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在各種清宮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女主角的髮飾是誇張的定在頭上的旗頭,不論哪段戲份都是統一的大旗頭,中間一朵大花。但事實上是否如此呢?

什麼是旗頭?

一般來說,旗頭主要指婦女(旗女子)的髮式,那麼為什麼大部分戲劇會統一刻畫成大旗頭佩戴大花朵的誇張形象呢?這主要是因為清末被稱為"晚清最美格格"的完顏立童記(又名王敏彤)一張廣為流傳照片的影響。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在這張照片裡的清朝皇室女性頭戴巨大旗頭樣式,中間佩有大花,兩側壓發花也有多種,幾乎覆蓋了正面頭髮的四分之三。這對後來的影視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礙於攝影技術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才被髮明,清朝早中期的旗女子人物形象沒有以大眾熟知的方式流傳下來,所以導致大部分人誤以為所有階段的清朝皇室女性都是這樣。但其實這種牌樓樣的的旗頭是在清朝晚期才開始流行的

那麼真實的清朝滿族皇室女性發飾"旗頭"到底是怎麼樣發展演變成為我們常見樣式的呢?

旗女子的早期髮飾

滿族為女真族的後裔,所以滿族女性的髮飾保留了大量女真族的習俗,而且在入關前後有很大的不同,在入關前的滿族女性發飾一般較為簡單,多為辮髮盤髻,未婚雙髻,已婚單髻。符合遊牧民族作風。入關後受漢族服飾文化影響,滿族女性的髮髻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成為在影視劇中常見的各種旗頭。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滿族婦女常見髮式有"兩把頭"、"如意頭"、"一字頭"、"架子頭"等,"兩把頭"是平髻,"如意頭"狀如如意而得名;看起來像一字的髮髻則成為"一字頭",這幾種髮型大同小異,成為後期牌樓狀旗頭的雛形。最開始的"兩把頭"是將頭髮束於頭頂,然後將頭髮分為兩股,在一根長而扁的髮簪上向左右纏梳。兩股頭髮在頭頂梳成橫向髮髻後,再使用簪子固定。目前為止,史料中見過最早的 "兩把頭"畫像是在道光年間《西頂過會圖》,整體呈現較為簡單的樣式。後期的兩把頭開始使用大量的工具,先使用髮圈將頭髮固定,然後將頭髮分開纏繞一個類似於眼鏡框的空架上,兩邊碎髮再用固定起來,剩餘的頭髮向後綁成燕尾的樣式,這就是後期大拉翅的基本形態。

因為旗頭的造型是入關後在北京流行起來的,所以也經常被稱為:大京樣、大翻車、達拉翅、答喇赤、旗頭、旗頭板等,較為誇張的晚期旗頭主要為板狀冠型,與頭髮分離,可以單獨拆戴,髮髻周圍繞一串珠子,正中間普遍串東珠,兩邊再配有其他的花朵和寶石首飾,佩戴後像高樓一樣聳立,非常壯觀。其中最常見的是扇面狀,製作時通常在鐵絲架或者藤架上纏繞多層漿過的布料,(可參考民間做鞋子"打胳膊")然後裹一層黑色或其他色彩的深色絨布,再加以裝飾即可。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旗頭的"進化"過程

入關前滿族女性的髮式具有濃重的女真族風格,氣候環境、生活方式、材料來源限制了髮飾的發展。而且入關前少數民族經濟不發達,手工業相對落後,使得清以前的滿族婦女多用金和珠玉做首飾,一般婦女不能使用珠翠鈿子等精緻首飾。

入關後開始逐漸漢化,在順治時期,開始推行剃髮易服,但因為激起漢人強烈反抗,無法順利推行,基本改變不大,所以旗女子的髮式繼續維持原來的樣式;康熙是我國古代在位最長的皇帝,這一時期是清朝國力非常強盛的一個階段,旗女子髮式的變化主要出現在加入頭巾或者釵,由於當時入關未久,滿人之間盛行"服飾不得漢化"的潮流,並且清朝統治者是馬背上打天下,並不支持這種奢靡的風格,所以髮飾不可以過於誇張;到了雍正帝時期,旗女子的髮型裝飾有了部分的改動,主要體現在增加了各種大小的鈿花,但是這一時期的幾位皇太后、太后生活節儉,所以整體髮飾並沒有走向奢侈和浮華;"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到達頂峰,

各地貢品入宮,為旗女子的髮飾變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各種金、玉在頭上堆疊,於是本身的髮量就不足以支撐較重的首飾,發架就應運而生;到了嘉慶帝時期從上到下的奢靡風氣影響了旗女子的髮飾,這一階段的非常流行高高的女子髮髻,編起髮髻後剩餘的頭髮在腦後挽成"燕尾"形狀的扁髮髻,長度可以達到常服衣領位置;道光年間由於鴉片戰爭爆發清朝戰敗,統治階級採取消極應對的策略,整體社會形勢逐漸滑坡,這一時期旗女子的髮飾失去較強的外界刺激,沒有做出較大改變。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但是愛美是從古至今顛撲不破的真理,自咸豐時期開始,旗女子的髮飾較為明顯的從實用性向美觀性發展;雖然自鴉片戰爭之後簽訂了各項喪權辱國的條約,但與此同時,國門被打開,清朝皇室作為掌權者還是或自願或被迫接受了大量的舶來品的改變,簡單的"兩把頭"已經不能滿足女性對於美的追求。比如咸豐帝時期的宮妃在"兩把頭"上大做文章,插花裝飾,點翠頭面,各類扁簪,咸豐年間清朝國力式微,所以這種浮誇裝飾的風格受到了咸豐帝的斥責,並沒有長期存在下去;同治帝登基之後,孝欽顯皇后,也就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一方面女性話語權擴大,另一方面為了維持自己的威嚴,慈禧太后開始對髮飾做出改變;到了光緒年間,慈禧太后為實際掌權者,於是整個髮髻開始往華麗的方向發展。"兩把頭"變得越來越華麗,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大。真頭髮已經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於是大家開始在其中摻入假髮,將真發假髮合併編在一起。為旗板頭打下了基礎,逐漸越梳越高,最後徹底演變成安在發頂的架子,也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能見到的大拉翅。

這種牌樓樣式的旗頭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年,宣統帝退位, 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覆滅,旗頭也隨之成為歷史中的一道印記。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旗頭裝飾的發展變化

旗頭的發展不僅僅是整體樣式和大小的改變,也體現在裝飾物的變化,剛開始從漢人妝發學得使用簡單的扁方、簪釵,扁方多用青玉質地,分為大扁方和小扁方,小扁方多在喪事期間使用;另外所需就是腦後固定所用的簪或者釵,樣式較為簡單,以實用和固定髮髻為主。

後期開始逐漸增加各種裝飾,以頭花、鈿子、穗子、燕尾,簪子為主。其中頭花多用小朵絨花,諧音漢語的"榮華",佩戴的絨花會應季節做出改變,比如端午時節用艾草、清明時節用柳枝,諧音為"留";中秋佳節用桂花等,而佩戴大花基本是清朝晚期的習慣;鈿子是一種裝飾物,普遍是金子做的,平時場合不會佩戴,一般是在重要的場合才會佩戴吉服穿戴,鈿子圍繞成好看的形狀,中間以各種珍珠寶石作為裝飾填充,周邊也會用寶石做其他吉祥的形狀,大多為植物或者吉祥的動物形狀;穗子是在簪子下方垂墜的綵線,頂端串有花朵、鴛鴦、蝴蝶、蝙蝠等有好寓意的裝飾,穗子一般較長,可以垂至肩頭,可戴兩側或者一側,功能類似於步搖;燕尾是將腦後剩餘頭髮梳為髮髻,做兩個角垂在腦後,大拉翅盛行之後,為了配合繁重的頭飾,腦後的燕尾也變成了與之相匹配的大燕尾;而之前所使用的的簪釵也逐漸在固定作用之外增加了裝飾美化的作用,簪子是頭部尖銳尾巴略粗並雕刻紋樣,因為固定頭髮所需,既要硬度也要韌度,後期增加了其餘只以裝飾作為要點的金簪和玉簪,一般夏玉冬金。

不同等級的旗女子或者宮妃所佩戴髮飾也不一樣,一方面體現了滿漢文化融合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展現了髮飾和封建古代女性地位的相關性。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旗頭髮展變化的原因

清朝是一個滿漢文化衝突交融的時代,所以整個清王朝的審美變化趨勢是非常複雜和多元化的,從旗頭的發展變化可以看出,剛開始是符合遊牧民族"逐水草而棲"的樣式,簡單方便,不論什麼身份的旗女子都是類似裝扮;入關後和漢文化融合開始產生了複雜的花樣,但是礙於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和文化傳統的影響,整體的變化不大,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固,

旗女子逐漸開始被養在深宮,不需要騎馬和夜宿草場,逐漸成為統治階級的寄生品,可以將大量心思和精力花費在妝容服飾上,髮髻也有著越來越高,越來越繁複的趨勢,直到光緒年間,頭頂的真發和假髮徹底變成了上面加有各種各樣的裝飾物的一塊"板"。

由此可見,絕大部分時代的產物都是這一時期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共同導致的,而不會是單一因素影響下的結果。首先,清朝旗女子髮飾演變規律和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是分不開的,清朝國力強盛以及社會文化發展程度較高的時候,旗女子的髮飾變化也比較明顯;其次,清朝旗女子的髮飾變化和當時滿漢民族文化融合有非常大的關聯,清朝入關後,統治階級強硬滿化漢人的政策失敗,滿漢之間矛盾衝突的同時也在相互借鑑相互融合,旗女子的髮飾逐漸加入漢族元素,但是整體依然保留民族特色,沒有被完全漢化;最後清朝旗女子髮飾演變和當時統治階級對待女性的態度有較大關聯,清朝早中期保留了較多遊牧民族風俗,科爾沁草原上的女性可以上馬打獵下馬紮營,地位相對尊崇。到了清朝後期,旗女子已經不需要在草原奔馳,逐漸脫離生產,成為男性附庸,變成寄生於龐大統治機器上的一朵菟絲花。

為什麼清朝皇室女性以旗頭上插一朵大花作為髮飾?

總結

縱觀清朝幾代更替,旗女子的髮式從辮髮到"兩把頭"再到大拉翅逐漸變化,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是脫離不開的。所以總體來說,清朝皇室女性旗頭髮飾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歷史社會經濟的變化逐漸演變而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