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華為筆記本誕生於 2016 年,到現在只有不足 4 年的時間,但它已經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尤其是在過去的 2019 年,華為 PC 的出貨量同比增長 20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2019 年全球 PC 市場的出貨量僅增長了 2.7%,由此可見華為 PC 的表現是多麼的突出,那麼面對幾乎停滯的 PC 市場,華為是怎麼殺出一條血路的呢?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2016年2月21日,餘承東在巴塞羅那發佈首款華為筆記本

華為筆記本能有今天的成績,如果單純從產品角度來解讀內容就太過於乾癟了,所以我先從行業、品牌和戰略說起,最後在和大家聊一下華為的產品策略。


行業、品牌以及戰略:


從 2011 年開始,全球 PC 市場一直在不斷萎縮,但 2019 年是個拐點,根據 IDC 的報告指出,2019 年全球 PC 出貨量同比增長 2.7%,結束了連續七年的市場萎縮。這表明儘管手機等移動設備對 PC 市場的衝擊依然巨大,但 PC 需求仍在。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體會得到,工作還是離不開電腦,哪怕是學生寫個畢業論文,都覺得買個筆記本更穩妥。所以我認為,未來的 PC 需求依然存在,而且對產品的要求會更高,也更加專業化。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在 PC 市場中,有著聯想、惠普、戴爾等老牌廠商,他們擁有悠久的歷史,品牌形象也早已深入消費者心中,競爭環境看似對華為十分惡劣,但其實恰恰相反,因為這些巨頭始終在微軟和英特爾的體系之下,這使得 PC 產品的創新也幾乎受制於這兩家,也就是受制於硬件性能的提升,所以這個領域就像一潭死水,失去了活力,試問一下,近幾年的 PC 產品除了性能提升外,是不是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尤其是在當前 5G 的環境下,PC 還是那個老樣子,沒創新也沒發展,更不要談與其他設備之間的“萬物互聯”了。而華為就像是這潭死水中一條拼命攪動的鯰魚,它的品牌優勢自然不用多說,但更厲害的是華為在做產品方面有著更高維度的思考,它能夠跳出 PC 的圈子,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待 PC,在這裡就要和大家說一下華為“1+8+N”的戰略佈局了,這個佈局很簡單,就是以手機為主,以VR/AR、Pad、PC、電視、手錶、音箱、車機、耳機為輔,這九個市場,必須要拿下。如果做成了,就是華為一直在說的“全場景智慧體驗”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華為1+8+N戰略佈局

很顯然,如果只依靠硬件性能的提升來做電腦,對華為來說就是“方向錯了”,華為的想法是打造“1+8+N”的全場景智慧化生態體系,而 PC 產品作為生態中的一環,自然要接入其中,這個體系存在著強大的疊加效應,手機、電視、PC 乃至手環這一款款產品的創新力疊加起來,會得到 1+1>2 的效果,例如華為手機和 PC 碰撞產生的 “HUAWEI Share” 、“同屏協作” 就是疊加效應最突出的體現,這不僅可以讓用戶體驗倍增,更能夠讓華為筆記本的競爭力倍增。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所謂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遠,華為做產品的目的非常清晰,它想把每個產品都置身於“1+8+N”的體系之下,這樣才能形成獨有的競爭優勢,並且華為的決心非常堅定,所以它才能夠在筆記本產品上不遺餘力地做創新,這是我十分欣賞華為的一點。


產品:


一款優秀的產品離不開強大的研發實力,出色的工業設計,以及軟硬件等各方面的體驗,所以我從華為最頂級的 MateBook X Pro 說起,聊一聊華為筆記本為什麼會成功。


華為 MateBook X Pro 在 2018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前正式面向全球發佈,作為首款全面屏筆記本,華為MateBook X Pro 一經推出便獲得了眾多國內外金牌科技媒體的盛讚,在 The Verge 的評測中,MateBook X Pro 還被評為 2018 年度最佳筆記本,當年蘋果 MacBook 都沒競爭過它。現在看來,MateBook X Pro 可以說是華為筆記本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拐點,它標誌著華為已經完全有實力立足於高端筆電市場。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MateBook Pro 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全面屏”設計,在 MateBook X Pro 之前,沒有一款筆記本的屏佔比能達到 90% 以上,而在機身方面,CNC 一體切割的鋁合金材質更是質感十足,硬件方面,最高可選 i7 處理器、MX獨立顯卡、16GB內存、1TB硬盤,屏幕算是最大的亮點,3:2 的比例適合辦公,支持觸控操作,色域色準都有著非常好的表現,而且還是 LTPS 低功耗屏。總之,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MateBook X Pro 的硬件配備完全符合高端筆記本的水準,畢竟做硬件嘛,一直是華為的傳統優勢。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前面說到,華為做筆記本是為了打造全場景智慧化生態體系,那麼華為筆記本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接入其中的呢,這要從 2018 年末 MateBook 13 的問世說起,華為 MateBook 13 是一款中端機型,這款筆記本也採用了 MateBook X Pro 上的全面屏設計,但最重要的是MateBook 13 首次支持 HUAWEI Share “一碰傳”功能,它可以在手機與 PC 之間通過 NFC 快速匹配連接,進而進行文件傳輸。後來 HUAWEI Share 功能不斷完善,直到現在他已經全面進化為“多屏協作”,不僅能完成基礎的一碰傳文件、圖片、視頻、錄屏等基礎功能,還能把手機屏幕投射到電腦上,並且具備雙向的實時交互能力,具體可以看看 Navis 大佬的視頻。

當然只做高端產品是不夠的,畢竟消費的主力是中低端,華為肯定會吃這塊肉。華為的思路是“先富帶後富”,首先要捨得潛心做研發,用心打造高端產品,然後就是“技術下放”,這簡直就是個殺手鐧,在高端產品上驗證過的新技術,會迅速下放到中低端產品上,例如硬件方面有 3:2 全面屏,軟件方面則有“多屏協作”這樣的功能,

這樣做不僅極大的增強了中低端產品的競爭力,搶佔了別家的市場,對自己來說來還能均攤研發成本。華為MateBook 數字系列、MateBook D 系列、榮耀 MagicBook 系列就是最大的受惠者,要知道這些產品瞄準的可是 3000-6000 元的市場,雖然價格低廉,但是上面說的功能一個都不差,競爭力有多麼強可想而知。

為什麼華為能做好筆記本?


總結:


華為筆記本成功的關鍵不只是強大的品牌優勢,它還有著對消費者需求的細緻觀察,有著踐行“1+8+N”戰略的決心,華為筆記本的成功,說明永遠也不要放棄機會,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不要再去說 PC 已經是過去式,也不要再去說 PC 很難創新,當你站到更高維度去理解 PC,當你基於用戶洞察去看產品,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創新的點也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