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學攝影,能不能用思維導圖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分類梳理?

木非魚


思維導圖可以學習很多領域,當然也可學習攝影,它是一種方法。但學攝影,我覺得不用死記硬背的,需要的是熱情和時間。

如果你想一倆年就能學好攝影的話,那得真的很用心去感受,反正我是學不好,我的經驗告訴我,它需要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而且要有持續的興趣,慢慢提升自我的素養。

還得看你攝影學的程度是到哪?如果只是學攝影機的原理,那應該不會太難,像什麼快門,光圈,測光,對焦等,感動了就是了…實際攝影還是一種藝術形式,需要審美,應該說還成為大師級別的還需要點天賦。跟設計師和畫家差不多一樣的樣子,因為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加上色感。

當然思維導圖能很好的輔助你的思維,比方說構圖,就有幾十種,你可以給它分類……我之前一直看什麼構圖原則,看了很多,練習很多,後來不看了,發現萬物不離其中,圍繞主體和背景倆大塊,處理好了之間的關係,就是你想要的東西,之後我看到東西就立刻知道如何構圖,根本不用思考。但如果要用思維導圖來分析,那啥時候能拍出一張照片呢?這個好像也沒有什麼公式,也許是日積月累形成了一種感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大家關注討論指正分享觀點,圖文都是原創,堅持中……


生活攝影記錄者


新手學攝影,能不能用思維導圖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分類梳理?

僅是一種可供學習的參考方式,對於初學攝影者來講,導圖思維方法能夠快速的瞭解一些構圖技巧取景角度。但對提升拍技無實質幫助



思維導圖是一種學習攝影的初級方式,通過借薦可以提高認識。不過所拍的分類圖片,依然是在走摹仿之路,也是在“依樣畫葫蘆”,這樣的摹仿,圖片沒有故事內容。學習借薦若不能推陳出新,反濫竽充數而已。


學習攝影,是一個實踐與理論提高的過程。不僅自身拍技需要提升外,也要具備藝術審美觀。多讀幾本專業類攝影書籍,多看名家攝影作品展,從中汲取他人作品優點,對照自己不足之處找差距。

攝影基礎中構圖、色彩、光線三要術不僅要紮實,多實踐才能證明自己攝技是否有所提升和遞進。

鏡頭功能雖然很重要,但不能唯器材論。拍前構圖思維準確,參數設置正確,就能拍出具有有視覺美的攝影作品。



是否能“分類疏理”?

如果腦子都攪成了“漿糊”,思維也混亂,“分類疏理”對攝影藝術提高亳無幫助也沒有一點意義。夯實自己拍技功夫和理論知識,必然會好於“思維套圖”的投機。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看法僅供參考,若有不足之處,歡迎攝友們補充豐富。


攝影微談


玩攝影這十多年來,接觸過無數初學攝影的人。在和這些初學攝影的人交流時,我發現他們有一些問題沒有搞清楚。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初學攝影需要搞清楚的幾件事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學攝影用相機好還是手機好?

這幾年“相機無用”論越來越多,很多人認為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經構好了,沒必要再買相機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學攝影主要對曝光、對焦等知識進行掌握,想要掌握這些攝影知識,我個人覺得用相機學習是最好的。這樣你才能更好的掌握攝影的理念、思路等等。

如果你真的想要好好學攝影,我建議你買一個入門相機、微單之類的,這樣對你學習攝影會更好。當你用好了你手裡的相機了,體驗到控制相機、拍攝的感覺了,逐漸的你就會發現你需要什麼,你需要做什麼調整。

手機畢竟是通訊工具,不是給你學攝影的;想要學好攝影,還得用相機才行。

二、一定要用“M檔”才好嗎?

我相信很多人在學攝影時都會聽到老法師說:玩攝影一定要用M檔,不然就是浪費器材之類的。

其實不是必須得話,完全沒必要用M檔。我自己平常拍照時AV檔是用得最多的,有時也會用到TV檔,M檔用得不是很多。

如果你那天懂了相機的曝光原理,能夠熟練運用相機的曝光了;你就會發現用哪個檔拍攝沒差,哪個檔都是一會事。

在考慮用哪個拍攝模式前,先去搞懂相機的曝光原理,這才是最重要的。

三、手動對焦更準?

很多新手會有這樣一個認識:相機的手動對焦要比自動對焦更準。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相機手動對焦的成功率都要小於自動對焦的成功率,所以並不是大家認為的那樣相機的手動對焦要比自動對焦準。

相機的手動對焦和我剛剛講的M檔是一樣的,這些都是極端情況下才用的,並不是平時沒事拿著用。比如:在光線很差的環境下拍攝時,相機的自動對焦無法用,那麼就要用手動對焦了。

四、是不是小光圈成像更好?

小光圈成像好這個是在膠片時代的東西,但是在數碼時代就不是這樣了。在數碼時代大光圈的成像更好,因為現在的鏡頭是按照大光圈最優效果設計的。相反小光圈的畫質不怎麼好,你把相機的光圈調到f/11以下,一對比就有差距了。

五、UV鏡要買貴的?

其實UV鏡這東西吧,就是一個保護鏡頭鏡片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保護你的鏡頭的鏡片不被擦傷、損壞。但是這玩意兒真不用買太貴的,我看見好多人說買UV鏡得買上千,因為貴的UV鏡通透。

其實對於新手來說真沒必要買那麼貴的,如果你覺得不好的UV鏡影響你拍照了,你在拍照的時候把這東西取下來不久可以了。UV鏡這東西買個品牌好一點的,價格差不多的就行了。

六、總想著打破常規

對於這個我自己要檢討,我以前在講攝影知識時總是讓大家打破常規。後來我發現對於學攝影很久的人來說,你給他講打破常規可以;但是對於新手或者剛入門的人,你給他講打破常規不行。

對於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是穩穩的學攝影,循序漸進的成長。所以不要想著去打破常規,就遵循常規拍攝就行;你連光圈、快門這些基礎都不熟練,還去打破個屁的常規。

七、有沒有適合新手入門的器材?

這個問題經常都有人問我“老師能不能推薦個適合新手的相機”、“老師哪款相機適合新手”等等。其實我不知道大家問的是什麼,是新手應該買個便宜的相機?還是新手應該買個操作簡單的相機?

先說新手應不應該買個價格便宜的相機,其實對於價格這塊不分新手、老手,在你預算內買最貴的就行。比如:你的預算是6000,那麼你就買個6000元左右的相機就行了。

再來說說新手應不應該買個操作簡單點的相機,簡單來說就是相機的按鍵少點,自己少動手,像那種很專業的單反相機自己不好上手。

但是級別越高的相機,其各種按鍵配置越全,自定義功能也越強,你操作起來也更快。而級別越低的相機,其各種按鍵配置越不全,也就是你自己操作起來更麻煩。

打個比方:你買車是希望買個手動檔的車,還是買個自動擋的車?如果預算足肯定買自動檔啊,省了好多麻煩事。預算不足嘛那就只能買個手動檔了,雖然麻煩點,但也沒多大問題。其實買相機也是一樣的道理啊!

八、零基礎去影樓學習行不行?

很多人問我:老師我想學攝影,但是一點都不懂,也沒有相機。我想去影樓打工,這樣既可以學攝影,又能玩相機。另外,還能賺點錢。

我在想世界上那來這麼好的事情,教你攝影技術,還給你相機讓你練習,最後還得給你錢,你是影樓老闆你會幹嗎?

一般影樓招打雜的都是要招有點攝影基礎的,這樣帶著做事容易。另外,那些攝影師不會教你什麼攝影技巧,因為人家沒義務教你,並且影樓給打雜的工資很低,還不會讓你摸相機。

九、張口閉口談攝影是藝術

我不知道很多新手是從哪學來的,動不動就談藝術,盲目的去追求攝影的意境。還以為他的攝影水平有多高、對攝影有多高的理解,一問,他連光圈、快門都沒理清楚是什麼。

學攝影基礎是關鍵,少聽那些不知所云的人瞎說。基礎都不好,就少去談什麼藝術、意境。

總結:有些東西是相機廠家、鏡頭廠家放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賣器材。大家在學攝影的時候也別什麼話都信,自己要會分辨。就像我上面講的這些,你覺得不對不信就行。


傑利說


你一個新手,一開始自己都不知道學的是什麼,有什麼用,在什麼情況下用,怎麼用,相互間有什麼因果關係,就想用思維導圖分類梳理?再說了,你能把光學、色彩管理、印前管理、美學、電子學、物候學,還可能牽扯到化學……這些都揉到一塊兒思維導圖梳理一下?要不你就光折騰這個吧,哪還有時間去實戰?老手在拍攝前策劃用一用還行,那多半也屬於脫了褲子放屁!你還是等自己混到著名大師的級別以後,想教學出書了再梳理吧,現在就踏踏實實買點頂級趁手的器材多多實戰才是正道,別玩那些虛的!


胖紙29405628


當然可以。

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於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思維導圖已經在全球範圍得到廣泛應用,新加坡教育部將思維導圖列為小學必修科目,大量的500強企業也在學習思維導圖,中國應用思維導圖也有20多年時間了。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內地。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的,但後來主要被工商界(特別是企業培訓領域)用來提升個人及組織的學習效能及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科教學方面,歷經52年的發展,也沒在學校廣泛應用,後經華東師大劉濯源帶領的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十五年的研究及實踐,得出的結論是“思維導圖”並不適合直接應用於學科教學,因為“思維導圖”過於強調“圖像記憶”和“自由發散聯想”而非“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對於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圖像記憶”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把知識記住”的效率,但卻無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屬於一種淺層的學習;另外“自由發散聯想”具有天馬行空,對思維不加控制的特點,更適合用於“頭腦風暴”式的創意活動,而不適合用於學科知識教學,因為任何學科知識都是有其內在邏輯及固定結構的,由不得胡思亂想。基於學科知識的特性,學科教學必須強調“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隨著學段的升高,知識越來越抽象和複雜,就更加要強調“理解的深度”而非“記住的速度”。也正是基於這些原因,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把概念圖(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諾瓦克博士提出)、知識樹、問題樹等圖示方法的優勢特性嫁接過來,同時將結構化思考、邏輯思考、辯證思考、追問意識等思維方式融合進來,把“思維導圖”轉化為“學科思維導圖”。“學科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基於系統思考的知識建構策略”已被全國五百多所課題實驗學校引入應用。



小新xx842


目前來講思維導圖的學會方式確實蠻好用的,高效快速系統的掌握想要學的知識點。但是對於攝影來說,效果不是特別好。因為攝影包羅萬象,什麼人像攝影,什麼風光攝影,每一種類別的攝影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而且思維導圖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學習方法。更主要是實踐,拿起相機拍照更直接。那怎麼快速高效的學攝影呢?談談我的感受。

1.看倆本書。《紐約攝影教材》裡面每一章每一個知識點都講的非常清楚。什麼是快門?曝光是怎麼去組合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通俗易懂,很好的解答自己對攝影技術的疑惑。還有一本相機的說明書,這個一定要看。不然都不知道這個功能怎麼使用,清楚每一個功能拍起來才不會那麼費勁。

2.清楚自己未來主要拍什麼類別的攝影,就往這方面去了解。例如拍人像就多看人像知識。

3.拿起相機拍照。實踐是唯一的目的。每天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今天拍什麼主題明天拍什麼主題。每次拍完給自己做個總結,不滿意的地方下次改掉。

4.拍照不僅僅講究構圖,光線,情緒,色彩,更主要的是去感覺,畫面才豐富漂亮。

總結,提前一定要對攝影很感興趣,才能每天保持新鮮堅持的學下去玩下去。人像拍累的時候也可以換換風光拍拍。下一個大師就是你了。

希望我建議對你有幫助,說不好的地方就多問幾個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加油哦



我係小沐哈


攝影就像寫毛筆字,沒有太複雜,就是要多欣賞好作品,提高鑑賞力,大量的描紅與克隆,然後形成自身的拍攝風格。



三秦行客


攝影龐雜,也不可能一一學會。建議取其中一類,器材,風格。


萬手先生


當然,思維導圖無疑是可以加快新手學習速度,形成系統攝影技能和理念的好方法。但是,無論您是否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實操的勤練才是基礎,多讀書,多沉澱,有了自己的想法、構思、語言,才是攝影提升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