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如果宋江拒絕招安,率領眾將與大宋決一死戰,能否推翻大宋朝廷?

小文蟲


首先,從結果來看,這個設想是根本不會成立的,雖然在書中似乎將梁山描述的很是雄偉,可實際上也就只是一處水窪山寨而已,滿打滿算,也就能放下108位頭領以及親屬及打雜的嘍囉,想要多容納些人,那就只能繼續擴張地盤才可以。即便是宋朝在當時再弱小,餓死的駱駝比馬大,宋江即使不招安,也是很難推翻大宋朝廷取得江山的。而其實真實的宋江就是在宋朝起事的,不過最後卻還是被鎮壓下去了。在《水滸傳》中也一樣,宋江之所以堅持招安。除了他想全梁山兄弟忠義之名,不背上反叛的罵名,還有就是宋江知道梁山的實力和出路。

那麼為什麼梁山泊當時沒被剿滅,還在民間挑起推翻大宋呢?

首先,當時梁山雖然讓大宋朝廷震驚,也威脅到了朝廷,然而梁山泊畢竟不大。梁山雖然曾打敗過朝廷軍隊的進攻,但那也只是依靠地勢之利、提前佈防的原因。梁山的地理位置佔據了優勢,易守難攻,朝廷不費些力氣,還真的打不進去。

其次是,梁山的這群人並不是真正的反賊,他們只是在那裡做強盜,平日裡打劫打劫貪官大戶,還接濟一下貧困百姓,對於朝廷來說首先要征討的自然不是他們,而是那些真正造反稱王的組織。

而梁山呢,就算是攻破了城池,卻也只是洗劫乾淨就離開,從未想過佔領,那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清楚,他們的根基薄弱,出奇制勝可以,但是要固守城池,卻是完全做不到的,所以他們基本上都是搶完了就跑,而朝廷也對他們採取放寬政策,就算真的派人來剿匪,也只是派個各路節度使這種水平一般的人,真正的知名將領還真的看不上他們這些人。

除此之外就算拋卻了朝廷圍剿的因素,梁山也不會去推翻朝廷統治的,先不說宋江的個人主張,只說那些被他所勸降的武將,比如呼延灼、關勝等人,也不會允許梁山這些人去造反,假如梁山的人真的有一天動了自立為王的這種心思,恐怕那些武將會第一時間從內部突破,殺了這些造反的人,然後再回朝廷邀功再繼續做官去呢!

而相較於後期的方臘,毛主席晚年曾指出:方臘由於得到人民擁護,顯得正氣凜然。那個宋江則是一個整天哼著「罪臣該死」的封建奴才,在招安後則是一個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當然,毛主席也是就《水滸傳》而言作精闢點評,毛主席的點評總是一針見血,愛憎分明,極富個性!從我看了《水滸傳》之後,其實是比較討厭宋江性格,覺得他太小人了,沒有絲毫骨氣,即使他有謀略,算是梟雄,然後看了正史和真正史料後更加討厭宋江,覺得他其實就是一個小丑,放在毛主席戰爭年代裡,他絕對是漢奸、投降派、投機分子,相反,我非常同情、佩服方臘,覺得他是一位真正的男人,一位硬漢、英雄,堪稱頂天立地之偉丈夫!

回到主題,當時1119年,宋江聚集起36人開始殺富濟貧,宋江帶領著梁山軍,地盤主要是以梁山泊為中心,在梁山泊的附近和當地的衙門做著鬥爭,為弱勢群體老百姓爭取利益,隨著時間的推移,梁山的勢力慢慢壯大了,於是攻擊範圍擴大到了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也是把朝廷的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實力也可以,但是宋江集團和方臘比起來那就差很多了,宋江為首的梁山軍只是小打小鬧的賊寇,他們沒有明確的革命目的,更沒有要推翻朝廷,他們只是打著替天行道的口號,引起朝廷的注意,完了在接受招安,在朝廷中謀個一官半職,在實力及發展方向上與方臘軍大不同,沒有方臘看得遠。

《水滸傳》不可動搖的主題思想是官不反朝廷, 水泊梁山以替天行道精神為圭臬,拜行俠仗義為行事準則,作者把仁義品德、仗義疏財、兄弟友愛、軍事智慧、領導才能統統集合到宋江身上,成功製造出一個光輝燦爛的典型人物;所以無論從小說還是歷史來分析,即便是宋江不被招安,宋江集團也絕無可能推翻當時大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