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孔子的真實作用是什麼?

聽著笙歌入睡


用朱熹評價孔子的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被列為人類四大導師,他的巨大貢獻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一,文明的傳播者。修詩書,制禮樂,他把他之前的文化做了集中整理,並傳承下來。其他民族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這樣,5000年文化傳承沒有斷層,孔子的貢獻厥功至偉。

二,原始儒家的思想重視天道和人文主義,不像後來我看到孔家店裡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有,這是掛羊頭賣狗肉。原始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恭寬信敏惠,仁智勇義都是符合人本性,這些特性也決定了中華文化的基本走向。

三,在教育上的貢獻。一是因材施教理念的提出和運用,二是啟發式教學,三是循序漸進,四是教學相長……這些重要的理念現在依然在發揮巨大作用。

四,孔子的好學精神和積極進取精神。孔子的好學幾乎提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他認為學習可以彌補一切不足,提升各方面能力。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偉大精神是我們民族自強不息、實幹興邦的民族精神的源頭。

………



日日新書房


大一統的國家,需要大一統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就是為大一統的國家服務的!


金鱗戲蘭池


孔子的真實作用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樣一個動亂的時代,軍閥之間經常混戰,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孔子看到這一切,決心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他四處遊說,宣講仁愛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開辦私塾,招收平民學生,讓人人都能公平的享受教育。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世幾千年,一直到現在。


青年人是祖國的希望


---生不逢時

孔子是春秋時期人,他在他的年代是不受人待見的。因為他的儒家思想在當時條件下,太慢。並且還宣揚要回到周禮,社會進步,不可能回去的。

但是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出世做了官,有實踐。後面被打擊,周遊各國,歷經磨難,有艱辛。之後回來講學,有思想。絕對是個三有青年。

----拿來主義

統治者,那裡管孔子的思想,只要可以管好老百姓都是好思想,拿來就用。孔子的思想重視等級,尋求倫理是個極好的統治工具。

綜上,孔子作用很大


三錢世界


老孔的思想就是坐而論道,其實從封建社會一路走來,也是被不斷的批判和論證中,形成一種思想教育體質的。世人都知道老孔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為什麼還一直推崇和尊重他的思想?只能說老孔思想的中心還是有其正確性的。首先提倡正心修身的方向是絕對正確的。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充滿爭議的。首先,就說齊家吧,一個人張口閉口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整天無所事事,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就像劉邦一樣,只能成為惹事的源頭,也就是造反的好材料啊。說到治國,所有封建王朝,都是從漢武帝劉徹開始獨尊儒術的。也就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階級統治的開始。又到元清部落文化的擁入,又被壓制了一級,完全成了統治階級的愚民工具。直到新民主主義的五四文化興起,才把老孔批得是體無完膚。所以,這中間也有很多的先驅思想家把老孔文化和農耕接合的,耕讀傳世,也有把老孔文化和商業接合的儒商文化,總之,老孔文化就是在不斷被批判,和利用中傳承下的。老孔雖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是在做人的思想上,起到了教育的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堅持認為老孔文化還是以修身克己為主,千萬別再回頭學老孔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坐而論道,和嘴上文明的文化了。


天空昊主


孔子的真實作用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重視教育。

二是便於奴役人民,封閉人民的思想。

這些都是封建王朝統治階級的最大需求,所以,孔子得以被神聖化!


川北極熊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利於皇權統治的,統治階級是很願意推廣的。


非著名律師1218


“惶惶如喪家之犬”。這句話是對孔子當年一段時間生活狀況的描述,甚至還得到了孔子本人的認可。

孔子在世時,周遊列國,遊說各國,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他的核心思想是“禮”與“仁”,其目標是建立“小康”社會、“大同”社會。

歷經千年的歷史洗禮,孔子的一些思想與言論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影響著儒家文化圈。

可以說,孔子是典型的生前貧困生後開花,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孔子實際上所起到的作用又有哪些?

說到底,是因為孔子的思想與政治主張是“世俗”的、是“入世”的,非常適合封建集權統治。

春秋戰國,神州大地上諸侯割據、比較動盪。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誕生了諸子百家豐富燦爛的思想文化。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各種各樣的政治主張紛至沓來,有的被某一國家的君主所採納並付諸實踐,有的則被束之高閣。

孔子的學說與主張就屬於被束之高閣那種。因為在那個年代,孔子的學說不能幫助諸侯實現王霸之業。什麼恢復“禮制”,實行仁政,鬼才理你。在亂世,“刀把子才是最重要的話語權”!

所以,在孔子活著的時候,誰也不會採用他的學說或主張。這位人畜無害的老夫子,遊遊蕩蕩、卻始終無所作為,如同一隻狗、探尋回家的路!

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但秦朝依然採用讓他發家致富的法家模式,用重典治理國家,最終在這種高壓政策下,秦朝歷二世而終。

因此,法家思想對於大一統的國家不適用!

漢朝最開始採用老莊無為而治的治理模式,可最終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對於治理一個龐大的帝國不適用,道家思想被否決。

直到漢武帝時期,最終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最終成為正統思想,並延續兩千餘年,且兩千年的時間裡神州大地上先後出現了多個強大且富饒的帝國。

實踐證明,儒家思想是適合當時中國國情的思想,是正確、英明、自信的思想。

至於孔子的作用,其實他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圖騰的作用。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集權統治所必須要樹立起的一座圖騰,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們所應當要崇拜和效仿的具體“偶像”。

所以可以這麼說,孔子確實是偉大的。但和他同時期的思想家相比,並沒有一騎絕塵的優勢,頂多是並駕齊驅。

他之所以被後世歷代帝王所推崇,並被封為“大成至聖先師”等等,主要還是因為帝王們為了維持社會的統治秩序!


樓上石子


推廣儒家思想。不要整天就打打殺殺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講道理擺平的。就算非打不可,那也要有好的理由。。。


深藍長弓


授教傳道。

孔子把教育從宮廷搬到了民間,使貴族化的精英教育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平民教育,這是孔子最大的功勞。如同現代的高等教育一樣,從精英走向大眾是一種教育制度的涅槃改革,這是很大的貢獻,孔子的貢獻同樣如此。

學術系統化

這是孔子的另一個貢獻。孔子之前的四書五經比較零散,沒有系統,沒有配套理論,孔子編撰四書五經,並撰寫若干理論文章豐富儒家思想,使之系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