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宋寶晉齋帖》為宋代匯帖,彙集晉代各家書,標題篆書,每冊末尾刻“右曹氏家藏帖”正書六字。此宋拓本《宋寶晉齋帖》五卷,有明代大家董其昌、陳繼儒、王鴻緒題跋,張彥生《善本碑帖錄》中曾著錄此本。宋刻宋拓叢帖流傳至今者已稀如星鳳,得之者莫不珍若瑰寶。

“寶晉齋”為米芾的齋號,因其收藏了謝安、王羲之、王獻之三位晉代名流的書法真跡而得名。崇寧三年(1104)米芾取書跡入石,惜原石遭兵火而殘毀。南宋收藏大家曹士冕之子曹之格於南宋寶祐二年(1254)至鹹淳五年(1269)依據米芾殘石,以及家藏的晉人名帖匯刻而成。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明)董其昌、陳繼儒、王鴻緒 題跋

寶晉齋法帖 五卷

宋拓本

5冊113開

2019中國嘉德春拍徵得的《宋寶晉齋帖》存五卷,內收《樂毅論》、《黃庭經》、《孝女曹娥碑》、《蘭亭序》、《十七帖》、《破羌帖》等,舊時皆題王羲之所書。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帖內有崇禎三年(1630)董其昌題跋二則,又有明崇禎五年(1632)陳繼儒題跋三則,並手錄《書史》、《東觀餘論》所載劉涇、薛紹彭二人生平及《破羌帖》流傳原委,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三十八年(1699)王鴻緒題跋三則。

董其昌跋稱: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京口借寓頗消異暑,金沙虞園為江南第一,閒曠蕭遠,可客二、三。顧園又多聲樂,雖一時取快,亦攢眉於學憲之勞□耳,恨兄不一當也。真寶晉果落兄手,便是米家研山者,未出門,信宿奉詣賞玩,此樂何極。弟其昌頓首。左衝。

此帖又有崇禎三年(1630)六月二十五日董其昌觀款,題跋之時董其昌即贊此本為“宋拓”: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崇禎三年歲在庚午六月廿五日觀宋拓寶晉齋五本。董其昌。

董其昌之外,此冊又有陳繼儒題跋,知此本明嘉靖間又曾為禮部尚書陸樹聲舊藏。陸樹聲(1509-1605),字與吉,號平泉,松江華亭(今上海)人。萬曆五年(1577)陸樹聲延請董其昌館於其家,教授他的兒子陸彥章。董其昌也因此得以從學於陸樹聲。陸樹聲之子陸彥章字伯達,比董其昌要小十一歲,兩人的關係也在師友之間。萬曆十七年(1589)董、陸二人一起中進士,堪稱陸氏家門榮耀。陳繼儒題: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寶晉齋帖,此吾鄉陸文定公家藏,帖籤其子少司寇手跡也。眉公。

二王多帶南宮筆鋒,本色時露,鉤摹時不及盡藏耳。又記。

陳繼儒之後數十年間,此帖一直由陳氏後人收藏。清康熙乙丑(1685)秋,王鴻緒(儼齋)見此部《寶晉齋法帖》於施維翰(清惠公)案頭,因其乃“吾鄉先達收藏墨寶”,遂購得並重裝成冊。則此帖自明中葉流傳近兩百年來,一直在松江華亭(今屬上海)的範圍內流傳。康熙乙丑年(1685)王鴻緒跋稱: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宋搨寶晉齋帖,昔年為吾鄉陸文定公家藏,後歸於陳徵君,徵君之族有業醫者愛護之數十載弗失,後其弟攜至京師,索高價。餘見之施清惠公案間,遂購得之,今年秋重裝潢成冊,展玩數過,恍入晉人之室矣。儼齋題,時康熙乙丑中秋前二日。

清乾隆間,此帖被孔繼涑作為底本刻入《玉虹鑑真帖》,五卷本《寶晉齋法帖》中的董其昌、陳繼儒等人跋語亦刻入《玉虹鑑真帖》。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董其昌、陳繼儒墨跡與《玉虹鑑真帖》中刻石拓本對比圖

據張彥生《善本碑帖錄》可知,此《寶晉齋法帖》清乾隆間由孔繼涑所得,遂將其刻入《玉虹鑑真帖》,雖次序略有差異,然《寶晉齋法帖》中殘損字,《玉虹鑑真帖》亦付諸闕如,諸家題跋亦一併鐫於卷末。觀《玉虹鑑真帖》所刻之董跋,知其崇禎三年所觀《寶晉齋法帖》當為十本,後因歷史原因此帖散失。張彥生《善本碑帖錄》著錄此部宋拓五卷本《寶晉齋法帖》稱:

董其昌、陳繼儒跋《寶晉齋法帖》宋拓本

此帖所知宋、元拓本全部十本完整,為孔谷園玉虹樓藏本,有董其昌、陳繼儒、張得天等跋。解放前由曲阜吳禮泉持來北京,又帶回曲阜,後歸濟南劉春甫,今不知所在。此帖孔氏刻入玉虹鑑真部分。

此帖陸樹聲、陳繼儒、王鴻緒、王興謨遞藏,又存明代書畫鑑藏大家陳繼儒、董其昌、清代學人王鴻緒親筆長跋,有賴此帖,晉人墨寶得以壽諸於世,又作為底本刻入《玉虹鑑真帖》,可見歷代鑑藏家珍視之情,今人得此宋拓,能不寶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