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遠基金陳光明解答四大熱點:股票比房地產具有較高性價比


睿遠基金陳光明解答四大熱點:股票比房地產具有較高性價比


3月25日,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號“睿遠基金”刊發睿《遠基金陳光明:現在是可以樂觀一點的時候》(簡稱文章)超5000字長文。文章系根據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先生內部交流整理。

在文章中,陳光明稱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蔓延,受此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經歷劇烈震盪,美股兩週內四次熔斷,主要股指跌幅超過30%。站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時點,談未來不妨回到投資的原點,這或許有利於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對於市場,要始終保持敬畏,但同時也要對未來保持樂觀,尤其在市場極度恐慌時可以更樂觀一點。陳光明圍繞四方面熱點,闡述自己的觀點,這四個方面是:股票價值來源於什麼?短期市場是否可以準確預測?關於經濟和市場、現在是可以樂觀一點的時候。


股票價值來源於什麼?陳光明認為股票的內在價值,來自於企業未來自由現金流的貼現。從這個維度講,短期疫情的影響對於企業長期價值的影響不會很大,除非本次疫情未來年年如此。從市值損失的角度看,理論上從當前市值中減去今年預計的自由現金流損失即可。


目前,全球範圍內的疫情擴散,一定程度上是早期西方國家政府和民眾普遍重視程度不足,認為距離疫情較為遙遠,也無法想象確診人數指數上升的現實,當確診人數真的呈指數級上升時,恐慌情緒是非常強烈的。


陳光明指出,疫情期間,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金融、財政措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短期影響,各地政府也根據當地具體情況不斷推出措施,在防治疫情擴散的基礎上鼓勵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未來相信一定會有更多促進內需、加大基建投資等逆週期政策。


短期市場是否可以準確預測?在文章中,陳光明回答了對短期市場變化、風險偏好怎麼變化,利率會怎麼走等等問題。陳光明坦誠準確預測是非常困難的,超越絕大多數人的能力圈,現在歐美市場幾乎沒有幾個人會準確預測到市場會在短短4周內出現30%以上的跌幅,而在去年11月的時候,就有投資人嘲笑巴菲特持有1200億元美元現金,說這是牛市。


陳光明認為,作為價值投資者,更多的是對風險回報比的權衡,對企業內在價值的專業評估;懂得在低的時候敢於堅定地下手,在高的時候敢於與眾不同地放棄一些收益,更多地去看待風險。短期的影響對公司內在價值的影響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疫情不會改變世界的進步和中國的崛起,疫情帶來更多是情緒影響,而非持續的經濟和資本市場影響。睿遠基金始終看好中國未來經濟的長期發展潛力,看好優秀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


關於經濟和市場。文章中,陳光明分析了美國企業加槓桿問題。陳光明稱,目前,美國市場,風險溢價已經達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從結構上講,一方面,非金融企業是近年來加槓桿的主力,槓桿率從2012年以後開始回升,至2019年升至75%的水平,比金融危機前的高點高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居民槓桿率則一路下行至75%,較金融危機前低23個百分點。就私人部門而言,美國仍具有從企業向居民轉移槓桿的騰挪空間。非金融企業加槓桿,這的確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潛在風險之一,但是,美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仍顯著低於G20國家和新興市場的平均水平。因此,睿遠基金認為,雖然美國金融危機後積累了一些問題,但似乎還沒有到一定會再次爆發危機並嚴重波及全球市場的程度。


陳光明認為,中國資產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在全球範圍內比較來看相對優勢明顯,性價比更好。在這個時點上,股票和其他資產相比,如房地產和債券,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現在是可以樂觀一點的時候,陳光明認為。“股市底部往往是最恐慌的時候,就疫情而言,恐慌情緒往往不是疫情新增確診人數達到最高峰的時候,而是增長速率最快時對人們的心理衝擊非常最大,一旦增長速度平緩下來,擔憂情緒將會隨之減弱。海外市場因為疫情和流動性擔憂,目前已有多國出現超過30%的下跌,隨著各國逆週期政策的出臺,配合控制疫情措施的有力推進,擔憂情緒有望得到逐步緩解。”陳光明進一步解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