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自全球抗疫進入了關鍵時期以來,中國在鞏固自身“戰果”的同時,也向世界慷慨解囊,貢獻前期寶貴的經驗,向許多國家提供了援助。截至3月16日,中國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

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此次新冠疫情,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事物永遠是危中有機,風險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機遇。這次的新冠,就是中國上升的階梯,現在已經非常明顯了。目前,中醫藥出口到了荷蘭和意大利,這是中藥和中成藥走向世界一次機會。中藥的背後還有中醫,以及中國的文化,提升的是中國的軟實力。還有中國的互聯網產品,釘釘,基本上就是中國人自己用,幾乎沒有很成功的國際化產品。藉著這次的疫情,中國的互聯網軟件,也是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

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中國發生的疫情再一次給了世界一個觀察和認識中國的機會,在其他國家面對困難時,中國挺身而出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為出現疫情的國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在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中體現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文化認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些抗疫物資上的詩句之所以引起反響,除了文字的優美,也源於背後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

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相信此次疫情危機,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對外輸出和傳播創造了契機。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酒是全世界共通的文化載體,只是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各個國度因自然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將最適宜這些因素的酒類保存了下來,所以才有今天中國的白酒,法國的葡萄酒,墨西哥的特吉拉……可以說,酒是人們共同的精神享受,是全人類共同不變的追求,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離不開中國酒文化的支撐。

眾所周知,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是傳統文化的一張靚麗的名片。要想更深遠、更持久地實現中國白酒文化的國際化傳播,就要在堅持傳統精髓文化“魂”和“根”的前提下,創新表達方式和傳播載體,讓跟酒有關的文字、文物和遺產活起來,只有活起來,才能更長久、更深遠地傳下去。例如茅臺創建的文化創新體驗中心、五糧液打造的《上新了·故宮》、汾酒聯合山西文旅開展酒類文創產品合作等等,不斷加強白酒的文化表達。

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值得一提的是,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春夏秋冬名家名酒工程,真正地扛起酒業文化大旗,在平衡中不斷地刷新高度。春夏秋冬名家名酒以知名國畫大師的畫作為原型,以陶瓷工藝為載體,以酒文化為基礎,把瓷文化、酒文化、書畫文化創新結合,傳承古老國粹藝術精髓,讓消費者在品嚐白酒的同時,還能感受傳統文化的獨有魅力,使文化和藝術真正的走近了人民大眾。

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2019年5月份,以酒文化為載體,由china·陶瓷頻道、景德鎮陶瓷協會主辦,萬茗堂和china·陶瓷頻道洛陽分公司承辦“中華傳統文化酒類創意展”在京舉行。此次文化創意展向國際社會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的重要性與成果,吸引了智利、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斯洛伐克、東帝汶、巴巴多斯、塞浦路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斯那,共計十個國家的駐華大使親臨現場,著實吸引了不少國際社會的目光,成為近距離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文化藝術魅力的全新視窗。

支援全球抗疫彰顯大國形象:中國文化輸出新希望酒水行業任重道遠

有人說:“中國在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此言足見文化輸出的重要性。文化輸出能夠讓外國人瞭解中國、提升國家形象、增強文化軟實力、擴大國際影響力。當此機遇,文化輸出當仁不讓。只有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品牌、建設人才隊伍才能加強文化輸出。唯有如此,方能構建價值觀輸出大國、方能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方能助力我國登頂世界文化之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