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倒春寒刘星”第一周就出现17万+的文章,感谢大家认可,欢迎关注“倒春寒刘星”及时获取最新消息。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大涨不喜,大跌不忧。只说事实,不做预测。需要什么资讯,就在文后留言,能提供的都会公开给大家。作为散户,市场的弱者,拒绝被人忽悠,争取早日成为投资强者。

  1. 场内基金市场表现

上周,我国主要市场指数依然呈下行趋势。上证指数周内下跌 4.91%,收于 2,745.62,最高 2,898.04; 深证综指周内下跌 5.25%,收于 1,704.46,最高 1,809.90。沪深 300 下跌 6.21%,收于 3,653.22; 中证 500 下跌 4.36%,收于 5,219.28;上证 50 下跌 6.09%,收于 2,628.42;创业板指下跌 5.69%, 收于 1,915.05。

主要指数市场表现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在所有的场内基金中,ETF 基金场内总规模 8,177.61 亿元,资金净流入 27.60 亿元;LOF 基金场内 总规模 413.93 亿元,资金净流出 6.15 亿元;分级 B 基金场内总规模 158.06 亿元,资金净流出 28.10 亿元。

场内基金规模(亿元) 场内基金资金流向(亿元)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科技类ETF上周份额变化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1. 新发基金“吸金”力道减弱,多只新基金延长募集

基金发行市场“熟悉的味道”没了。“日光基”、一日售罄的盛况,看不到了。春节之后,疫情严峻,股票市场表现强劲,基金发行也是持续火爆,多只科技类基金一日售罄。而随着海外疫情的发酵拖累股市,新基金发行市场明显降温,主动型科技类基金也开始降温,就连一度火热的科技主题基金也面临销售遇冷的情况。3月以来启动发行的科技主题基金不再有一日售罄的火爆,部分基金甚至延长了募集期。具体来看,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中,有两只养老FOF基金,还有一只此前“逢发必爆”的科创主题基金。另外三只滞销的基金类型分别为创业板ETF、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一年定开债基金。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如今新基金销售乏力,与前期权益基金的火爆销售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3月以来出现了11只“日光基”。发行市场火热,致使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易方达中证科技50ETF、易方达高端制造等9只新基金采取“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确认基金份额;还有汇添富中盘积极成长A、广发价值优势2只新基金的发行规模冲高,分别达到了125.94亿元、98.21亿元。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情况一览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截至3月23日,按认购起始日计算,3月以来成立39只新基金,目前距3月结束还有8天时间。2月新成立的基金数量为83只。发行份额方面,3月初以来,新基金发行份额合计652.76亿份,2月全月为2088.84亿份。

与2月相比,3月初以来新成立基金的“吸金”效果减弱。3月初以来新成立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为16.74亿份,约为2月的66.5%。其中,3月初以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14.09亿份,约为2月的48.9%;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22.68亿份,约为2月的76.1%。

  1. 个人总结买新基金的三大误区

买新基金的三大误区

虽然新基金发行遭遇“降温”,但是市场调整时期,投资者仍值得把握当下的布局良机。同时提醒大家一下,买新基金时的三大误区,大家要格外注意。

误区一:买新基金=打新股

在股市里,有一句行话叫“打新股”。即参与新股的认购,购买即将上市的股票。稍有经验的股民都知道,在A股打新几乎是稳赚不赔。于是,一些基民以为新基金也有类似好事。

但是,这是一种认知误区。基金赚钱的逻辑,跟基金现在发行价格关系不大,主要是看基金未来投资收益,并非新股那样。

误区二:看牛市涨得多的基金经理

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回报再好,如果基金业绩不稳定,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有经验的投资者,会选择市场行情不好时业绩回撤小的基金,优秀的基金经理不仅让基金在牛市涨得快,最重要的是在熊市跌的少,这样才是获得高收益的基础,所以要关注基金经理历史产品最大回撤率。

误区三:喜新厌旧

有不少基民会有这样的疑问:老基金涨了那么多了,会不会后面涨不动,新基金上涨空间更大?实际上基金的收益能力与净值无关,只是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有关,所以不能根据净值高低决定是否买卖。

►那么买基金应选择新基金还是老基金呢?

其实买基金是买“新”还是买“老”,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流动性方面,开放式新基金一般有1至3个月的建仓时间,这段时间暂停申赎,流动性也受到了限制;

第二,灵活性方面,新基金比老基金更灵活,在下跌震荡市有利于在市场合理布局投资,而老基金本身有比较高的持仓,投资被动性比较强。

第三,最重要的是判断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由相同基金经理管理的新、老基金在此方面差别不大,相对而言,老基金拥有更多可供参考的历史公开信息、业绩数据。

四、基金目前是较好的入场时点

虽然发行市场降温,但对于后市,基金经理并不担心。他们均认为,A股经历深度调整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此时是较好的入场时点。

科技行业全样本估值处于历史中游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疫情对我国来讲是短期事件,冲击相当有限,并不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核心逻辑,目前各地复工复产正积极有序推进。此外,A股经过此轮深度下调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此时发行新基金也将迎来一个较好的入场时点。当前A股正处在历史低位,若变动仓位或做空,风险非常大,其坚持一贯的投资策略,始终未降低仓位,剔除长期业绩不达预期个股,通过风险控制而不是降低仓位来减少净值的波动。

故科技类股票未来还是中国经济发力的关键,可能会受到疫情影响,但是长期趋势并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包括5G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都是可以关注的。


未来各细分板块待发行科技基金数量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倒春寒刘星”第一周就出现17万+的文章,感谢大家认可,欢迎关注“倒春寒刘星”及时获取最新消息。

从抢购到滞销,预示A股已见底?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