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分封制;而在秦一统六国之后,改成了郡县制。

对于“废分封,立郡县”到底是对还是错,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我们也只能从历史时间角度出发,既然分封在前,郡县在后,那就姑且算作是一种进步吧!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然而这一种“进步”却在汉朝建立初期产生了动摇——郡国并行。

所谓“郡国并行”实际上就是郡县和分封的结合,而处于两个王朝更迭的特殊时期,它的诞生一定有着比较复杂的时代背景:

汉朝是建立在秦朝灭亡的基础上,而秦朝则是建立在战国的基础上。在亡秦运动中,义军统帅项羽曾约定六国贵族,事成之后让他们重回故地继续封王,这就激起了六国贵族的作战热情,毕竟自己能捞到好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胜利者是布衣出身的刘邦。

老板都换人了,当初许下的诺言还有效吗?这是当时六国贵族的共同疑问。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为了安抚天下人心,刘邦不得不继承项羽的诺言,分封了八个异性诸侯王,当然自家姓刘的人也是肯定要的。如此一来,封国和郡县都有了,这可不就成了“郡国并行”了嘛!

然而和周朝的分封制相比,汉朝的分封制显得略有不同。学过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周朝的分封制等级制度十分严格,权利大小由上而下形成一个“金字塔”: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而汉朝的分封制则相对简单得多,就是很单纯的“皇帝——诸侯王”这样的格局。和周朝相比,颇有点“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感觉。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我想应该是刘邦所分封的人一般都是他信得过的人,所以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即便诸侯国的势力远大于中央,在西汉初期也并没有太大的政治威胁,毕竟都是自己人嘛!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然而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诸侯强而中央弱”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文帝时期,这种形势就已经初现端倪:

汉文帝汉朝总郡数为57郡,朝廷直辖郡数为15郡,诸侯王国的郡数占全国总郡数的73.7%,而汉中央辖郡占全国总郡数的26.3%。如此一对比,就会发现中央与诸侯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不仅如此,汉代诸侯国的权力更是朝廷最为忌惮的!除了与朝廷共享基本政治建制以外,诸侯国还拥有税赋权。

要知道,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足够的军队与政治资本,再加上诸侯国的领土远大于中央,所以在汉朝初年就会出现“诸侯税收远多于中央税收”的尴尬局面——诸侯国比朝廷有钱!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当然,朝廷也不是傻子,虽说诸侯王大多是自己人,但是该提防还是要提防的。对于诸侯王的限制,我就简单举几个例子:

1、不得藏匿朝廷钦犯。

2、不得私自和其他诸侯王会晤。

3、不得私自出离封地。

4、不得私自犒赏朝廷军队。

想的虽然很周到,但是毕竟诸侯王实力要远大于中央,拳头硬才是真道理!至于限制措施有没有效果,我说了不算,但有一件事情却很能反映问题——七国之乱,当然,关于这一点那就是后话啦!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最能体现诸侯国与中央实力差距的是人口问题。

因为秦朝的暴虐无道以及滥杀无辜,汉朝刚刚建立时,全国人口普遍稀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汉朝人口得以恢复。

但是其分布却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江南地区。而这一地区并不是中央的管辖地,这也就意味着就人口而言,中央实际控制的数量要远远少于诸侯国,其比例大约为1:2。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人口差异呢?

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原因——人民沉重的负担。我们先来看看汉初时人民的税赋比例:

汉高祖时期为十五税一;惠帝时三十税一;景帝时期三十税一

乍一看,这个税率其实并不算高,那么为何我说人民负担很沉重呢?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会出现“流民”。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秦汉时期,国家的人口管理采用的是商鞅变法留下来的“编户齐民”制度,也就是说一户人家的人口数相对固定,大约为五口一家。并且在那个年代,人口职业多以农民为主,这也就意味着多数时候得靠天吃饭。

一旦发生人祸或者天灾,农民的基本生活就很难保障,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农民的负担也很重要。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西汉时期有一家标准户,两个大人,三个孩子,种田一百亩。所获得的收成大致就是百石左右,加上杂七杂八的其他收入,这样一户人家一年收入大约是20000钱,需要缴纳的税赋大约是1000钱。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看似是不多,但是这是理想情况,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农民的收成是实物;而缴纳税收则需要现钱。这样一来,农民就需要先把实物换成现钱再去缴纳,而兑换的过程中,实物的损耗其实是很大的,比如,路上要吃掉一部分,可能还会遇到粮食霉变的问题。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这还只是小事,波动最大的是市场,因为粮食收成时间大致是固定的,所以会出现粮食实物一拥而上的局面,最终造成贱买贱卖;而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又抬高了价格,农民收成不好自然要买粮食吃,一来一回,你说损失得有多大!

而诸侯国因为具有独立的税收权力,只要进行合理地政策改动,势必就会吸引许多农民迁入!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吴王刘濞。在他的封地管辖范围内对于农作物买卖实行的是“平价”交易,也就是说不是按照固定的价格进行交易,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以月为周期,对市场价格进行一次评估,这样一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不仅如此,刘濞还按照一定的数额支付农民服役的酬劳,原本是义务劳动,现在变成了有偿劳动,你说农民是更愿意留在朝廷呢?还是更愿意迁入诸侯国?那自然是后者!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朝廷和诸侯国的对比越来越鲜明,这就使得民众更加倾向于诸侯王而并非中央。实际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政治离他们很远,中央和朝廷其实没有太大差别,自己能够衣食无忧就很满足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本就实力不及诸侯的朝廷有流失了大量的人口,自己唯一的优势也没有了,帝国的天平开始倾斜,一场浩劫即将降临到这个刚刚出生的王朝······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公元前155年,因为不满晁错的“削藩”的建议,吴王刘濞前往胶西与胶西王刘卬面谈,约定反抗汉朝成功后,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随后刘卬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一起决定反汉。

次年,吴王刘濞起兵造反,著名的“七国之乱”爆发了!为了平息藩王的愤怒,汉景帝被迫腰斩晁错,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刘濞等人的作乱,幹旋失败后,汉景帝决心武力平叛,任命大将周勃之子周亚夫为太尉,主导平叛事宜。

仅仅过了三个月,叛乱就基本被平息了。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此次叛乱让汉朝政府深切地感受到分封制所带来的的巨大隐患,而如此迅速的战斗也体现出了分封诸侯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强的关联。

吴王刘濞的行为其实和“六国伐秦”是一样的,在他们之间不存在完善的制度,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联盟,说到底,只是为了自身利益作斗争;而一旦成员之间的利益出现矛盾时,这样的联盟很容易就被瓦解了,因为大家都是诸侯王,所拥有的权力是一样的,没有上下级之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统一管理。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但是汉朝中央政府则完全不一样!

中央出兵不涉及军费和奖励的内容,汉景帝下令,周亚夫执行,各级将军和士兵们也不过多关注军费和奖励,这是一种义务制的体现,也是一种对于中央集权的服从表现。

所以,我认为“七国之乱”实际上就是“邦联制”vs“集权制”!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历史由胜利者说了算,既然“集权制”赢了,那么中央集权的推进就更加顺利了。吴楚联军战败后,汉景帝接收了原吴国境内的铸币厂和盐场,纳入中央体系,同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诸侯王最终丧失了铸币权,此时的诸侯王们早已不复当初的地位,毫无抵抗能力。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成为了历史的主流。诸侯王和地方政府在人事权、财税权、军事权等方面的权力完全被剥夺,军事抗争的失败使得地方完全失去了制约西汉中央皇权的可能性,地方区域市场的经济利益也被中央获取。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虽然诸侯们依然还在,但是却已经失去了与中央皇权抗争的能力与信心。


邦联制的周朝存续近800年,为何汉朝想要延续时突然改成大一统?

从类似“邦联制”到完全“集权化”,汉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在短短半个世纪就完成了转型,并且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结束,这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所获得的全面胜利。

虽然集权制与分权制相比,存在着诸多强制力,但是就国家发展而言,集权制更加适用于大国的管理,由上而下的统一协调运作更加具有效率,这一点,我们从“七国之乱”也可以看出一二。

所以,这并不是个人意志的决定,而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