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你怎麼看這位母親?

迷失在江湖


海外疫情大爆發的時候,許多在外的華人華僑、留學生都開始回國。那麼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這些在疫情嚴重地區的我國公民返回祖國,會不會把病毒再次帶給祖國,讓我國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疫情再次爆發。 於是網友在社交媒體上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有了先前的兩個例子:澳籍女子回國後不遵守隔離規則,不帶口罩到公園裡跑步;美籍女子回國前吃了退燒藥,希望可以躲過海關工作人員的檢測,假期還是被海關工作人員發現了,那其隔離其拒不配合,還與海關工作人員發生了爭吵。 因此,許多網友都在媒體上口伐筆誅,不讓在外的華人華僑或者留學生返回祖國,甚至在網上開始痛罵這部分在外的留學生、華人華僑。

當然這些網友罵留學生、華人華僑的言語,必然會讓華人華僑留學生的父母親人所看見,這些父母、親人肯定會回懟罵人的這部分網友,於是就有英國留學的母親回懟網友“你們這是仇富”。


當然,我們要理解網友也要理解這位母親,理解網友是因為這部分網友也是為了整個大家來著想的,不想讓國家好不容易控制下來的疫情再次爆發,可能其用語不當;理解這位母親是因為畢竟兒行千里母擔憂,這麼多的網友痛罵自己的兒子、女兒,這位母親回懟網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我們也應該理解。

其實,像澳籍女子、美籍女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華人華僑、留學生還是好的,網友應該認識到華人華僑、留學生都是一家人,在困難的時候祖國應該出手幫助,讓我們共同戰勝疫情!

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獵鷹國際


3月23日,網上一個視頻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一女子在聲嘶力竭地說:“你們就是仇富!我家孩子是在英國留學,但他就是中國人!疫情如此嚴重,你們憑什麼不讓他回來?你們這些人不過是眼紅我家錢多!錢多妨礙你們了嗎?關你們啥事了?”原來是一位在英國留學的13歲孩子的中國家長,這位媽媽的視頻不脛而走,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3月24日,英國累計確診病例達8167例,新增確診病例1427例。在英國有22萬留學生,其中中國有1.5萬10-17歲間的小留英學生。家長請求中國政府伸出援手組織包機,儘快送這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大部分小留學生在學校關閉後暫時在寄宿家庭中生活,寄宿家庭的主人大多是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高發人群,家長們非常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

3月16日,有家長代表166個英國小留學生家長聯名向中國外交部駐英國大使館發送了一份《關於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表達了學生家長對於“孩子回不來,家長過不去”現狀的深切擔憂。


申請中提到,對於家長而言“未成年孩子孤懸海外,面臨無法承受的心理壓力”,而在異國他鄉“孩子隔著視頻大哭,家長熬著時差陪孩子流淚”。“面對英國政府諸多難以理解的政策,目前的困難已經超出了個人和商業組織的能力範圍,我們請求中國政府伸出援手……目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中國政府能夠組織包機,儘快送這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

對於這位媽媽聲嘶力竭的言辭,與家長代表們的呼籲,網友們出現了兩種觀點:


1、嚴禁回國,父母去英國陪伴。這些孩子的父母有責任,趕緊飛過去陪孩子。國內疫情好不容易得到了控制,現在境外輸入病例與日俱增,國內學校開學大部分省份還遙遙無期,網友們不希望境外人員長途跋涉回國,害怕破壞防疫的成果。


2、自費回國,自己包機回國。很多人覺得既然留學一年幾十萬都能拿得出來,回國的機票為什麼不願意出?為什麼要政府組織包機,家長為何不自己聯盟包機回國。網友們認為,送孩子去英國留學,目的主要是想獲得英國的國籍,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的國家。


職場小不懂認為:媽媽們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視頻的說法太過於偏激。目前的情況下,建議不回國。原因在於:一、長途跋涉中,被感染的風險也不小。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已經有了行動,給予了留學生們切實的幫助。

一、長途跋涉中,被感染的風險也不小。


3月24日,國家衛健委,全國新增確診病例4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其中上海19例,北京5例,廣東5例,天津4例,福建4例,內蒙古2例,江蘇2例,四川2例,吉林、浙江、山東、陝西各1例。


3月23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78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4例。這是3月4日公佈境外輸入病例數據以來,單日新增境外輸入最多的一天。新增確診病例中北京31例,廣東14例,上海9例,福建5例,天津4例,江蘇3例,浙江2例,四川2例,山西、遼寧、山東和重慶各1例。


從這兩日的新增確診病例數據和範圍來看,上海、北京、廣東、天津、福建、內蒙古、江蘇、四川、吉林、浙江、山東、陝西、山西、遼寧、重慶。全國有15個地區已經有了境外輸入型病例,從英國飛回國內,長途跋涉中,被感染的風險也不小。


二、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已經有了行動,給予了留學生們切實的幫助。


3月23日,駐英國大使館舉行了“真情暖學子,祖國在身邊”,留英學子發放“健康包”活動。為留英學子發放抗疫“健康包”,健康包包括了防疫用品和防疫指南等物資,用來指導留英學子科學抗疫。

綜上所述,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聽從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安排,不建議輕易回國。


職場小不懂,4年獵頭,8年職場,4年創業,2寶職場媽媽,分享職場心得,談創業經驗,寫成長感悟。歡迎關注@職場小不懂。

職場小不懂


給留學生家長的一封回信:我們不是仇富,而是擔憂!

最近幾天,英國小留學生的歸國問題成了公眾關注的話題,166位家長聯名要求政府包機接自己孩子回國。



針對網友質疑和批評的聲音,有位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

說句公平公正的話,我們真的不是仇富,我們是擔憂、害怕、恐慌,你的孩子在國外已經正常上課一個多月了,然而我們的孩子呢?已經在在家熬了兩個月了,這兩個多月對於武漢湖北和全國人民來說,真的太不容易了。



留學生母親你只知道你孩子在英國不容易,你想過我們國內的孩子容易過嗎?據資料統計在英國的未成年留學生多大1.5萬名,你讓祖國包機接回來。國家把英國的小留學生接回來後,是不是也應該把美國、澳洲、加拿大的留學生一起接回來呢?

這些孩子接回來,萬一路途中被感染,萬一回來沒有做好隔離,中國第二次爆發,這責任由誰承擔。所以中國人不是仇富,而是擔憂、恐慌、害怕,我們做了太多努力,不想一起功虧於潰。



其實我一點也不能理解,這些家長為何要把十來歲的孩子送出國呢?國家不好嗎?中國的五千多年文化不值得孩子們學習嗎?還是因為國家的大米不好吃呢?

即使你要送孩子出國留學,那麼請你讓孩子學好中國文化後,等孩子上大學後再去國外深造不好嗎?


一月愛八月


該母親錯誤理解了網友的情緒,愛子寵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想通過聯名的方式調動國家資源絕非上策。

一、該母親錯誤理解了網友

首先,國內疫情的嚴重性,該母親沒有生活在國內的網友清楚。看到祖國到處幫助其他國家,就認為也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然後聯名求祖國幫助,但是該母親沒有想到事情的優先級,還有這種方式祖國是否買賬。當引來非議的時候,氣急敗壞地認為網友們只是在仇富。

其實有錢的人不少,送孩子出國已經不是新鮮事,網友看不慣的是你調動國家資源的方式。另外,對這些出國的孩子們有所顧慮。

顧慮一:他們身體還不夠強壯,能不能在往返的人群裡保持健康;

顧慮二:他們一旦感染,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隱患;

顧慮三:根據英國的政策,住滿10年可以獲得綠卡,之後長期在英國工作。我們現在接濟的如果是將來的“英國人”,那還不如先將資源照顧好自己人。

網友還認為,既然有能力出國,就有能力回國,不必藉助國家寶貴的資源。

二、網友們對該母親的理解

一個母親在情急之下說出任何話都可以理解,即便是一些很不理智、很顛倒常識的話。為了救孩子,需要偷藥,母親就算做賊也會去偷;為了救孩子,需要用自己的命來換,母親就算死也會去救。這就是母親。所以,她說出什麼不理智的話,都源自於她是一位母親。因為災難臨頭,她除了瘋狂呼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就算說了些不理智,甚至得罪人的話也可以理解。

總結:該母親的做法欠妥,但是行為背後的動機卻可以理解。現在沒有因為她造成任何損失,就放過她吧,畢竟她是一個母親,愛孩子的心跟你我的母親沒有不同。希望孩子們也能得救吧,通過更好更合理的方式。


薩加


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有特別多的話想說,網絡上大多是譴責這位母親的聲音,其實,我覺得她挺可憐的。

01、她是一個孩子的母親。

她的孩子遠在異國他鄉,生存狀況堪憂,她在國內即使拼盡全力,也沒有辦法讓孩子立馬回到自己身邊,這種無力、擔憂、焦慮、急躁的情緒應該已經困擾到讓她神經高度緊張,失去了理智。

從一位母親的角度來講,她說出這樣的話,應該是在情緒激動、高度警覺的狀態之下,她的孩子遇到了危險,愛子心切,她可能只是想讓孩子快點回到自己身邊,所以,聽不得任何風吹草動不利於自己的聲音,於是她選擇了不計後果地豁出去,不惜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想要憑藉“一己之力”讓自己的孩子脫離危險之境。

不過,一味地發洩情緒對自己和周圍人都是一種傷害,在此,希望她能冷靜面對問題,也希望她的家人能多給她一些心理安慰,耐心等待相關方面的妥善處理,陪她一起共渡難關。這樣也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讓孩子明白,大哭大鬧、消極抱怨永遠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冷靜下來想辦法面對,才是唯一正確的方式。

02、她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她當初送孩子出國留學,必然花費了高昂的學費,大多數父母辛辛苦苦賺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存、教育環境。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世界上沒有好賺的錢,相信她的家庭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壓力,就算是大富大貴之家,若要維持高品質的生活,也離不開日復一日的辛苦。

據說,像這樣的小留學生有1.5萬,有的孩子只有8、9歲,父母能夠狠下心送這麼小的孩子出國,也一定是經過權衡利弊、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是一件事,國外疫情嚴重,擔心孩子的安全是另一件事,兩件事實在不該被捆綁在一起,不可否認有些人確實存在“仇富”心理,藉機發洩自己對生活的不滿。

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妥善處理好孩子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想說的是,這麼小的孩子其實不應該離開父母,他們正處於需要親情滋養的年紀,過早的離開家、離開父母有可能會造成親情的疏離,從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內心會非常缺乏安全感,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與此同時,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聯繫少了,彼此之間會變得陌生,等到孩子再大一點,父母可能會與孩子無話可說,因為父母無法理解孩子,孩子也無法理解父母,彼此都無法走進對方的心。教育的問題是解決了,但親子問題、情感問題、心理問題又該如何彌補呢!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也許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昂貴教育。

-END-


百合媽媽讀心理


讓國家包機去接,回來免費隔離,檢測真有病了免費治療,國家欠你的是嗎?那麼小的孩子送國外留學,是不是一出生就後悔投胎到了中國?一年二十來萬人民幣的學費都能拿出來,相信你們也不差錢兒,要麼自己合夥包機回國,要麼家長去國外陪孩子,包個旅館享受外國甜甜的空氣看著比中國還圓的月亮多好!你們家長還生氣了,國內孩子都憋在家兩個月了,你孩子這兩個月在國外耽誤玩了還是耽誤出門了?現在要千里帶毒回來,難道還讓國內孩子繼續憋在家裡嗎?人別那麼自私,總想佔國家便宜,不顧大眾感受!


東北大哥app


最近對166名家長聯名要求國家包機接回孩子,很多人都有情緒,為什麼大家都對這一次包機的問題抱著敵視的想法呢,這是由於這種自私的做法就屬於網上網友說的一句話,“建設祖國你不行,千里送毒第1名。”

我不是這個孩子的母親,所以我個人體會不了她的感情,但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我會想從英國接回來的這100多個人,會不會有人帶有病毒感染。

而這位母親一句話,你們就是仇富,顯然是淺薄無知的。從她的這一句話說出來以後,又激起了廣大網友的厭惡。

要說富人馬雲,馬化騰,任正非誰不比他有錢,但是從我們所看到的富人的情況來看,每個人都是非常有教養的人。

俗話說一桶水不響,半桶水晃晃悠悠,這種人就是自身有幾個錢,也不是特別富,中產階級左右,但是就覺得自己除了真正的富豪誰也看不上。

什麼叫做仇富呢?就是對富人抱有一定的敵意,這樣說,馬雲馬化騰等這些人才該是我們仇視的對象,但全晚有誰去仇視馬雲嗎?目前只見大多數人叫馬雲叫爸爸。

我們並不仇視留學生。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努力做到公費去留學。但我們首先會教育孩子一個問題,就是你是中國人,那些從小就送到英國去留學的孩子,明明是為了以後的英國國籍,而不是所謂的,為了以後回來報效祖國,理由說得再冠冕堂皇,但是事實就是平時想要外國國籍,一有事就想到祖國的好,想要回來中國。

這種人其實就是一種極度自私的人,想著自己的好,而從來不考慮他人,極度以自我為中心。

對於她所說的仇富問題,我只有兩點想說:

一、敢不敢把自己的收入報出來,在大眾的眼皮底下查具體的收入來源

二、包機回來在哪裡隔離,如果隔離的孩子引發了其他人的病毒,能能不能負起法律責任

我是小梨情感說,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我,如果你有問題想要解答也可以私信我。


小梨情感說


冒昧的問一下,1.5萬適齡兒童如果還是中國國籍的話,在英國能夠接受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在英國留學的行為是否剝奪了適齡兒童在中國接受教育的權利?這些適齡兒童的家長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如果沒有疫情的威脅,這些適齡兒童在英國一直呆到成年,甚至就業,他(她)們對中國還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不?為了10年後孩子能夠取的英國🇬🇧國籍根本就不是為了什麼教育好不好的問題,孩子不再作中國🇨🇳人滿足了明明自己當不了外國人的家長崇洋媚外的虛榮心,就別把話說的那麼冠冕堂皇的,你說我仇富,那我就仇富,也不像那些信奉外國的月亮🌙是圓的有錢人,掙著中國人的錢💰恬不知恥的笑話中國🇨🇳人仇富,這個時候跑出來想到中國🇨🇳幫助了,跪舔外國的有錢人家孩子未來是哪國人就好好呆在那個國家。


章魚哥我就仇富


近幾天,166個小留學生家長聯名申請,讓祖國包機把孩子接回國的事情上了熱搜,輿論一邊倒的反對激怒了一位媽媽,她怒懟網友,說:你們就是仇富,見不得別人好!

於是,這個話題一下被推向了沸點。

你忘了:你的家人是你的全部,可別人也有家

原因自不必說,這位母親的表達方式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一個“你們”就把所有表達反對觀點的網友都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其實如果換位思考一下,任何一個母親在如此兇險的情況下,對於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卻獨自漂洋過海去求學的孩子,內心都是充滿焦慮的。

正因為如此,之前才會有那麼多網友表示同情。

但是疫情不同於戰亂,或者水災、地震這樣的災難。如果是後者,只要國人冒著風險,把你接回來、救出來,遠離災難地,就皆大歡喜了。

可是,這種感染性極強的疾病,不但去接的人冒險,接回來還會讓更多的人都面臨危險!

這個責任,你負得起嗎?

你一句“費用自理”,就覺得萬事都妥了?

就算你出錢包機接孩子,那你有沒有想過:

○ 一大群人在一個鬱閉機艙里長時間相處,感染風險有多大?

○ 飛機上的工作人員同樣有被感染的風險,他們也為人父母,為人妻兒,難道不會擔心感染自己的家人嗎?

○ 雖然你有私家車能夠到機場去接孩子,但是在他下飛機到走出航站樓期間,與所有在機場的人就沒有相互感染的風險嗎?

這些風險你都包賠嗎?

如果你不賠,那你有什麼權力讓別人為了你,為了你的孩子去冒風險。

如果你也賠,那這個風險應該怎麼估算呢?就算你真有能力出治療費,但這個病可不講情面。如果有人因此失去生命,你用什麼賠呢?用你的錢?還是你的命?

無論你用什麼,不好意思,你——都-賠-不-起!

所以一句話:花錢不能降低感染風險。

因此就算你富可敵國,這也不是你理直氣壯要求國家必須伸手幫忙的理由。同時,這也正是網友一邊倒反對的原因。

你忘了:你的家人是你的全部,而別人的家人也是別人的全部啊!

我們不否認,社會上確認有一些“仇富”情緒的存在。但就你這件事來說,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你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小家吧。你看到的惡意無非是自己的揣測罷了。

你忘了:錢真的不是萬能的

這位母親指責別人仇富,並質問: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

其實,你對自己的孩子無論花多少錢,下多少血本都與別人無關,別人也不感興趣。但重點是:在你的表達當中,中心詞始終都是“我、我、我”!

可能你忽略了,如果真的派專機去接送的話,提供服務的都是普通人。

想到這一點,會不會覺得這位母親的態度非常可笑——你想讓人幫你,卻在與能夠提供幫助的人們為敵!

這怎麼能夠得到別人的同情呢?怎麼能夠讓人愉快地答應去幫助你呢?

說到底,無非是突然發現金錢竟然也有辦不到的事情,所以有些惱羞成怒,口不擇言。

可惜“金錢不是萬能的”這句話一早就存在了。只不過是以往用金錢解決了很多事,讓你忘記了這一點。

所以,這到底是大眾仇富,還是財富的聚集讓你變得狂妄自大,還真不好說。

對於這位母親來說,別人仇不仇富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應該好好想想當金錢無能時,自己到底應該做點什麼才能解決問題呢?

你可以坦誠地表達出自己的焦慮和無助,尋找相關部門協商,確定切實可行的方法。

如果你還是相信金錢的力量,那也可以花大價錢在英國找一找,看有沒有那種有愛心、想冒險的英國人願意照顧你的孩子……


總之,無論如何在網上看網友評論,還情緒化地懟來懟去都是毫無用處的,而且如果徹底激怒了大眾,反而會給解決問題帶來負面影響。有這功夫兒,你不如趕緊想想辦法,安頓好你家的孩子吧!


當然,無論你多麼無理,孩子是無辜的。祝願他能夠早日被妥善安置,安全地度過這一難關。


覺知舫


天哪!是誰給你的自信?!

誠然,能夠在英國讀書的人很大一部分家庭環境都比較好,至少中產以上,但是你以為的國人還是之前閉關鎖國的小國家麼,您可能還活在古代吧。中國人的成長和經濟發展不說特別厲害,但是當前也站在了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上,中國之前也確實是世界工廠,但是現在的中國科技水平飛速發展,也出現了華為這樣的民族企業。

我們從來都沒有迴避我們的不足,但是我們的眼光也確實是長遠的,我們用發展和公正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您是用什麼理由相信您在英國就會過得比國人好,您又是哪裡來的優越感認為我們是仇富?

這樣的人真是很讓人討厭,我們沒有嫉妒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羨慕更好的但是卻不仇視,因為我們的三觀正我們有夢想,但是我們更能夠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

疫情以來,中國也暴露出來了許多問題,也出現了許多個例的特點人物。但是我們要明確個別人物的出現並不是我們不解決問題的原因,而是我們如何在解決問題時更好決策的動力。中國曆來都是統一的、團結的國家,我相信很多人仍然記得疫情爆發早期全世界留學生、華僑、在國外的中國人甚至將全世界的口罩採購一空全部投放在湖北、武漢、全中國。

中國上半場,世界下半場,留學生、華人華僑打全場。現在疫情在國內已經有所控制,但是卻發生了世界範圍內的疫情傳播,但是我們安全了不代表我們就可以獨樂樂了,這不是中國人民的本性,也不是大國的作為。相信我們的國家會對全世界範圍內的留學生和期望回到祖國懷抱的人做出妥善的安排,包括如何進行安置、如何進行病毒輸入型病例的防治、如何進行國內居民的保護等等。

在疫情面前,眾生平等,不因為你富有就高人一等,也不因為你貧窮就不能獲得醫療資源,希望個別人不要在特殊時期博存在感,好好做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