的參謀甚至還為此制定了一個名為《一千零一問》的小冊子,用來歸結整體航母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此時的裡維斯以及他所在的"蘭利號"航母成為了美國未來航母戰術的創造者。

當其航母的先行者,英國的航母發展逐漸陷入困境時,美國的航母戰術發展在裡維斯的帶領下卻越來越完善。1926年1月在舉行的演習中裡維斯將"蘭利號"航母的艦載機數量,從8艘增加到14艘,儘管有的飛行員認為危險提出抗議,不過在隨後的實踐中,證明14架艦載機是完全可行的。然而裡維斯對14架艦載機的數量顯然並不知足。1926年經過改進的"蘭利號"航母的艦載機數量又得到了提升,增加到了20架。

美國航母艦員功能整合

裡維斯還創造性的減少了飛行甲板上需要船員配合的任務,而將其整合成若干特定的功能。同時由於甲板上的噪聲太大,人員之間僅僅靠喊話的溝通效率太低,無線電的發展也沒普及到個人。"蘭利號"航母的艦員擁有了一套手勢符號用於溝通,從而快速完成工作。為了便於區分,航母甲板上各種工作人員穿上了不同顏色的衣服。例如負責統籌領導甲板上工作的甲板指揮員,為了讓人容易識別穿上了顯眼的黃色衣服,機械師是棕色衣服,搬運手是藍色衣服,加油兵是紫色衣服,白色衣服的則是工程師。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搬運手被編為若干個小隊,同時衣服上還有小隊的編號,這樣以來搬運手受小隊長的統一指揮,同時還增加的默契,大大提高了航母的戰鬥力。

移動堡壘,美國航空母艦的初期發展

一架海上航空39B飛機正在"蘭利號"航母上降落

飛機在降落時,最消耗時間和精力,縮短艦載機的降落時間間隔可以大大增強航母的作戰水平。為此裡維斯對航母的攔阻系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力求以最短的時間降落最多的戰機。在航母上未起飛的艦載機唯一可以落腳的地方便是航母甲板,但是這樣以來飛機卻佔據了寶貴的甲板位置,其他艦載機在降落時就增加了安全風險,這是一個棘手的自相矛盾的問題。但裡維斯還是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使用兩頭可以摺疊的支柱,中間連接上鋼纜,構成攔阻障礙,注意並不是攔阻索,攔阻索在攔阻障礙的前方。以此來阻擋沒有掛上攔阻索的飛機,防止降落的飛機撞上停在甲板上的艦載機。隨著攔阻障礙的誕生以及新的應用方法的出現,航母的艦載機降落時間從3分半降到了90秒,在縮短艦載機降落時間的同時,還增加航母艦載機的數量,從8艘增長到了36艘,將美國航母的戰鬥力增長了4倍多。

總體評價

美國航母的起步並不早,而第一艘航母"蘭利號"的總體技術水平也並不高,但是"蘭利號"航母對於美國航母的發展貢獻卻是巨大的。在裡維斯的帶領下,"蘭利號"探索出美軍航母的作戰形勢,形成了美軍系統的作戰準則,證明了航母在未來戰爭中的巨大潛力,促進了美國航母的發展同時為美國航母未來的設計建造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