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導彈發動機只能工作10秒左右,為什麼能擊中目標?

秦皇見漢武


空空導彈的航程分為動力航程和慣性航程,通常不可逃逸區指的是在動力航程內。因為有動力的區段,導彈可能同時使用舵面和矢量噴管來控制,過載,機動性都比只能用舵面控制的慣性航程要高,但並不是說慣性航程內的命中率就為零。

所以現在為延長中距彈的航程除了改進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外,又作了兩個改進,一個是高拋彈道,高拋彈道的實質是動能轉化為勢能,增加滑翔段的航程。第二是使用了雙藥柱,也就是火箭發動機可以多次點火,形成動力段,滑翔段,然後動力段,滑翔段,這樣交錯的情況。因為採用高拋彈道,延長的中段滑翔的航程,到接近目標區域火箭發動機再次點火,機動性比滑翔段的好N倍,也就增加了導彈的不可逃逸區。

導彈的初速度也可以決定航程。所以大多飛機加速到超音速後再發射導彈,紅外彈一般2.5M加上載機假設1.3M,就是3.8M,速度增加,也就縮短導彈的飛行時間,也是為了增加導彈的不可逃逸區。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我來說點更細節的東西。

空空導彈發動機的工作時間並不是固定的,甚至差別很大;大體上,射程越大,發動機工作時間越長。目前空空導彈主要分為近距格鬥導彈、中距空空導彈,以及新型的遠程空空導彈。格鬥彈射程從最早的幾公里到現在的30來公里,發動機工作時間也由3秒左右增加到了6-8秒。中遠程空空導彈射程從早期的60來公里增加到了現在的150-200公里,甚至更多,發動機工作時間也從10來秒增加到了20-30秒,甚至更多。

AIM-120空空導彈

但即使是這樣的工作時間,按照空空導彈一般的2.5-4馬赫的飛行速度,其動力射程與最大射程還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所以,空空導彈在發動機停止工作後,是以慣性在繼續飛行的。由於導彈本身擁有多個氣動舵面,所以,即使是維持慣性飛行,氣動舵面依然可以發揮作用,從而攻擊目標。但是,當導彈飛行能量越來越低,其攻擊能力也是越來越差的。

殲10C掛載的PL-10格鬥彈和PL-15中遠程空空導彈

並且,需要知道的是,所謂的空空導彈的射程,其實是有很多限制的。一般來說,空空導彈的最大射程,是指在高空(空氣阻力小)情況下,面對以0.8-1.2馬赫左右“迎頭飛行”的敵機,導彈能夠進行攻擊的最大距離。一定要注意這個用詞,那就是“迎頭飛行”,所以這導彈的飛行過程,要加上自己載機平臺初速度的影響,敵機持續飛行的影響,所以水分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敵機不是迎頭飛機,而是逃離呢?那射程就要大大降低了,甚至降低一半以上。

同時,這個射程跟目標的機動情況關係也比較大。如果對方是近乎直線飛行的低機動目標,比如轟炸機、加油機之類的,那麼其有效射程就會大一些;如果是戰機類的高機動目標,那麼有效射程也會大大降低,甚至會降低一半以上。

導彈發射時機很重要

所以,空空導彈的射程又分為最大射程、有效射程、動力射程等。動力射程基本指的就是發動機工作時間的射程了,像R-77、AIM-120C之類的空空導彈,其動力射程也就20-30公里。建立在動力射程之上的,就是“不可逃逸區”這個概念了。所謂不可逃逸區,是指導彈在這個區域內能量很充足,戰機幾乎不可擺脫。一般來說,R-77、AIM-120C之類的這個區域範圍在25-40公里。所以,你會發現,以前真正戰爭時,中距空空導彈的實際發射距離通常在30多公里,這是為了讓導彈有足夠的攻擊效果。但即使這樣,考慮到敵機機動、電子干擾等手段,實際命中率也比較難說。

殲16所掛的這個未公開型號的PL-XX導彈射程很大

目前新型的中遠程導彈,比如我國的PL-15,美國的AIM-120D,歐洲的“流星”空空導彈,採用了雙脈衝發動機技術、衝壓發動機技術等新技術。雙脈衝發動機技術通過分室裝藥、多次點火等手段,使發動機能夠多次工作,以提高導彈中後期的機動性,並提高攻擊能力;而衝壓發動機技術由於可以使用空氣裡的氧氣,所以可以提高同等裝藥下的射程。它們的最大射程增加到150公里範圍,甚至是180公里左右,其動力射程、不可逃逸區也會明顯加大。


晨曦軍情


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對導彈的速度缺少感性認識。

導彈在飛機上已經具有了一馬赫左右的速度,一般最高速度也就3~4馬赫左右。基本估算一下,不考慮加速過程,就用發動機維持3馬赫速度,一秒鐘就是一公里。要是發動機能工作二十秒,就意味著20公里的動力段,這已經是視距格鬥的極限了,所以格鬥彈根本不需要那麼長的發動機工作時間。

遠程導彈可以使用高拋彈道,利用導彈的動力段爬高度,高空阻力小可以滑翔很遠,然後以高打低,利用重力加速,在燃料耗盡以後還可以獲得一定機動能力,足以打擊一般的飛行器。這樣有30秒的動力段,估計夠100公里的射程了。


味冷


空空導彈是當今世界上各類飛行器上搭載的數量最多的導彈之一,主要得益於空空導彈有以下一些優點:機動性強,尺寸較小,重量較輕,毀傷能力大等。這也是世界各國爭相研發各類空空導彈的原因。

空空導彈主要搭載在各式戰機上,主要用於空戰,相比較航空機炮,空空導彈命中精度高而且射程遠,極大的提高了戰機的生存率。當然空空導彈在發射出去之後,前一段時間發動機只工作數秒鐘,使導彈達到很高的速度,然後發動機停止工作,就靠慣性飛行。



當然也就是這個慣性飛行階段,導彈屬於不用管階段,該階段全部依靠雷達制導系統,該系統會事先根據目標的位置變化做出變向,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導彈會根據雷達轉換成的信號形成控制指令。當空空導彈接近目標時,其引信就會引爆導彈,從而摧毀目標。


當然各種不同類型的空空導彈,其射程是不一樣的,像如今先進的有美國的AIM-120,俄羅斯的R-17,中國的霹靂-12等等,這些空空導彈作戰距離都可以達到70公里左右。當然如果增加空空導彈的射程,也可以先提升戰機的初速度,當戰機的初速度達到很高水平,此時發射出去的空空導彈由於慣性作用將達到更高速度。這樣留給目標反應的時間就更少了,提高擊落幾率。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Global防尉


標題所指的只能工作10秒的空對空導彈,應該是指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這種導彈為什麼工作時間很短,這是與它的設計要求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

第一、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它的作戰用途就是戰機格鬥使用,它的使用範圍就一般就是在目視範圍內,這樣的範圍基本上都是在10公里以內的樣子。

所以在設計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時,10秒的工作時間就已經足夠了,要知道在現代真實空戰中,戰鬥機從機動---格鬥----發射----擊落這一套過程實際上也就只有十多秒,並不會像電影鏡頭裡的纏鬥十幾分鍾。

以普通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飛行速度3馬赫計算,10秒的工作時間已經綽綽有餘,不需要在另行增加導彈工作時間了。

第二、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它的設計要求是速度快、機動能力強,對於射程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技術設計時,就必須要考慮到前面兩個性能。

因此在設計導彈時,就需要儘可能的減輕導彈的設計重量,以提高速度和機動性,而減輕導彈重量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的減少導彈燃料的攜帶量,以減小導彈的體積和重量,是減少飛行阻力和提高機動性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近距離空中格鬥導彈是現代軍事中最精巧的先進作戰武器,由於它的特殊使用環境,使得其並不能像其他的作戰武器那樣設計得“大而全”,只能根據用途突出優點,只有這樣才能把它設計出一款真正優秀的作戰武器。


落下m


錯,並不是所有空空導彈工作時間都那麼短!這主要是由導彈內燃料所決定的。空空導彈分成三類,短距空空導彈燃料少,確實只能維持導彈工作時間10幾秒,但中程跟遠程導彈的燃料裝量都不少,工作時間都不會短的。

導彈的射程是由其任務決定的。大部分戰機都會在翼尖掛載兩枚近程格鬥彈,這種導彈是用來自衛用的,射程大多在10公里以內,這是因為這種距離對於戰機來說就足夠格鬥自衛了。導彈的速度一般是2.5~3倍音速,折算一下差不多1公里/秒,所以工作10秒差不多就滿足射程了,沒必要再增加燃料了,這是為了減輕導彈重量,也是為了增加導彈加速度。

至於其他類型的導彈則就不同了,像近程導彈的射程大約是20公里左右,則其罐裝燃料就會比格鬥彈增加,但是增加的重量又會降低導彈的加速度,格鬥彈跟近程空空導彈是戰機必備的自衛武器。

中程導彈的射程大約是60~80公里左右,這種導彈發動機工作時間都非常長了。但這種導彈的重量大多了,像美國aim120導彈重量高達150公斤,這一般是用來主動進攻了,只有戰鬥機才會攜帶。


優己


空空導彈搭載的是固體火箭發動機,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導彈,其在戰機上被髮射出去後導彈發動機僅工作十數秒左右,最長的也不過二三十秒。這是因為空空導彈體積非常小,重量輕,在體積的限制條件下如果裝載過多的燃料就會對空空導彈的威力大打折扣,而對空空導彈影響最大的是其機動性。



空空導彈在接近目標時會根據戰機對導彈系統內預先輸入的信息以及戰機的雷達照射引導和導彈的半自主引導對目標戰機進行鎖定追蹤,在這個鎖定追蹤過程中目標戰機肯定會做出一系列的戰術規避動作來擺脫空空導彈的追蹤,雖說空空導彈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比戰機強很多,但是如果戰機利用多種戰術來對導彈的動能進行消耗,這個時候如果導彈裝載了過多的燃料那麼就會對導彈的機動性大打折扣,從而讓目標戰機擺脫導彈追蹤的概率大大增加。



所以空空導彈出於這些考慮裝載很少燃料,那麼開機後發動機就僅工作十秒左右。但是這並不影響空空導彈的效率,相反相對於體積較大的空空導彈其在有效攻擊範圍內有著更高的命中率。

這是因為空空導彈在戰機上進行掛載飛行時相對於戰機出於靜止狀態,那麼其在發射的時候就已經具有了戰機一樣的速度,發射的時候發動機再進行開機工作,而在這短短的10秒時間內通過很大的加速度空空導彈就能獲得更高的速度。所以關閉發動機時空空導彈的速度就已經比目標戰機高很多了。



在這之後空空導彈就依據其自身的慣性導航系統來對目標戰機進行追蹤,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導彈就要向前半部分介紹的那樣需要多方聯合才能實現對敵機進行持續的追蹤打擊。而現在已經出現的大部分空空導彈已經具備全自主制導的能力了,這比如美軍的AM-120空空導彈,這種導彈能夠自動鎖定目標和自動修正數據,不像其他的導彈需要戰機實時跟蹤使用雷達照射目標並對其修正數據等,是一款在戰機上發射出去就不用管的空空導彈。這種空空導彈也是未來空戰的主體。



另外有些空空導彈會保留一部分燃料在接近目標時進行二次開機加速,從而達到擊毀目標戰機的目的。


迷彩眼觀世界


速度嘍 人一秒邁一步 一步一米那就是(半分鐘)30秒30米嘍,空空導彈可是接近3-5倍音速/要比現代戰機最大2倍音速飛更快才追得上哦!!!一秒340米音速算 空空導彈一般就是一秒1000米/一公里~2000米/2公里 導彈固體燃料(半分鐘耗盡 有的更久看導彈類型一般是中近程格鬥彈 長度2-3米 遠程超遠程空空彈可打100-500公里遠的空中目標體積更大更粗更重) 那就是30秒*2公里/″=50-60公里 標準中近格鬥射程,當然還有極大的動能距離哦,肩抗空空導彈一般射程5公里內,2倍音速速度導彈出筒 到攻擊目標(為保證命中率靠近打有效射程一半距離開火)3-5秒飛機報警器剛滴滴叫喚,導彈已經快要命中目標了,慢速的直升機百分百被咬上重創!超音速戰鬥機干擾加瘋狂機動加超低空翻滾利用障礙物才有可能拜託追擊


銳龍微電腦



空空導彈也好還是地空導彈也罷,其發射後的飛行階段都分為動力飛行階段和慣性飛行階段,動力飛行階段為發射初期、主要是脫離主載體後的加速階段;而慣性飛行階段則是導彈在達到速度要求後不依靠自身的動力飛行階段,這個階段是依靠前期的高速慣性和彈翼提供的升力來保持高速飛行狀態,但會因為變向機動而削減速度。

導彈的發展,尤其是打擊的距離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技術難題。從液體火箭發動機到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改變,主要是因為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燃料由於毒性大、不易保存而需要臨時裝填的這種方式無法滿足現代作戰的反應速度和發射時間。

所以固體火箭發動機成為了目前主要地空、空空導彈的最佳裝備,但是由於空空導彈的機載限制使得它的體積受到限制,所以空空導彈的動力飛行階段飛行時間並不會很長,一般也就是幾秒至十幾秒的時間。但是這並沒有影響空空導彈的速度,畢竟在戰機上發射時可以藉助戰機為其帶來的速度加成和高度翻倍。


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提高空空導彈的射程,出現了衝壓式發動機和雙脈衝式火箭發動機。前者依靠利用空氣中的氧氣作為氧化劑而不需要攜帶氧化劑來提高燃料攜帶量;後者依靠雙脈衝發動機在前期提供動力飛行,而達到一定速度後則減小動力推進,主要依靠慣性飛行來提高動力飛行時間。

所以,即便是空空導彈的發動機只能提供十幾秒的飛行動力,但是依靠高速慣性制動和發動機的不斷技術提高也足以令任何戰鬥機都懼怕無比!!!!!!


冰雹藍天


炮彈沒有發動機也能擊中目標,依靠的是慣性。


導彈飛行10秒鐘也飛出去十幾公里了。加上慣性至少還能飛十幾公里。大部分近程導彈的有效射程也就是30公里以內。20公里內可以追上目標。如果不做較大的機動飛行,動能損失小,飛行距離就遠。


遠程雷達制導導彈的發動機裝藥量大,火藥燃燒速度慢,發動機工作時間很長,射程更遠。再遠的導彈就要採用衝壓發動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