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名年齡約為14歲的留學生滯留英國,家長是需要深思的時刻了


1.5萬名年齡約為14歲的留學生滯留英國,家長是需要深思的時刻了


近日,一則1.5萬名平均年齡為14歲的留學生,滯留英國的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這些孩子都還未成年,卻要經受著疫情寂寞的煎熬與無奈。孩子出國留學,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態度,我們不必要去評論與判斷。近幾年來的留學潮中,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也加入了留學大軍中。

但是這些1.5萬滯留英國的孩子,也都只有13、14歲左右的年齡,11-13週歲是一個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精神世界的發展非常的重要,會影響孩子一輩子。14歲的孩子是青春期,14歲也是個危險期,自控能力差,也是人們常說的叛逆期,易衝動、主見大,不聽勸。我想對家長們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因為這是一個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如果你鬆開了牽孩子的手,那麼孩子就可能會自由的生長,結果誰也不可預測。可是這麼多的中國家長將孩子送出了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負責的態度。他們也錯過了人生最美妙的親子時光。

作為父母,都不能錯過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也不能錯過人生最美好的陪伴,與孩子一起成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著家的溫暖與溫馨,也讓孩子知道如何去愛父母。因為愛是雙向的,不只是索取,更是付出。但是更多的家長是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卻唯獨沒有精神陪伴,讓孩子從小就感覺缺少了溫暖與關注。每一位孩子都希望成為被關注的焦點,可是父母給了豐厚物質生活,卻缺少了對孩子的認可與關注,孩子只會越來越孤獨。

若不是此次疫情,我們可能還不知道有這麼多小留學生,離開父母去到陌生的國度裡,由監護人承擔著責任與義務。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已經沒有了對於家的感覺,愛的感覺;或許對於家已經陌生,對於父母已經冷淡,對於祖國已經沒有感情了。

這些孩子們,都是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的,但是卻因為留學,而缺少了愛國主義精神,缺少著一種愛國的信仰,在西方的文化的薰陶下,對於祖國的愛與瞭解卻越來越淡漠。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生活,但是孩子是我們父母的未來,也是我們經營的一份事業,所以教育孩子,家長一定是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但是有些父母卻忽視了陪伴,全身心的投入在事業中,其不知孩子也是需要呵護與經營、陪伴與成長、感恩與快樂。

出國是讓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攀比或是拔苗助長,終究欲速不達。所以希望通過此次疫情,讓家長們反省自己,除了能給孩子物質以外,需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許中國的家長都是希望孩子成為自己心目的那個樣子,孩子沒有了想法與能力,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完成。

隨著疫情的發展,不少借宿家庭紛紛表示不願意再接受留學生,而回國的機票也一票難求,在英的小留學生們面臨著十分窘迫的境地。孩子們突然間就象浮萍一樣,飄零而無助,真是可憐!同時也讓國內的父母們焦急萬分,卻只能默默的等待。

希望孩子們都平安回家!因為只有家才是最溫暖的地方,才是最幸福的港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