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殖的田螺身上長滿青苔,有什麼好的方法去除和防治?

湘野老月


我來做個專業回答,告訴你一個不花錢還十分安全高效的處置“秘方”,更有延伸回答。我是“樂啊樂A”, 有多年水產與農田肥料研發從業經驗,現業。請關注我。

說到田螺,想起了廣西柳州的螺螄粉,紅燒田螺,爆炒田螺,口水都流出來了。

田螺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肉嫩味美,是人們喜愛的水產品之一,特別是南方人把它作為席上佳餚。

我來說說青苔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防治。

一、青苔是什麼?

水體裡的青苔是絲狀綠藻等大型藻類的泛稱。水體裡的青苔,主要以綠藻門的剛毛藻、水綿、水網藻為主。

二、青苔的來源及爆發的原因

一)繁殖方式:有2種方式。斷裂繁殖、孢子繁殖。

1、斷裂生殖:每段斷絲都可以長成新的藻體。我們經常打撈,但是總打不乾淨,就是這個原因。

2、孢子繁殖:也叫有性繁殖。孢子休眠沉在泥土裡,遇到環境適宜的時候就萌發,這也是青苔為什麼能夠頑固生存的原因;隨水體流動而流動。

3、爆發的原因:水體過瘦。

(二)知道了青苔的繁殖方式,就知道了其來源

1、自有留存:清塘的時候,田裡的水沒有排幹曬乾,總有一些青苔孢子留存;水過於清瘦,導致青苔孢子萌發。

2、外侵:投放螺螄種,攜帶有青苔;補水時不小心將青苔孢子帶入田中。

三、危害:

1、當青苔大量滋生後,容易粘附到水草上,影響水草光合作用;其次青苔多去水體中的營養,導致水體裡的浮游生物繁殖過慢,減少田螺的實物。

2、青苔死亡後會產生藻毒素,影響水體環境。

3、青苔死亡分解後,會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導致水質發黑、發臭,底部有害菌大量繁殖,容易爆發死螺。

4、青苔過多會,掛在螺體外面,影響賣相。

四、既然問題是“如何防治”,就來說這兩個方面。

(一)先說“防”:

青苔的生長需要三個條件:孢子、光照、營養源。我們就需要從這三方面來進行。

1、 孢子是無法殺滅的,但是可以預防。冬季清塘時,排除環溝裡的水,進行暴曬,撒生石灰滅殺。主要是減少青苔孢子的留存量。

2、 進水時,用細密尼龍網過濾,防止青苔孢子進入田裡。

3、 投放螺絲種的時候,先用石灰水在螺體噴灑一次,10分鐘後用清水沖洗。

4、培水,使水體肥起來,水體力的浮游生物過多,水體就渾濁,缺少光照,青苔就缺少了繁殖要件;同時,浮游生物與青苔進行營養上的競爭,青苔孢子就不容易萌發和生長。特別是在春季水溫剛起來的時候。

這個原則,水產養殖通用。

春季培育水體,最經濟有效、安全的做法是投放過磷酸鈣。至於市面上的肥水膏,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有效,但成本高。一次畝施10公斤左右,根據水色決定施肥次數。

5、 加深水位。水位較深可以防止陽光直照到池塘底層,使青苔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抑制青苔生長。

(二)再說“治”

1、先說一個不花錢,、省力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撒草木灰。

草木灰富含鉀離子,呈鹼性,還可以調節水體酸鹼度。

用法與用量:在青苔上撒,以遮蓋住為原則;撒一次管3天,連續2-3次,基本殺滅。

來源:農村裡的灶灰,只是現在農村這類東西少了;小酒廠蒸餾燒的都是稻穀殼,穀殼灰;生物質燃料灰——電廠、工廠生物質鍋爐。

2、撒“腐植酸鈉”遮蓋

缺點:成本高。

這兩種方法都是物理滅殺,對水體基本無影響。滅殺原理:遮蓋,讓青苔缺少光合作用的前提。從而抑制青苔的生長。

3、最原始的方法是人工“撈”。太費事。

強烈建議不採用化學藥品滅殺。

說2個題外話:

1、田螺良性,不可貪食。

2、小時候頑劣,把玩散架了的軸承裡的鋼珠,一不小心吞進肚子裡了,家鄉嚇壞了,一個農村老中醫說不要慌,小事。他告訴家長,用韭菜炒田螺肉,保證3天內排除。果然。原理不知道,也不明白排除是不是因為田螺肉。請大家遇到此事不要模仿,還是找正規醫院處理,孩子金貴。

——————————————————————

有不同見解,評論區交流。

#三農##問答#


樂啊樂A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髮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次年要生產的仔螺。一隻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只仔螺。

有不少農戶進行了人工養殖,但是在養殖的過

程中,也常常會有田螺身上長青苔的現象。那麼田螺身上為什麼會有青苔?如何防治?

田螺身上的青苔是怎麼來的?田螺在養殖時是需要飼餵各種飼料的,這些飼料包括豆粕、花生麩、雞糞、牛糞已經爛瓜爛果等等。由於每種食物的營養成分都不同,飼餵以後,食物都會往下沉澱,當投餵的量太大加上又是蛋白質含量高的豆粕或者花生麩時,落到田螺的外殼上面,那麼田螺是吃不到的。

  投放的飼料過多田螺吃不完,就會一直在原地不動好幾天,一旦田螺原地不動,那麼外殼上的食物殘渣就不會掉下來。而且這些飼料的黏性很大,容易粘在田螺的外殼上面,長期這樣就會積累得越來越多。營養豐富的食物積累在田螺的外殼上面還會滋生各種有害細菌和浮游生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青苔了。

田螺身上長青苔的防治方法:

 1、預防方法

  預防的方法相對更容易而且節約成本,第一是控制高蛋白質食物的過量飼餵,比如說你飼餵的是高蛋白豆粕或者花生麩,那麼一定要根據田螺總重量的1.5%~2%投餵,一般情況下,每畝的田螺產量在1600斤左右一年,在初期的產量可能沒那麼多,可以按照大概的比例投餵就好,一週投餵一次或者兩次就可以了,因為是高蛋白的食物,一時半會吃不完的,而且剩下的被微生物消耗繁殖,田螺還可以食微生物。如果是低蛋白質的瓜果類就要一週多次飼餵。傍晚飼餵,因為田螺是夜食性動物,怕光。

需要注意的是,飼餵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按照一週兩次飼餵,除了第一次種苗的徹底消毒以外,每隔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再次使用石灰水消毒一次,每畝用一斤生石灰化水再均勻撒潑到養殖池裡面。

  2、根治方法

  如果是已經大面積發生青苔危害怎麼辦?這時候就要採取換水的方法把水裡面的大量食物殘渣群裡乾淨,晚上放水,白天再注入水源,連續四五次可以減少青苔的生長,同時使用石灰水消毒,滿水以後再消毒。當然,也可以購買其他消毒藥物,但是一定要按照用量使用,避免造成田螺死亡。

水質調節,養殖池中的水質好壞是養殖田螺成敗的關鍵之一。首先要保證水質優良,凡含有大量鐵質和硫質的水,絕對不能使用。因為含鐵量過高的水,放養種苗後死亡率很高,能成活的螺殼上也附著紅鏽,甚至螺肉也呈現紅棕色。硫磺水質同樣使用螺具有硫磺臭味,不堪食用。養殖用水以稍混濁的河川或池塘天然水體最佳,不要過於清澄透明,水體應含有豐富的天然餌料和充足的氧氣。由於田螺對水中溶氧量非常敏感,當溶氧量在3.5毫克/升時,就不太攝食,降至1.5毫克/升時,就會死亡,所以養殖用水必須清新,能用半流水式養殖較為理想。螺池要經常注入新水,以調節水質,特別是繁殖季節,最好保持池水流動。高溫季節,採取流水養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節以微流水養殖為好。螺池水深度需保持30釐米左右。

日常管理,嚴禁流入受農藥、化肥汙染的水源;防止鴨、蛇、鼠、鳥等敵害侵入;及時清除水中雜草和草根。平時採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釐米左右。高溫季節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溫升高和保證水體溶氧充足。寒冷天氣田螺進入泥土冬眠,此時,每週換水1-2次,並向水體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越冬管理當水溫下降到8-9攝氏度時,田螺開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殼頂黏土,只在土面留個圓形小孔,不時冒出氣泡。田螺在越冬期間不吃食,但養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釐米。一般每3-4天換1次水,以保持適當的含氧量。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飛洋信鴿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4

首先需要準備以下材料,田螺,清水,醋,鋼絲球。

2

/4

香辣的田螺是夏天宵夜必備,烹飪之前需要進行處理。

3

/4

去除田螺上的青苔,可以將田螺放在清水中,之後加入醋浸泡半小時左右。

4

/4

之後用鋼絲球進行揉搓,這樣基本就可以去除乾淨,如果個別地方沒有清理乾淨,可以在剪螺尾時處理。





漂流的阿冬


田螺適應能力強,疾病少,只要避開大量農藥、化肥毒害,農村許多平坦的河渠、溪灘、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體都可放養。如開挖專池飼養則選擇水源方便、為腐殖質土壤的地點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適宜,則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釐米-15釐米,面積大小不限。若是開闊的水體,水面可培植少量紅萍和水蓮等,池塘四周種植一些長藤瓜菜搭棚遮蔭,水中佈置竹尾、樹枝或石塊、草地等供田螺隱蔽棲息。最初的三至四個月成長最快,以後逐漸緩慢,以至二年後則不再成長。因此,田螺在人工養殖期間要抓住時機,充分投餌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長成,這樣螺肉大且柔軟味美,為天然者所不及,產量也較高。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養殖方式,只需保持水體肥度,每隔一段時間施放適量的廄肥、雞糞、牛糞、豬糞或稻草等有機肥料即可滿足田螺生長需要。放螺後投餵菜葉、米糠、豆餅、菜餅及動物內臟等下腳料。餅類浸泡變軟後投餵,其它飼料切碎拌勻投餵。投飼量一般按田螺總重的1%-3%計算,二、三天投餵1次,並根據田螺的生長和攝食情況調整投飼量。投飼不必定位,並要多設投飼點。水溫低於15攝氏度或高於30攝氏度時不需投飼。田螺對營養要求不高,簡單地用米糠、麥麩、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飼料。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在生長適宜溫度內(即20-28攝氏度),田螺食慾旺盛,可每二天投餵一次,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2%-3%。當水溫在15-20攝氏度、28-30攝氏度時,每週投餵二次,每次投給1%左右。當溫度低於15攝氏度或高於30攝氏度,則少投或不投。田螺在天然狀態下,當年能長至6-8克的個體,



農村李旗


你好,針對你的這個問題,我就從自己從事水產的這個角度來談談。

降低水體的透明度,降低青苔的數量才是關鍵

你的養殖塘近期由於市場價格的問題,養殖戶對於養殖的積極性不高,對於養殖塘來說這可能就是一個不好的消息,本質上來說你不做好基礎工作,你的很多的事情沒做,那必然會導致你的養殖塘會出現青苔的問題,本質上來說,控制青苔的數量才是關鍵。

提高水體的水位,有龍蝦在的情況下,內臺深度要控制在50-70公分。

青苔如果太多,先打撈,及時的使用複製酸類藥物進行控制青苔數量,具體用法用量可諮詢當地技術員。

降低水體透明度,這也是關鍵的。

螺螄打撈上來?

螺螄打撈上來,用高壓水槍進行清洗。

螺螄打撈,人工清洗,刷好。

以上就是個人覺得最關鍵的,價格是影響養殖戶的關鍵,但長遠來說,管理一定是要做的。感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什麼不符合的,也請原諒,一路成長,談漁說蝦。



農家芷珊


你好,針對你的這個問題,我就從自己從事水產的這個角度來談談。

降低水體的透明度,降低青苔的數量才是關鍵

你的養殖塘近期由於市場價格的問題,養殖戶對於養殖的積極性不高,對於養殖塘來說這可能就是一個不好的消息,本質上來說你不做好基礎工作,你的很多的事情沒做,那必然會導致你的養殖塘會出現青苔的問題,本質上來說,控制青苔的數量才是關鍵。

  • 提高水體的水位,有龍蝦在的情況下,內臺深度要控制在50-70公分。
  • 青苔如果太多,先打撈,及時的使用複製酸類藥物進行控制青苔數量,具體用法用量可諮詢當地技術員。
  • 降低水體透明度,這也是關鍵的。


螺螄打撈上來?

螺螄打撈上來,用高壓水槍進行清洗。

螺螄打撈,人工清洗,刷好。


以上就是個人覺得最關鍵的,價格是影響養殖戶的關鍵,但長遠來說,管理一定是要做的。感謝你的閱讀,如果有什麼不符合的,也請原諒,一路成長,談漁說蝦。


談漁說蝦


我作為一名動保藥廠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田裡長青苔了,證明水體透明度高,氣溫低。陽光直射底部。可以採取肥水,腐植酸遮陰,或者使用藥物殺滅等。使用藥物一定要注意不要對水草和螺苗照成傷害。



洞狗


首先我們要清楚上青苔是什麼原因?一般情況下是因為陽光直射稻田,有著很好的光合作用就會長出長出青苔。如果我們要除去田螺身上的青苔,可以用鋼絲球反覆擦,也可以一把把的在水泥地板上搓洗,或者是往田螺裡放一點洗潔精,然後雙手捧起來,雙手互相搓洗。如果要預防上青苔,第一點可以放幹水,讓太陽暴曬,它就不能夠長青苔了,但是這樣田螺可能會養不活,第二點可以放深一點水,放到一米以上的水位,讓陽光不能直射到水底,沒有光合作用青苔是生長不了的。


阿生在鄉村


用生物菌劑噴霧


吉林舒蘭小粒香米


經常換清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